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在水平井立体开发井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范希彬 张景 +2 位作者 丁艺 朱世杰 边树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0-951,共12页
2019年,新疆玛湖油田玛131井区首次在致密砾岩油藏中采用双井(水平井+直井)微地震监测的方式采集微地震数据,但采用传统的长短时窗比(STA/LTA)微地震事件检测算法在两个阵列上仅检测出少量的可对应微地震事件,无法开展双井同时定位和矩... 2019年,新疆玛湖油田玛131井区首次在致密砾岩油藏中采用双井(水平井+直井)微地震监测的方式采集微地震数据,但采用传统的长短时窗比(STA/LTA)微地震事件检测算法在两个阵列上仅检测出少量的可对应微地震事件,无法开展双井同时定位和矩张量反演,也不能获得震源机制特征。为此,采用基于模板匹配技术的微地震事件检测对采集的微地震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检测出了大量微地震事件,并开展了双井定位和矩张量反演应用分析,获得了微地震事件震源机制特征和破裂参数。结果表明:模板匹配算法可以在多井阵列中识别出更多的有效微地震事件,使矩张量反演成为可能;针对玛131井区天然裂缝不发育的致密砾岩储层,水力裂缝破裂具有多种走向,可形成复杂缝网;T_(1)b_(2)小层的单段最佳压裂液量在1700 m^(3)左右,T 1b 3小层的单段最佳压裂液量在820 m^(3)左右,进一步加大压裂规模对产量的贡献作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地震监测 微地震事件检测 双井监测 模板匹配 矩张量反演 震源机制 井中微地震
下载PDF
Co-seismic changes of well water level and volume strain meter in capital area and its vicinity,due to the Nov.14,2001 Ms8.1 Kunlun Mountain earthquake,China 被引量:3
2
作者 Huang Fuqiong Chen Yong +3 位作者 Ji Ping Ren Kexin Gao Fuwang Zhang Lingko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5年第6期460-466,共7页
The Kunlunshan Mountain Ms8.1 earthquake, occurred in Nov.14, 2001, is the first event with magnitude more than 8 in the China earthquake monitoring history, specific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digital techniques in prec... The Kunlunshan Mountain Ms8.1 earthquake, occurred in Nov.14, 2001, is the first event with magnitude more than 8 in the China earthquake monitoring history, specifically at the beginning of digital techniques in precursor monitoring networks. Any investigation of recorded data on this earthquak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est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digital monitoring networks and understanding the preparation, occurrence, and adjustment of stress/strain of strong continental earthquake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d the coseismic response changes of well water level of groundwater and volume strain meter of bore hole in digital earthquake monitoring network of Capital area and its vicinity, due to the Nov.14, 2001 Ms8.1 Kunlun Mountain earthquake. The responding time, shapes or manners, amplitudes, and lasting time of well water level and strain-meters to seismic wave are studied in comparison. Then we discussed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 response changes of groundwater to strong distant earthquakes can be understood as one kind of observing evidence of stress/strain changes induced by distant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nlun Mountain earthquake Co-seismic response Groundwater level in wells Volume strain meter in borehole Capital area Digital monitoring network 9th Five-Year Plan Long range correlation
下载PDF
The First Record of Co-seismic Effect of Mercury Vapor in China
3
作者 Che Yongtai Yang Li +1 位作者 He Lan Yu Jinz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7年第1期136-138,共3页
Using the ATG-6138 mercury detector recently developed by the Hangzhou Aadtech Co.Ltd.,a record of the co-seismic effect of mercury(Hg)vapor accompanying the 2015 Nepal M_S8.1 earthquake was obtained in the Mile monit... Using the ATG-6138 mercury detector recently developed by the Hangzhou Aadtech Co.Ltd.,a record of the co-seismic effect of mercury(Hg)vapor accompanying the 2015 Nepal M_S8.1 earthquake was obtained in the Mile monitoring well,Yunnan Province.This is the first record of co-seismic effect obtained by mercury vapor observation in China.Such a fact implies that it would be possible to record more information about crustal dynamic effects,such as solid tide,co-seismic effect,etc.,by further improving observation instrument precision and increasing the sampling frequency of the chemical quantity of subsurface fluids.This may help us to raise the capability of earthquake precurso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in the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rcury vapor Co-seismic effect The Nepal earthquake Mile monitoring well
下载PDF
天山地区地震监测井(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娜 高小其 向阳 《内陆地震》 2023年第1期32-43,共12页
为研究天山地区地震监测井(泉)地下水化学特征,系统采集了20个天山断裂带地震监测点地下水化学样品,综合运用氢氧同位素、Gibbs图、离子比值、Piper三线图、Na-K-Mg三角图和舒卡列夫分类等方法探讨了监测点的水化学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为研究天山地区地震监测井(泉)地下水化学特征,系统采集了20个天山断裂带地震监测点地下水化学样品,综合运用氢氧同位素、Gibbs图、离子比值、Piper三线图、Na-K-Mg三角图和舒卡列夫分类等方法探讨了监测点的水化学及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结果如下:(1)天山地区地震监测井(泉)水中主导阳离子为Na^(+),阴离子分别为HCO_(3)^(-)、SO_(4)^(2-)和Cl^(-),TDS介于249.9~10272.3 mg·L^(-1)之间,多数为淡水。(2)δD、δ^(18)O结果表明天山地区地震监测井(泉)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Gibbs图表明研究区监测点地下水元素主要受岩石溶滤控制,南天山和乌鲁木齐监测点地下水受到一定蒸发浓缩控制。离子比值显示碳酸盐和硫酸盐矿物溶解是控制地下水主要离子组分主要因素。(3)Na-K-Mg三角图表明天山地区地震监测井(泉)水多数为“部分平衡水”,部分为“未成熟水”,水-岩反应处于较为活跃的程度,有利于孕震信息的传递,适合作为地震监测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地区 地震监测井(泉) 水文地球化学 氢氧同位素 离子比值
下载PDF
基于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技术的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元杰 刘宁 +2 位作者 陈法兵 李岩 孙学波 《采矿与岩层控制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3,共11页
针对深井巨厚岩层动力灾害的防控,我国部分冲击地压矿井采用了地面水平井压裂防控技术。为了有效监测地面水平井压裂期间的压裂效果,提出了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方法,通过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台网的建设,对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期间产生的微... 针对深井巨厚岩层动力灾害的防控,我国部分冲击地压矿井采用了地面水平井压裂防控技术。为了有效监测地面水平井压裂期间的压裂效果,提出了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方法,通过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台网的建设,对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期间产生的微震事件进行有效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压裂施工与微震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使用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方法,压裂时段微震事件分布在压裂缝网展布范围内的概率高达71%,微震事件分布与压裂缝网在垂直方向的展布范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微震的垂直定位精度,能够满足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效果的观测。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技术的提出和应用可为后续地面压裂效果的观测、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厚硬岩层 地面水平井分段压裂 井上下微震联合监测 效果分析
下载PDF
多学科方法在优化薄油层水平井地质设计及现场导向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姬生柱 毕雪松 +1 位作者 娄志石 李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6,共3页
根据葡萄花油层剩余未动用储量的现状及特点,优选了水平井拟布井区块。通过采用地震解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等多学科方法精细地质研究,搞清了拟布水平井地区储层特征,论证了水平井可行性,优化了井位设计。在现场钻井过程中... 根据葡萄花油层剩余未动用储量的现状及特点,优选了水平井拟布井区块。通过采用地震解释、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经济评价等多学科方法精细地质研究,搞清了拟布水平井地区储层特征,论证了水平井可行性,优化了井位设计。在现场钻井过程中,采用LWD监控仪、综合录井仪、岩屑录井、地震解释、地质模型等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实时监控,进行综合分析,为地质导向提供依据,并准确地指导了钻井轨迹运行,实现了在不到2m的超薄单砂层中穿行,达到了较高的砂岩钻遇率,并成功的穿越了小断层,实现了二次着陆。投产后水平井产量超过了直井的3倍,达到了方案预测指标,见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水平井钻井的成功,为低丰度葡萄花油层的有效动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地震解释 地质建模 LWD监控仪 地质设计 地质导向
下载PDF
大规模深井开采微震监测系统站网布置优化 被引量:111
7
作者 唐礼忠 杨承祥 潘长良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036-2042,共7页
冬瓜山铜矿是我国目前开采深度最大、具有岩爆危害的大型硬岩金属矿山。采用微震监测系统实现该矿岩爆的实时监测和预报,为此,进行微震监测系统站网布置优化研究。分析该矿采用多盘区多采场同时开采条件下的岩爆分布特点,确定微震监测... 冬瓜山铜矿是我国目前开采深度最大、具有岩爆危害的大型硬岩金属矿山。采用微震监测系统实现该矿岩爆的实时监测和预报,为此,进行微震监测系统站网布置优化研究。分析该矿采用多盘区多采场同时开采条件下的岩爆分布特点,确定微震监测系统的监测范围;针对监测范围、井下巷道工程和微震监测系统技术性能,设计多个微震监测系统传感器站网空间布置方案,对各方案计算事件震源定位误差和系统灵敏度;在综合分析计算结果、工程条件和经济性的基础上,确定满足该矿首采区微震监测要求的最佳监测系统配置方案;系统建立之后进行事件震源定位精度和灵敏度测定的爆破试验,证明该监测系统站网布置满足矿山监测要求,保证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深井开采 岩爆 微震监测网 震源定位 灵敏度 优化
下载PDF
先兆漏失诊断——钻井液漏失控制的一个关键 被引量:7
8
作者 李松 康毅力 +1 位作者 刘修善 李家芬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2011年第2期80-83,101,共4页
以往钻井液漏失机理及漏失控制技术研究被较多关注,而漏失监测及短临诊断方面的研究未予以足够重视,缺乏针对钻井液漏失过程的阶段分析。提出了"先兆漏失"新概念,以缝洞性碳酸盐岩为例,从潜在漏失层地质特征、不同漏失类型的... 以往钻井液漏失机理及漏失控制技术研究被较多关注,而漏失监测及短临诊断方面的研究未予以足够重视,缺乏针对钻井液漏失过程的阶段分析。提出了"先兆漏失"新概念,以缝洞性碳酸盐岩为例,从潜在漏失层地质特征、不同漏失类型的发生机理及漏失特征、现场录井技术方面,探讨了井漏发生征兆及漏失监测,勾画了先兆漏失诊断研究的基本框架。分析表明,漏失层裂缝参数变化、钻井液漏失动态分析、随钻漏失实时监测技术是实现先兆漏失诊断的关键。亟待研究漏失发生过程中的裂缝参数变化理论,运用微震技术监测井下岩石破裂与裂缝扩展,发展智能化的随钻漏失数据实时监测系统,完善先进的先兆漏失诊断理论与技术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洞性储层 先兆漏失诊断 漏失过程 漏失机理 微震监测 录井
下载PDF
山西省4口井(泉)水化学特征与水氡映震效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穆慧敏 黄春玲 +4 位作者 常姣 杨静 李民 姚林鹏 张文男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4-665,共12页
对山西4口水化学观测井(泉)及周边地表水进行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分析,利用Piper图、durov图、Na-K-Mg三角图等方法研究其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得出井(泉)水岩平衡程度、热储温度、地下水循环深度及地下水补给来源详情;分析了井(泉)水氡测... 对山西4口水化学观测井(泉)及周边地表水进行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分析,利用Piper图、durov图、Na-K-Mg三角图等方法研究其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得出井(泉)水岩平衡程度、热储温度、地下水循环深度及地下水补给来源详情;分析了井(泉)水氡测项映震特征,应用水氡映震效果与水岩平衡程度、地下水循环深度表现出的特征,评价了地震监测效能。评价结果显示夏县井、奇村井优于临猗井,适于开展地震水化学观测;定襄泉应用该水化学方法评价尚存不足之处,需要探索适用于该类观测泉点的物理与化学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泉) 水化学 水氡 地震监测
下载PDF
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随钻预测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辉 高德利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9-80,共2页
在石油钻探过程中,地层压力预测对钻井液密度的选择和合理井身结构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钻井安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地层压力预测是通过对钻前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而获得预测结果,而在钻井过程中,则是利用随钻录井数据... 在石油钻探过程中,地层压力预测对钻井液密度的选择和合理井身结构设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钻井安全技术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传统的地层压力预测是通过对钻前的地震资料进行处理而获得预测结果,而在钻井过程中,则是利用随钻录井数据来监视正钻地层的地层压力变化。由于钻前地震预测的地层压力精度一般较低,因此,预测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只靠钻前的地震预测,其精度不能满足钻井施工的需要。文章基于灰色理论,提出了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预测新方法,建立了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灰色模型。该模型根据上部已钻井段的随钻监测结果,对钻头下部未钻开地层的孔隙压力进行随钻预测。应用大量的随钻录井数据对上述模型进行了验证,并成功应用于某油田几口探井。应用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其预测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现场施工的安全和技术要求,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地层孔隙压力随钻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 地层孔隙压力 地层压力预测 录井 钻头 钻井过程 钻井施工 地震预测 地震资料 精度
下载PDF
气汞的第一个同震效应记录 被引量:4
11
作者 车用太 杨丽 +1 位作者 何镧 鱼金子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2-604,共3页
利用杭州超距科技有限公司最近研发的ATG-6138型测汞仪在云南省弥勒井气汞(Hg)观测中记录到尼泊尔8.1级地震的同震效应。这是中国气汞观测的第一个同震效应的纪录。这一事实表明了进一步提升地震地下流体化学量观测仪器的观测精度与采样... 利用杭州超距科技有限公司最近研发的ATG-6138型测汞仪在云南省弥勒井气汞(Hg)观测中记录到尼泊尔8.1级地震的同震效应。这是中国气汞观测的第一个同震效应的纪录。这一事实表明了进一步提升地震地下流体化学量观测仪器的观测精度与采样率,有可能记录到固体潮与同震效应等更多的地壳动力作用信息,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地震前兆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汞 同震效应 尼泊尔地震 弥勒井
下载PDF
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翠丽 周文 李红波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4年第4期51-55,5-6,共5页
综述了各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现状,探讨了页岩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①综合多参数、多信息,建立不同相带的评价标准及有利区带预测方法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前提。②页岩气的渗流模型呈现多尺度的特点,开... 综述了各国页岩气的勘探开发现状,探讨了页岩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认识:①综合多参数、多信息,建立不同相带的评价标准及有利区带预测方法是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前提。②页岩气的渗流模型呈现多尺度的特点,开采过程涉及到解吸、扩散和渗流3个阶段,建立渗流方程时需考虑解吸吸附模型、扩散模型、压裂裂缝模型等影响因素。③多分支井、丛式井、羽状井等水平钻井技术,体积压裂技术等新技术是提高页岩气产能及收益的关键。④井中地震技术能实时提供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裂缝的方位、密度、尺寸、间距等参数,描述裂缝复杂程度,评价增产实施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气藏 页岩油气勘探 目标区优选 微震监测 水平井技术 水力压裂技术
下载PDF
赵各庄地震观测井观测现状分析及改造方案探讨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孔艳 赵健 《煤炭与化工》 CAS 2016年第7期129-132,共4页
通过地震观测井采集地下水位、水温等信息,可以为地震预报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对北京市平谷区赵各庄观测井2002-2014年水温、水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数据受大气降雨和地下水开采的干扰较大,影响了观测资料的地震预... 通过地震观测井采集地下水位、水温等信息,可以为地震预报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对北京市平谷区赵各庄观测井2002-2014年水温、水位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集的数据受大气降雨和地下水开采的干扰较大,影响了观测资料的地震预报效能。为消除干扰因素,对赵各庄观测井观测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数据异常原因,并提出对井筒改造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观测井 观测数据 水温 水位 改造 填充
下载PDF
深井矿山岩爆灾害微震监测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唐绍辉 潘懿 +1 位作者 黄英华 吉学文 《矿业工程研究》 2009年第1期29-34,共6页
会泽矿区深部矿体资源埋藏深度达1000m,原岩应力较大,矿体赋存于10余条断层所控制的破碎带中,开采条件十分复杂.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24通道微震监测系统,建立的数字化多通道微震监测系统具有先进和丰富的地震学定量分析和可视化... 会泽矿区深部矿体资源埋藏深度达1000m,原岩应力较大,矿体赋存于10余条断层所控制的破碎带中,开采条件十分复杂.根据矿山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24通道微震监测系统,建立的数字化多通道微震监测系统具有先进和丰富的地震学定量分析和可视化解释功能.采用人工爆破震源对微震监测系统的定位精度进行了3次测试,监测范围内的震源定位误差为3.16~6.78m,达到了预期目的.在现场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对微震事件b值时序特征、震源应力降及微震势体积等参数进行了分析,揭示了采动应力场与微震活动性之间的时空内在联系,提出了以微震势体积一阶差分的变化计算岩体安全系数,统计得出了岩体安全系数与岩爆活动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矿山 微震监测 震源定位 震源应力降 微震事件b值 微震势体积
下载PDF
河北省井下地震观测钻井施工技术
15
作者 张万河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0年第6期33-35,共3页
从钻井技术、成井管加工、下管注浆、扫孔提水等4个环节介绍了河北省地震观测井的施工技术,特别是管外注浆固井工艺,由于方法运用得当,很好地满足了设计要求。
关键词 地震观测井 钻井 注浆固井
下载PDF
地面直井水压致裂防控巨厚硬岩运动型矿震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尚晓光 朱斯陶 +7 位作者 姜福兴 张修峰 王春耀 王超 谢华东 闫宪洋 刘金海 魏全德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2期639-650,共12页
巨厚坚硬岩层运动产生的矿震和冲击地压灾害防控难度大,已经成为我国多个巨厚坚硬岩层矿区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以东滩煤矿六采区巨厚硬岩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根据工作面开采期间矿震发生规律、地层结构特征及煤层开采条件,提出... 巨厚坚硬岩层运动产生的矿震和冲击地压灾害防控难度大,已经成为我国多个巨厚坚硬岩层矿区矿井安全生产的主要障碍。以东滩煤矿六采区巨厚硬岩工作面开采为工程背景,根据工作面开采期间矿震发生规律、地层结构特征及煤层开采条件,提出了地面直井分段水压致裂防控深井巨厚硬岩运动型矿震的方法,通过地面直井压裂降低巨厚硬岩的完整性、减小巨厚硬岩运动释放的弹性能,压裂期间采用自主研发的高精度连续采集微震监测系统对压裂过程中形成的裂缝形态进行监测,通过对压裂过程中的管路压力曲线、微震事件以及压裂后63_(上)06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发生的微震事件规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压裂曲线以及压裂过程中接收到的有效微震事件在时间上分布规律的分析,将地面直井巨厚岩层水压致裂裂缝形成发育的整个过程分为起裂、岩石裂隙扩展、主裂缝形成、主裂缝延伸与次生裂缝形成和裂缝闭合返排5个阶段;(2)根据微震监测结果,地面直井高压水致裂形成的主裂缝方向143°~150°,长度为220~300 m,竖直高度300~344 m,基本实现了对目标巨厚硬岩的全厚压裂;(3)根据63_(上)06工作面在地面直井压裂区域开采期间的微震监测结果,对比相邻3个工作面在0~500 m开采期间1.5级以上矿震事件平均减少约54%,基本实现了预期的地面压裂减震目标,为东滩煤矿六采区巨厚硬岩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直井分段水力压裂 矿震防控 巨厚坚硬岩层 地面与井下联合微震监测
下载PDF
加拿大Duvernay页岩凝析气藏水平井合理井距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金伟 侯晨虹 +3 位作者 王涛 李敬松 刘汝敏 魏志鹏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1年第4期43-47,共5页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是开发页岩凝析气藏的有效手段,通过加密井网来提高地质储量动用程度的同时,往往造成钻井投资大,井间干扰严重的问题。结合微地震裂缝监测、井间干扰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三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页岩凝析气藏分段压裂水... 水平井分段多簇压裂是开发页岩凝析气藏的有效手段,通过加密井网来提高地质储量动用程度的同时,往往造成钻井投资大,井间干扰严重的问题。结合微地震裂缝监测、井间干扰分析和油藏数值模拟三种方法,综合分析得出页岩凝析气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最优井距。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微地震裂缝监测得出井距为裂缝有效半长的2倍,但在生产中存在明显的井间干扰;进一步结合精细的油藏数值模拟,得出合理井距与裂缝半长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当井距等于裂缝半长与缝外弱改造区之和的2倍时,能充分利用井间改造体积,并且避免井间干扰,大幅减少钻井数、节省投资,显著提高单井开发效益。研究成果为页岩凝析气藏分段多簇压裂水平井网部署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凝析气藏 微地震监测 井间干扰 合理井距 Duvernay页岩
下载PDF
地层压力随钻预测技术在高温高压井的应用 被引量:16
18
作者 孙东征 杨进 +2 位作者 杨翔骞 李中 顾纯巍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6-751,共6页
莺-琼盆地高温高压井压力台阶多、压力体系复杂,仅靠钻前地震资料预测难以满足现场作业要求。地层压力随钻预测技术是利用综合录井的压力随钻监测结果,实时修正钻前地层压力预测模型和结果,从而提高地层压力预测精度。本文结合高温高压Y... 莺-琼盆地高温高压井压力台阶多、压力体系复杂,仅靠钻前地震资料预测难以满足现场作业要求。地层压力随钻预测技术是利用综合录井的压力随钻监测结果,实时修正钻前地层压力预测模型和结果,从而提高地层压力预测精度。本文结合高温高压Y1井的实例,应用国际先进的Equi Poise系统进行现场地层压力随钻监测,根据地层压力监测的实际结果来修正地层压力预测模型,进而对下部未钻地层的地层压力进行再预测。钻后实测压力验证表明,该方法的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精度达到94%,说明利用地层压力随钻监测结果实时修正地层压力预测模型,可以实现提高地层压力预测精度目的,为高温高压井钻井参数设计、钻井方案调整和安全控制提供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井 地层压力 监测 随钻预测 地震 海上油气田
下载PDF
太原西山古交区块煤层气井水力压裂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国义 卫强强 +1 位作者 宋晓夏 杜立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5-159,共5页
为评价古交区块煤层气现有开发方案中水力压裂施工的效果,通过以下2种方式获取压裂主裂缝形态参数:对11个层位的压裂进行微地震同步监测,得到裂缝方位、缝长和缝高的监测数据。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裂缝方位多与主控构造有很好的相关性... 为评价古交区块煤层气现有开发方案中水力压裂施工的效果,通过以下2种方式获取压裂主裂缝形态参数:对11个层位的压裂进行微地震同步监测,得到裂缝方位、缝长和缝高的监测数据。在区域应力场的作用下,裂缝方位多与主控构造有很好的相关性,局部复杂地应力场条件下,裂缝方位变化较大,单翼缝长平均为64 m。利用煤矿回采到煤层气井之时,井下实地观测支撑剂分布形态,测得到XS-10井主裂缝方位为87°,与井下实测节理走向接近,具有有效支撑的东半翼缝长为24.35 m。现有的开发方案中,有效裂缝和井间距不匹配,裂缝穿透比过小,影响单井产量和采收率。裂缝方位和构造走向有很好的相关性,煤层气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地应力场和构造形态,优化布井方式和压裂施工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井 水力压裂 微地震 裂缝监测 应力场
下载PDF
地表水文监测在岩溶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坤 方俊波 《隧道建设》 2013年第4期266-271,共6页
为探讨岩溶隧道施工涌水对地表水文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以圆梁山深埋特长隧道工程施工为依托,对隧道地表水文进行监测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为:1)介绍圆梁山隧道向斜段地表水文地质情况,说明进行悬挂泉流量及地表井泉水位监测可... 为探讨岩溶隧道施工涌水对地表水文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以圆梁山深埋特长隧道工程施工为依托,对隧道地表水文进行监测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为:1)介绍圆梁山隧道向斜段地表水文地质情况,说明进行悬挂泉流量及地表井泉水位监测可以评估隧道突涌水对地表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2)进行地表大气降雨及隧道涌水量观测并对比,可以据此判定隧道与地表的水力连通性;3)证明隧道施工会对隧道洞身上方泉眼产生影响,但对山顶植被影响较轻;4)在岩溶隧道施工中进行地表水文监测是必要的,对施工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梁山隧道 岩溶 涌水 悬挂泉 井泉 降雨 地表水文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