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mpact-induced seismic wave in deep tunnels:An in situ investigation based on pendulum impact test 被引量:1
1
作者 Jian Wu Quansheng Liu +5 位作者 Xiaoping Zhang Chuiyi Zhou Xin Yin Weiqiang Xie Xu Liang Jiaqi Huang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494-504,共11页
The radiated seismic energy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the intensity assessment of microseismic(MS)events and the early warning of dynamic disasters.However,the energy of MS signals is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due to t... The radiated seismic energy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the intensity assessment of microseismic(MS)events and the early warning of dynamic disasters.However,the energy of MS signals is significantly attenuated due to the heterogeneity and viscous damping of rock media.Therefore,the study on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S signals in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e accurately estimation of radiated seismic energy.Based on a pendulum impact test facility and MS monitoring system,an in situ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to explore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at a deep tunnel.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eismic energy and peak particle velocity(PPV)attenuation are exponentially related to the propagation distance.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of energy is larger than that of PPV.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input impact-energy,the seismic energy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decreases as a power function.An empir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ergy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and wave impedance of rock mass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scenario.Moreover,the tim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and energy distribution laws of impact-induced sign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and wavelet packet analyses,respectively.The dominant frequency of signals decreases gradually as the propagation distance increases.Based on the energy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a new method was proposed to calculate the released source energy of MS events in the field.This study can provide an insight into energy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ismic waves and references for attenuation correction in seismic energy calc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Pendulum impact facility seismic energy Deep tunnels
下载PDF
地震前兆仪器自动实时监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白亚东 周亚 +1 位作者 刘哲 郑立夫 《内陆地震》 2024年第1期100-104,共5页
为解决台站不同仪器的全自动实时监测和观测资料汇总的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地震前兆仪器自动实时监测软件-SMS地震仪器运行监测报警系统。基于MATLAB语言对数据处理的优势,结合FTP传输协议和GUI图形界面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程... 为解决台站不同仪器的全自动实时监测和观测资料汇总的问题,设计并开发了一款地震前兆仪器自动实时监测软件-SMS地震仪器运行监测报警系统。基于MATLAB语言对数据处理的优势,结合FTP传输协议和GUI图形界面技术,采用面向对象的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实现对观测仪器运行状态及阈值报警、数据备份另存、实时绘图显示等功能。同时该软件操作设置简单,可移植性高,交互性良好,已经在张家口附近多个地震台站得到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仪器 实时 监测 MATLAB语言
下载PDF
湖北宜昌台DZW重力仪观测质量及记录地震特征
3
作者 况春利 《四川地震》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为了分析湖北宜昌台DZW重力仪2020—2022年观测资料的质量,总结宜昌台重力仪的记录地震能力,为地震预测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首先对宜昌台重力仪2020—2022年观测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M_(2)波潮汐因子和M_(2)波潮汐因子中误差进行了分... 为了分析湖北宜昌台DZW重力仪2020—2022年观测资料的质量,总结宜昌台重力仪的记录地震能力,为地震预测提供准确的参考资料。首先对宜昌台重力仪2020—2022年观测资料的完整性、连续性、M_(2)波潮汐因子和M_(2)波潮汐因子中误差进行了分析,再以宜昌台为圆心,对半径5 000 km范围内的2020—2022年重力仪记录的M_(S)≥4.0地震资料和实际地震的对应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重力仪对震中距5 000 km范围内地震的记录能力,最后获得震级(M_(S))与震中距(R)的理论拟合关系为M_(S)=1.185 7lg R+2.153 5,进而推导出宜昌台重力仪记录的最小地震为M_(S)2.1。但因受到震源深度、地下传播介质、震源区地质构造共同作用,以及震中距1 000 km内的地震记录有限,导致宜昌台实际记录最小地震与计算结果有所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观测 震中距 记录地震 宜昌台
下载PDF
地震前兆数据监视与管理系统 被引量:15
4
作者 周克昌 李志雄 +2 位作者 王松 岳鑫雨 李杰飞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台建设了一个高度集成的地震观测监控系统,将原来分散的观测项目(如测震、GPS、气氡、气汞、电磁波、地电场等测项),改造为集中到一台服务器管理,在一个监控平台上统一实现了对台站数据的收集、入库、管理、处理、监控... 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台建设了一个高度集成的地震观测监控系统,将原来分散的观测项目(如测震、GPS、气氡、气汞、电磁波、地电场等测项),改造为集中到一台服务器管理,在一个监控平台上统一实现了对台站数据的收集、入库、管理、处理、监控等业务;对这些观测项目可以在控制台上直接取数并将数据入库;初步实现了观测数据的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管理、数据监控的软件管理系统,减少了系统维护工作量,方便台站工作人员操控。监控系统的地震前兆数据监管软件系统DataMonitor可准实时监视数据,检查数据的异常和到达情况,并向台站数据管理人员告警;可对数据库数据进行统计,包括数据到达情况统计、缺数统计、数据连续率统计等,并可按用户定制的测项分类进行统计。该系统还提供多种前兆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对前兆数据的各种常规分析处理。地震前兆数据监视与管理系统已在北京十三陵地震台应用,满足了数据管理人员日常工作需要,可及时方便地掌握数据的情况并对观测系统进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数据 监视与管理 集中监控 北京十三陵地震台
下载PDF
地震地下流体汞前兆监测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丽爽 刘耀炜 +2 位作者 张磊 刘冬英 李旖雯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08,共6页
汞是地震地下流体化学量前兆监测中的重要测项之一,在地震监测预测和活断层探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自1985年把测汞技术引用到地震监测预测中以来,建成了以水汞和气汞为对象的汞前兆监测网,并获得了较好的震例。本文阐述地震行业汞观测... 汞是地震地下流体化学量前兆监测中的重要测项之一,在地震监测预测和活断层探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自1985年把测汞技术引用到地震监测预测中以来,建成了以水汞和气汞为对象的汞前兆监测网,并获得了较好的震例。本文阐述地震行业汞观测发展历程,概述测汞仪类型和典型技术,同时也提出汞观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并对汞监测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地下流体 前兆监测 汞观测技术 发展方向
下载PDF
蚌埠钻孔应变受抽水干扰的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李罡风 姜薇薇 +2 位作者 陶媛 裴红云 李发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8期456-460,共5页
分析了蚌埠地震台体应变受抽水的干扰情况,并给予了较合理的解释。通过对蚌埠台体应变数据的趋势变化分析,认为抽水干扰不是影响该台体应变观测数据趋势变化的主要因素;又通过区域不同台站体应变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区域应力场是影响应... 分析了蚌埠地震台体应变受抽水的干扰情况,并给予了较合理的解释。通过对蚌埠台体应变数据的趋势变化分析,认为抽水干扰不是影响该台体应变观测数据趋势变化的主要因素;又通过区域不同台站体应变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到区域应力场是影响应变观测曲线变化的主要因素的论断。为使用该台体应变数据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体应变的选址提供了参考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蚌埠台 钻孔体应变 抽水干扰 观测环境 区域应力场
下载PDF
Collectors强震动台网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华灯 卢大伟 +9 位作者 廖一帆 丁莉莎 叶世山 劳谦 陈建涛 黄晖 赵贤任 王力伟 卢子晋 吕仲杭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5-194,I0005,共11页
介绍了"Collectors强震动台网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的整体设计思路和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统计了近2年所接入的近千个强震动台站的数据汇集及产出情况,重点统计了近2年云南、四川、新疆发生的5.0级及以上地震的地震事件记录回收... 介绍了"Collectors强震动台网数据处理系统软件"的整体设计思路和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统计了近2年所接入的近千个强震动台站的数据汇集及产出情况,重点统计了近2年云南、四川、新疆发生的5.0级及以上地震的地震事件记录回收及强震动参数产出的用时情况。结果表明:系统软件能7×24 h连续、稳定、可靠、高效地自动化运行,在处置地震事件时,一般能在2~10 min内陆续完成地震事件的自动回收和强震动参数的自动产出,速报能力由软件推广前的小时级别跃升至分钟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动观测 台网 数据接口 状态监控 数据处理 强震动参数
下载PDF
数字地震台网观测系统工作环境的改造 被引量:5
8
作者 叶春明 吕金水 +1 位作者 邓罗生 何寿清 《华南地震》 2000年第4期27-31,共5页
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任何一个环节特别是台站观测环境的疏忽将会影响台网的正常运行。介绍了广东数字地震台网观测环境的建设和改造 ,如采取防虫、防潮、防雷、防静电等措施 ,大大减少了由于环境恶劣造成的仪器故障 。
关键词 数字化地震台网 观测条件 环境改造 观测系统
下载PDF
全国重点地震台站观测环境优化改造关键技术与展望 被引量:3
9
作者 肖武军 赵刚 +4 位作者 何少林 郑先进 谭俊义 张尧 张克诚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6-163,共8页
稳定可靠的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是台站产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基本要求。对台站观测环境的改造,是中国地震局近年来项目重点支持的方向。全国重点地震台站优化改造项目致力于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等保障系统的优化改造,使... 稳定可靠的地震台站观测环境是台站产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基本要求。对台站观测环境的改造,是中国地震局近年来项目重点支持的方向。全国重点地震台站优化改造项目致力于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基础设施和工作条件等保障系统的优化改造,使其适应和满足现代地震观测技术发展的需要。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重点台站优化改造项目自2001年开展实施的相关情况,并对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主要体现在测震仪器的防震加固设计、地磁观测室无磁性工艺、形变山洞防潮保温、地电阻率观测架空线路防雷改造、台站标准化改造等方面。通过这些新技术和工艺,保障了台站观测环境,提升了观测数据质量,为地震监测、地震预测预报和地震科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的基础数据支撑。此外,探讨了新形势下台站优化改造的新内容与新技术,为今后台站改造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站 观测环境 优化改造 展望
下载PDF
辽宁地区地震目录最小完整性震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王亮 李彤霞 +1 位作者 王岩 张志宏 《防灾减灾学报》 2015年第4期20-24,共5页
地震目录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之一,对完整性震级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地震活动性及其他统计相关研究的基础,同时MC也表征了台网监测能力的强弱。以1970年以来辽宁地震台网记录的目录为研究对象,利用"震级—序号&... 地震目录完整性震级MC是地震学中最为基础的研究工作之一,对完整性震级的科学评估,是进行地震活动性及其他统计相关研究的基础,同时MC也表征了台网监测能力的强弱。以1970年以来辽宁地震台网记录的目录为研究对象,利用"震级—序号"、"最大曲率"、"90%拟合度"等方法对辽宁地区不同时段的最小完整性震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975年之后,随着辽宁测震台网的加密,MC逐步降低;在1989—2007年,辽宁地区一直处于MC<1.5的较低的时段;2008年的台网改造对MC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达到了ML2.0,但在2012年已恢复。表明1989年之后,辽宁地区的测震资料较为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完整性震级 辽宁观测台网 监测能力
下载PDF
青海省同仁地震台前兆测项干扰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邱鹏成 蔡丽雯 张斌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1-67,共7页
对2008~2012年青海省地震局同仁地震台各前兆测项所受到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环境干扰因素主要有西山沟河渗水、气压突变和雷电等;人为干扰因素包括校准、检查、换水、供电线路改造等;观测技术系统干扰因素有供电电源故... 对2008~2012年青海省地震局同仁地震台各前兆测项所受到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环境干扰因素主要有西山沟河渗水、气压突变和雷电等;人为干扰因素包括校准、检查、换水、供电线路改造等;观测技术系统干扰因素有供电电源故障、开机和重启仪器、仪器主机(数采)故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前兆观测 环境干扰 人为干扰
下载PDF
安徽数字测震台网地震编目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佑龙 金艳 +1 位作者 方素贞 朱生水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39-43,共5页
安徽测震台网数字化系统运行以来,编目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地震震相分析均在数字化记录波形上进行标注,地震发生时刻、经纬度、震级由软件自动计算,生成地震目录和震相报告,数据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台网子台数量增加,地震定位更加准确,... 安徽测震台网数字化系统运行以来,编目工作发生了巨大变化。地震震相分析均在数字化记录波形上进行标注,地震发生时刻、经纬度、震级由软件自动计算,生成地震目录和震相报告,数据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台网子台数量增加,地震定位更加准确,在地震预报研究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站 监测能力 震相 地震编目 观测报告
下载PDF
应用地震观测技术监测仓库附近人员活动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铁拴 孙进忠 +1 位作者 戴志雄 戴光辉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955-1958,共4页
本文应用数字化地震观测技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仓库进行了全天候人员活动监测可行性的评估研究,给出了仓库场地微振动背景参数和人员活动的最大振动强度距离衰减关系.结果表明,短周期水平向地震计更适合人员活动的监测,直接采用原... 本文应用数字化地震观测技术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仓库进行了全天候人员活动监测可行性的评估研究,给出了仓库场地微振动背景参数和人员活动的最大振动强度距离衰减关系.结果表明,短周期水平向地震计更适合人员活动的监测,直接采用原始观测数据和现有观测设备可控监测半径约为20 m.人员活动特征有显著的振动模式,如果针对场地微振动特征和人员活动特征进行滤波和模态分析,有可能进一步提高监测的可控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活动 场地微振动 地震观测技术 仓库安全 监测
下载PDF
基于空地观测的地震大数据处理系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忠 刘海军 余伟豪 《软件》 2017年第12期54-60,共7页
地震观测数据包括地面和空间两部分,地面地震台站能够监测形变、重力、地磁、电磁、地电、流体等多种学科参数,空间卫星能够采集电离层离子密度、温度、电磁场等多种数据,数据格式多种多样,数据采样频率长短不一,属于典型的大数据。本... 地震观测数据包括地面和空间两部分,地面地震台站能够监测形变、重力、地磁、电磁、地电、流体等多种学科参数,空间卫星能够采集电离层离子密度、温度、电磁场等多种数据,数据格式多种多样,数据采样频率长短不一,属于典型的大数据。本文分析了地震监测产生的数据特点,符合大数据的"5V"特征;给出了大数据处理的技术框架,从大数据存储、预处理、大数据分析、知识发现以及知识应用几个方面,分析了大数据处理的六个层次,阐述了不同层次需要的数据处理方法;从存储管理技术、Map Reduce技术模型、深度学习技术、信息融合与数据挖掘技术、可视化展示与虚拟现实技术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地震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并给出了两例地震大数据应用场景。大数据技术应用于地震监测分析将对人类战胜地震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地观测 地震大数据 “5V”特征 地震监测 处理框架
下载PDF
地震监测环境保护的对策探索和实践——以蚌埠地震台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辉 李露露 +3 位作者 张伟峰 宋国华 肖攀 宋驰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文章从蚌埠的地质状况、台站历史资料出发,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蚌埠地震台近年来所开展的监测环境保护工作实例为背景,阐述做好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关键,并针对在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建议。
关键词 地震台站 监测环境 保护
下载PDF
安徽省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程鑫 吴雯雯 +2 位作者 张佑龙 王远 朱生水 《防灾减灾学报》 2017年第4期74-80,共7页
归纳总结了2000—2015年安徽省省属专业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保护案例,从SWOT(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视角分析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内外部环境因素,指出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 归纳总结了2000—2015年安徽省省属专业地震台站的观测环境保护案例,从SWOT(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视角分析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内外部环境因素,指出了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自身所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造成的机遇和威胁,并从战略上提出了进一步做好地震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观测环境保护 SW07 战略对策 安徽
下载PDF
合理保护地震台站观测环境和监测设施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晓燕 姜姗姗 《防灾减灾学报》 2016年第4期81-84,共4页
地震台站监测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地震监测工作质量,因此,依法保护地震台站观测环境和监测设施意义重大。通过对近年来省内几起典型的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破坏事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探讨解决办法,为进一步做好地震观... 地震台站监测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地震监测工作质量,因此,依法保护地震台站观测环境和监测设施意义重大。通过对近年来省内几起典型的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破坏事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探讨解决办法,为进一步做好地震观测环境和监测设施的保护工作提供建议和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站 观测环境 监测设施 保护
下载PDF
淮安地震台监测环境的保护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江斌 李松华 +1 位作者 陈健 仇中阳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43-46,共4页
地震监测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影响台站观测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联系江苏省淮安地震台保护地震监测环境的实践,论述了有关法律、法规为地震监测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的意义;地震台站积极宣传地震监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依靠当地... 地震监测环境保护问题,一直是影响台站观测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联系江苏省淮安地震台保护地震监测环境的实践,论述了有关法律、法规为地震监测环境保护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的意义;地震台站积极宣传地震监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依靠当地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共同做好地震监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必要性。同时,针对保护地震监测环境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台 监测环境 保护
下载PDF
汕头礐石大桥地震反应台阵建设简介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春明 郭德顺 吴华灯 《华南地震》 2008年第3期71-79,共9页
虽然大跨度斜拉桥正在被越来越多地采用,但其抗震理论和动力分析方法都尚处在探索之中,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改进。汕头礐石大桥地震反应台阵的建成,为获取这类结构的地震反应数据,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了保证。从桥址的地震地质背景、台阵测... 虽然大跨度斜拉桥正在被越来越多地采用,但其抗震理论和动力分析方法都尚处在探索之中,有待进一步验证和改进。汕头礐石大桥地震反应台阵的建成,为获取这类结构的地震反应数据,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了保证。从桥址的地震地质背景、台阵测点布设与设备安装、台阵的技术系统等方面的对地震反应台阵作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斜拉桥 地震反应台阵 汕头礐石
下载PDF
云南省地震台站观测环境保护典型案例及探讨 被引量:5
20
作者 贾华 秦波 起卫罗 《国际地震动态》 2016年第5期25-28,共4页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来偏僻的地震观测台站已经位于城市的中心,而城市的建设势必导致台站的观测环境被破坏,影响数据的可靠性和使用价值。如何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求得生存,是台站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云南昭通地震台和元谋地震台...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原来偏僻的地震观测台站已经位于城市的中心,而城市的建设势必导致台站的观测环境被破坏,影响数据的可靠性和使用价值。如何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求得生存,是台站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通过云南昭通地震台和元谋地震台的典型案例分析,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并借鉴,为地震台站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 台站 观测环境 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