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西藏色龙西山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
4
1
作者
安显银
张予杰
+2 位作者
朱同兴
张以春
袁东勋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48-2857,共10页
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生物灭绝过程和原因一直是科学家关注和致力解决的关键古生物学问题之一.色龙西山剖面的牙形石分带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认识该地区地层序列和沉积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全岩碳同位素分析表明,在长兴阶与印度阶附近...
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生物灭绝过程和原因一直是科学家关注和致力解决的关键古生物学问题之一.色龙西山剖面的牙形石分带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认识该地区地层序列和沉积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全岩碳同位素分析表明,在长兴阶与印度阶附近该剖面存在着碳同位素负偏,可以同我国华南多个剖面进行对比,揭示了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碳同位素变化和生物灭绝模式具有全球对比性.新识别出的奥伦尼克阶底部(Neospathodus waageni带底部)碳同位素值大幅度负偏及之后的正偏,与华南等地的变化规律一致,反映了二叠纪末期到早三叠世长期的、复杂的生物和环境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二叠系-三叠系
牙形石
色龙西山
生物地层
地球化学
地层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西藏色龙西山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
4
1
作者
安显银
张予杰
朱同兴
张以春
袁东勋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现代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出处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48-285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602126)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DD20160018
+1 种基金
DD20160015
1212011121257)
文摘
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生物灭绝过程和原因一直是科学家关注和致力解决的关键古生物学问题之一.色龙西山剖面的牙形石分带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认识该地区地层序列和沉积历史提供了新的证据.全岩碳同位素分析表明,在长兴阶与印度阶附近该剖面存在着碳同位素负偏,可以同我国华南多个剖面进行对比,揭示了古生代-中生代之交的碳同位素变化和生物灭绝模式具有全球对比性.新识别出的奥伦尼克阶底部(Neospathodus waageni带底部)碳同位素值大幅度负偏及之后的正偏,与华南等地的变化规律一致,反映了二叠纪末期到早三叠世长期的、复杂的生物和环境变化过程.
关键词
碳同位素
二叠系-三叠系
牙形石
色龙西山
生物地层
地球化学
地层学
Keywords
carbon isotope
Permian-Triassic
conodont
selong xishan
biostratigraphy
geochemistry
stratigraphy
分类号
P53 [天文地球—古生物学与地层学]
P54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西藏色龙西山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稳定碳同位素特征
安显银
张予杰
朱同兴
张以春
袁东勋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