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DNA条形码的河南省部分地区常见白蛉种群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丹
贺志权
+6 位作者
杨成运
鲁德岭
孙毅莹
寇元静
钱丹
张红卫
刘颖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60,392,共10页
目的应用以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为分子标记的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河南省常见白蛉蛉种,分析其种群遗传多态性,为该省内脏利什曼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2023年,在河南省有内脏利什曼病...
目的应用以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为分子标记的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河南省常见白蛉蛉种,分析其种群遗传多态性,为该省内脏利什曼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2023年,在河南省有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报告的安阳片区,郑州、洛阳、许昌(郑洛许)片区和无病例报告的焦作、新乡(焦新)片区的13个白蛉监测点采集白蛉样本,提取单只白蛉基因组DNA并扩增其COI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拼接序列经BLAST比对鉴定蛉种。采用Mega 11软件计算不同片区白蛉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DnaSP软件计算白蛉COI基因核苷酸序列多态性,采用Arlequin软件计算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采用基因流值(Nm)衡量群体中基因流动,采用STRUCTURE软件对中华白蛉不同地理种群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2021—2023年,自河南省郑洛许片区、焦新片区以及安阳片区13个白蛉监测点累计采集978只白蛉,随机选择其中475只进行检测。基于COI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检测鉴定出中华白蛉304只、鳞喙司蛉162只、贝氏司蛉9只,其中贝氏司蛉为河南省首次发现。各蛉种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40,种间遗传距离为0.133~0.161。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3种蛉种各自形成一个进化支。各片区中华白蛉种群遗传多态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郑洛许片区单倍型多样性(0.966±0.007)和核酸多样性(0.011)均最高,安阳片区单倍型多样性(0.720±0.091)和核酸多样性(0.004)均最低。安阳片区、焦新片区中华白蛉种群优势单倍型均为Pch_Hap_2,2个片区种群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0.05<FST<0.15)和较频繁的基因交流(Nm值>1)。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安阳片区、焦新片区中华白蛉种群优势组分均为K5。郑洛许片区中华白蛉种群无明显优势单倍型,与另2个片区中华白蛉种群之间均存在极高遗传分化(FST>0.25)和极少基因交流(Nm值<1),其种群优势组分为K3。3个片区鳞喙司蛉种群遗传多态性水平差异不大。结论河南省存在中华白蛉、鳞喙司蛉、贝氏司蛉3种白蛉,其中贝氏司蛉为该省首次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发现。省内不同片区中华白蛉种群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和基因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蛉
中华白蛉
鳞喙司蛉
贝氏司蛉
内脏利什曼病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DNA条形码
遗传多态性
河南省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DNA条形码的河南省部分地区常见白蛉种群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丹
贺志权
杨成运
鲁德岭
孙毅莹
寇元静
钱丹
张红卫
刘颖
机构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省寄生虫病原与媒介医学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洛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河南省洛阳市媒介传染病病原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2-360,392,共10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222102310722)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联合共建项目(LHGJ20220171,LHGJ20230640)。
文摘
目的应用以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为分子标记的DNA条形码技术鉴定河南省常见白蛉蛉种,分析其种群遗传多态性,为该省内脏利什曼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2023年,在河南省有内脏利什曼病病例报告的安阳片区,郑州、洛阳、许昌(郑洛许)片区和无病例报告的焦作、新乡(焦新)片区的13个白蛉监测点采集白蛉样本,提取单只白蛉基因组DNA并扩增其COI基因。对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拼接序列经BLAST比对鉴定蛉种。采用Mega 11软件计算不同片区白蛉种内与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采用DnaSP软件计算白蛉COI基因核苷酸序列多态性,采用Arlequin软件计算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采用基因流值(Nm)衡量群体中基因流动,采用STRUCTURE软件对中华白蛉不同地理种群进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2021—2023年,自河南省郑洛许片区、焦新片区以及安阳片区13个白蛉监测点累计采集978只白蛉,随机选择其中475只进行检测。基于COI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检测鉴定出中华白蛉304只、鳞喙司蛉162只、贝氏司蛉9只,其中贝氏司蛉为河南省首次发现。各蛉种种内遗传距离为0.000~0.040,种间遗传距离为0.133~0.161。系统发育树分析显示,3种蛉种各自形成一个进化支。各片区中华白蛉种群遗传多态性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郑洛许片区单倍型多样性(0.966±0.007)和核酸多样性(0.011)均最高,安阳片区单倍型多样性(0.720±0.091)和核酸多样性(0.004)均最低。安阳片区、焦新片区中华白蛉种群优势单倍型均为Pch_Hap_2,2个片区种群间存在中度遗传分化(0.05<FST<0.15)和较频繁的基因交流(Nm值>1)。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安阳片区、焦新片区中华白蛉种群优势组分均为K5。郑洛许片区中华白蛉种群无明显优势单倍型,与另2个片区中华白蛉种群之间均存在极高遗传分化(FST>0.25)和极少基因交流(Nm值<1),其种群优势组分为K3。3个片区鳞喙司蛉种群遗传多态性水平差异不大。结论河南省存在中华白蛉、鳞喙司蛉、贝氏司蛉3种白蛉,其中贝氏司蛉为该省首次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发现。省内不同片区中华白蛉种群存在不同程度的遗传分化和基因交流。
关键词
白蛉
中华白蛉
鳞喙司蛉
贝氏司蛉
内脏利什曼病
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
DNA条形码
遗传多态性
河南省
Keywords
Sandfly
Phlebotomus chinensis
sergentomyia
squamirostris
sergentomyia bailyi
Visceral leishmaniasis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 gene
DNA barcoding
Genetic polymorphism
Henan Province
分类号
R384.1 [医药卫生—医学寄生虫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DNA条形码的河南省部分地区常见白蛉种群遗传多态性分析
王丹
贺志权
杨成运
鲁德岭
孙毅莹
寇元静
钱丹
张红卫
刘颖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