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progression of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Endostar) for the treatment of malignant serous effusion 被引量:1
1
作者 Ziyu Jiang Shukui Qin 《The Chinese-German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CAS 2011年第8期435-441,共7页
Since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rh-endostatin;Endostar) has been listed 5 years,clinicians have combined it with chem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s and other malignant tumors,and proved its effect and ... Since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rh-endostatin;Endostar) has been listed 5 years,clinicians have combined it with chem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lung cancers and other malignant tumors,and proved its effect and safety.A number of scholars have explored the application of Endostar 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chem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malignant serous effusion,finding its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toxicity;and that hydrops controlling is stronger,and that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It is worthy of conducting prospective,randomized and multi-center clinical studies and basic researches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ombinant human endostatin (rh-endostatin Endostar) malignant serous effusion ANTI-ANGIOGENESIS combined Chemotherapy
下载PDF
Cyto diagnosis and cytomorphologic analysis of hematolymphoid malignancy in serous effusion:a study of 23 cases
2
作者 何淑蓉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12年第4期205-206,共2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ytomorphologic and immunocytochemical approaches in the diagnosis of hematologic neoplasms in serious effusion. Methods The cytospin and Thinprep smears of effusion specimens were p...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cytomorphologic and immunocytochemical approaches in the diagnosis of hematologic neoplasms in serious effusion. Methods The cytospin and Thinprep smears of effusion specimens were prepared from 23 cases of lymphoid malignancies wi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IGNANCY serous neoplasms effusion histological LYMPHOID cytometry CYTOLOGIC confirmation OCCASIONALLY
原文传递
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李星洪 程燕君 +3 位作者 廖懂桃 王映伙 王慧娟 李秋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9期55-58,共4页
目的探究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2例胸腔积液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肺癌试验组(恶性,26例)和良性对照组(良性,26例)。两组均同步抽取患者的胸腔积液和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步检测... 目的探究胸腔积液中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2例胸腔积液患者,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分为肺癌试验组(恶性,26例)和良性对照组(良性,26例)。两组均同步抽取患者的胸腔积液和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同步检测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比较两组胸腔积液、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比较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与单项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良性对照组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分别为(2.99±1.25)ng/ml、(25.55±9.52)U/ml、(2.86±2.77)ng/ml、(8.75±8.24)ng/ml,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分别为(1.88±2.35)ng/ml、(23.15±5.93)U/ml、(1.75±2.05)ng/ml、(5.85±5.43)ng/ml;肺癌试验组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分别为(121.24±127.35)ng/ml、(351.11±249.81)U/ml、(105.27±110.85)ng/ml、(35.99±41.26)ng/ml,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分别为(41.33±64.36)ng/ml、(189.48±105.85)U/ml、(26.46±31.23)ng/ml、(17.18±21.26)ng/ml。肺癌试验组患者胸腔积液和血清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P<0.05);肺癌试验组患者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水平均明显高于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P<0.05)。CEA+CA125+Cyfra21-1+NSE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CEA、CA125、Cyfra21-1、NSE单项检测(P<0.05)。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EA、CA125、Cyfra21-1、NSE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可应用于临床上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胸腔积液 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MRI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价值
4
作者 许贝贝 《医疗装备》 2024年第9期24-26,30,共4页
目的分析MRI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的7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增强扫描及DWI检查。以手术或穿... 目的分析MRI增强扫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的7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增强扫描及DWI检查。以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表观弥散系数(ADC),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WI对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并选取最佳ADC阈值,进一步分析MRI增强扫描单一及联合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价值。结果76例患者经手术或穿刺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25例、良性51例。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ADC低于良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DWI的参数ADC预测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3,最佳阈值为1.240,此时诊断灵敏度为86.3%,特异度为80.0%。MRI增强扫描联合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增强扫描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增强扫描联合DWI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增强扫描单一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增强扫描 弥散加权成像 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良恶性
下载PDF
胸腔积液ADA、VEGF及血清CEA、CA125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5
作者 张庭秀 胡绳 +1 位作者 马李杰 肖贞良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3期35-39,共5页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住院治疗的188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细胞学、经皮穿刺胸膜活... 目的研究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AD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9月住院治疗的188例胸腔积液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细胞学、经皮穿刺胸膜活检结果,按胸腔积液性质分为良性组(n=105)与恶性组(n=83)。检测比较2组胸腔积液ADA、VEGF及血清CEA、CA125水平,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胸腔积液ADA、VEGF及血清CEA、CA125单独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Kappa一致性分析胸腔积液ADA、VEGF及血清CEA、CA125联合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准确率。结果良性组胸腔积液ADA水平[(54.47±8.96)U/L]高于恶性组[(21.49±5.37)U/L],胸腔积液VEGF及血清CEA、CA125水平[(213.46±35.27)ng/mL、(1.95±0.52)μg/mL、(324.59±9.26)U/mL]低于恶性组[(409.81±46.63)ng/mL、(21.39±3.54)μg/mL、(408.73±98.14)U/mL](P<0.05)。ROC曲线分析证实,胸腔积液ADA、VEGF及血清CEA、CA125对诊断恶性胸腔积液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0、0.871、0.892、0.796,均P<0.05。经Kappa一致性分析,胸腔积液ADA、VEGF及血清CEA、CA125联合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0.943,特异度为0.867,准确率为0.910,Kappa=0.815。结论胸腔积液ADA、VEGF及血清CEA、CA125均可用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四项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积液 良恶性 腺苷脱氨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癌胚抗原 糖类抗原125 诊断 鉴别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黄艳超 崔虎军 +3 位作者 姜红锦 郭文文 张兆国 韩子钦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控制效果有限,因此需要寻求有效的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以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贝伐珠单抗的出现为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系统回顾了贝伐珠单抗单药或联合治疗恶性胸... 传统的治疗方法对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控制效果有限,因此需要寻求有效的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以控制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贝伐珠单抗的出现为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系统回顾了贝伐珠单抗单药或联合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腹腔积液和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并阐述了恶性浆膜腔积液形成机制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作用。总结发现,贝伐珠单抗作为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药物,在恶性胸腔、腹腔和心包积液的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不仅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还不增加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缺乏大型临床研究、贝伐珠单抗治疗恶性腹腔积液与恶性心包积液仍缺乏统一标准、贝伐珠单抗应用于恶性心包积液的研究较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恶性浆膜腔积液 恶性胸腔积液 恶性腹腔积液 恶性心包积液
下载PDF
能谱曲线鉴别诊断良恶性浆膜腔积液 被引量:27
7
作者 鞠烨 刘爱连 +5 位作者 汪禾青 张婷 马春梅 刘静红 伟杰.阿南德 穆罕默德.阿尼尔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239-2242,共4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能谱曲线分析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并接受能谱CT扫描的浆膜腔积液患者66例,其中良性浆膜腔积液24例(63处),为肝硬化、心力衰竭/肾衰竭、炎症、结核所致;恶性浆膜腔积液42例(84处)...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能谱曲线分析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并接受能谱CT扫描的浆膜腔积液患者66例,其中良性浆膜腔积液24例(63处),为肝硬化、心力衰竭/肾衰竭、炎症、结核所致;恶性浆膜腔积液42例(84处),为胃肠道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肝脏转移瘤和卵巢恶性肿瘤所致。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并计算浆膜腔积液能谱曲线斜率,按斜率范围将曲线分为Ⅰ~Ⅳ型,分别统计良性、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曲线类型,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良性组Ⅰ~Ⅳ型曲线构成比分别为14.29%、14.29%、19.05%、52.38%,恶性组Ⅰ~Ⅳ型曲线构成比分别为73.81%、7.14%、11.90%、7.14%,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1,P<0.01)。Ⅰ型曲线以恶性为主,Ⅳ型曲线以良性为主,Ⅱ、Ⅲ型曲线鉴别良恶性积液有一定限度。结论能谱CT能鉴别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良性和恶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良、恶性胸水表达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癌胚抗原系统差别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薛承岩 刘怀深 +2 位作者 宋立刚 卢云涛 杨林瀛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2期1273-1275,共3页
目的 分析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CEAmRNA)癌胚抗原 (CEA)系统在良、恶性胸水中表达的差别 ,探讨应用CEAmRNA和CEA指标诊断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采集胸水为检测标本 ,其中恶性胸水 92例、良性胸水5 4例。应用反转录 套式 聚合酶链... 目的 分析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CEAmRNA)癌胚抗原 (CEA)系统在良、恶性胸水中表达的差别 ,探讨应用CEAmRNA和CEA指标诊断恶性胸水的价值。方法 采集胸水为检测标本 ,其中恶性胸水 92例、良性胸水5 4例。应用反转录 套式 聚合酶链反应 (RT NP PCR)检测CEAmRNA ,应用磁性抗体分离酶联免疫测定 (MAIA)检测CEA。结果 不同胸水表达CEAmRNA和CEA的阳性结果分别为 :良性 5 .6 % (3/ 5 4 )和 7.4 % (4/ 5 4 )、恶性 80 .4 %(74 / 92 )和 5 4 .3% (5 0 / 92 ) ,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指标诊断恶性胸水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 :CEAmRNA 94 .4 %和 80 .4 % ,CEA分别为 92 .6 %和 5 4 .3% ,CEAmRNA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EA(P <0 .0 1)。结论 CEAmRNA CEA系统在良、恶性胸水中的表达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可以用作诊断与鉴别诊断恶性胸水的指标。其中 ,CEAmRNA在恶性胸水中的表达率和敏感性比CEA更高 ,有望成为一个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水 恶性 胸水 良性 表达 癌胚抗原信使核糖核酸 癌胚抗原
下载PDF
HDCT量化分析鉴别浆膜腔积液性质的价值 被引量:5
9
作者 鞠烨 刘爱连 +5 位作者 汪禾青 张婷 马春梅 刘静红 伟杰阿南德 莫海默德阿尼尔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5期803-806,共4页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量化分析鉴别浆膜腔积液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体检或者肿瘤复查等原因进行能谱CT扫描并经证实的浆膜腔积液患者66例,并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良性浆膜腔积液(包括肝硬化性、心衰或肾衰性... 目的探讨CT能谱成像量化分析鉴别浆膜腔积液性质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因体检或者肿瘤复查等原因进行能谱CT扫描并经证实的浆膜腔积液患者66例,并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将其分为良性浆膜腔积液(包括肝硬化性、心衰或肾衰性、炎症性、结核性)和恶性肿瘤所致的恶性浆膜腔积液(胃肠道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肝脏转移和卵巢恶性肿瘤所致)。应用能谱分析软件,分别测量这些浆膜腔积液的常规混合能量CT值、不同Kev水平(40~140)Kev CT值、有效原子序数,再比较良性与恶性上述定量参数的差异,结果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①混合能量CT值:良恶性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②良恶性积液在低能量(40~50Kev)的CT值有差异;在高能量图像上(80~140)Kev的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60~70Kev单能量(接近于混合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有效原子序数:良、恶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组(7.54±0.21)高于恶性组(7.31±0.20)。结论浆膜腔积液的性质单凭常规混合能量及60~70Kev的CT值是无法鉴别的;而低能量图像(40~50Kev)的CT值在良恶性积液的鉴别中起到重要作用;有效原子序数对积液性质诊断有一定的价值。能谱CT为鉴别浆膜腔积液的性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多参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良性和恶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块在分子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缨 周瑜 +1 位作者 梅佳 曹晓卉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块技术在分子病理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85例恶性浆膜腔积液分层离心获取肿瘤细胞并制作成石蜡细胞块,应用常规病理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细胞块切片... 目的探讨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块技术在分子病理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85例恶性浆膜腔积液分层离心获取肿瘤细胞并制作成石蜡细胞块,应用常规病理染色、免疫组化染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测序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结果细胞块切片中肿瘤细胞丰富、集中,细胞结构清晰,并保持部分组织学形态特征,免疫组化染色能够辅助肿瘤确诊及明确分型,荧光原位杂交和基因测序可提供基因扩增及突变情况。30例非小细胞肺癌样本中10例EGFR基因的FISH阳性,8例EGFR基因突变。结论恶性浆膜腔积液细胞块技术对于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临床意义,可以帮助肿瘤确诊并查找原发灶,有效指导肿瘤分子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浆膜腔积液 细胞块 免疫组化染色 荧光原位杂交 基因
下载PDF
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及hTERT、PCNA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丽颖 刘邦荣 +4 位作者 陆军 凌明德 陈洁 李朋 蒋艳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8-182,共5页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DNA倍体分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NOR)染色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 背景与目的: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仍然是临床的一大难题,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DNA倍体分析、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AgNOR)染色及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TERT)、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来探讨其对良恶性胸腹水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间因胸腹水就诊的患者67例,每位患者除常规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外,还分别进行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和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胸腹水脱落细胞hTERT和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FCM-DNA倍体分析、AgNOR染色及hTERT、PCNA的表达在良恶性胸腹水之间差异显著。上述诸指标与细胞学比较显示,AgNOR染色敏感性最高为89.1%;细胞学及hTERT和PCNA检测特异性最高,为100%;而AgNOR染色及hTERT检测准确率最高,为89.6%。联合检测发现细胞学联合hTERT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1.3%(42/46)。结论:DNA异倍体、hTERT和PCNA的表达及AgNOR颗粒数增多均是恶性胸腹水的特征,可作为胸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重要辅助手段,而细胞学联合hTERT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可提高单纯细胞学的阳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恶性腹水 FCM—DNA倍体分析 AGNOR HTERT PCNA 诊断
下载PDF
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超 黄勇 +4 位作者 成远 张珏 陈歆妮 薛松 陈映霞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03-607,共5页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以确定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采用诊断性试验荟萃分析的标准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汇总各研究中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 目的通过荟萃分析以确定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采用诊断性试验荟萃分析的标准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汇总各研究中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优势比,并绘制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结果最终纳入16项独立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共1602例样本。MOC-31诊断恶性浆膜腔积液的灵敏度为0.90(95%CI:0.88~0.92),特异度为0.98(95%CI:0.96~0.99),阳性似然比为18.43(95%CI:11.38~29.84),阴性似然比为0.11(95%CI:0.07~0.17),诊断优势比为349.19(95%CI:138.73~878.95)。灵敏度与特异度交点最大值为0.96。结论 MOC-31在鉴别良恶性浆膜腔积液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SROC曲线显示其诊断效率较高,具有较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C-31 浆膜腔积液 良恶性 诊断 META分析
下载PDF
VEGF、EGFR及CD40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 被引量:8
13
作者 丁彦 周建荣 +3 位作者 帅萍 廖长风 王颖 袁小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0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R)及CD40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确诊为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合...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EGFR)及CD40检测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确诊为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6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结核性胸膜炎合并胸腔积液的患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并比较两组VEGF、EGFR及CD40的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各项指标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胸腔积液中VEGF、EGFR及CD40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GF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为0.840,以893.50pg/mL为截点值,敏感性为70.00%,特异性为91.70%。EGFR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为0.839,以29.50mg/L为截点值,敏感性为80.00%,特异性为88.30%。CD40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曲线下面积为0.911,以41.50pg/mL为截点值,敏感性为85.00%,特异性为93.30%。CD40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效能优于VEGF、EGFR。结论恶性胸腔积液中VEGF、EGFR及CD40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三者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CD40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高于VEGF、EGF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胸腔积液 鉴别诊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CD40
下载PDF
细胞形态学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周庆 吴又明 王红霞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1期1528-1529,共2页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检验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胸腹水180例患者采用常规有核细胞计数检查,对其中78例细胞体积较大的胸腹水患者采用细胞形态学检验,并使用离心涂片以及瑞氏...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检验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细胞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1月至2013年11月该院收治的胸腹水180例患者采用常规有核细胞计数检查,对其中78例细胞体积较大的胸腹水患者采用细胞形态学检验,并使用离心涂片以及瑞氏染色方式鉴别胸腹水患者的良恶性。结果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显示,78例胸腹水患者中有56例患者为恶性细胞,同时采用临床、病理学以及其他检验方法确定有60例胸腹水患者属于恶性,诊断符合率高达93.3%。结论细胞形态学对鉴别良恶性胸腹水细胞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且特异性和灵敏度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恶性胸腹水 细胞形态学 临床价值
下载PDF
VEGF、CEA、CA153联合检测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镜銮 张正寿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4期559-560,共2页
目的评价胸腔积液VEGF、CEA、及CA153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集胸腔积液患者胸水样本80例,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应用ELISA方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中VEGF、CEA和CA153的水平。结果恶性... 目的评价胸腔积液VEGF、CEA、及CA153联合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集胸腔积液患者胸水样本80例,其中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0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30例,应用ELISA方法及化学发光法检测标本中VEGF、CEA和CA153的水平。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VEGF、CEA、及CA153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P<0.01),VEGF、CEA、及CA153联合检测可使鉴别诊断敏感性明显提高,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敏感度为94.28%,特异度为76.93%。结论肿瘤标志物CEA、CA153和CY211的联合检测,对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联合方式以VEGF+CEA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良性胸腔积液 VEGF CEA CA153
下载PDF
CEA、CA19-9、CA125在鉴别伴有胸腔积液的良恶性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陶绍能 周建国 +1 位作者 程光华 阮昊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12-314,共3页
目的:通过对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的检测,探讨各指标在对伴胸腔积液的肺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对30例肺癌患者,3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胸... 目的:通过对胸腔积液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的检测,探讨各指标在对伴胸腔积液的肺部良、恶性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对30例肺癌患者,30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的胸腔积液标本进行三种肿瘤标志物测定,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建立合理的临床判断临界值。结果:三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组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P<0.05)。CEA、CA125、CA19-9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5.18ng/m l、599.275U/m l、22.00U/m l,其敏感性分别为83.3%、80.0%、76.7%,特异性为93.3%、60.0%、86.7%,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0.668、0.837,经统计有显著差异(P<0.05)。联检优于单项测定,以胸腔积液CEA+CA19-9方式最佳,灵敏度和特异度可达到93.3%和80%。结论:检测胸腔积液CEA、CA125、CA19-9对鉴别良、恶性肺部疾病有重要价值,联检可提高辅助诊断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良恶性肺部疾病 胸腔积液 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下载PDF
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张芷毓 秦叔逵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797-806,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知网(CNKI),收集1996年1... 目的系统评价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及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知网(CNKI),收集1996年1月至2017年2月间发表的有关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Juni 4条质量评价标准和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纳入符合要求的RCT,并对其数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0版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情况。结果初步检索相关研究文献730篇,共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RCT 22项,合计128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榄香烯乳联合常规化疗组(联合组)患者的总有效率(RR=1.42,95%CI:1.25~1.60,P<0.01)和生活质量改善率(RR=2.08,95%CI:1.76~2.47,P<0.01)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对照组);联合组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和肝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是发热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胸腔内给药后两组胸痛发生率分别为29.79%和22.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37,95%CI:0.96~1.96,P=0.08)。Juni质量评价标准显示,纳入的RCT质量评价仅为B级或C级,GRADE系统证据质量评价均为中级;但漏斗图显示纳入的RCT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榄香烯乳注射液联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能够显著地协同增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减轻了大剂量单药灌注化疗引发的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伤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同时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因此,可以作为临床上治疗恶性浆膜腔积液的一种优选方案。但是,鉴于受到当时医学科学发展和研究水平的局限性,纳入的RCT质量不高,本Meta分析的结论尚需进一步证明,建议开展大样本的、高质量的RCT和/或真实世界研究(RWS),以获得更充分的、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加以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浆膜腔积液 榄香烯乳注射液 化学治疗 系统评价/META分析
下载PDF
702例浆膜腔积液恶性细胞学检查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吴晓芝 富艳冰 +3 位作者 张振华 黄秀霞 吴广平 周艳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 :检查和分析浆膜腔积液中恶性细胞 ,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抽取浆膜腔积液立即送检 ,行瑞氏—姬姆萨染色 ,镜检。结果 :3 6 72例浆膜腔积液中检测到恶性细胞 70 2例 ,阳性率 19.1%。最多见于胸腔积液 (393例 ,占 5 6 % ) ... 目的 :检查和分析浆膜腔积液中恶性细胞 ,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抽取浆膜腔积液立即送检 ,行瑞氏—姬姆萨染色 ,镜检。结果 :3 6 72例浆膜腔积液中检测到恶性细胞 70 2例 ,阳性率 19.1%。最多见于胸腔积液 (393例 ,占 5 6 % ) ,其次为腹腔积液 (2 46例 ,占 35 .2 % ) ,心包积液最少 (6 3例 ,占 8.8% )。其中腺癌 5 6 3例 (占90 .2 % ) ,鳞癌 5 3例 (占 7.6 % ) ,未分化癌 2 0例 (占 2 .9% ) ,恶性淋巴瘤 31例 (占 4.4% ) ,恶性间皮瘤 10例 (占1.4% )。结论 :浆膜腔脱落细胞学的检查对于在临床上难以找到诊断依据的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浆膜腔积液 细胞学诊断 腺癌 鳞癌 未分化癌
下载PDF
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勤 叶廷军 樊绮诗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特异性标记非肿瘤性增生的间皮细胞、转移性腺癌及恶性间皮瘤细胞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浆膜腔积液标本170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检细胞学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标记一系列单克隆抗体:癌胚抗原(CEA)...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特异性标记非肿瘤性增生的间皮细胞、转移性腺癌及恶性间皮瘤细胞在积液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浆膜腔积液标本170例,苏木素-伊红(HE)染色,镜检细胞学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标记一系列单克隆抗体:癌胚抗原(CEA)、上皮细胞膜抗原(EMA)、细胞角蛋白(CK)、上皮相关抗原(MOC-31)、上皮细胞钙粘蛋白E、波形蛋白(VIM)和结蛋白。酶染色采用生物素化酶二步法。采用双盲法阅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结果上述几种抗体在反应性增生的间皮细胞、癌和恶性间皮瘤3组标本中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癌症组的CEA、EMA、MOC-31、钙粘蛋白E和CK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97%、89%、92%和94%,而VIM和结蛋白呈现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和11%。良性间皮细胞标本组中,VIM和结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和91%,而CEA、EMA、MOC-31、钙粘蛋白E显示低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16%、9%和6%。恶性间皮瘤标本组中,CK、VIM、结蛋白呈现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而CEA、EMA、MOC-31、钙粘蛋白E表达呈阴性。结论选择一组特异性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可帮助传统的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良、恶性浆膜腔积液的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细胞化学 浆膜腔积液 腺癌 反应性增生的间皮细胞 恶性间皮瘤
下载PDF
内生场热化治疗老年恶性浆膜腔积液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小青 田华琴 +4 位作者 梁贵文 李宏良 王斌 陈学彰 杨耀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9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腔内局部化疗+静脉全身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的疗效。方法:7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经病理检查诊断明确,根据原发肿瘤类型适当选择顺铂(DDP)、博来霉素(BLM)、5-氟尿嘧啶(5-FU)、吡柔比星(THP...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腔内局部化疗+静脉全身化疗联合内生场热疗的疗效。方法:7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经病理检查诊断明确,根据原发肿瘤类型适当选择顺铂(DDP)、博来霉素(BLM)、5-氟尿嘧啶(5-FU)、吡柔比星(THP)腔内灌注化疗,腔内化疗每周2~3次,共3~4周,平均治疗3~4次。同时根据不同肿瘤选择静脉全身化疗,并以浆膜腔积液为中心,灌注当日行内生场热疗。结果:40例恶性胸腔积液有效率为87.5%,29例恶性腹腔积液有效率为69.0%,3例恶性心包积液有效率为100.0%,其中,肺癌、乳腺癌、肠癌及卵巢癌所致恶性浆膜腔积液疗效相对较好。各组治疗前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活化T细胞(CD3+/HLA-DR+)治疗后较治疗前升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恶性浆膜腔积液内生场热化治疗疗效确切,其疗效可能与热疗诱发机体抗肿瘤免疫效应有关,患者毒副反应轻,可安全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浆膜腔积液 内生场热疗 化疗 细胞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