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High and One Ensuring" Cultivation Mode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被引量:5
1
作者 彭春瑞 谢金水 +3 位作者 邱才飞 钱银飞 关贤交 潘晓华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2年第7期1425-1430,共6页
A set of "three high and one ensuring" cultivation mode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the core of which was high panicle bearing tiller rate, high seed setting rate, high grain plumpness and ensuring high quality... A set of "three high and one ensuring" cultivation mode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the core of which was high panicle bearing tiller rate, high seed setting rate, high grain plumpness and ensuring high quality, was explored through many years of research.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three high and one ensuring" cultivation mode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was compared and investigated by field experiment and multiple location demonstration. The field experiment indicated that "three high and one ensuring" cultivation mode promoted the vegetative growth during early stage, inhibited the formation of ineffective tillers, promoted the growth of effective tillers and the formation of panicles, improved the panicle bearing tiller rate, increased the total number of spikelets, enhanced the seed setting rate and grain plumpness, increased the grain yield by 12.22%-19.73% at highly significant level, and improved the rice quality. Furthermore, the field demonstration also verified the results of field experi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 cropping RICE PANICLE bearing TILLER rate seed setting rate GRAIN PLUMPNESS GRAIN yield RICE quality
下载PDF
Influence of Seed Priming on Performance and Water Productivity of Direct Seeded Rice in Alternating Wetting and Drying 被引量:6
2
作者 Hafeez Ur REHMAN Muhammad KAMRAN +2 位作者 Shahzad Maqsood Ahmed BASRA Irfan AFZAL Muhammad FAROOQ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189-196,共8页
Direct seeded rice is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transplanting, but requires appropriate crop and water management to maintain yield performance and achieve high water productivity.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t... Direct seeded rice is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traditional transplanting, but requires appropriate crop and water management to maintain yield performance and achieve high water productivity. Present study evaluated the effect of seed priming and irrigation on crop establishment, tillering, agronomic traits, paddy yield, grain quality and water productivity of direct seeded rice in 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 (DSR-AWD) in comparison with direct seeded rice at field capacity (DSR- FC). Seed priming treatments were osmo-priming with KCI (2.2%), CaCI2 (2.2%) and moringa leaf extracts (MLE, 3.3%) including hydro-priming as control. Among the treatments, seed osmo-primed with MLE emerged earlier and had higher final emergence, followed by osmo-priming with CaCI2. Tillering emergence rate and number of tillers per plant were the highest for seed priming with CaCI2 in DSR- AWD. Total productive and non-productive tillers, panicle length, biological and grain yields, harvest index were highest for seed priming with MLE or CaCI2 in DSR-AWD. Similarly, grain quality, estimated in terms of normal grains, abortive and chalky grains, was also the highest in DSR-AWD with MLE osmo-priming. Benefit cost ratio and water productivity was also the highest in DSR-AWD for seed priming with MLE. In conclusion, seed priming with MLE or CaCI2 can be successfully employed to improve the direct seeded rice performance when practiced with alternate wetting and drying irrig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p establishment grain filling rate seed priming water productivity yield direct seededrice alternating wetting and drying grain quality
下载PDF
少免耕对夏玉米灌浆过程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史忠强 江晓东 +3 位作者 王芸 宁堂原 韩宾 李增嘉 《山东农业科学》 2007年第1期50-52,56,共4页
采用5种土壤耕作方式在山东龙口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中夏玉米的灌浆速率符合“S”型曲线,可与Logistic方程Y=k/(1+ae-bt)很好的拟合。相对于常规耕作,耙耕秸秆还田方式能提高叶面积指数和灌浆速率,增产14.5%,与旋耕秸... 采用5种土壤耕作方式在山东龙口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作处理中夏玉米的灌浆速率符合“S”型曲线,可与Logistic方程Y=k/(1+ae-bt)很好的拟合。相对于常规耕作,耙耕秸秆还田方式能提高叶面积指数和灌浆速率,增产14.5%,与旋耕秸秆还田方式无明显差异,而免耕秸秆覆盖方式减产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免耕 叶面积指数 灌浆速率 作物产量
下载PDF
麦棉套作模式下播种方式与播量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树林 祁虹 +4 位作者 王燕 张谦 冯国艺 林永增 梁青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5-361,共7页
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适宜的小麦播种方式与播量,通过裂区试验,以播种方式(撒播和条播)为主因素,播量(187.5、225.0、262.5、300.0kg·hm-2)为副因素,研究了播种方式与播量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条播相比,撒播小... 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适宜的小麦播种方式与播量,通过裂区试验,以播种方式(撒播和条播)为主因素,播量(187.5、225.0、262.5、300.0kg·hm-2)为副因素,研究了播种方式与播量对小麦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条播相比,撒播小麦灌浆期边行、内行分别延长3.3和0.6d,平均灌浆速率、最大灌浆速率边行分别降低0.18、0.26mg·粒-1·d-1,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推迟了0.2d;内行小麦平均灌浆速率与最大灌浆速率分别提高0.02、0.04mg·粒-1·d-1,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推迟0.6d;撒播使内行小麦理论最大粒重提高1.7g。随播量的增加,小麦灌浆期延长,与187.5kg·hm-2播量相比,300kg·hm-2播量下撒播边行和内行及条播边行和内行分别延长2.8、1.8、2.6、2.2d,平均灌浆速率分别降低0.10、0.02、0.11、0.10mg·粒-1·d-1,最大灌浆速率分别降低0.15、0.03、0.15、0.15mg·粒-1·d-1,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分别推迟0.7、0.5、0.9和-0.8d,理论最大粒重分别降低1.5、3.1、1.1、6.5g。撒播内行穗数达到529.0万穗·hm-2,显著高于条播,穗粒数与千粒重分别较条播高1.4粒与0.2g,产量较条播高405.0kg·hm-2,而边行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与条播无显著差异;撒播平均产量较条播高5.1%。随播量的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增加,穗粒数、千粒重下降。产量撒播以播量225.0kg·hm-2最高,条播以播量262.5kg·hm-2最高。以上结果说明,在麦棉套作模式下小麦采用撒播,播量在225.0kg·hm-2时可有效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棉套作 小麦 播种方式 播量 灌浆 产量
下载PDF
套种宽窄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汪顺生 费良军 +1 位作者 高传昌 傅渝亮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6-629,共4页
以玉米等行距为对照,研究了豫西地区套作模式下宽窄行栽培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栽培相比,宽窄行的籽粒灌浆速率显著提高,有利于夏玉米营养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株高增高,并且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快,后期... 以玉米等行距为对照,研究了豫西地区套作模式下宽窄行栽培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等行距栽培相比,宽窄行的籽粒灌浆速率显著提高,有利于夏玉米营养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株高增高,并且叶面积指数前期增长快,后期下降慢,生物产量高,百粒重高,产量性状明显改善,其中平均产量为6660.2kg.hm-2,比等行距增产16.7%,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 宽窄行 灌浆速率 产量
下载PDF
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彭春瑞 涂田华 罗晓燕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1-3,6,共4页
根据我们多年研究成果,并与现在高产栽培成熟技术组装配套,集成了一套以提高成穗率、结实率、籽粒充实度和充分挖掘品种优质潜力(保优质)为主攻目标的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本文介绍了其技术原理... 根据我们多年研究成果,并与现在高产栽培成熟技术组装配套,集成了一套以提高成穗率、结实率、籽粒充实度和充分挖掘品种优质潜力(保优质)为主攻目标的双季稻"三高一保"栽培技术模式,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本文介绍了其技术原理和应用效果,并详细介绍了其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核心技术包括育秧肥培育壮秧、"三控"结合控蘖,配套技术包括稀播细管、宽行浅栽、适肥促发、补肥防衰、增氧灌溉等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成穗率 结实率 籽粒充实度 产量 米质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单粒播玉米产量效果的蒙特卡罗模拟
7
作者 韩仲志 曹红波 +2 位作者 高鸿雁 于艳 杨锦忠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7-21,共5页
为了明确在单粒播种条件下田间出苗率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蒙特卡罗二项分布作缺苗模拟,以Voronoi图分配缺苗土地,通过对产量-密度方程进行数学恒等变换计算产量补偿,模拟了2种单粒播策略的玉米产量随出苗率(75%-95%)的变化。结果表明... 为了明确在单粒播种条件下田间出苗率对玉米产量的影响,以蒙特卡罗二项分布作缺苗模拟,以Voronoi图分配缺苗土地,通过对产量-密度方程进行数学恒等变换计算产量补偿,模拟了2种单粒播策略的玉米产量随出苗率(75%-95%)的变化。结果表明,缺苗斑数目与出苗率呈单峰曲线关系,缺苗斑大小随出苗率呈负指数下降;单粒播造成0.06%-16.78%的减产,且减产率随出苗率下降而增加;两种单粒播策略的产量大小和产量稳定性均有差异,且差异随出苗率下降而扩大。该研究推荐的玉米单粒播策略是:在千方百计提高出苗率基础上,播种的种子数目应当等于目标种植密度除以出苗率、保证出苗的植株数目达到推荐种植密度。该结论对于在玉米生产上广泛采用单粒精量播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农业机械 种子 蒙特卡罗模拟 单粒播种 产量 出苗率 VORONOI图
下载PDF
播种量对复种饲用油菜不同发育时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毕影东 樊超 +5 位作者 梁文卫 邸树峰 来永才 李炜 周广生 傅廷栋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05-108,共4页
试验旨在明确北方寒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最佳播种量与采收期。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苗期、抽薹期、盛花期和荚果初期的产量和品质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播种密度下,随着生育期推进,华油杂62... 试验旨在明确北方寒区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最佳播种量与采收期。以华油杂62为试验材料,对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的苗期、抽薹期、盛花期和荚果初期的产量和品质主要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在相同播种密度下,随着生育期推进,华油杂62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粗灰分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粗纤维含量从苗期至荚果初期明显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华油杂62的粗蛋白与热量、碳水化合物与热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华油杂62的产量在盛花期产量最高。华油杂62的鲜重产量在播种量为11.25 kg/hm^(2)时最高。研究表明,华油杂62在播种量11.25 kg/hm^(2)的条件下,盛花期前后采收,可获得较高产量,油菜营养品质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油菜 复种 播种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叶面喷施甜菜碱对不同播期夏玉米产量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 被引量:8
9
作者 陈静 任佰朝 +2 位作者 赵斌 刘鹏 张吉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02-1515,共14页
为探究叶面喷施甜菜碱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作用,于2019—2020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农场进行试验,选用京农科728 (Jingnongke 728, JNK)和登海618 (Denghai 618, DH)作为试验材料,设6月5日(early sowing date, E)、6月15... 为探究叶面喷施甜菜碱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及抗氧化能力的调控作用,于2019—2020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农场进行试验,选用京农科728 (Jingnongke 728, JNK)和登海618 (Denghai 618, DH)作为试验材料,设6月5日(early sowing date, E)、6月15日(normal sowing date, N)和6月25日(late sowing date, L) 3个播期,拔节期(V6)和大喇叭口期(V12)两次叶面喷施10 mmol L^(–1)甜菜碱(leaf-spraying glycine betaine, GB)、等量清水(control check, CK)两种处理方式。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相比,JNK和DH喷施甜菜碱后的产量增幅分别为3.05%~12.81%和2.08%~7.83%。较对照处理,2019年,JNK品种3个播期(E、N和L)甜菜碱处理的总小花数,分别增加5.09%、4.70%和2.27%,DH品种变化不显著;2020年DH品种分别增加8.28%、3.95%和4.81%, JNK品种变化不显著;2个品种2年穗粒数的增幅为0.22%~6.45%,籽粒百粒重平均增加0.88 g、0.06 g和–0.46 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 3个播期平均分别增加1.23%、3.36%和3.20%,丙二醛(MDA)含量减少11.73%。喷施甜菜碱缩小了不同播期处理间产量的差异,有利于增加不同播期夏玉米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甜菜碱 产量 结实率 籽粒灌浆
下载PDF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豫北潮土区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土壤氮素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琛 石柯 +6 位作者 朱长伟 姜桂英 罗澜 孟威威 刘芳 申凤敏 刘世亮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3,共10页
为揭示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土壤氮素形态及小麦光合作用、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分别设置常规小麦播量+常规施氮量(CBCF)、小麦播量增加30%+常规施氮量(ZBCF)、小麦播量增加30%+氮量减施20%(ZBJF)、常规小麦播量+氮量减施20%(CBJF)... 为揭示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对土壤氮素形态及小麦光合作用、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分别设置常规小麦播量+常规施氮量(CBCF)、小麦播量增加30%+常规施氮量(ZBCF)、小麦播量增加30%+氮量减施20%(ZBJF)、常规小麦播量+氮量减施20%(CBJF)共4个处理,其中小麦常规播量为232.5 kg·hm^(-2);常规施氮量为219 kg·hm^(-2)。分析不同处理下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光合参数指标、成熟期小麦产量及土壤不同形态氮素含量。结果表明,①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随生育时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CBJF处理提高了拔节期净光合速率;ZBJF处理在灌浆期的净光合速率最大,为20.53µmol·m^(-2)·s^(-1),同时增加了小麦拔节期叶绿素含量。②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均随生育时期呈现下降趋势,其中在拔节期常规施氮肥处理显著高于氮肥减施处理;灌浆期ZBJF处理胞间CO_(2)浓度和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为270.87µmol·mol-1和0.33µmol·m^(-2)·s^(-1)。③蒸腾速率随生育时期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在灌浆期ZBJF处理的蒸腾速率最高,为3.51µmol·m^(-2)·s^(-1)。④ZBJF处理的穗粒数较CBJF处理增加12%,且减氮处理的小麦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氮处理。⑤相较于CBCF处理,氮肥减施处理降低了10—20 cm土层中全氮、碱解氮、铵态氮、硝态氮、可溶性有机氮和微生物量氮含量。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减施处理虽然减少了10—30 cm土壤有效态氮含量,但小麦生长和产量相较于常规施氮处理并未受到影响,从而提高了氮肥偏生产力,其中ZBJF处理提高了小麦灌浆期主要光合作用参数,并提高了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种植密度 施氮量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高羊茅不同基因型在2个施肥水平和2个收割留茬高度下种子生产性能的比较——Ⅱ产量与产量构成因子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彩霞 陈丽君 +1 位作者 何亚丽 李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37-43,共7页
于2014至2015年间在上海闵行地区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8个基因型实施了2个施肥水平和2个收割高度的田间试验[1],对饱满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有效分蘖数... 于2014至2015年间在上海闵行地区对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8个基因型实施了2个施肥水平和2个收割高度的田间试验[1],对饱满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了比较,并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提高有效分蘖数(生殖枝密度),对粒重影响不显著,而对饱满籽粒产量的影响程度随基因型的不同而异。不同的收割高度处理对粒重的影响不显著。籽粒产量及其组成因子性状的平均数在不同基因型材料间差异显著。在高肥水平下,2个高产无性系‘TF36’和‘TF09’的饱满籽粒产量水平达到1 781和1 530kg/hm^2,4个粒重较大基因型‘TF06’、‘ST03’、‘TF09’和对照‘Plantation’的饱满籽粒千粒重达到2.0~2.7g。饱满籽粒产量与有效分蘖密度(穗数)、穗粒数的偏回归关系均显著,但与粒重的偏回归关系不显著。推论上海地区高羊茅种子高产技术的部分要点是秋施N-P_2O_5-K_2O为131-131-131kg/hm^2的复合肥和在人工收获条件下割穗(而非全株)收获籽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羊茅 无性系 施肥量 收割高度 饱满籽粒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下载PDF
高温对一季晚稻结实率与产量的影响及其防御技术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云开 夏胜平 +1 位作者 罗先富 李文忠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3期155-158,293,共5页
为了寻找湖南省主推一季晚稻品种最佳播种期,避开水稻幼穗分化的减数分裂期与抽穗期的高温热害,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时期的气温对一季晚稻品种幼穗分化的减数分裂、抽穗灌浆结实及产量的影响,同时调查了湖南省大面积生产的高温热害。... 为了寻找湖南省主推一季晚稻品种最佳播种期,避开水稻幼穗分化的减数分裂期与抽穗期的高温热害,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时期的气温对一季晚稻品种幼穗分化的减数分裂、抽穗灌浆结实及产量的影响,同时调查了湖南省大面积生产的高温热害。研究与调查结果表明:在湘中地区,生育期相对较长的一季晚稻品种最佳播种期是5月20日左右,生育期相对较短的一季晚稻品种最佳播种期是5月30日左右,最安全的幼穗分化的减数分裂期是8月13日后,最安全的抽穗灌浆期则是8月下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季晚稻 幼穗分化 最佳播种期 品种 抽穗 结实率 生育期 左右 影响 不同时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