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uman Happiness Is Sensuous
1
作者 吕静 《当代外语研究》 2003年第2期20-23,共4页
All human happiness is biological happiness. That is strictly scientific. At the risk of being misunderstood. I must make it clearer: all human happiness is sensuous happiness. The spiritualists will misunderstand me.... All human happiness is biological happiness. That is strictly scientific. At the risk of being misunderstood. I must make it clearer: all human happiness is sensuous happiness. The spiritualists will misunderstand me. I am sure; the spiritualists and materialists must forever misunderstand each other, because they don’t talk the same language, or mean by the same word different things. Are we, too, in th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心论者 Human Happiness Is sensuous
原文传递
“感性活动”的发现及其对历史本质的通达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蓓洁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6-39,65,共15页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主题和逻辑起点。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挽救了被自我意识异化为“物性”的对象之真实性,感性原则被内在充实为感性一对象性原则。感性一对象性按其本质要求,不会仅仅是作为对象的感性,它... 感性活动是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主题和逻辑起点。通过对黑格尔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马克思挽救了被自我意识异化为“物性”的对象之真实性,感性原则被内在充实为感性一对象性原则。感性一对象性按其本质要求,不会仅仅是作为对象的感性,它同时必定是作为活动的感性。在对感性的活动性本质的开显中,马克思首次在理论原则上完成了对历史本质的通达。为了进一步揭示现实历史本身的自我批判运动,马克思将感性活动的原则推进到物质生产领域,开启了以“物质生产活动”为核心的历史科学研究的最初尝试。物质生产活动,作为感性活动之现实历史的表达,与感性活动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马克思通达历史本质的现实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对象性 活动 历史 物质生产
下载PDF
西方艺术中的感性迷狂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炎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2-20,共9页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就从"迷狂说"入手,将艺术创作看成是宣泄内心情感的手段和渠道,于是便有了死尸满台的悲剧、狂放不羁的舞蹈、声嘶力竭的摇滚、人欲横流的电影等。这种感性欲望的宣泄,不仅强化了艺术创作中的激情与活力,...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人就从"迷狂说"入手,将艺术创作看成是宣泄内心情感的手段和渠道,于是便有了死尸满台的悲剧、狂放不羁的舞蹈、声嘶力竭的摇滚、人欲横流的电影等。这种感性欲望的宣泄,不仅强化了艺术创作中的激情与活力,而且可以纠正理性思辨行为所导致的精神异化,因而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意义;但与此同时,也会带来感官刺激的极端性发展,进而陷入肉体欲望的误区。不了解感性迷狂在艺术中的正面作用,就不可能真正理解西方艺术的美学特色;不了解感性迷狂在艺术中的负面影响,就不可能彻底反思西方艺术所存在的问题。而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从感性与理性相分裂的民族心理结构说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 美学 艺术 感性 迷狂
下载PDF
音响一何悲——谈中国古代音乐鉴赏中的“以悲为美”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夔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78-80,共3页
本文勾勒了中国古代音乐鉴赏中“以悲为美”现象的发展脉络,进而运用亚里士多德关于音乐功能的论述来阐释悲曲何以能产生美,认为正是由于音乐之“悲”可以宣泄听众的不良情感,故而使受怜悯、恐惧或其他情感骚扰的人能感受到一种轻松和愉... 本文勾勒了中国古代音乐鉴赏中“以悲为美”现象的发展脉络,进而运用亚里士多德关于音乐功能的论述来阐释悲曲何以能产生美,认为正是由于音乐之“悲”可以宣泄听众的不良情感,故而使受怜悯、恐惧或其他情感骚扰的人能感受到一种轻松和愉快,“以悲为美”才有了产生和流行的依据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菁乐 以悲为美 亚里士多德 宣泄
下载PDF
空白艺术在书籍版面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燕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105-106,154,共3页
空白艺术作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美学观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作用重大,而且在现代设计中也被广泛应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空白的留取创造设计作品的意境,创造版面中的视觉美感。
关键词 空白艺术 版面设计 应用 意境 视觉美感
下载PDF
最美丽的商品:晚期资本主义的身体美学 被引量:2
6
作者 黄世权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42-150,共9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就指出资本主义具有把一切商品化的趋势,在晚期资本主义这种商品化与审美相结合,最成功的范例就是身体的商品化和审美化,资本主义充分发掘身体的感性潜力,将身体变成最美丽的商品。鲍德里亚对晚期资本主义身体美学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就指出资本主义具有把一切商品化的趋势,在晚期资本主义这种商品化与审美相结合,最成功的范例就是身体的商品化和审美化,资本主义充分发掘身体的感性潜力,将身体变成最美丽的商品。鲍德里亚对晚期资本主义身体美学的研究表明,消费主义逻辑巧妙地利用了身体的美学因素,建构起现代身体神话,在此神话中身体崇拜尤其是女性身体崇拜成为一种新的宗教。消费主义还把历史上的身体的解放意识形态暗中置换,使解放的身体落入消费主义的陷阱,沉溺在低浅感性的甜蜜享乐之中,失去了与现实的联系和批判意识。资本主义对人类感性的开发利用,提醒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分析席勒、马克思、马尔库塞等美学中的感性因素,并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感性美学进行批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资本主义 最美丽的商品 身体美学 马克思 鲍德里亚 感性
下载PDF
试析赫尔德思想对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艳波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17-22,共6页
赫尔德思想对之后的德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集中分析了赫尔德对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笔者认为,赫尔德关于人是一种有机力量的综合体、人是在历史和语言中展开的场域的观点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关于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观点,都... 赫尔德思想对之后的德国思想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集中分析了赫尔德对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笔者认为,赫尔德关于人是一种有机力量的综合体、人是在历史和语言中展开的场域的观点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关于民族和传统文化的观点,都使他与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主义和世界公民主义相分裂,使他成为德国浪漫主义运动的理论先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德 德国浪漫主义 感性 民族
下载PDF
正在消失的感觉主义者——作为肺结核患者的约翰·济慈
8
作者 赵明炜 毛卓亮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5,共5页
济慈与其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处于同样的大生态环境中,但由于小生态环境的不同而走上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本文认为,形成济慈独特的感觉主义的主要原因是他的肺结核疾病。他的肺结核症状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从而形成了济慈... 济慈与其同时代的浪漫主义诗人处于同样的大生态环境中,但由于小生态环境的不同而走上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道路。本文认为,形成济慈独特的感觉主义的主要原因是他的肺结核疾病。他的肺结核症状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从而形成了济慈式的感觉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慈 大生态 小生态 感觉主义 肺结核病
下载PDF
穆旦的隐喻与诗歌感性——兼谈“伪奥登诗风”论
9
作者 李章斌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28-34,共7页
穆旦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最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解的问题,我们认为其核心是隐喻。本文首先探讨穆旦的隐喻的一类特殊现象,就是结合"思想"与"感性"的隐喻手法,或者说"抽象观念的拟人化"问题;其次我们将把讨论题... 穆旦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最容易引起争议和误解的问题,我们认为其核心是隐喻。本文首先探讨穆旦的隐喻的一类特殊现象,就是结合"思想"与"感性"的隐喻手法,或者说"抽象观念的拟人化"问题;其次我们将把讨论题扩大到穆旦的全部隐喻中,也引向穆旦本人对隐喻的一些认识之中,这种认识简言之就是消除事物之间的范畴界限并实现内外世界的呼应;我们还探讨了穆旦的某些隐喻运用的消极后果:他的某些隐喻在事物的范畴之间过于频繁地跨越,导致了感知上的凌乱,也给人们运用隐喻留下了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穆旦 隐喻 感性 拟人化
下载PDF
哈里森与济慈的相遇——解析《给约翰·济慈一个金橘》
10
作者 曾小玲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85-88,共4页
托尼·哈里森是英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诗人。他把工人阶级的意识和语言注入诗歌中,并因此而独显其诗歌特色。他创作的《给约翰.济慈一个金橘》却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诗。在这首诗中明显表露出的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 托尼·哈里森是英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诗人。他把工人阶级的意识和语言注入诗歌中,并因此而独显其诗歌特色。他创作的《给约翰.济慈一个金橘》却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诗。在这首诗中明显表露出的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诗歌给他的影响:诗意的、感官的诗歌语言,诗意的想象,诗歌主题上对生命中矛盾的沉思及其忧郁的思想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济慈 托尼·哈里森 浪漫诗歌 感官性
下载PDF
论济慈的书信与颂歌特色
11
作者 曾小玲 《韶关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5-58,共4页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书信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而他的哲学思想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诗歌创作。从济慈的一封书信来分析隐藏于其中的哲学思想,并论证这种哲学思想决定了济慈在书信写作当时和其后所创作颂歌的特色:语言...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的书信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而他的哲学思想又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诗歌创作。从济慈的一封书信来分析隐藏于其中的哲学思想,并论证这种哲学思想决定了济慈在书信写作当时和其后所创作颂歌的特色:语言富有描述性与感官性、语调柔美、似是而非、思想上的不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慈 书信 颂歌 感官性 确定性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 被引量:17
12
作者 周龚莉 张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5年3—7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5年3—7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分为飞秒激光手术组和同轴微切口手术组。飞秒激光手术组26眼,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轴微切口手术组27眼,接受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均随访3个月。收集术后7 d、1个月、3个月2个组术眼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阈值、Schirmer试验值、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及患者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比较各组术眼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测定指标的差异。结果各组术眼手术过程顺利。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2个组上方角膜知觉阈值、NIBUT值、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Schirmer试验值及飞秒激光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个组中央角膜知觉阈值、飞秒激光手术组的Schirmer试验值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随着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上述观察指标均接近术前水平,但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仍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相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早期对泪液分泌的影响更小,术眼干眼症状更轻微,术后眼表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治疗应用 白内障/手术 泪膜 干眼 角膜知觉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马克思的感性概念与对象化理论--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冀志强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47-54,共8页
费尔巴哈阐发了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理论,但他的阐述还是局限于观念领域。在此之后,马克思从感性实践的方面系统而深入地讨论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问题。在他看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对于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自我确证。在马克思这里... 费尔巴哈阐发了人的本质对象化的理论,但他的阐述还是局限于观念领域。在此之后,马克思从感性实践的方面系统而深入地讨论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问题。在他看来,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对于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自我确证。在马克思这里,人的本质力量是一个开放的结构,每一种对象化的方式都是一种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特殊的肯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性 感觉 实践 对象化 本质力量 自我确证
下载PDF
论杜夫海纳“感性的荣耀”的基本美学内涵
14
作者 庄严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3期12-24,共13页
在杜夫海纳建构的审美知觉意向性结构中,"感性的荣耀"作为审美对象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指具有明晰的外在感性形式与丰盈的内在情感意义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者的审美知觉获得了自身的显现,从而在欣赏主体具有主观性、多样性和普... 在杜夫海纳建构的审美知觉意向性结构中,"感性的荣耀"作为审美对象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指具有明晰的外在感性形式与丰盈的内在情感意义的艺术作品,通过欣赏者的审美知觉获得了自身的显现,从而在欣赏主体具有主观性、多样性和普遍性的读解中自我实现的完满状态。它在对象向主体呈现的层面体现了审美对象"自在"的特性,在主体对对象读解的层面体现了审美对象"为我们"的特性,其形式的二重性内在地驱动了全部审美对象的生成过程,体现了审美对象"准自为"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经验现象学 审美知觉意向性 审美对象 感性的荣耀
下载PDF
两种“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15
作者 张涛 陶富源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8-145,共8页
马尔库塞和科西克的"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是会通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两种典型理论形态。虽然其各自的理论表述不同,却都是通过对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和海德格尔空洞存在的双向反思,在海德格尔生存论的地基上融合马克思的对象... 马尔库塞和科西克的"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是会通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两种典型理论形态。虽然其各自的理论表述不同,却都是通过对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和海德格尔空洞存在的双向反思,在海德格尔生存论的地基上融合马克思的对象性活动、异化劳动等理论,追寻一种能够超越二元分立的具体哲学,建构感性存在论,这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然而,由于两种"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仍以海德格尔生存论为主导原则,因此无法克服以意识内在性为基本建制的现代形而上学。应在对两种"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反思中,转向马克思感性、对象性原理的原则高度,以开启出切中社会现实的、更广阔的历史唯物主义现象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 具体哲学 感性存在论 会通
下载PDF
劳动的异化逻辑与解放——论马克思《巴黎手稿》研究中的两条路径
16
作者 尤歆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4-49,共6页
在《巴黎手稿》中,围绕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问题,马克思的研究展开为两条不同的路径。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用"交往异化论"来补充完成了异化劳动理论中未解决的关于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 在《巴黎手稿》中,围绕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一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问题,马克思的研究展开为两条不同的路径。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用"交往异化论"来补充完成了异化劳动理论中未解决的关于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财产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形成过程。但这是一种将异化劳动纳入流通过程来解释的理论框架,因此在其中劳动失去走向异化及摆脱异化的主体能动性。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三手稿中,马克思基于感性主义哲学重新解释了劳动及其异化,以一种积极的方式看待资本主义工业劳动带来的进步意义,从而提出基于感性丰富性的从异化中解放出来的途径。这样,异化逻辑和解放这两个不同结构的问题就交织在《巴黎手稿》中,构成了早期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理论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手稿》 异化劳动 私有财产 感性主义 解放
下载PDF
美学隐匿:理性资本逻辑主导下的西方式现代化及其困境
17
作者 邱晔 《云南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1-12,共12页
立足于美学感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主导西方式现代化的理性资本逻辑,对其展开理论辨析与价值重估。西方式现代化是理性资本逻辑对美学感性系统性驱逐的过程。从理性生产到美学消费,美学越来越脱离其人本主义本质,最终服膺于理性资本逻辑。... 立足于美学感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主导西方式现代化的理性资本逻辑,对其展开理论辨析与价值重估。西方式现代化是理性资本逻辑对美学感性系统性驱逐的过程。从理性生产到美学消费,美学越来越脱离其人本主义本质,最终服膺于理性资本逻辑。理性资本逻辑的突显与“为人”美学的隐匿,是造成当下西方式现代化陷入整体性危机、社会内部价值撕裂的重要原因。破解西方式现代化的危机,应在自利的经济理性中融入“本质为人”的美学感性,形成同情共感的美学基础,积极构建美学感性和经济理性双向互动的系统性理论和总体性实践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隐匿 理性资本逻辑 美学感性 经济理性 西方式现代化
下载PDF
克尔凯郭尔的听觉感官性建构初探
18
作者 王文勇 《基督教文化学刊》 2021年第1期200-217,共18页
学界关于克尔凯郭尔(下称克氏)的研究多集中在剖析其哲学思想,而较少分析他的感官性认知与使用,尤其是关于听觉及其感官性的问题重视不够。王齐比较了"看"和"听"两种感知能力在基督教信仰中的不同地位:"听&qu... 学界关于克尔凯郭尔(下称克氏)的研究多集中在剖析其哲学思想,而较少分析他的感官性认知与使用,尤其是关于听觉及其感官性的问题重视不够。王齐比较了"看"和"听"两种感知能力在基督教信仰中的不同地位:"听"是"信"的基础,而"看"反而带来干扰。"在基督教思想传统中,耳朵比眼睛可靠,‘听’取代看成为通达神的有效途径"。①王齐从宗教发展的历史层面考察"听"对于"信"的重要意义,但她没有充分展开克氏对听觉深层次感知与感悟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IERKEGAARD the sensual the sensuous sensuality HEGEL
原文传递
“积淀说”的反思与重释“新感性”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建平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83-192,共10页
“积淀说”在当代中国美学和哲学中影响巨大,但这一理论有着严重缺陷。首先,这种理论所持的理性积淀为感性的思路,造成美学的过度理性化;其次,内容积淀为形式忽视了形式有着自身独特的、不依赖内容的起源;再次,对“实践”也不能理解为... “积淀说”在当代中国美学和哲学中影响巨大,但这一理论有着严重缺陷。首先,这种理论所持的理性积淀为感性的思路,造成美学的过度理性化;其次,内容积淀为形式忽视了形式有着自身独特的、不依赖内容的起源;再次,对“实践”也不能理解为依照理性来实施行动,而应该理解为“感性活动”。最后,“新感性”要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它既不能变成“理性的感性呈现”,也不能看成是原始本能的激情迸发。“新感性”是感性经验的积累,感性生命力的焕发,也是感性与理性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淀说” 李泽厚 实践 新感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