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ypical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Induced by Freeze/Thaw Cycles: A Case Study of Quaternary Alluvial Deposits in the Northern Qiangtang Basin,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
1
作者 ZHONG Ning LI Haibing +4 位作者 JIANG Hanchao LU Haijian ZHENG Yong HAN Shuai YE Jiachan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76-188,共13页
With the objective of establish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deformation structures caused by freeze/thaw cycles and those resulting from seismic activity, we studied three well–exposed alluvial deposits in a section at ... With the objective of establish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deformation structures caused by freeze/thaw cycles and those resulting from seismic activity, we studied three well–exposed alluvial deposits in a section at Dogai Coring, northern Qiangtang Basin, Tibetan Plateau. Deformation is present in the form of plastic structures(diapirs, folds and clastic dykes), brittle structures(micro–faults) and cryogenic wedges. These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features(except the micro–faults) ar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meter–scale, non–interlayered, low–speed and low–pressure displacements within soft sediments, most commonly in the form of plastic deform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geographic setting, lithology and deformation features, we interpret these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features as the products of freeze/thaw cycles, rather than of earthquake–induced shock waves, thus reflecting regional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fluctuations of hydrothermal conditions in the uppermost sediments. The micro–faults(close to linear hot springs) are ascribed to regional fault activity;however, we were unable to identify the nature of the micro–faults, perhaps due to disturbance by subsequent freeze/thaw cycles. This study may serve as a guide to recogni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deformation structures attributed to freeze/thaw cycles and seismic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freeze/thaw cycles Dogai CORING QIANGTANG basin
下载PDF
Earthquake-related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Soft-sediments and Its Constraints on Basin Tectonic Evolution 被引量:13
2
作者 LU Hongbo ZHANG Yuxu +1 位作者 ZHANG Qiling XIAO Jiaf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5期724-732,共9页
The authors introduced two kinds of newly found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synsedimentary extension structure and syn-sedimentary compression structure, and discuss their origins and constraints on basin tectonic evolu... The authors introduced two kinds of newly found soft-sediment deformation-synsedimentary extension structure and syn-sedimentary compression structure, and discuss their origins and constraints on basin tectonic evolution. On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yn-sedimentary extension structure is syn-sedimentary boudinage structure, while the typical example of the syn-sedimentary compression structure is compression sand pillows or compression wrinkles. The former shows NW-SE-trendlng contemporaneous extension events related to earthquakes in the rift basin near a famous Fe-Nb-REE deposit in northern China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or Mesoproterozoic as proposed by some researches), while the latter indicates NE-SW-trending contemporaneous compression activities related to earthquakes in the Middle Triassic in the Nanpanjiang remnant basin covering south Guizhou, northwestern Guangxi and eastern Yunnan in southwestern China. The syn-sedimentary boudinage structure was found in an earthquake slump block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Early Paleozoic Sailinhudong Group, 20 km to the southeast of Bayan Obo, Inner Mongolia, north of China. The slump block is composed of two kinds of very thin layers-pale-gray micrite (microcrystalline limestone) of 1-2 cm thick interbedded with gray muddy micrite layers with the similar thickness. Almost every thin muddy micrite layer was cut into imbricate blocks or boudins by abundant tiny contemporaneous faults, while the interbedded micrite remain in continuity. Boudins form as a response to layer-parallel extension (and/or layer-perpendicular flattening) of stiff layers enveloped top and bottom by mechanically soft layers. In this case, the imbricate blocks cut by the tiny contemporaneous faults are the result of abrupt horizontal extension of the crust in the SE-NW direction accompanied with earthquakes. Thus, the rock block is, in fact, a kind of seismites. The syn-sedimentary boudins indicate that there was at least a strong earthquake belt on the southeast side of the basin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 Sailinhudong Group. This may be a good constraint on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Bayan Obo area during the Early Paleozoic time. The syn-sedimentary compression structure was found in the Middle Triassic flysch in the Nanpanjiang Basin. The typical structures are compression sand pillows and compression wrinkles. Both of them were found on the bottoms of sand units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underlying mud units. In other words, the structures were found only in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graded sand layer and the underlying mud layer of the flysch. A deformation experiment with dough was conducted, showing that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must have been instantaneous one accompanied by earthquakes. The compression sand pillows or wrinkles showed uniform directions along the bottoms of the sand layer in the flysch, revealing contemporaneous horizontal compression during the time between deposition and diagenesis of the related beds. The Nanpanjiang Basin was affected, in general, with SSW-NNE compression during the Middle Triassic, according to the syn-sedimentary compression structure. The two kinds of syn-sedimentary tectonic deformation also indicate that the related basins belong to a rift basin and a remnant basin, respectively, in the model of Wilson Cyc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rthquake tectonic deformation of soft-sediments syn-sedimentary extension structure syn-compression structure tectonic evolution of basins
下载PDF
Soft 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in the Maastrichtian Patti Formation, Southern Bida Basin Nigeria: Implications for the Assessment of Endogenic Triggers in the Maastrichtian Sedimentary Record
3
作者 Solomon Ojo Olabode 《Open Journal of Geology》 2016年第6期410-438,共29页
Detailed fieldwork carried ou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Bida Basin, Nigeria, allowed the documentation of soft 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SSDS) in the Maastrichtian Patti Form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 Detailed fieldwork carried out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Bida Basin, Nigeria, allowed the documentation of soft 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SSDS) in the Maastrichtian Patti Formation.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examine the sedimentary successions, describe and analyse these deformation features, discuss their deformation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triggers. The Maastrichtian Patti Formation is composed of lithofacies interpreted to have been deposited in tidal and fluvial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Soft 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s recognised in the tidal sediments were clastic dykes, load cast, isolated sand balls, dish-and-pillar structures, convolute lamination, diapiric structures and recumbent folds. Severely deformed cross beds, ring structures, associated sand balls, normal folds and recumbent fold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fluvial sediments. SSDS recognised were interpreted to have been caused by effects of liquefaction and fluidization. Field observations, facies analysis and morphology of the SSD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and SSDS. Endogenic processes are considered as the trigger agents and they are represented by rapid sedimentation and overloading, impact of breaking waves, pressure fluctuations caused by turbulent water flow, cyclic stress and current generated by storm waves and changes in water table. The present study did not identify exogenic processes as trigger agent. The occurrence of SSDS in southern Bida Basin strongly favoured a non-tectonic origin but a clear relationship high energy processes in tidal and fluvial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t Sediment Deformation Structure Bida basin Patti Formation Tidal/Fluvial Sediments Fluidization and Liquefaction
下载PDF
沁水盆地深部软煤煤层气开发实践
4
作者 刘长华 陈国青 +3 位作者 高宇 郭琪 李金昱 金志扬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5,152,共6页
我国煤层气开发主要集中在煤层深度小于1200 m的区域,埋深大于1500 m的深部煤层气开发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针对深部软煤井壁稳定差、压裂改造难的问题,对沁水盆地深部软煤煤层气的开发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研究结果表明:钻井过程中使... 我国煤层气开发主要集中在煤层深度小于1200 m的区域,埋深大于1500 m的深部煤层气开发未取得实质性突破。针对深部软煤井壁稳定差、压裂改造难的问题,对沁水盆地深部软煤煤层气的开发开展了一系列技术攻关。研究结果表明:钻井过程中使用“氯化钾聚合物+井眼强化剂”钻井液体系,可有效控制煤层相对井径扩大率。使用16~18 m 3/min超大排量、高液量、高砂量光套管压裂工艺,配合降阻剂来降低施工摩擦阻力,细砂、中砂、粗砂占总砂量体积比分别为15%、70%、15%,加砂量占总携砂液体积比自3%开始每次提高1%,可实现对深部软煤的充分改造,裂缝动态半长最大达到322.51 m,大幅提高了单井控制面积,排采产气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沁水盆地 深部煤层气 软煤 钻井 压裂 大排量
下载PDF
鄂州市花马湖流域软土物理力学性质研究
5
作者 贺金明 罗飞 +1 位作者 杨火平 於智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为更好掌握花马湖流域软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室内土工试验等方式,对该流域软土的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花马湖流域软土主要由伊利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组成... 为更好掌握花马湖流域软土的物理力学特性,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室内土工试验等方式,对该流域软土的矿物成分、微观结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花马湖流域软土主要由伊利石、绿泥石等黏土矿物组成,呈致密块状结构,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高压缩性、强度低、结构性强等特点;其孔隙比和含水量与其他物理力学指标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研究成果可为花马湖流域地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花马湖流域 鄂州市
下载PDF
澜湄流域跨境水资源合作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顾向一 于慧 《水利经济》 2023年第1期24-30,104,共8页
跨境水资源合作对于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意义重大,开展国际合作是化解当前跨境水资源合作难题的必然选择。由于国际硬法制定的繁杂性以及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可以从国际软法入手,开展澜湄流域跨境水资源合作。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 跨境水资源合作对于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意义重大,开展国际合作是化解当前跨境水资源合作难题的必然选择。由于国际硬法制定的繁杂性以及实施效果的不确定性,可以从国际软法入手,开展澜湄流域跨境水资源合作。澜湄流域水资源合作机制已经在机制构建、信息共享、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但仍需要通过建立联合管理机构、扩大自身影响力、鼓励流域国共同参与、增加合作主体类型等来完善,以加快建设澜湄流域国家命运共同体的步伐,推动澜湄流域各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湄流域 跨境水资源合作 国际软法 软法治理 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风城组沉积环境与沉积模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倪敏婕 祝贺暄 +3 位作者 何文军 杨森 邹阳 张元元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94-1207,共14页
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重要的生烃凹陷,其下二叠统风城组作为主力烃源岩,也是重要的勘探层系。风城组的岩相展布与沉积模式的研究,对明确玛湖凹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最新的测井、录井资料,建立玛页1井风... 玛湖凹陷是准噶尔盆地重要的生烃凹陷,其下二叠统风城组作为主力烃源岩,也是重要的勘探层系。风城组的岩相展布与沉积模式的研究,对明确玛湖凹陷的构造演化过程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基于最新的测井、录井资料,建立玛页1井风城组综合柱状图,查明玛湖凹陷风城组岩相展布,进而重建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各沉积时期的沉积环境,明确沉积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玛页1井风城组主要为黑色-灰黑色细粒沉积岩,大量发育软沉积变形构造,说明玛北地区风城组主要为半深湖-深湖亚相沉积。根据连井岩相剖面,玛湖凹陷风城组自下而上发育进积-退积-进积的旋回特征,自南西向北东方向为扇三角洲相-湖泊相-河流三角洲相沉积。风一段火山岩火山活动强烈,玛北地区发育水下熔结凝灰岩、火山碎屑岩及玄武岩,主要为浅湖沉积。风二段玛南地区为扇三角洲沉积,向玛西地区过渡为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玛北地区发育半深湖-深湖沉积,在湖盆中心发育碱性矿物沉淀;风二段中部化学沉淀分布范围最广,指示最大洪泛面。风三段进积作用加强,湖盆萎缩,玛南、玛西地区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玛北地区发育半深湖-滨浅湖沉积。结合其沉积演化过程,玛湖凹陷风城组是受到外源碎屑沉积、内源化学沉淀和火山碎屑物质等影响的多源混积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湖凹陷 风城组 软沉积变形构造 沉积环境 沉积模式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构造变换带发育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彭光荣 牛胜利 +3 位作者 邱欣卫 何雁兵 唐旭 余一欣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3,共12页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西南部断裂发育,并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构造变换带,对油气成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编图,对惠州凹陷西南部构造变换带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惠...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西南部断裂发育,并发生相互作用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构造变换带,对油气成藏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和构造编图,对惠州凹陷西南部构造变换带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进行了分析。惠西南地区主要发育软连接型和硬连接型两大类构造变换带,根据断层倾向组合特征和硬连接作用方式可进一步划分出同向叠覆型、对向叠覆型、背向叠覆型、同向共线凹型、同向共线凸型和变换断层型等6类。软连接型构造变换带发育于两条控洼断层的相互叠接区,形成变换斜坡或断槽,变换带处多发育地层翘倾并新生小规模次级断层以保持区域应变守恒。硬连接型构造变换带位于控洼断层内部,断层位移-距离曲线在变换带处呈明显低值区,断层下降盘发育横向背斜。在惠西南地区共识别出8个软连接型变换带和8个硬连接型变换带,而且受裂陷I幕沉积中心迁移及断层活动速率变化影响,南部变换带数量更多。构造变换带不仅控制了局部砂体和储层的发育,还伴生多种类型构造圈闭及岩性圈闭,变换斜坡也为油气运移提供了优势通道。勘探实践证实,软连接型变换带的成藏效果优于硬连接型变换带。深入分析惠西南地区构造变换带发育特征及其控藏作用,对该地区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变换带 软连接 硬连接 控藏作用 惠州凹陷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的类型和构造演化 被引量:229
9
作者 蔡忠贤 陈发景 贾振远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431-440,共10页
准噶尔盆地的早二叠世属于裂谷还是前陆盆地 ,存在意见分歧 ;晚二叠世—老第三纪盆地的性质也不确定。文中通过对盆地构造几何学、沉降史、热史及火山岩的综合分析研究 ,对盆地类型和构造演化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 1)准噶尔盆地在早二... 准噶尔盆地的早二叠世属于裂谷还是前陆盆地 ,存在意见分歧 ;晚二叠世—老第三纪盆地的性质也不确定。文中通过对盆地构造几何学、沉降史、热史及火山岩的综合分析研究 ,对盆地类型和构造演化获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 1)准噶尔盆地在早二叠世为裂谷 ,晚二叠世为热冷却伸展坳陷 ,三叠纪—老第三纪为克拉通内盆地 ,新第三纪至今 ,由于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才形成陆内前陆盆地。 ( 2 )对石炭纪—早二叠世的岩浆活动结合区域构造资料的研究表明 ,准噶尔地区古生代的板块运动和造山作用具软碰撞特点 ,早二叠世的裂谷盆地是在软碰撞背景下造山带伸展塌陷的产物。 ( 3)地幔热对流作用可能是软碰撞造山后伸展塌陷的主要深部动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盆地类型 构造演化 软碰撞 伸展塌陷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乌南油田新近系古地震纪录及储集性能研究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杨剑萍 聂玲玲 +2 位作者 张琳璞 杨君 张跃 《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05-812,共8页
柴达木盆地为一新生代以来形成的叠合盆地,由于多期构造活动,盆内形成了多组断裂系统。受新近纪昆仑山北侧断裂活动的影响,盆地西南缘乌南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与地震有关的震积岩,形成多种类型的与地震活动有关的软沉积物变形... 柴达木盆地为一新生代以来形成的叠合盆地,由于多期构造活动,盆内形成了多组断裂系统。受新近纪昆仑山北侧断裂活动的影响,盆地西南缘乌南地区地震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与地震有关的震积岩,形成多种类型的与地震活动有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乌南油田新近系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包括重荷模、火焰构造、震积砂枕、砂球构造、假结核、枕状层、液化砂泥岩脉、泄水构造、层内错断、地裂缝、串珠状构造、微褶皱纹理等。本区震积岩的岩石类型主要包括震褶岩、震裂岩、震塌岩、自碎屑角砾岩等。地震活动使岩层产生大量的微裂缝,裂缝沟通了原有的孔隙。尽管储集层孔隙度没有大幅度增加,但能够极大地改善储集层渗透性,使渗透率大幅度增加。震积岩特别是震裂岩和震碎角砾岩是一种潜在的油气储层,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软沉积变形 储集物性 新近系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东澳大利亚南悉尼盆地二叠系与地震沉积有关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被引量:76
11
作者 杜远生 G.SHI +1 位作者 龚一鸣 徐亚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1-518,I0009-I0010,共10页
悉尼盆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Lachlan褶皱带和New England褶皱带之间。悉尼盆地从晚石炭世末到中三叠世经历了弧后扩张到前陆盆地的不同阶段:弧后扩张阶段(石炭纪)、被动热沉降阶段(早、中二叠世Berry组)和挤压挠曲负载阶段(中二叠世Broug... 悉尼盆地位于澳大利亚东部,Lachlan褶皱带和New England褶皱带之间。悉尼盆地从晚石炭世末到中三叠世经历了弧后扩张到前陆盆地的不同阶段:弧后扩张阶段(石炭纪)、被动热沉降阶段(早、中二叠世Berry组)和挤压挠曲负载阶段(中二叠世Broughton组—三叠纪)。此时位于悉尼盆地东侧的New England褶皱带为岛弧背景。因此,二叠纪处于弧后盆地的南悉尼盆地受弧后扩张和东侧弧前海沟俯冲的影响地震活动强烈,发育一系列与地震有关的震积岩,形成多种类型的与地震活动有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南悉尼盆地二叠系的软沉积物变形包括地裂缝、震褶层、液化脉、沙火山、负荷构造、火焰构造、枕状构造、球状构造、枕状层、滑塌构造、角砾岩化等。其中地裂缝、震褶层是地震颤动直接引起的断裂和褶皱;枕状层是地震颤动引起的砂层脱水、下沉形成的;液化脉、沙火山为液化的砂层穿入地震形成的裂隙形成的;负荷构造、火焰构造、枕状构造、球状构造是受地震颤动在砂、泥岩界面上由于砂层下沉、泥层上穿形成的;滑塌构造和角砾岩化是地震引起的重力滑塌或泥石流形成的。地裂缝、震褶层、液化脉、沙火山、负荷构造、火焰构造、枕状构造、球状构造、枕状层相当于原地震积岩,而滑塌构造和角砾岩化属于异地震积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软沉积变形 二叠系 悉尼盆地 澳大利亚
下载PDF
基于GIS的昆明城市发展地质环境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25
12
作者 夏既胜 付黎涅 +4 位作者 刘本玉 谈树成 易琦 王筱春 赵筱青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8-154,共7页
城市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离不开城市的地质基础条件。因此,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分析是城市发展与规划必需的基础工作。在分析了昆明盆地的地质基础条件之后,从正负两面阐述了影响昆明城市发展的主要地质环境条件,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分... 城市发展规模与发展水平离不开城市的地质基础条件。因此,城市地质环境承载力分析是城市发展与规划必需的基础工作。在分析了昆明盆地的地质基础条件之后,从正负两面阐述了影响昆明城市发展的主要地质环境条件,并对其影响程度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GIS的空间叠置技术,对昆明市市域区和规划区新建、扩建区域进行了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分级。本区域共分为三级:第一级为适宜建设区,第二级为适度控制建设区,第三级为中度控制建设区。同时认为,从地质环境条件来看,昆明盆地内没有严格控制建设的区域。该研究为昆明城市的发展与规划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承载力 昆明盆地 软土 GIS
下载PDF
裂陷盆地转换带形成演化及其控藏机理 被引量:48
13
作者 王海学 吕延防 +3 位作者 付晓飞 孙永河 王海凤 李培海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10,共9页
转换带最早是在研究挤压逆冲构造时提出的,是指2条断层间相互作用的构造带。随着进一步研究发现,转换带广泛发育于伸展、挤压和走滑盆地,而且存在于不同尺度的构造中。目前认为转换带形成机制主要有断层分段生长机制和差异运动机制,断... 转换带最早是在研究挤压逆冲构造时提出的,是指2条断层间相互作用的构造带。随着进一步研究发现,转换带广泛发育于伸展、挤压和走滑盆地,而且存在于不同尺度的构造中。目前认为转换带形成机制主要有断层分段生长机制和差异运动机制,断层分段生长主要经历3个阶段:孤立成核阶段、"软连接"阶段和"硬连接"阶段;差异运动作用往往导致撕裂断层的形成。基于前人的认识,结合实际地区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裂陷盆地的转换带分类方案,总结了目前裂陷盆地中转换带的识别方法,提出应用"四图一剥"技术分析转换带的形成演化规律。转换带位置为低势区,是水系入盆的通道,从而控制着沉积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源-储-圈-运-保"的耦合关系,提出裂陷盆地中转换带控藏机理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陷盆地 转换带 软连接 硬连接 “四图一剥”
下载PDF
济阳坳陷古近系震积岩特征 被引量:57
14
作者 杨剑萍 王辉 +3 位作者 陈世悦 袁静 鄢继华 赵卫卫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81-287,共7页
通过岩芯观察和描述 ,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上部和沙三段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是发育各种类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包括小规模阶梯状正断层、层内小褶皱、扭曲变形、振动液化砂岩脉、微裂缝、震碎角砾岩、火焰... 通过岩芯观察和描述 ,在济阳坳陷古近系沙河街组沙四段上部和沙三段地层中识别出震积岩。震积岩的主要标志是发育各种类型的软沉积变形构造 ,包括小规模阶梯状正断层、层内小褶皱、扭曲变形、振动液化砂岩脉、微裂缝、震碎角砾岩、火焰构造等。各凹陷的北部陡坡带的沙三段震积岩较发育 ,沙四段上部次之。凹陷的不同位置 ,震积岩的序列有所不同 ,远离控盆边界断裂 ,震积岩序列的完整性变差 ,这反映出震积岩是由控盆边界断裂强烈活动引发的地震所产生的直接结果。震积岩在地层剖面中多次出现表明边界断裂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和幕式特点。这一成果为陆相断陷湖盆构造演化研究及震积岩的识别和描述提供了重要的地质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积岩 软沉积变形构造 震积序列 识别标志 古近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近系与地震沉积有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9
15
作者 杨剑萍 聂玲玲 杨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67-974,共8页
在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和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近纪地层中识别出与地震沉积有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砂岩脉、泄水构造、重荷模、火焰构造、震积砂枕、砂球构造、枕状层、层内错断、地裂缝、串... 在区域构造背景研究和岩心观察的基础上,在柴达木盆地西南缘新近纪地层中识别出与地震沉积有关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液化砂岩脉、泄水构造、重荷模、火焰构造、震积砂枕、砂球构造、枕状层、层内错断、地裂缝、串珠状构造、震褶层、混合层及地震角砾状构造等。液化砂岩脉有喉道状、脉络状、飘带状、尖突状及"V"字形五种,主要是由振动流体化作用、振动液化挤压作用和振动拉张裂缝充填作用形成的;重荷模、火焰构造、枕状构造、球状构造是受地震颤动在砂、泥岩界面上由于砂层下沉、泥层上穿形成的;地裂缝、层内错断、震褶层是地震颤动直接引起的断裂、错断和褶皱;枕状层是地震振动引起的砂层脱水、下沉、变形形成的;混合层构造的完整性取决于地震强度和地震持续时间;地震角砾状构造是由地震振动使原始沉积层断裂形成的自碎屑角砾、脆性角砾和塑性角砾组成。该成果从沉积学角度证明了新近纪是昆仑山造山带北侧断裂活动较强烈时期,也为柴达木盆地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依据。地震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储层的渗透率,改善了油气储层的储集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沉积物变形 地质意义 新近系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新疆博格达地区早二叠世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弧后碰撞前陆盆地地震记录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传恒 刘典波 +1 位作者 张传林 王自强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5-266,共12页
早二叠世下岌岌槽子群发育于博格达弧后碰撞前陆盆地缓坡带,为一套长石含量较高的陆源碎屑岩。古流向、沉积相带分布研究表明,当时的古坡向向南。岌岌槽子群中首次发现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链环层理、水塑性褶皱、液化沙脉、沙侵... 早二叠世下岌岌槽子群发育于博格达弧后碰撞前陆盆地缓坡带,为一套长石含量较高的陆源碎屑岩。古流向、沉积相带分布研究表明,当时的古坡向向南。岌岌槽子群中首次发现大量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包括链环层理、水塑性褶皱、液化沙脉、沙侵蘑菇、碟状泄水构造、球枕构造、流化砾岩、底辟流化砾岩坨、滑混层、同沉积断层等,均是与地震驱动相适配的变形构造。这些变形构造常沿限定的岩层发育,上、下均为未变形的岩层,显示事件变形特征。大量滑混层褶皱枢纽和球枕构造轴面实测结果显示,它们既没有优势方位,其位态也与古坡向无关,进一步证实最有可能的驱动机制是地震。由于古地震活动直接与东天山造山活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的时、空发育特征能够成为认识天山造山过程和相关盆地发育的一个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博格达山 早二叠世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古地震 弧后碰撞前陆盆地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及周缘晚奥陶世古地震记录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0
17
作者 何碧竹 乔秀夫 +4 位作者 许志琴 焦存礼 蔡志慧 张英利 苏德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05-1816,共12页
通过对钻井岩芯的详细观察和描述,发现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晚奥陶世开阔陆棚相—盆地相沉积地层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有液化流动构造,包括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底劈构造及水塑性卷曲变形与震积不整合... 通过对钻井岩芯的详细观察和描述,发现在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晚奥陶世开阔陆棚相—盆地相沉积地层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复杂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有液化流动构造,包括液化砂岩脉、液化角砾岩、底劈构造及水塑性卷曲变形与震积不整合等。特别是在满加尔坳陷与卡塔克隆起结合部塔中Ⅰ号断层的下降盘,发现存在米级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以软沉积物布丁变形构造为主,变形构造的上、下均发育不等厚的未变形沉积层。这些变形构造的形成与震积作用有关,发育在晚奥陶世不同时期。在晚奥陶世早期,古地震记录表现出拉张应力作用的结果,且由早至晚古地震应力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发现的多幕次的古地震记录表明,中加里东运动在满加尔坳陷及周缘表现明显,塔中Ⅰ号断裂是该时期古地震的主控断裂,其活动具有周期性和多旋回的特点,表现为多期次的由弱到强再结束的特征,且在不同部位有差异。晚奥陶世塔中Ⅰ号断裂带的地震活动影响着该区古构造和古沉积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震积作用 震积岩成因 晚奥陶世 满加尔坳陷 塔里木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上白垩统姚家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0
18
作者 邵宸 樊太亮 +3 位作者 郭亚杰 成鹏 孙宇 王海荣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19-726,共8页
大庆长垣上白垩统姚家组发育与地震相关的震积岩。通过岩心观察,在大庆长垣上白垩统姚家组识别出2种震积岩的主要类型: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液化砂岩脉、砂球—砂枕构造、液化卷曲构造和重荷构造)和硬岩层脆性变形构造(阶梯状微断层、角砾... 大庆长垣上白垩统姚家组发育与地震相关的震积岩。通过岩心观察,在大庆长垣上白垩统姚家组识别出2种震积岩的主要类型:软沉积物变形构造(液化砂岩脉、砂球—砂枕构造、液化卷曲构造和重荷构造)和硬岩层脆性变形构造(阶梯状微断层、角砾状构造和地层破裂构造),共计7小类。通过对取心井(DQ-N1井、DQ-N2井、DQ-N5井和DQ-N7井)的系统观察,总结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软沉积物变形垂向组合序列,并讨论了震积岩在三角洲沉积体系中的发育情况。在阶梯状微断层现象(见于DQ-N2井)和地层破裂现象(见于DQ-N5井)发育的井段中均发现油迹显示,说明震积岩本身确实可以作为潜在的油气储集体,地震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储集层的孔渗性、增加新的油气运移通道,对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大庆长垣 姚家组 震积岩 震积序列 软沉积物变形
下载PDF
新疆造山带造山作用及类型 被引量:4
19
作者 梁云海 李文铅 +1 位作者 李卫东 李亚萍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9-297,共9页
对造山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不同的学派有不同解释 :(1)地槽回返说认为 :造山带开始是地壳沉降成为槽地 ,后经回返作用褶皱成山 ;(2 )板块俯冲碰撞说认为 :岩石圈板块之间俯冲 -碰撞而造山 ;(3)多成因说认为 :大洋岩石圈和大陆... 对造山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不同的学派有不同解释 :(1)地槽回返说认为 :造山带开始是地壳沉降成为槽地 ,后经回返作用褶皱成山 ;(2 )板块俯冲碰撞说认为 :岩石圈板块之间俯冲 -碰撞而造山 ;(3)多成因说认为 :大洋岩石圈和大陆岩石圈有本质的差别。大陆造山带不仅发生于板块边缘 ,更多的发生于大陆板块内部 ,大陆造山带是在多成因、多种多样的机制下形成的。依据以下五种原则 :1岩石圈的性质及其变形方式 ;2板块运动学方式 ;3造山作用的构造体制 ;4下冲作用所卷入范围的大小及其对上驮板块所造成的影响 ;5造山带增厚与剥露过程。将造山作用划分为 14种类型、2 1种造山方式。特别是软碰撞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作用 软碰撞 弱造山 盆山耦合
下载PDF
重力流主导的深水沉积特征及其模式--以共和盆地下三叠统为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炳强 邵龙义 +5 位作者 王伟超 黄献好 刘文进 张少林 张浩 鲁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06-1127,共22页
深水沉积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近年来已成为沉积学研究的前缘和油气工业界关注的焦点。以共和盆地下三叠统为例,通过野外剖面的详细观察描述,结合室内镜下薄片鉴定与粒度分析,对深水沉积类型、沉积特征、垂向组合、成因机制以及沉积... 深水沉积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近年来已成为沉积学研究的前缘和油气工业界关注的焦点。以共和盆地下三叠统为例,通过野外剖面的详细观察描述,结合室内镜下薄片鉴定与粒度分析,对深水沉积类型、沉积特征、垂向组合、成因机制以及沉积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共和盆地早三叠世深水沉积类型主要有滑塌型深水重力流沉积、底流沉积以及深水悬浮沉积,其中滑塌型深水重力流沉积又可识别出滑塌沉积、砂质碎屑流沉积与浊流沉积三种类型。滑塌沉积常见以同沉积褶皱为代表的多种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砂质碎屑流沉积以块状砂岩为主,内部可见砂质团块、泥砾或泥质撕裂屑,块状砂岩顶底与相邻岩层均为突变接触;浊流沉积普遍发育正粒序,可见不完整的鲍马序列,底面常见多种类型的底模构造;底流沉积发育多种牵引流沉积构造。研究区软沉积物变形构造类型丰富,其中滑塌层内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在斜坡滑塌过程中形成;未发生滑塌层内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因地震使沉积物发生液化作用及流体化作用而形成。在综合分析盆地构造背景、深水沉积分布规律、重力流触发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共和盆地早三叠世滑塌型重力流主导的深水沉积模式。滑塌型重力流主要由地震以及火山事件触发,水道化的地区会形成大面积的海底扇沉积体系。底流作为深水环境中不可忽视的动力因素,往往会对重力流沉积进行后期改造而使其物性变好。深水悬浮沉积作为一种背景沉积,在重力流事件的间歇期成为主要的深水沉积物。研究显示内扇、中扇可作为致密砂岩油气的勘探区,外扇可进行页岩油气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沉积 重力流 软沉积物变形构造 沉积模式 共和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