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ntrols of Tectonics on both Sedimentary Sequences and Petroleum Systems in Tarim Basin, Northwest China 被引量:6
1
作者 Chen Shuping Wang Yi Jin Zhijun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9,共9页
Various orders of sequences were recognized in the Tarim Basin from unconformities. Three mega-sequence groups, six mega-sequences, sixteen super-sequences and forty-two sequences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Sinian to th... Various orders of sequences were recognized in the Tarim Basin from unconformities. Three mega-sequence groups, six mega-sequences, sixteen super-sequences and forty-two sequences were determined from the Sinian to the Quaternary. The mega-sequences and super-sequences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ocally tectonic events occurring in both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margins of the Tarim plate. The global sea level changes only worked to control formations in the tectonically stable periods or in the low order sequences. The sequences had close relationship to the source rocks, reservoirs and cap rocks, and the tectonic events determined the migration, accumul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hydrocarbon. The three mega-sequence group cycles, including the early cycle-the Sinian-middle Devonian, the middle cycle-the upper Devonian-Triassic, and the late cycle-the Jurassic-Quaternary, corresponded to three reservoir formation cycles. So,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local tectonic events controlled both the sequence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oil and gas in the Tarim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e stratigraphy tectonics petroleum geology
下载PDF
中国南方海相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32
2
作者 马永生 郭彤楼 +1 位作者 付孝悦 肖朝晖 《海相油气地质》 2002年第3期19-27,共9页
中国南方及邻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可概括为五个陆缘造山带、三个较稳定地块、一个加里东构造域和一个陆内基底拆离造山带。基本地层层序格架可归纳为六个一级层序及相应的沉积构造旋回,沉积构造格架及多旋回构造演化史决定了南方海相石油... 中国南方及邻区的基本构造格架可概括为五个陆缘造山带、三个较稳定地块、一个加里东构造域和一个陆内基底拆离造山带。基本地层层序格架可归纳为六个一级层序及相应的沉积构造旋回,沉积构造格架及多旋回构造演化史决定了南方海相石油地质的基本特征。自震旦纪至中三叠世在南方发育了两个世代的海相原型沉积盆地,均在南北两大陆边缘发育了丰富的优质烃源岩,包括四套区域主力烃源层和六套地区性烃源岩,并形成五套好的区域性盖层以及包括风化壳、裂缝、礁滩及白云岩等多种储集体。印支—早燕山造山期原型大陆边缘盆地和前陆盆地,曾形成五个原始超油气系统,后期的高热演化,使其在现今多转化为含气系统。现实的含气系统只能残留赋存于现今有效保存单元之内,具有多源多期成烃、晚期复合成藏等基本特点。近期油气资源评价认为,南方海相资源量为8.2882×10^(12)m^3气当量,油气勘探潜力大。今后的有利勘探方向包括鄂西渝东地区及川东北地区等七个区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格架 层序地层 含油气系统 海相地层 烃源岩 油气成藏 勘探 评价 中国
下载PDF
坳陷湖盆湖泛层沉积特征及其石油地质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树同 王多云 +3 位作者 陶辉飞 王彬 陈丹丹 刘志伟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20,6-7,共7页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在延长组内识别出了6层三级层序级别的湖泛层(Ⅰ、Ⅱ、Ⅲ、Ⅳ、Ⅴ、Ⅵ),研究了其沉积相类型、沉积厚度及其平面展布等沉积特征,从发育层位、露头... 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露头、岩心、测井等资料,在延长组内识别出了6层三级层序级别的湖泛层(Ⅰ、Ⅱ、Ⅲ、Ⅳ、Ⅴ、Ⅵ),研究了其沉积相类型、沉积厚度及其平面展布等沉积特征,从发育层位、露头、岩电响应等方面建立了其识别标志.研究结果表明,湖泛层主要具有4方面的石油地质意义:①湖泛层具有在测井和地震资料上易识别和对比的特征,可作为湖盆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辅助标志层,对湖盆层序地层研究具有一定辅助作用;②利用湖泛泥岩类型及其厚度平面展布特征,反映不同时期湖水分布和演化规律;③借助湖泛层厚度沉积中心的分布和迁移,研究湖盆沉积洼陷的分布和迁移规律,对认识整个湖盆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④湖泛层作为油藏的主要烃源岩和盖层,其时空分布特征控制着油藏组合类型和成藏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泛层 坳陷湖盆 沉积特征 石油地质意义 层序地层 油藏组合 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现代油气勘探的理论体系及其应用综述
4
作者 吴欣松 李恩重 +2 位作者 杨伟彪 王恺 徐进成 《河南石油》 2001年第4期12-15,18,共5页
现代油气勘探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本能的感觉、直观的认识、理性的思维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它形成的重要标志就是“立足盆地找油”观念的提出。现代油气勘探的理论体系包括4个方面:(1)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的盆地评价理论;(2)以有... 现代油气勘探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本能的感觉、直观的认识、理性的思维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它形成的重要标志就是“立足盆地找油”观念的提出。现代油气勘探的理论体系包括4个方面:(1)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的盆地评价理论;(2)以有机地球化学为基础烃源岩评价理论;(3)以油气系统为基础的区带及圈闭评价理论;(4)以层序地层学为基础的勘探综合评价理论。在不同油气勘探阶段,必须以不同的油气勘探理论为指导,才能达到快速、经济、高效地发现和探明油气田的目的。同时,必须针对中国具体地质实际,提出富有创新性的勘探理论,这是中国油气勘探工作摆脱困境必须首先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块构造学 有机地球化学 含油气系统 层序地层学 现代 油气勘探 理论体系
下载PDF
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栖霞阶层序地层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24
5
作者 胡笙 谭秀成 +5 位作者 罗冰 张本健 张亚 苏成鹏 芦飞凡 李明隆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09-1126,共18页
基于露头、钻井岩心和测录井资料,采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将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梁山组+栖霞组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解剖,识别出梁山组底界面(Ⅰ型)、栖一段与栖二段界面(Ⅱ型)和栖霞组与茅口组界面(Ⅰ型)3个三级层序界面,将中二叠统栖... 基于露头、钻井岩心和测录井资料,采用层序地层学理论与方法,将四川盆地西北部二叠系梁山组+栖霞组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解剖,识别出梁山组底界面(Ⅰ型)、栖一段与栖二段界面(Ⅱ型)和栖霞组与茅口组界面(Ⅰ型)3个三级层序界面,将中二叠统栖霞阶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下部的SQ1层序对应梁山组+栖一段,上部的SQ2层序对应栖二段。通过栖霞阶层序地层格架分析,发现栖霞阶地层存在"底超顶削"的充填规律,统计并绘制SQ1与SQ2层序地层厚度等值线图,对研究区栖霞阶SQ1初期和SQ2期构造—古地理格局进行了恢复,在明确SQ2期为栖霞阶主要成滩期的基础上,结合岩溶发育单元及白云岩展布特征,讨论栖霞阶油气储集意义。结果表明:区内栖霞阶存在北西、北东向隆坳分异,汉南隆起、川北隆起、北缘隆起与广元—旺苍凹陷始终控制了区内沉积格局,指出广元—旺苍海槽雏形始于二叠系栖霞阶。研究区岩溶白云岩孔洞型储集层区与环广元—旺苍凹陷周缘的灰岩岩溶型储集层区为有利的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层充填规律 构造—古地理格局 地质意义 栖霞阶 四川盆地
下载PDF
石钱滩凹陷二叠系平地泉组层序沉积特征及石油地质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王越 于洪州 +5 位作者 熊伟 王千军 张关龙 肖雄飞 薛雁 汪誉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5-45,共11页
二叠系平地泉组为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区的重要勘探层系,隆起区西侧的帐北断褶带已在该层系发现石油地质储量丰富的火烧山油田,而东侧的石钱滩凹陷仅见到油气显示,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不明确。通过系统分析地震、钻井、测井以及露头等资料... 二叠系平地泉组为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区的重要勘探层系,隆起区西侧的帐北断褶带已在该层系发现石油地质储量丰富的火烧山油田,而东侧的石钱滩凹陷仅见到油气显示,下一步有利勘探方向不明确。通过系统分析地震、钻井、测井以及露头等资料,划分平地泉组层序地层单元,明确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特征,建立层序沉积充填模式,分析石油地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石钱滩凹陷平地泉组自下而上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1发育低位域、湖侵域和高位域,层序2发育低位域和湖侵域,高位域缺失。层序1沉积时期,石钱滩凹陷南北两侧分别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沉积,湖侵域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暗色泥页岩,为一套较好的烃源岩。层序2沉积时期,石钱滩凹陷自北向南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沉积。层序1湖侵域扇三角洲前缘、灰坪与高位域扇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前缘、灰坪紧邻烃源岩,为研究区最有利的沉积相带,其中高位域三角洲前缘前积砂体是寻找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地泉组 层序地层 沉积特征 石油地质意义 石钱滩凹陷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南海礼乐盆地新生代构造层序界面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左倩媚 李俊良 +2 位作者 裴健翔 罗威 邓礼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19年第2期60-68,共9页
礼乐盆地是中国南海深水领域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详细研究了礼乐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过程中关键构造层序界面(S100、S70、S50)在钻井岩性、测井曲... 礼乐盆地是中国南海深水领域一个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具有较好的油气资源前景。应用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详细研究了礼乐盆地新生代沉积充填过程中关键构造层序界面(S100、S70、S50)在钻井岩性、测井曲线、古生物及地震剖面上的特征。结果表明,构造层序界面为岩性、电性的突变面,在构造层序界面附近,古生物演化过程中存在标志生物种属和数量的突变。在地震剖面上,构造层序界面是区域性的不整合界面,表现为明显的上超、下超或削截特征。进而详细论述了这3个构造层序界面形成的油气地质意义,具体表现为:(1)反映了关键时期礼乐盆地性质的转化;(2)有利于形成优质储集空间;(3)层序不整合面既是油气横向长距离运移的重要通道,也是礼乐盆地油气藏成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盆地 新生代 构造层序界面 识别标志 油气地质意义
下载PDF
准西车排子地区中新生界层序格架及砂体预测模式 被引量:12
8
作者 杨永利 陆永潮 +2 位作者 李祥权 王西杰 陈平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3-750,共8页
前陆盆地由于其独特的构造和沉积背景形成不同的层序地层格架样式.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为例,详细分析了造山带前缘隆起斜坡带层序样式.在准西车排子地区中新生界主要目的层段(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古近系安集海河组、新近系沙湾组和塔... 前陆盆地由于其独特的构造和沉积背景形成不同的层序地层格架样式.以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为例,详细分析了造山带前缘隆起斜坡带层序样式.在准西车排子地区中新生界主要目的层段(下白垩统吐谷鲁群、古近系安集海河组、新近系沙湾组和塔西河组)充填沉积中识别出5条主要等时界面,据界面的性质和级别划分出一级层序2个,二级层序组3个,三级层序4个.受前陆盆地造山带前缘隆起斜坡带独特的沉积背景及多幕逆冲构造活动作用过程的控制,准西车排子地区中新界各三级层序具有二元沉积结构特征,仅发育低位和湖扩体系域.逆冲挤压期发育低位粗碎屑沉积,应力松弛期发育湖扩细碎屑沉积.低位下切谷、大型扇三角洲和湖扩滩坝砂是准西车排子地区的有利储集砂体及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陆盆地 体系域 车排子地区 层序地层 构造 沉积学 油气
原文传递
构造及气候对后裂谷盆地层序建造的影响:以松辽盆地西斜坡晚白垩世为例 被引量:9
9
作者 冯有良 邹才能 +3 位作者 蒙启安 吴卫安 鲁卫华 朱吉昌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445-3461,共17页
盆地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对后裂谷盆地源汇系统、沉积体系和层序建造影响的研究尚待深入.松辽盆地是一个富含油气的晚白垩世大型后裂谷盆地.应用构造层序分析方法,利用测井曲线、岩心观察成果、三维地震和录井资料,在泉四段(K1-2q4)至嫩... 盆地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对后裂谷盆地源汇系统、沉积体系和层序建造影响的研究尚待深入.松辽盆地是一个富含油气的晚白垩世大型后裂谷盆地.应用构造层序分析方法,利用测井曲线、岩心观察成果、三维地震和录井资料,在泉四段(K1-2q4)至嫩江组(K2n)划分出两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这7个三级层序根据其发育的古地貌背景和气候条件,可识别出发育在二级层序底部、干旱气候环境的低可容纳空间层序建造和发育在二级层序中上部、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的高可容纳空间层序建造.高可容纳空间层序建造又可根据古地貌背景划分为缓坡和受挠曲坡折控制的高可容纳层序建造.研究区这两个二级层序及其三级层序建造特征是对盆地幕式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的响应.一个热沉降幕开始于盆地基底抬升后的沉降.基底抬升造成气候干旱、剥蚀,形成不整合,随后的沉积沉降发育低可容纳空间层序.当盆地基底沉降较快,且沉降速率大于沉积物供给速率、气候湿润、湖平面上升导致盆地可容纳空间快速增长时,发育以水进域和高位域为主的高可容纳空间层序建造.二级层序界面两侧发育的地层圈闭,沉积在高可容纳空间背景的层序其水进和高位域早期的重力流砂体为岩性油藏的主要圈闭,该类砂体在Sqqn1和Sqn1层序最为发育,在坡折带及其之下集中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学 层序建造 构造运动 气候变化 晚白垩世 松辽盆地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迁移型层序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浩冉 朱红涛 +3 位作者 施和生 舒誉 付鑫 刘依梦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40-850,共11页
迁移型层序是陆相湖盆中一种特殊的层序构型,但是其特征以及主控因素尚不清楚.通过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文昌组层序地层学研究,发现下文昌组三级层序PSQ1-PSQ4主要发育在凹陷南部,上文昌组三级层序PSQ5-PSQ7主要发育在凹陷北部;三级层序... 迁移型层序是陆相湖盆中一种特殊的层序构型,但是其特征以及主控因素尚不清楚.通过对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文昌组层序地层学研究,发现下文昌组三级层序PSQ1-PSQ4主要发育在凹陷南部,上文昌组三级层序PSQ5-PSQ7主要发育在凹陷北部;三级层序PSQ1-PSQ7逐渐由南东向北西发生跨洼陷迁移.这种迁移型层序是由幕式构造活动差异性造成的,在裂陷IA幕,惠州凹陷南部控凹断裂活动强度大,发育以下文昌组为主的T型层序构型;在裂陷IB幕,北部断裂活动加强,南部的断裂活动减弱,造成沉积、沉降中心迁移到惠州凹陷北部,发育以上文昌组为主的H型层序构型.迁移型层序及其控制下的砂体和烃源岩在侧向迁移、叠加过程中,更利于生、储、盖等油气成藏要素的有效配置,形成多区块、多层段油气藏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型层序 幕式构造 文昌组 惠州凹陷 石油地质 地层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