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arison of Grai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F_1 Hybrids and Their Parents in Indica Hybrid Rice 被引量:2
1
作者 LIAO Fu-ming, ZHOU Kun-lu, YANG He-hua, Xu Qiu-sheng (China National Hybrid Ri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al Center, Changsha 410125, China) 《Rice science》 SCIE 2003年第1期16-22,共7页
Sixteen widespread elite indica parents including seven CMS lines and nine restorer lines, and their 63 F_1 hybrids were chosen to compare the eleven traits of grain quality. Overal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quency ... Sixteen widespread elite indica parents including seven CMS lines and nine restorer lines, and their 63 F_1 hybrids were chosen to compare the eleven traits of grain quality. Overal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requency of negative over-dominance, dominance and partial dominance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positive ones and heterosis, indicating that the values of F_1 hybrids were generally lower than the means of their parents in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ere existed apparent disparity in grain quality performance among F_1 hybrids varied with the trai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alky area percentage, chalky grain percentage, gel consistency and head rice recovery had a great variation in all kinds of tested heterosis indices including the mid-parent heterosis index, over high-value parent heterosis index and over low-value parent heterosis index, which suggested that 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election of F_1 hybrids in these traits in breeding. The mean values of F_1 hybrid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ir higher parents in all the traits but close to or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ir mid-parent values except for kernel length and amylose content;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ir lower parents except for brown rice recovery, milled rice recovery and gel consist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rice indiea rice grain quality traits relative heterosis heterosis index
下载PDF
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桂科-2S的选育 被引量:6
2
作者 邓国富 梁世荣 +4 位作者 周萌 高利军 周维永 张宗琼 戴高兴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16,共3页
桂科-2S是以KS-14作母本,与广亲和品种02428杂交,F3代选单株作父本,再与GD-1S复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于2007年4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07045)。桂科-2S株叶型紧凑,分蘖力强,长势旺,育性转换特性稳... 桂科-2S是以KS-14作母本,与广亲和品种02428杂交,F3代选单株作父本,再与GD-1S复交选育而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于2007年4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稻2007045)。桂科-2S株叶型紧凑,分蘖力强,长势旺,育性转换特性稳定,柱头大、外露率高,开花习性好,容易繁殖制种,穗大粒多,配合力强。利用该不育系育成了桂两优2号等高产两系杂交稻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桂科-2S 选育
下载PDF
优质籼型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云软209S的选育 被引量:6
3
作者 涂建 罗友金 +5 位作者 董阳钧 周世华 奎丽梅 谭春艳 刘义富 卢义宣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1,共3页
云软209S是用蜀光612S作母本与优质软米品种云恢290杂交,经7a9代选育出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在云南水富连续不育期长50d左右,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不育期间群体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可育期间可繁性好,海南冬繁自交结实率... 云软209S是用蜀光612S作母本与优质软米品种云恢290杂交,经7a9代选育出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该不育系在云南水富连续不育期长50d左右,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3℃,不育期间群体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彻底,可育期间可繁性好,海南冬繁自交结实率49.3%。柱头外露率高达85.8%,开花习性好,张颖角度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稻米品质优,直链淀粉含量较低,是用云南籼型软米改良育成的第1个软米光温敏核不育系,2007年8月通过云南省科技厅技术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云软209S 软米 选育
下载PDF
野败籼型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珍品A的选育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道品 张永鑫 +3 位作者 林恭松 郑伟 潘可可 陈尾弟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20,共2页
珍品A是用浙农986(浙农8010/中选16)与珍汕97A测交并逐代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籼型早熟水稻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稳定,株型较好,不育株率达100%,花粉败育率达99.97%,柱头外露率87.1%,其中双外露率56.5%,米质优,高抗稻瘟病,配合力较好... 珍品A是用浙农986(浙农8010/中选16)与珍汕97A测交并逐代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籼型早熟水稻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稳定,株型较好,不育株率达100%,花粉败育率达99.97%,柱头外露率87.1%,其中双外露率56.5%,米质优,高抗稻瘟病,配合力较好。于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成果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不育系 珍品A 优质 抗稻瘟病 选育
下载PDF
安徽中籼稻主要产量因子结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石英尧 钱益亮 +2 位作者 吴险峰 申广勒 陈多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2期190-193,共4页
以安徽省2000—2005年的中籼稻区域试验和联合鉴定试验的424个品种(组合)为材料,对产量性状作了相关分析及主成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每穗总粒数... 以安徽省2000—2005年的中籼稻区域试验和联合鉴定试验的424个品种(组合)为材料,对产量性状作了相关分析及主成份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产量和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与有效穗呈极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有效穗呈负相关。所以在中籼品种(组合)的高产育种中,应以选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为主攻目标,即要选育穗大粒多型品种,不必过于追求有效穗和千粒重。穗实粒数、产量与全生育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即生育期短的品种(组合)也可以实现高产。主成份分析也表明穗实粒数、穗总粒数是高产育种主攻的关键。并在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籼稻品种(组合)高产育种策略建议,为中籼新品种(组合)的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稻 产量因子 相关分析 主成份分析
下载PDF
我国常用杂交籼稻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胜军 陆作楣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4-18,共5页
根据已有的SSR分子标记对48个杂交籼稻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结果,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和分群比较法研究了从不同类群选出的14个代表亲本相互杂交组合F1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的4个杂种优势群及6个亚群之间存在遗... 根据已有的SSR分子标记对48个杂交籼稻亲本杂种优势群的划分结果,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和分群比较法研究了从不同类群选出的14个代表亲本相互杂交组合F1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利用分子标记划分的4个杂种优势群及6个亚群之间存在遗传差异并构成28种可能的杂种优势模式。目前我国杂交籼稻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模式如明恢63亚群×保持系群模式、两系恢复系亚群×保持系群模式仍然表现突出,而保持系群×温敏核雄性不育系群有可能成为新的杂种优势利用模式;两系恢复系和其他类型亲本杂交均能产生较强的杂种优势,定向改良后可能会提高籼稻杂种优势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籼稻 分群比较 杂种优势群 杂种优势模式
下载PDF
FACE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刘红江 杨连新 +4 位作者 黄建晔 董桂春 朱建国 刘钢 王余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5-1021,共7页
在水稻品种中,杂交籼稻因其杂种优势强、抗逆性好、穗型大、产量潜力高,在稻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2006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设计施N量为125kg·hm-2(LN)、250kg·hm... 在水稻品种中,杂交籼稻因其杂种优势强、抗逆性好、穗型大、产量潜力高,在稻作生产中占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2006年利用我国惟一的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设计施N量为125kg·hm-2(LN)、250kg·hm-2(NN)处理,研究大气CO2浓度比对照高200μmol·mol-1的FACE处理对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不同生育时期N素含量、N素吸收、N素分配和N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汕优63各生育时期稻株含N率显著下降,使各生育时期N素吸收量显著增加,生育中期的增幅明显小于生育前、后期;(2)FACE处理对汕优63N素在不同器官中分配比例无明显影响;(3)FACE处理使汕优63不同生育期N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极显著提高,使N素子粒效率显著提高,但对N素收获指数无显著影响;(4)增施N肥,使汕优63不同生育时期的植株N素含量和吸N量均得到显著或极显著的增加,使N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N素子粒效率下降;(5)CO2×Y、N×Y对植株含N率、吸N量的影响有互作效应,FACE处理使汕优63稻株含N率显著下降;使N素吸收量、N素干物质生产效率、N素子粒效率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系杂交籼稻 开放式空气CO2 浓度增高(FACE) N素含量 N素吸收 N素分配 N素效率
下载PDF
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氮肥运筹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玉海 吴文革 +6 位作者 张健美 黄义德 郑乐娅 李霞红 徐长斌 李福军 陈学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372-7374,共3页
[目的]明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技术模式。[方法]2007和2008年,分别以两优6326和丰两优3号为试材,在机插和相同磷钾肥(底肥)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量(165、210和255 kg/hm2)和2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6.0∶4.0和7.5∶2.5)... [目的]明确杂交中籼水稻机插栽培高产高效氮肥运筹技术模式。[方法]2007和2008年,分别以两优6326和丰两优3号为试材,在机插和相同磷钾肥(底肥)条件下,设置3种施氮量(165、210和255 kg/hm2)和2种基蘖肥与穗粒肥比例(6.0∶4.0和7.5∶2.5),进行田间裂区试验。[结果]在中小苗机插条件下,杂交中籼水稻丰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10 kg/hm2;减少基蘖肥施氮比例、相应适当增加穗肥施氮量,并在倒2叶期追施40%的穗肥,更有利于机插杂交中籼水稻高产群体的形成,并对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稻谷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基蘖肥∶穗肥比例以6.0∶4.0为佳。[结论]杂交中籼稻机插栽培的氮肥运筹不同于常规粳稻机插栽培;在9750 kg/hm2目标产量水平下,推荐的施氮方案是大田总用氮21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籼水稻 机插栽培 施氮量 氮运筹
下载PDF
杂交早籼新组合“优I458”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名迪 魏冬 +3 位作者 蔡耀辉 颜满莲 毛凌华 付英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优I458”是利用野败同型不育系“优IA”与本所育成的早稻强恢复系“R458”配制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株型适中、根系发达、丰产性好、结实率高、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且成本低,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中熟组合种植... “优I458”是利用野败同型不育系“优IA”与本所育成的早稻强恢复系“R458”配制而成的杂交早稻新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株型适中、根系发达、丰产性好、结实率高、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且成本低,适宜在长江中下游作早稻中熟组合种植。介绍了“优I458”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籼 优I458 选育 特征特性
下载PDF
优质籼稻花后干物质积累与流转及籽粒灌浆特征(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钧铭 江立庚 +2 位作者 徐世宏 梁和 董登峰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6-21,共6页
【目的】研究优质籼稻花后干物质积累、流转与籽粒生长的动态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2007年早晚季,进行桂华占、八桂香、珍桂矮(CK)3个籼稻品种试验。【结果】优质籼稻花后单株叶片和茎干重大,叶片干物质的运转率和运转速率高,... 【目的】研究优质籼稻花后干物质积累、流转与籽粒生长的动态特征及相互关系。【方法】2007年早晚季,进行桂华占、八桂香、珍桂矮(CK)3个籼稻品种试验。【结果】优质籼稻花后单株叶片和茎干重大,叶片干物质的运转率和运转速率高,但茎中干物质的运转与对照的差异较小。3个水稻品种籽粒干重的动态均可用Richard方程进行模拟,但优质品种的灌浆起动快、活跃灌浆期长,最大灌浆速率小。花后茎叶干物质的再运转占籽粒干重的1/5—1/3,其中优质品种花后叶的再运转对籽粒生长的贡献是对照的1.5-2.O倍。【结论】相关分析表明,花后叶的干物质运转与籽粒生长的关系密切,因此单株叶片干重大、花后运转率高是优质籼稻品质形成的重要生理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籼稻 干物质积累 干物质流转 籽粒生长 动态特征
下载PDF
籼稻抗白叶枯病衍生抗源选育及其遗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立宏 万建民 邵启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18,共6页
从 TN1/DZ78和 TN1/DV85杂交衍生后代,选育成一组抗白叶枯病菌系 KS-6-6,KS-1-21,JS49-6和浙173和农艺性状获得显著改良的中熟籼型衍生抗源。遗传分析表明,其中87-8072和87-8074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85-21416带1对隐性抗病基因和育... 从 TN1/DZ78和 TN1/DV85杂交衍生后代,选育成一组抗白叶枯病菌系 KS-6-6,KS-1-21,JS49-6和浙173和农艺性状获得显著改良的中熟籼型衍生抗源。遗传分析表明,其中87-8072和87-8074的抗性受1对显性基因控制,85-21416带1对隐性抗病基因和育性亲和性基因。抗病基因与 DZ78或 DV85所带的 Xa-5和 Xa-7等的关系尚未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抗性育种 遗传分析 白叶枯病
下载PDF
早籼杂交稻米氨基酸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家焕 卢礼斌 +1 位作者 何琴 叶新福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期77-80,共4页
以8个早籼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分别测定相应的糙米、精米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所试8个组合氨基酸总量,各组合之间无显著差异;具体每个氨基酸水平大致相同。糙米和精米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902% ̄8.091%和7.748% ̄6.976%之间,两者差... 以8个早籼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分别测定相应的糙米、精米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所试8个组合氨基酸总量,各组合之间无显著差异;具体每个氨基酸水平大致相同。糙米和精米的氨基酸总量分别为8.902% ̄8.091%和7.748% ̄6.976%之间,两者差异达极显著。文中提出,今后改良早籼杂交稻氨基酸品质的途径,以及稻米加工过程对氨基酸营养品质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 杂交稻 氨基酸 稻米加工
下载PDF
PVA+KNO_3对杂交籼稻F_1人工老化种子的引发效果 被引量:4
13
作者 朱世杨 洪德林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用PEG、PVA、KNO3、PEG+KNO3、PVA+KNO3对杂交籼稻汕优63 F1和特优559 F1人工老化种子进行引发效果研究,筛选最佳处理方法。结果表明:1.0%PVA+1.0%KNO3处理杂交籼稻种子1 d,引发效果最佳,发芽率显著提高。引发后,汕优63发芽率由74.7%提... 用PEG、PVA、KNO3、PEG+KNO3、PVA+KNO3对杂交籼稻汕优63 F1和特优559 F1人工老化种子进行引发效果研究,筛选最佳处理方法。结果表明:1.0%PVA+1.0%KNO3处理杂交籼稻种子1 d,引发效果最佳,发芽率显著提高。引发后,汕优63发芽率由74.7%提高到85.0%,特优559发芽率由73.7%提高到88.0%。活力指数、发芽势、苗高、苗重也均较未经处理的人工老化种子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A PEG KNO3 杂交籼稻 人工老化种子 引发技术
下载PDF
利用InDel分子标记分析海南山栏稻品种籼粳特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建欣 杨洁 +2 位作者 李美萱 敖莉丝 徐志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7年第36期7-13,共7页
为明确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籼粳分化特性与遗传变异规律,利用34个籼粳特异InDel分子标记和24个SSR分子标记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籼粳特性与遗传变异进行分析。InDel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粳型基因频率变幅在0.68~0.83,以粳型品... 为明确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籼粳分化特性与遗传变异规律,利用34个籼粳特异InDel分子标记和24个SSR分子标记对22个海南山栏稻品种的籼粳特性与遗传变异进行分析。InDel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粳型基因频率变幅在0.68~0.83,以粳型品种为主,占到总品种的63.6%,未发现籼型或偏籼型品种。海拔梯度分析表明,海南山栏稻中粳型品种分布范围更为广泛,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能力。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在供试群体中共检测到191个等位基因,其中稀有等位基因(基因频率≤0.05)数为86个,占到总等位基因数的45.03%。在供试的3个地理来源中,琼中县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栏稻 SSR分子标记 InDel分子标记 籼粳分化 遗传变异
下载PDF
优质籼型水稻不育系长丰A的选育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利兴 张以华 +5 位作者 雷上平 郑长林 吴志源 谢美珠 胡荣华 游年顺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2期4-5,共2页
长丰A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佳禾系统优质株系Y27/福伊B"育成的保持系与福伊A转育而成的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达到99.98%,柱头外露率达82.8... 长丰A是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佳禾系统优质株系Y27/福伊B"育成的保持系与福伊A转育而成的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于2004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该不育系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达到99.98%,柱头外露率达82.88%,其中双边外露率为18.58%。叶鞘、稃尖、柱头紫色,籽粒细长,米质优,抗稻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优质 三系不育系 长丰A 选育
下载PDF
不同种植地区早籼稻米质性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郑苹立 李清华 郑长林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4期1-5,共5页
以2015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连城、福州、沙县3个点种植的10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对不同种植点稻米的主要米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个早籼稻品种的糙米率、透明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相对稳定且差异较小,... 以2015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连城、福州、沙县3个点种植的10个早籼稻品种为材料,对不同种植点稻米的主要米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个早籼稻品种的糙米率、透明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相对稳定且差异较小,整精米率和垩白度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且差异较显著。在3个种植点中,连城点的整精米率显著高出福州点和沙县点,而垩白度显著低于其它2个点,表现出较好的稻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籼稻 稻米品质 外界环境 种植点
下载PDF
优质籼稻不育系双青A的选育及利用
17
作者 郭建夫 张建中 +2 位作者 蒋世河 袁红旭 黄永相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9-20,23,共3页
双青A是用通过人工制保获得的保持系64B(梅青B×协青早B)与K17A回交转育成的K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其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7%,株型好,配合力强,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2004年5月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用该不育... 双青A是用通过人工制保获得的保持系64B(梅青B×协青早B)与K17A回交转育成的K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其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99.97%,株型好,配合力强,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3级标准,2004年5月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用该不育系配制的优质杂交水稻组合双优8802于2005年3月通过了广东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灿稻不育系 双青A 优质 选育
下载PDF
籼爪交中稻新组合T55优627的选育与应用
18
作者 黄华康 陈若平 +4 位作者 潘润生 刘兆平 周元昌 尤光熙 陈志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43-45,共3页
利用籼爪杂交育种技术育成了亚恢627,与福建农林大学选育的T55A配组,育成了亚种间杂交中稻新组合T55优627。该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1月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介绍了T55优627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 籼爪交 杂交水稻 T55优627 选育 应用
下载PDF
带浅褐色稃壳标记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新安S的选育 被引量:11
19
作者 张从合 陈金节 +7 位作者 蒋家月 李兵伏 严志 王合勤 蒋家平 刘兴江 张云虎 陈琳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9,共4页
新安S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以广占63-4S为母本,具隐性浅褐色颖壳的爪哇稻材料M95为父本杂交后经系选育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其不育起点温度低(在14.5 h日照下不育起点温度≤23.5℃),不育性持续时间长(在合肥长达30 d以上)... 新安S是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以广占63-4S为母本,具隐性浅褐色颖壳的爪哇稻材料M95为父本杂交后经系选育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其不育起点温度低(在14.5 h日照下不育起点温度≤23.5℃),不育性持续时间长(在合肥长达30 d以上),败育彻底,抗病性较强(对白叶枯病抗性5级,对稻瘟病抗性1级),米质较优,尤其是其种子稃壳具有浅褐色标记性状。新安S配合力强,可繁性好,用其配制的杂交稻新组合新两优6号具有高产和标记防伪等特点,2005年3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新安S 选育 浅褐色稃色标记
下载PDF
籼米清酒酿造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赫川 林艳 +3 位作者 马莹莹 周健 张宿义 杨建刚 《酿酒科技》 2016年第1期31-36,共6页
以籼米为原料,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为菌种制曲,应用清酒酵母制备酒母,发酵酿造籼米清酒。结果表明,籼米经过精米处理后,适合制备米曲,其糖化酶活力达608.895 U/g,液化酶活力达187.08 U/g。精白后的籼米曲用于制备超短期酒母,其... 以籼米为原料,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为菌种制曲,应用清酒酵母制备酒母,发酵酿造籼米清酒。结果表明,籼米经过精米处理后,适合制备米曲,其糖化酶活力达608.895 U/g,液化酶活力达187.08 U/g。精白后的籼米曲用于制备超短期酒母,其还原糖含量(10.16 g/100 m L)和酵母数(5.11亿个/m L)均达到清酒中高温糖化酒母的理化指标要求(还原糖8.9 g/100 m L,酵母数2亿个/m L)。以这种籼米曲酿制的清酒酒度达15%vol左右,在其酒体中共检出18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醇类和酯类物质,其中以异戊醇、苯乙醇和辛酸乙酯的相对百分比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米 清酒 挥发性物质 米曲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