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 approach to estimate tree height using PolInSAR data constructed by the Sentinel-1 dual-pol SAR data and RVoG model
1
作者 Yin Zhang Ding-Feng Duan 《Journal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We estimate tree heights using polarimetric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InSAR)data constructed by the dual-polarization(dual-pol)SAR data and random volume over the ground(RVoG)model.Considering the Se... We estimate tree heights using polarimetric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InSAR)data constructed by the dual-polarization(dual-pol)SAR data and random volume over the ground(RVoG)model.Considering the Sentinel-1 SAR dual-pol(SVV,vertically transmitted and vertically received and SVH,vertically transmitted and horizontally received)configuration,one notes that S_(HH),the horizontally transmitted and horizontally received scattering element,is unavailable.The S_(HH)data were constructed using the SVH data,and polarimetric SAR(PolSAR)data were obtained.The proposed approach was first verified in simulation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It was next applied to construct PolInSAR data by a pair of dual-pol Sentinel-1A data at Duke Forest,North Carolina,USA.According to local observations and forest descriptions,the range of estimated tree heights was overall reasonable.Comparing the heights with the ICESat-2 tree heights at 23 sampling locations,relative errors of 5 points were within±30%.Errors of 8 points ranged from 30%to 40%,but errors of the remaining 10 points were>40%.The results should be encouraged as error reduction is possible.For instance,the construction of PolSAR data should not be limited to using SVH,and a combination of SVH and SVV should be explored.Also,an ensemble of tree heights derived from multiple PolInSAR data can be considered since tree heights do not vary much with time frame in months or one sea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ed polarimetric SAR data dual polarization sentinel-1 SAR data polarimetric interferometric SAR Random volume over the ground model Tree height estimation
下载PDF
双极化Sentinel-1数据在城市沉降监测中的对比研究
2
作者 孟冉 蒋亚楠 +3 位作者 廖露 许强 李为乐 罗袆沅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6,共10页
目的 针对地面沉降监测仅考虑VV极化Sentinel-1数据而忽略VH极化数据的问题,方法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处理延安新区2018年8月—2021年5月的84景双极化Sentinel-1数据,获取地面沉降信息,对比两种极化的沉降监测结果,探讨VH极化... 目的 针对地面沉降监测仅考虑VV极化Sentinel-1数据而忽略VH极化数据的问题,方法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处理延安新区2018年8月—2021年5月的84景双极化Sentinel-1数据,获取地面沉降信息,对比两种极化的沉降监测结果,探讨VH极化在不同实验方法中的意义,并提出一种双极化时序InSAR融合监测新方法。结果 结果表明,新区大部分区域为较稳定区域,形变速率为-8~8 mm/a,此外,还探测到3个较大的沉降区,分别位于桥儿沟流域、高家沟流域和新区东北部填方区域;Sentinel-1不同极化数据的监测结果相关性较高,形变趋势一致;VV极化数据整体优于VH极化,但部分区域VH极化数据得到的地表形变信息更详细;VV-VH极化PS-InSAR形变监测中,VH极化数据能够有效补充VV极化数据监测结果的不足,使结果更加密集,因此,与单一极化监测结果相比,VV-VH极化PS-InSAR形变监测更加详细地反演了地表变形情况;VV-VH极化SBAS-InSAR形变速率结果比单一极化数据相干性和稳定性更高。结论 基于双极化Sentinel-1数据的时序InSAR融合监测技术可以获得比单一极化数据更好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双极化sentinel-1数据 时间序列InSAR 融合监测
下载PDF
基于Sentinel-1数据的水体信息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63
3
作者 贾诗超 薛东剑 +2 位作者 李成绕 郑洁 李婉秋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3-217,共5页
SAR影像对于水体和地表形变具有很好的辨识性,因此常用来进行水体识别、土壤湿度反演和地表形变检测研究与应用。利用载有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的Sentinel-1卫星数据对大范围的水体信息进行识别,提出了SDWI(Sentinel-1 Dual-Polarized Wate... SAR影像对于水体和地表形变具有很好的辨识性,因此常用来进行水体识别、土壤湿度反演和地表形变检测研究与应用。利用载有C波段合成孔径雷达的Sentinel-1卫星数据对大范围的水体信息进行识别,提出了SDWI(Sentinel-1 Dual-Polarized Water Index)水体信息提取方法。该方法受到NDVI和NDWI方法的启发,结合微波遥感中水体信息在影像中的特点,进一步研究了Sentinel-1双极化数据(VV和VH)之间水体信息提取的关系,以此关系达到增强水体特征的目的,同时消除土壤和植被的存在。分别以Sentinel-1A巢湖区域和Sentinel-1B鄱阳湖区域SAR影像为例来提取水体信息,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显著有效,但对影像中阴影的处理是未来研究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WI sentinel-1 水体信息提取 后向散射系数 双极化
下载PDF
基于哨兵双极化数据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方法
4
作者 陈聪 董燕 《城市勘测》 2024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为提升传统时序InSAR在城市区域的地表形变监测结果,探究双极化数据在城市变形监测中的优势,本文基于双极化Sentinel-1数据,利用时序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技术(time-series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TS-InSAR)和极化时序In... 为提升传统时序InSAR在城市区域的地表形变监测结果,探究双极化数据在城市变形监测中的优势,本文基于双极化Sentinel-1数据,利用时序合成孔径干涉雷达技术(time-series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TS-InSAR)和极化时序InSAR技术(polarimetric 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PolPSI)对上海市主要城市区域进行了地表形变监测研究,并进一步对影响PolPSI技术优化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极化优化技术对Sentinel-1双极化数据进行干涉图优化后,干涉图相位质量和像元相干性都能得到明显提升,高质量像元数量大量增加;通过对比26幅优化前后干涉图,干涉图相位标准差由未优化前的0.607降低至优化后的0.518,相位质量得到明显的提升;使用双极化数据较单极化数据获得的研究区域监测点密度提升63%,能反映更丰富的地表形变细节,为解决相干性较差区域PS监测点过少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变监测 sentinel-1 双极化 极化时序InSAR技术
下载PDF
融合双极化Sentinel-1数据监测大型桥梁形变
5
作者 陆展雄 蒋亚楠 +1 位作者 廖露 罗沅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4,共11页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在面对结构较为复杂的桥梁时,会出现部分区域点状目标密度低、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双极化Sentinel-1数据监测大型桥梁的方法:(1)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获取桥梁VV和VH极化的时序形变结果;(2)根据不同极...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在面对结构较为复杂的桥梁时,会出现部分区域点状目标密度低、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双极化Sentinel-1数据监测大型桥梁的方法:(1)采用PS-InSAR和SBAS-InSAR技术获取桥梁VV和VH极化的时序形变结果;(2)根据不同极化数据对相同区域响应能力的差异,利用双策略对双极化结果进行优化与融合,以提升桥面点目标密度和精度;(3)对比分析双极化与单一极化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桥面上的低相干性区域,VV和VH极化数据能够互补,融合结果较单一极化结果的点目标数提升了15%~20%。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双极化融合方法,提高了对雷达影像信息的利用与挖掘,对悬索桥与斜拉桥的形变监测结果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AR 桥梁形变分析 双极化sentinel-1数据 干涉图极化优化 信息分析
原文传递
城市地表形变的双极化Sentinel‑1数据极化时序InSAR技术监测 被引量:11
6
作者 赵峰 张雷昕 +3 位作者 王腾 汪云甲 闫世勇 范洪冬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07-1514,共8页
利用双极化Sentinel⁃1数据有望得到较单极化数据更好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结果。以典型受地表沉降灾害影响的两座超大城市(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和中国北京市)为研究区,分别基于长时序单、双极化Senti⁃nel⁃1数据,利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 利用双极化Sentinel⁃1数据有望得到较单极化数据更好的城市地表形变监测结果。以典型受地表沉降灾害影响的两座超大城市(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和中国北京市)为研究区,分别基于长时序单、双极化Senti⁃nel⁃1数据,利用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和极化时序InSAR技术对两城市近年地表形变进行监测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双极化Sentinel⁃1数据对干涉图进行极化优化后,干涉图相位质量得到提升,高质量像元比例明显增加。使用双极化数据后,形变监测点密度有显著提升,相比于单极化数据结果,墨西哥城和北京市监测点密度分别提升88%和50%;更高的监测点密度使部分区域双极化数据反演地表形变的准确性更高。与单极化Sentinel⁃1数据相比,利用双极化Sentinel⁃1数据进行城市地表形变监测可得到监测点密度更高、可靠性更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表形变监测 双极化sentinel⁃1数据 极化时序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
原文传递
双极化Sentinel-1数据极化时序InSAR技术地表形变监测——以上海市浦东机场为例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瀚 赵峰 +5 位作者 汪云甲 闫世勇 彭锴 王腾 张念斌 徐东彪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31-2541,共11页
不同极化的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对地物具有不同响应,利用极化信息可提升InSAR的地表形变监测能力。针对利用免费Sentinel-1数据的双极化信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极化Sentinel-1... 不同极化的合成孔径雷达S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数据对地物具有不同响应,利用极化信息可提升InSAR的地表形变监测能力。针对利用免费Sentinel-1数据的双极化信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极化Sentinel-1数据的自适应极化时序InSAR技术方法 PolPSI (Polarimetric Persistent Scatterer Interferometry)。该方法针对研究区永久散射体PS (Persistent Scatterer)与分布式散射体DS (Distributed Scatterer)的不同特点,基于不同优化准则分别进行自适应极化优化,得到极化优化干涉图并进行地表形变监测。为了证明方法的有效性,以上海市浦东国际机场为研究区,基于34景双极化(VV-VH) Sentinel-1影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降低干涉图相位噪声、提升干涉质量的同时较好地保持了地物边缘细节,相较于常规的时序PS与DS技术,提出PolPSI技术获取的变形监测点密度分别提高了103.0%和30.8%,更加详细地反演了机场区域变形状况。综上所述,本文提出的基于双极化Sentinel-1数据PolPSI方法通过对极化信息的利用与挖掘,可一定程度上提高Sentinel-1数据在地表形变监测应用中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双极化sentinel-1数据 地表形变监测 时序InSAR技术 干涉图极化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