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function for the semi-annual variations estimated by the single-station method using the night-time values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s
1
作者 陈伯舫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0年第3期316-324,共9页
The geomagnetic night-time value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function Q1 for half-year period. I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source field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approximation, one can estim... The geomagnetic night-time value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function Q1 for half-year period. I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source field can be described by the approximation, one can estimate the Q1 value using the single-station Z/H method. This technique enables us to carry out regional deep gcomagnetic sounding by the method. The data used for analyses are geomagnetic night-time values for about, typically, 26 years from 5 good-quality stations and for several years from 34 stations distributed over the glob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ight-time values yield more reliable response estimates for half-year period compared to the usual estimates obtained from daily means. It implies that the approximation for the night-time fields holds good for the half-year period, but the daily means are not suitable for estimating the response function of the semi-annual variations by using the single-station method. Source field analyses for daily means data and night-time means data have also been carried out in this p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agnetic night-time data semi-annual variations electromagnetic response functions single-station Z/H method
下载PDF
Altimetry-observed semi-annual cycle in the South ChinaSea: Real signal or alias of K_1 tidal error?
2
作者 HAN Guo-qi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共5页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altimetry to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sea level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owever, these applications usually exclude shallow waters along the coast, wit...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applications of satellite altimetry to seasonal and interannual sea level variabil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owever, these applications usually exclude shallow waters along the coast, with one of the concerns being large aliased tide-correction error.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analyzed 14 years of merged satellite altimeter data to obtain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semi-annual cycle and to examine the variation at the K1 alias frequency (close to the semi-annual frequenc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mplitude of the semi-annual cycle ranges from 3-7 cm, substantial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annual cycle; while the amplitude at the K1 alias frequency (error of the K1 tidal correction) is essentially 1 cm only. Altimeter-derived semi-annual cycle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at from independent tide-gauge observations, pointing to the competent ability of satellite altimetry in observing semi-annual sea level variat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 高度测量 循环周期 卫星测量 中国南海
下载PDF
TianQi Lithium Released Its Semi-annual Performance Report In 2019
3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Monthly》 2019年第8期9-9,共1页
TianQi Lithium released its semi-annual performance report in 2019:The company achieved operating income of RMB 2589.54million,presenting a YOY decrease of 21.28%.Main reasons are:In January to June,2018,the price of ... TianQi Lithium released its semi-annual performance report in 2019:The company achieved operating income of RMB 2589.54million,presenting a YOY decrease of 21.28%.Main reasons are:In January to June,2018,the price of the company’s lithium chemical products was still at a high level.Since the second half of 20]&the adjustment in supply and demand pattern in this industry caused some restraints in the price of lithium chemical product,leading to obvious decrease in sales income in January to June,2019,compared with the same period in the previous year.During the report period,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in listed company was RMB 205.6176 million,presenting a YOY decrease of 84.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nQi LITHIUM semi-annual Performance REPORT
原文传递
The quasi-biennial and semi-annual oscillation features of tropical O_3, NO_2, and NO_3 revealed by GOMOS satellite observations for 2002-2008 被引量:5
4
作者 LIU Yi LU ChunHui +1 位作者 WANG Yong KYROLA Erkk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18期1921-1929,共9页
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and semi-annual oscillation (SAO) characteristics of O3, NO2, and NO3 from 2002 to 2008 were analyzed using Global Ozone Monitoring by Occultation of Stars (GOMOS) satellite observ... The quasi-biennial oscillation (QBO) and semi-annual oscillation (SAO) characteristics of O3, NO2, and NO3 from 2002 to 2008 were analyzed using Global Ozone Monitoring by Occultation of Stars (GOMOS) satellite observations. From investigations of the vertical and latitudinal structures of interannual anomalies for O3 and the vertical velocity of the residual circulation (w-star), we conclude that dynamic transport is the principal factor controlling the QBO pattern of O3. Under the influence of vertical transport, the QBO signals of O3 originate in the middle stratosphere and propagate downward along with the wstar anomalies over the equator. The residual circulation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ropical regions, regardless of altitude, while in extratropical regions, dynamic effects are important in some years in the lower stratosphere. In the middle stratosphere, dynamic transport is most efficient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We also analyzed NO2 anomalies and found that their QBO pattern was deep and sta- tionary in the middle and upper stratosphere over the equator. This was due to the large depth over which w-star was anomalous. The latitudinal structure of NO2 was asymmetric in extratropical areas in the middle stratosphere, but in the upper layers, the QBO pattern and dynamic influences were only observed in tropical zones. The interannual anomalies of NO3 had an apparent SAO pattern in the tropical upper stratosphere because of different dynamic and chemical effects in different SAO phases. Chemical reactions may also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QBO-type distribution of NO2 and the SAO-type distribution of N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地区 振荡特性 卫星观测 NO2 O3 显示 臭氧监测 年际异常
原文传递
PTO系统阻尼参数对新型风浪能联合利用装置发电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李宇萌 Muk Chen Ong +1 位作者 王凯 李良碧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9,共9页
为了降低能源成本,提高海上风电场的发电量,提出一种新型风浪能联合利用装置,由半潜型水平轴浮式风机(HAWT)和4个环形波浪能转换器(WEC)构成,利用波浪能转换器环面和半潜平台立柱之间的相对垂荡运动来收集波浪能.综合考虑风机的控制器... 为了降低能源成本,提高海上风电场的发电量,提出一种新型风浪能联合利用装置,由半潜型水平轴浮式风机(HAWT)和4个环形波浪能转换器(WEC)构成,利用波浪能转换器环面和半潜平台立柱之间的相对垂荡运动来收集波浪能.综合考虑风机的控制器、波浪能转换器以及叶片上的气动载荷、平台上的水动力载荷和系泊载荷,建立该联合装置的全耦合分析模型.由于波浪能装置的PTO(power take-off)动力输出装置的阻尼参数B_(PTO)将直接决定波浪能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因此,以北海海况为背景,分析了运行海况下4种不同参数B_(PTO)设置方案对发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种新型风机波浪能转换器联合装置可有效提高单位发电量.且当4个波浪能转换器采用参数B_(PTO)为2000(kN·s)/m的方案时,此联合装置的年发电量在4种B_(PTO)参数设置方案中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式风机 波浪能转换器 B PTO参数 年发电量
下载PDF
非构造形变对中国大陆GNSS基准站垂向周期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梁洪宝 刘志广 +1 位作者 黄立人 占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9-593,共5页
解算陆态网络2011~2013年GNSS基准站,获取其坐标时间序列,并定量计算非潮汐海洋、大气、积雪和土壤湿度对测站产生的非构造形变,以修正GNSS垂向时间序列。修正后,GNSS垂向序列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周年运动振幅和初相均发生明显变化,振... 解算陆态网络2011~2013年GNSS基准站,获取其坐标时间序列,并定量计算非潮汐海洋、大气、积雪和土壤湿度对测站产生的非构造形变,以修正GNSS垂向时间序列。修正后,GNSS垂向序列特性发生显著变化:周年运动振幅和初相均发生明显变化,振幅明显缩小(个别站增大),缩小幅度因不同区域而存在差异;修正前相位与修正后存在一定的系统偏差,大约滞后2~3个月,这种系统偏差可能是GNSS测站对地球物理因素"迟钝反应"的综合表现;半周年运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振幅上,缩小幅度在1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构造形变 中国大陆 GNSS基准站 周年运动 半周年运动
下载PDF
电离层电场半年变化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余涛 万卫星 +2 位作者 刘立波 雷久侯 李小银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2-193,共12页
利用一个中低纬电离层电场理论模式,模拟太阳活动低年、地磁活动平静情况下,中低纬地区电离层电场全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单独计算南、北半球(去耦合)得到电离层电场具有明显的周年变化特征,且两个半球电场的相位相差半年左右。而同... 利用一个中低纬电离层电场理论模式,模拟太阳活动低年、地磁活动平静情况下,中低纬地区电离层电场全年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单独计算南、北半球(去耦合)得到电离层电场具有明显的周年变化特征,且两个半球电场的相位相差半年左右。而同时计算南、北半球(计及耦合)时,电场则是以半年变化为主,且这种半年变化的幅度和相位随地方时和地磁纬度有变化。提出一个南、北半球耦合电路的简单物理模型给予解释。电路模型初步计算发现,即使两个半球电离层电场分别具有周年变化,只要它们变化的幅度相当,相位相差半年左右,由于跨越南北半球磁力线的耦合效果,耦合的电离层电场会产生明显的半年变化分量。由于缺少连续的电离层电场观测资料,将模拟结果与Richmond基于非相干散射雷达数据建立的经验模式(ISR Model)相比较,结果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电场 半年变化 模拟研究 耦合电路 理论模拟
下载PDF
南海上层海洋热结构的年循环与半年循环 被引量:10
8
作者 高荣珍 王东晓 +2 位作者 王卫强 周发琇 谢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5-353,共9页
根据南海季风试验 (SCSMEX)期间南海内区的三个ATLAS (AutonomousTempera tureLineAcquisitionSystem)锚碇浮标资料 ( 1 998年 4月~ 1 999年 4月 ) ,采用谐波分析方法对南海上层海洋水温年循环、半年循环加以分离 ,发现无论在年循环还... 根据南海季风试验 (SCSMEX)期间南海内区的三个ATLAS (AutonomousTempera tureLineAcquisitionSystem)锚碇浮标资料 ( 1 998年 4月~ 1 999年 4月 ) ,采用谐波分析方法对南海上层海洋水温年循环、半年循环加以分离 ,发现无论在年循环还是在半年循环尺度上 ,1 8°N附近SCS1站与 1 3°N附近SCS3站的水温变化次表层与表层呈反位相 ;1 5°2 0′N附近SCS2站水温变化基本上次表层与表层同位相。这说明不同区域上层海洋热变化受不同的正压与斜压模态控制。其次 ,SCS2、SCS3两点水温年循环振幅均在次表层达到极值 ;而SCS1在表层达到极大值 ,在 1 0 0m深度达到次极大值。 3个站位水温半年循环振幅极值均出现在次表层内 ,这说明该层内的水温半年循环在温度变化趋势中所占的权重比在表层的权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层海洋 年循环 半年循环 南海
下载PDF
中低纬电离层F_2区峰值参量周年和半年变化及电场影响模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余涛 万卫星 +3 位作者 刘立波 毛田 王云冈 王劲松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9期25-30,共6页
利用二维电离层理论模式,在地磁平静和太阳活动低年的情况下,模拟中低纬电离层峰值电子浓度NmF2和峰值高度hmF2的周年和半年变化规律。在考虑与不考虑理论模式输入电场的周年和半年变化两种情况下,对比分析研究了电场对电离层NmF2和hmF... 利用二维电离层理论模式,在地磁平静和太阳活动低年的情况下,模拟中低纬电离层峰值电子浓度NmF2和峰值高度hmF2的周年和半年变化规律。在考虑与不考虑理论模式输入电场的周年和半年变化两种情况下,对比分析研究了电场对电离层NmF2和hmF2周年和半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输入电场没有周年和半年变化分量时,模拟NmF2表现出一定的半年变化特征,而hmF2周年变化分量较强;当输入电场包含了周年和半年变化特征时,模拟NmF2和hmF2周年和半年变化特征明显改变,且这种改变随地方时和地磁纬度不同有较大的差别;电场对NmF2半年变化的影响无论是在强度还是范围上都明显大于对hmF2的影响,电场对NmF2的影响在赤道和驼峰区都比较明显,但对hmF2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地磁赤道区。通过对比模拟NmF2和hmF2发现,中低纬电离层hmF2与NmF2半年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初步分析认为电离层电场及其关的"赤道喷泉"效应可能是这种相关性的重要纽带;电离层电场对hmF2半年变化的影响仅局限在地磁赤道地区,而对NmF2影响可达驼峰地区,因此hmF2与NmF2半年变化的相关性也仅在地磁赤道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层周年变化 电离层半年变化 电离层数值模拟 电离层电场
下载PDF
基于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的土地执法监察应用研究——以浙江长兴县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宇华 柳陈胜 +3 位作者 史良树 桑荣根 王勇 曹俊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3年第9期84-86,共3页
利用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对长兴县进行半年度土地利用变化动态遥感监测,并尝试在土地执法监察中开展应用研究。在02C遥感影像数据处理(配准、纠正、融合)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结合目视判读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从融合影像上提取... 利用资源一号02C卫星数据,对长兴县进行半年度土地利用变化动态遥感监测,并尝试在土地执法监察中开展应用研究。在02C遥感影像数据处理(配准、纠正、融合)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自动识别结合目视判读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从融合影像上提取新增建设用地变化信息并形成监测成果。研究表明:利用02C星高分辨率2.36 m数据与多光谱10 m数据的融合影像,能够较好地识别新增建设用地变化情况,并能较为准确地提取变化信息。研究结果显示:遥感监测结果能够为土地执法监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作为整改查处工作的依据。02C星在国土资源土地监管方面具有较好地应用潜力。实证研究有效促进县级土地监管水平迈上新台阶,利用国产02C卫星和高科技手段对提高土地执管能力具有现实意义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一号02C 遥感 土地执法监察 半年度监测 浙江长兴县
下载PDF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任福民 史久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01-504,共4页
利用聚类分析对全国160站1951~1992年的年降水标准化资料做分析,结果可划分为两大区─—干旱半干旱区和非干旱区。在此基础上进行降水区划及降水分布型研究,得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大致分成9个小区以及它的3种年降水分布... 利用聚类分析对全国160站1951~1992年的年降水标准化资料做分析,结果可划分为两大区─—干旱半干旱区和非干旱区。在此基础上进行降水区划及降水分布型研究,得出我国干旱半干旱区大致分成9个小区以及它的3种年降水分布型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特征分析 干旱区 半干旱区
下载PDF
中间层顶区域大气平均风场年和半年振荡的全球结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凌超 陈泽宇 陈洪滨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3-392,共10页
利用2003~2011年TIDI(TIMED Doppler Interferometer)风场观测数据研究了中间层顶区域80~105 km纬向平均风场年振荡和半年振荡振幅和相位的全球分布结构,并给出了它们的年际变化。在热带地区,纬向风半年振荡最显著。振幅峰值中心位于南... 利用2003~2011年TIDI(TIMED Doppler Interferometer)风场观测数据研究了中间层顶区域80~105 km纬向平均风场年振荡和半年振荡振幅和相位的全球分布结构,并给出了它们的年际变化。在热带地区,纬向风半年振荡最显著。振幅峰值中心位于南半球10°S^20°S范围,出现与平流层半年振荡类似的相对于赤道不对称的分布,并且振幅峰值与以前在该区域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别。在中高纬度地区,纬向风和经向风被年振荡所控制。纬向风在高度100 km以下中高纬度都存在振幅大值中心;经向风年振荡只出现在两半球中纬度高度95 km以下,并且南北半球振幅峰值中心分布不一致。分析结果还显示年振荡和半年振荡振幅存在显著地年际变化,相位的年际变化则较小,但北半球热带地区经向风年振荡振幅和相位表现出2年周期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层顶区域 年振荡 半年振荡 年际变化
下载PDF
温带半干旱地区一年生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李雪华 蒋德明 +1 位作者 刘志民 李晓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94-1199,共6页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中国温带半干旱地区科尔沁沙地的23种1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新采集种子、冷藏和干藏种子)。大籽蒿、虎尾草、冠芒草、沙蓬和地锦的新种子萌发率达90%左右,11种植物新种子萌发率均低于70%,说明这些植物的新种子...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中国温带半干旱地区科尔沁沙地的23种1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特性(新采集种子、冷藏和干藏种子)。大籽蒿、虎尾草、冠芒草、沙蓬和地锦的新种子萌发率达90%左右,11种植物新种子萌发率均低于70%,说明这些植物的新种子具有或多或少的休眠属性。经过150d的冷干藏后,大籽蒿、虎尾草萌发率保持在90%以上,说明这两种植物完全没有休眠机制;冠芒草、沙蓬和地锦的种子萌发率下降较多,可能是储藏的环境条件导致的2次休眠现象;冷藏和干藏处理均能使绿珠藜、毛马唐、细叶益母草、雾冰藜、金狗尾草、苋菜、马齿苋、碱地肤和水稗草的种子在生长季开始时完成生理后熟,萌发率达到80%以上;干藏有利于促进毛马唐、细叶益母草、马齿苋和鹤虱的种子成熟,冷藏有利于促进绿珠藜和金狗尾草的种子成熟;黄蒿、灰绿藜、画眉草和烛台虫实在不同处理下的萌发率都比较低,说明种子内在生理休眠作用较强,具有减少种子一次性萌发数量的风险分摊策略。大多数1年生植物均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最终萌发率的90%,表现出迅速萌发的特性;黄蒿、灰绿藜、碱地肤和沙蓬种子则在不同处理中表现出延长萌发时间的策略来适应半干旱地区不确定的环境条件。最后,探讨了几种主要1年生植物的种子萌发对策与其对环境适应机制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科尔沁沙地 1年生植物 萌发/休眠 后熟
下载PDF
黄海表层盐度年变化的谐波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佩玉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59-63,共5页
本文采用黄海(35°N以北、124°E以西)断面调查资料,对海域表层盐度年变化进行谐波分析,讨论了年波与半年波位相与振幅在海区的分布与不同水系消长及运动的关系.
关键词 盐度 年变化 谐波分析 黄海
下载PDF
半围合组团建筑的能耗模拟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敬源 王琼 吴晓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9-583,共5页
通过对西安住区组团结构中半围合体系住宅的热环境研究,利用所建立的算例模型,采用逐一改变半围合建筑各朝向长度比例的单因素分析方法,模拟研究住宅建筑全年动态能耗的变化.以期在满足围合式建筑的规划组团布局要求下,以建筑物能耗最... 通过对西安住区组团结构中半围合体系住宅的热环境研究,利用所建立的算例模型,采用逐一改变半围合建筑各朝向长度比例的单因素分析方法,模拟研究住宅建筑全年动态能耗的变化.以期在满足围合式建筑的规划组团布局要求下,以建筑物能耗最低为判据,找寻各朝向的最佳比例关系.模拟显示西安地区建筑物应选择"L"形围合最合理,即当建筑物西向无延伸,东向延伸外墙与南向水平外墙长度比为0.5∶1时,建筑物全年综合能耗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年能耗 半围合结构 建筑体型合理比例 “L”形围合
下载PDF
半干旱区榆中地表粗糙度年变化及影响机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彤 张强 尹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462,共9页
利用2006年6月—2010年12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下垫面榆中地表粗糙度时间变化特征,考虑到地形、植被物理特征以及降水和热力条件的影响,分析了东南风向和西北风向粗糙度年变化规律... 利用2006年6月—2010年12月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观测资料,分析了黄土高原自然植被下垫面榆中地表粗糙度时间变化特征,考虑到地形、植被物理特征以及降水和热力条件的影响,分析了东南风向和西北风向粗糙度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理,并分别给出这两个风向归一化粗糙度与时间的拟合关系式。研究发现:对于非均一下垫面,由于地形起伏和下垫面植被差别造成的不同风向粗糙度差异显著。选取东南风向和西北风向,这两个风向的地表粗糙度无论是量级还是年变化特征都有很大差别,且由于地形和植被的差别,东南风向粗糙度年变化趋势与稳定度年变化趋势一致,粗糙度与稳定度存在一定相关关系,而西北风向粗糙度年变化趋势与降水量年变化趋势一致,粗糙度与降水量相关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粗糙度 年变化规律 参数化关系
下载PDF
单台地磁夜均值资料研究半年周期变化的电磁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伯舫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用地磁夜均值资料研究半年周期变化的电磁响应 (地磁内外场比值 Q1) ,如夜均值半年周期变化的源场分布符合 P01分布模式 ,则可用单台资料进行计算 ,有利于进行地区性深地磁测深的研究 .本文选择了质量较好的 5个台约 2 6年的连续资料 ,... 用地磁夜均值资料研究半年周期变化的电磁响应 (地磁内外场比值 Q1) ,如夜均值半年周期变化的源场分布符合 P01分布模式 ,则可用单台资料进行计算 ,有利于进行地区性深地磁测深的研究 .本文选择了质量较好的 5个台约 2 6年的连续资料 ,又搜集了可用的全球分布的台站资料进行分析计算 .结果表明 ,从夜均值估算的半年周期变化的 Q1更为可靠 .原因可能是源场模式不同 .一般的日均值资料不符合 P01模式 ,而夜均值资料则比较符合 P01模式 .本文对此作了源场分布的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磁夜均值资料 半年周期变化 电磁响应 地磁
下载PDF
Study on ionosphere change over Shandong based from SDCORS in 2012 被引量:1
18
作者 Jinyun Guo Zhenghua Dong +2 位作者 Zhimin Liu Jijun Mao Haiping Zhang 《Geodesy and Geodynamics》 2017年第4期229-237,共9页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ionosphere can influence our daily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By solving the one-yea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ata of Shandong 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 (SDCOR...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ionosphere can influence our daily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By solving the one-year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ata of Shandong 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 (SDCORS) in 2012, we modeled the single-layer spherical harmonic model of vertical total electron content (TEC) over Shandong Province, China, and analyzed the time series of TEC in 2012. The ionosphere over Shandong in 2012 was in the peak year of solar activity. The ionospheric model over Shandong was calibrated and verified using data of the Center for Orbit Determination in Europe (CODE) and the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CMONOC), respectively. The ionosphere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latitude and solar activity and has the phenomenon of Winter anomaly and semiannual anomaly as well as the session change, diurnal variation, monthly change and seasonal variations. So we can grasp the regularity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ionosphere over Shandong,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CORS Ionosphere Total electron content Winter anomaly semi-annual anomaly
下载PDF
中间层顶变化的SABER/TIMED卫星观测 被引量:6
19
作者 操文祥 张绍东 +1 位作者 易帆 黄春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89-2497,共9页
本文利用TIMED卫星搭载的SABER探测仪对全球中间层顶信息进行了研究,包括中间层顶的高度、温度及其季节和纬度变化,并对双中间层顶现象进行了分析.中间层顶的温度约在160~180K之间变化,高度在85~100km内变化,温度和高度都是冬季高夏季... 本文利用TIMED卫星搭载的SABER探测仪对全球中间层顶信息进行了研究,包括中间层顶的高度、温度及其季节和纬度变化,并对双中间层顶现象进行了分析.中间层顶的温度约在160~180K之间变化,高度在85~100km内变化,温度和高度都是冬季高夏季低,有着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中间层顶高纬呈现显著年变化,而低纬和赤道呈现弱的半年变化,南北半球的中间层顶信息有着不对称性.高纬地区的双中间层顶现象十分显著,中间层顶一般会从100km附近迅速降低至85km附近.根据长时间范围内平均的结果显示,北半球的双中间层顶现象在20°N—30°N的中纬范围开始发生,证实了北半球双中间层顶现象不再仅限于极区和中高纬地区.而南半球则仍是在50°S才显著发生双中间层顶现象.我们统计了中高纬地区夏季所有的单个观测剖面并且与当年冬季的平均背景剖面相比较,数据显示,较低的夏季第二中间层顶高度绝大多数比冬季中间层顶低12~16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探测 中间层顶 双中间层顶 年变化 半年变化
下载PDF
江淮分水岭易旱区近50余年降水量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秋龙 李养兵 《蚌埠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2-44,共3页
以安徽省江淮分水岭易旱区为研究对象,应用SRTM数据和水文分析模型,提取了江淮分水岭脊线。选取研究区内4个和周边7个气象台站1960-2012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普通Kriging插值和等值线提取等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区域5... 以安徽省江淮分水岭易旱区为研究对象,应用SRTM数据和水文分析模型,提取了江淮分水岭脊线。选取研究区内4个和周边7个气象台站1960-2012年的降水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普通Kriging插值和等值线提取等方法,分析了安徽省江淮分水岭区域50余年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53年来代际年均降水量1000 mm等降水量线北移明显,到2000年后分布于岭脊两侧的易旱区多处于年均降水量大于1000 mm的范围内;江淮分水岭易旱区内的降水量分布存在较大差异,在区域内进行农业规划和开发利用水源可依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研究为区域内防御干旱、农业生产发展规划和合理开发利用水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TM数据 年降水量 时空变化 江淮分水岭易旱区 安徽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