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二级污水灌溉对几种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江 地里拜尔.苏力坦 +1 位作者 蒲丹 李冠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1-164,共4页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东郊七道弯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二级污水对几种园林植物(万寿菊、紫穗槐、高羊茅、早熟禾)生理、生态的影响研究。与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草坪草、紫穗槐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
关键词 植物生长 污水灌溉 城市 污水处理厂 乌鲁木齐市 叶绿素含量 净光合速率 园林植物 二级污水 二级出水 地上部分 紫穗槐 万寿菊 高羊茅 早熟禾 草坪草 生物量 生理
下载PDF
臭氧/活性炭协同作用去除二级出水中DON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冰 古励 +2 位作者 余国忠 翟慧敏 赵承美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40-1748,共9页
为探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去除机制,首先测定二级出水DON、溶解性有机炭(DOC)、UV254、pH值等指标.接着通过臭氧氧化试验和活性炭吸附试验来考察二级出水中DON、DOC和UV254变化,以及DON分... 为探讨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对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ON)的去除机制,首先测定二级出水DON、溶解性有机炭(DOC)、UV254、pH值等指标.接着通过臭氧氧化试验和活性炭吸附试验来考察二级出水中DON、DOC和UV254变化,以及DON分子量分布和DON亲疏水性变化,并应用三维荧光光谱对二级出水中DON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8mg/L,DON的去除率大约为33.9%,DOC和UV254去除率约21.2%、66.7%;当活性炭投加量为2.0g/L,DON、DOC和UV254的去除率大约为43.4%、27.6%、92.2%;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组合试验时,对DON的去除率大约为83.3%和81.5%;臭氧氧化提高小分子量(<6kDa)DON所占比例和降低大分子量(>20kDa)的DON所占比例;活性炭吸附降低小分子量(<6kDa)DON所占比例,提高大分子量(>20kDa)DON所占比例为;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都提高亲水性DON所占比例,而降低疏水性和过渡性DON所占比例;三维荧光光谱证实,二级出水中DON变化与3个主要峰有关,分别代表物质为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和富里酸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溶解性有机氮 臭氧 活性炭 三维荧光光谱
下载PDF
三维电极去除污水厂二级出水中COD_(Mn)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福勤 赵美英 +2 位作者 陈波 陈靖 王锦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7-89,共3页
采用三维电极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探讨了三维电极的各要素(粒子电极配比、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等)对去除二级出水中CODMn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比较各影响因素的相对权重,得到最佳处理条件:粒子电极配比为9∶1、极板间距为9.0... 采用三维电极深度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探讨了三维电极的各要素(粒子电极配比、极板间距、电流密度等)对去除二级出水中CODMn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比较各影响因素的相对权重,得到最佳处理条件:粒子电极配比为9∶1、极板间距为9.0 cm、电流密度为4.4mA/cm2、电解时间为20 m in,该条件下对CODMn的去除率达到70%,优于常规三级处理工艺和曝气生物滤池/过滤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极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高锰酸盐指数
下载PDF
UBAF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生产性试验 被引量:2
4
作者 贾建军 陈吕军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9-41,共3页
介绍了山东省枣庄市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BAF)作为污水深度处理的主体工艺的情况。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可生物降解性较差的城市污水通过此工艺处理能够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工艺占地小,造价比较低,运行操作简单,在污... 介绍了山东省枣庄市城市污水处理厂采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UBAF)作为污水深度处理的主体工艺的情况。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可生物降解性较差的城市污水通过此工艺处理能够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此工艺占地小,造价比较低,运行操作简单,在污水回用领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 二级出水 曝气生物滤池 升流式
下载PDF
悬浮填料技术用于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极限脱氮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申世峰 郭兴芳 +3 位作者 孙永利 李劢 熊会斌 杨敏 《给水排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5,共5页
采用悬浮填料技术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极限脱氮研究,分析填充比、水温及硝酸盐氮表面负荷等关键因素对悬浮填料技术极限脱氮性能的影响,考察悬浮填料技术极限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填料填充比宜控制在35%~50%,当水温23~27℃,硝... 采用悬浮填料技术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极限脱氮研究,分析填充比、水温及硝酸盐氮表面负荷等关键因素对悬浮填料技术极限脱氮性能的影响,考察悬浮填料技术极限脱氮效果。结果表明,填料填充比宜控制在35%~50%,当水温23~27℃,硝酸盐氮表面负荷可控制为2.5gNO_(3)^(-)-N/(m^(2)·d),HRT为30min,当水温11~13℃,硝酸盐氮表面负荷宜控制在1.0gNO_(3)^(-)-N/(m^(2)·d)以下,HRT为1.3~1.5h。稳定运行期间,水温11~27℃,进水TN为13.50~16.20mg/L、NO_(3)^(-)-N为11.20~12.85mg/L,控制填料投加比为45%、HRT为0.5~1.5h、乙酸钠投加量为50~70mg/L时,出水TN为1.24~2.59mg/L、NO_(3)^(-)-N为0.65~1.58mg/L。微生物在属水平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悬浮填料附着生物膜以Arobacte、Rhodocyclacea、Zoogloea和Dechloromonas等反硝化功能菌属为主,保证了悬浮填料脱氮的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技术 城镇污水处理厂 二级出水 极限脱氮 微生物菌群结构
下载PDF
污水中溶解性有机氮类化合物的氯化反应特性及其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冰 于鑫 +4 位作者 余国忠 古励 赵承美 翟慧敏 李清飞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156-3163,共8页
为探讨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类化合物的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及其化学结构变化,首先测定DON、溶解性有机炭(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NH4+-N和UV254等指标以及与氯反应前后DON相... 为探讨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溶解性有机氮(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DON)类化合物的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及其化学结构变化,首先测定DON、溶解性有机炭(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NH4+-N和UV254等指标以及与氯反应前后DON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采用气相色谱测定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质量浓度,最后应用红外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对与氯反应前后的水样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城市污水厂二级出水中DON、DOC、UV254和NH4+-N分别为2.47mg·L-1、14.45 mg·L-1、15.88 m-1和5.42 mg·L-1,DOC与DON比值[m(DOC)/m(DON)]为5.85 mg·mg-1,SUVA为1.09L·(m·mg)-1;与氯反应后,小相对分子质量(Mr<6 000)DON所占比例由70%提高到78%,大相对分子质量(Mr>20 000)DON所占比例从21%降到14%,占较小比例的中等相对分子质量(Mr6 000~20 000)DON基本不变;氯化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中一氯一溴乙腈(BCAN)质量浓度最大为6.887μg·L-1,三氯乙腈(TCAN)质量浓度最小仅为0.217μg·L-1;与氯反应前,水样的红外光谱出现6个主要吸收区域分别在3 500~3 400、2 260~2 200、1 700~1 640、1 500~1 450、1 150~1 100和850~800 cm-1;与氯反应后水样的红外光谱在1 380~1 350 cm-1和600~550 cm-1增加两个吸收区域;三维荧光光谱证实,与氯反应前后水样中变化与3个主要特征峰有关,分别代表色氨酸类蛋白质、芳香族类蛋白质和富里酸类等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 溶解性有机氮 消毒副产物 红外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原文传递
臭氧氧化工艺在城镇污水厂COD提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卢向明 郑炜 +4 位作者 张富标 孙振杰 俞沈晶 刘锐 陈吕军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72-76,共5页
开展间歇性试验(中试规模为24 m3/d)研究臭氧对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的氧化特性,考察了臭氧对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40 mg/L、氧化接触时间为1.0 h、系统进水COD和色度平均值分别为69 mg/L和115倍时,出水COD... 开展间歇性试验(中试规模为24 m3/d)研究臭氧对某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出水的氧化特性,考察了臭氧对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臭氧投加量为40 mg/L、氧化接触时间为1.0 h、系统进水COD和色度平均值分别为69 mg/L和115倍时,出水COD和色度平均值分别降至45 mg/L和12倍,达到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单独采用臭氧工艺的直接运行成本为0.34元/m3水。污水厂二级生化出水的有机物分子质量基本小于2 000 u,经臭氧氧化后,分子质量<730 u的有机物比例由30%上升到54%。臭氧氧化对分子质量<500 u的烷烃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氧化作用,但对该分子质量范围内的含多种取代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氧化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城镇污水厂 二级生化出水 C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