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僧肇“空”的视野下的宇宙人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贻社 李秋丽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39,共4页
僧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推动佛学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运用大乘佛学中道空观的方法,批驳了魏晋以来玄学对有无关系的解释,以及受玄学影响的佛教内部各派对佛学“空”观的误解,继而以“空”来观照宇宙人生,建构了体用一如、境界... 僧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推动佛学中国化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运用大乘佛学中道空观的方法,批驳了魏晋以来玄学对有无关系的解释,以及受玄学影响的佛教内部各派对佛学“空”观的误解,继而以“空”来观照宇宙人生,建构了体用一如、境界工夫合一的中国化的佛教哲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肇 境界
下载PDF
论僧肇的般若思维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曹树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由于参与罗什的译经活动,僧肇在思维方法上完成了从玄向佛的转变,即从玄学的本体思维转向了具有非本体论特征的中观般若思维,包括中道思想、无分别观念、二谛理论、遮诠法和空的观念等。不仅如此,僧肇还用中国式的语言较为准确地表达了... 由于参与罗什的译经活动,僧肇在思维方法上完成了从玄向佛的转变,即从玄学的本体思维转向了具有非本体论特征的中观般若思维,包括中道思想、无分别观念、二谛理论、遮诠法和空的观念等。不仅如此,僧肇还用中国式的语言较为准确地表达了般若中观学的思想观念,对印度佛教的本真精神和原始义理做了一次"还原"的工作,从而为佛教中国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肇 般若思维方法 佛教中国化 还原
下载PDF
《肇论》佛教哲理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宇汝松 《唐都学刊》 2007年第2期44-47,共4页
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具有许多相通之处,初入中土的佛教以此为契机而得以迅速传播。富于思辨的般若学在与玄学的不断交融中逐渐异化为玄学化的般若学。享有“解空第一”之美誉的僧肇大师致力于将般若学从玄学中解救出来的同时,从本体论... 佛教般若学与魏晋玄学具有许多相通之处,初入中土的佛教以此为契机而得以迅速传播。富于思辨的般若学在与玄学的不断交融中逐渐异化为玄学化的般若学。享有“解空第一”之美誉的僧肇大师致力于将般若学从玄学中解救出来的同时,从本体论、认识论、解脱论等哲学高度,为中国佛教建构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圆融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外来佛学从傍依玄学而一跃成为发展玄学、甚至终结了玄学;佛教也因此走上了真正中国化的独立发展道路,并开始反哺中国文化,推动了整个中国哲学向更加纵深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肇 佛教哲学 本体论 解脱论
下载PDF
僧肇的无分别观念
4
作者 曹树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3期12-15,共4页
无分别观念是佛教般若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认为用世俗的言语概念是不能分别事物的本质或实相的,事物不过是假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过是虚妄幻想。僧肇的无分别观念得自鸠摩罗什传来的龙树中观学,同时中国传统哲学中对语言和本体存... 无分别观念是佛教般若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认为用世俗的言语概念是不能分别事物的本质或实相的,事物不过是假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过是虚妄幻想。僧肇的无分别观念得自鸠摩罗什传来的龙树中观学,同时中国传统哲学中对语言和本体存在关系的论述也必然对他接受无分别观念起到铺垫作用。《肇论》中的无分别观念是很突出的。但是,僧肇的无分别观念由于强调"无分别"而使之与"分别"处于对峙的状态,其境界不如后期禅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肇 般若思想 无分别观念
下载PDF
魏晋哲学对“言语”之反思——以王弼和僧肇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包蕾 《哲学分析》 CSSCI 2018年第5期52-65,197,共14页
借由魏晋时期道家哲学和佛家哲学两位代表性人物王弼和僧肇,在构建自身哲学体系或进行哲学思考的过程中,基于语言使用之自觉和对语言局限性之反思,比较道、释两家在探讨此一问题时的差异。因二人所处时代背景和所要处理的议题的相似性,... 借由魏晋时期道家哲学和佛家哲学两位代表性人物王弼和僧肇,在构建自身哲学体系或进行哲学思考的过程中,基于语言使用之自觉和对语言局限性之反思,比较道、释两家在探讨此一问题时的差异。因二人所处时代背景和所要处理的议题的相似性,以及受到对方学派影响之可能性所构建出的共通平台,从三个方面来比较两人在处理此一问题时的异同。一是语言使用的起点,即基于从事注释工作和最高境界的"不可言说"所带来的语言自觉;二是名与实、名与理之间的关系;三是语词使用中信息的传递问题,即对于言、象、意以及言、名、相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弼 僧肇 名与实 言象意
下载PDF
《物不迁论》研究综述
6
作者 李曈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0-59,共10页
《肇论》是东晋僧肇的代表作,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肇论》的第一篇《物不迁论》却在历史上引发了颇多争议,且学界对此问题重视不足,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整理了历代有关《物不迁论》的注疏,介绍了晚明有关《物不迁论》的... 《肇论》是东晋僧肇的代表作,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然而《肇论》的第一篇《物不迁论》却在历史上引发了颇多争议,且学界对此问题重视不足,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整理了历代有关《物不迁论》的注疏,介绍了晚明有关《物不迁论》的论战,列举了近现代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并简要探讨了研究过程中凸显出的种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不迁论》 僧肇
下载PDF
《什法师诔》的史学价值与文学意义
7
作者 程对山 《河西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9-23,52,共6页
《什法师诔》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著名佛学家僧肇为其师鸠摩罗什撰写的一篇诔文。笔者首次从不同角度对《什法师诔》进行了史学与文学的双重解读,认为诔文展现了鸠摩罗什在龟兹弘扬佛教文化的辉煌史实,揭示了与鸠摩罗什有关的两次战争胁迫... 《什法师诔》是东晋十六国时期著名佛学家僧肇为其师鸠摩罗什撰写的一篇诔文。笔者首次从不同角度对《什法师诔》进行了史学与文学的双重解读,认为诔文展现了鸠摩罗什在龟兹弘扬佛教文化的辉煌史实,揭示了与鸠摩罗什有关的两次战争胁迫事件的宗教属性,记载了鸠摩罗什的生卒年月等重要史实。诔文体现了中国文学史上所称道的魏晋时代的"文学自觉"精神,在语言结构方面创建了与世俗诔文不同的风格特点。《什法师诔》具有无可替代的真实亲历的叙事属性,对于研究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佛教传播文化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和文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鸠摩罗什 什法师诔 僧肇 佛教
下载PDF
东西方宗教哲学视域下“无知命题”义涵探究
8
作者 丁建华 《深圳社会科学》 2021年第3期145-151,共7页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宗教中一直存在着否定知识的潮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库萨的尼古拉"有学识的无知"与僧肇"般若无知"这两个命题,本文从内涵﹑原因与趣向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两者的"无知"命题。内涵方... 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宗教中一直存在着否定知识的潮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库萨的尼古拉"有学识的无知"与僧肇"般若无知"这两个命题,本文从内涵﹑原因与趣向三个方面比较分析两者的"无知"命题。内涵方面,僧肇"般若无知"要表达的意思是圣人没有凡夫的知识(虚妄分别),而库萨的尼古拉所说的"有学识的无知"要表达的意思是凡夫没有关于上帝的知识。可见,两者看似类同的命题,表达的却是相对的两个方面,但也要认识到,这两个方面所要表达的意思具有一致性,即都想要揭示凡夫的知识在上帝或者说般若面前不成其为"知"。理论基础方面,"无知"命题的理论基础都在于佛教及基督教的终极存在(空与上帝)对二元对立认知的超越。僧肇与尼古拉都认为,相对的语言是无法认识和描述终极存在的,在这一点上,两人是一致的。然而关于终极存在的理解,两人极为不同。尼古拉的上帝,类同于受到僧肇"空"的思想批判的本无论。趣向方面,两者的目标都是溯源于各自的宗教追求,尼古拉提出"否定性神学"的方法去认识上帝,与僧肇"遮诠"的方向相同,但是,佛教的遮诠仅仅是表述方法,并非是实现最终目标的途径。然而,两者的过程虽然相反,终点都是放弃一个"小我",进入一个"大我"。通过三个方面的比较探究,可以发现,东西方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无知命题,并非是单纯否定知识、提倡信仰,而是通过否定知识呈现出知识的有限性,这与东西方文化之先贤的反思,具有其内在一贯性,是反思人类文明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也正是其真正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肇 库萨的尼古拉 般若无知 有学识的无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