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观音山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冬季生境选择 被引量:4
1
作者 孔飞 朱云 +4 位作者 常保华 蔡琼 张洪峰 李鹏 吴晓民 《陕西林业科技》 2013年第3期25-27,56,共4页
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对陕西省佛坪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鬣羚的栖息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其冬季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为灌木密度、灌木距离、灌木大小、乔木密度、乔木距离、乔木大小、岩石距离、坡度、郁闭度、隐蔽级、海拔和食... 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对陕西省佛坪县观音山自然保护区鬣羚的栖息地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其冬季生境选择的主要生态因子为灌木密度、灌木距离、灌木大小、乔木密度、乔木距离、乔木大小、岩石距离、坡度、郁闭度、隐蔽级、海拔和食物丰富度因子。此外,鬣羚冬季喜欢在离水源地较近,远离人为干扰的中低山的南坡向阳面、中坡位或下坡位的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羚 生境选择 观音山
下载PDF
鬣羚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延龄 巩会生 +3 位作者 曾治高 王学志 朱乐 赵纳勋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56,共7页
2002~2004年采用检查自然死亡个体的胃内容物和在野外直接观察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采食植物种类中的两种方法,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鬣羚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在38只死亡鬣羚的胃内容物和49个采食地中共记录到鬣羚采食... 2002~2004年采用检查自然死亡个体的胃内容物和在野外直接观察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采食植物种类中的两种方法,在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鬣羚的食性进行了研究.在38只死亡鬣羚的胃内容物和49个采食地中共记录到鬣羚采食的植物121种,其中木本植物72种,占食物种类的60%;草本38种(包括2种竹子),占31%;其余11种分别为藤本3种、苔藓和蕨类6种、菌类2种,占9%.鬣羚在夏季采食的植物种类最多,有92种;冬季采食的只有43种.植物的嫩枝和树叶是鬣羚的主要食物.在研究地区中,鬣羚和羚牛食物重叠比例超过30%,冬季重叠的比例高达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羚 食性 佛坪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西藏慈巴沟自然保护区鬣羚生境选择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25
3
作者 吴鹏举 张恩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2,共7页
2001年12月至2002年8月,在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设立固定样方的方法,调查鬣羚对植被类型,海拔、坡度、郁闭度、隐蔽度以及水源距离等指标的选择利用情况。通过计算Ivlev的选择性指数,对鬣羚植被类型选择及其季节性变化进... 2001年12月至2002年8月,在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设立固定样方的方法,调查鬣羚对植被类型,海拔、坡度、郁闭度、隐蔽度以及水源距离等指标的选择利用情况。通过计算Ivlev的选择性指数,对鬣羚植被类型选择及其季节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鬣羚冬季主要选择箭竹—针叶林型,到春季向下迁移,对针阔混交林的选择性最大,而夏季向上迁移,利用范围扩大,选择类型包括针阔混交林、箭竹—针叶林、杜鹃—针叶林。鬣羚对植被与对海拔高度选择趋势呈极显著相关(P<0 01),表明海拔高度和植被类型对鬣羚活动分布有着相似的影响。食物的季节性变化可能是鬣羚对植被类型和垂直高度选择变化的主要原因。鬣羚在春季和冬季对平缓坡利用最大,夏季对急陡坡利用最大,这可能是因为随坡位变化而表现出的冬春与夏季差异。但鬣羚对隐蔽度、郁闭度和水源距离这3个因子的选择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仅表现为利用中隐蔽度、高郁闭度和距离水源较近的地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羚 栖息地选择 季节性变化 偶蹄类
下载PDF
藏东南地区羚牛和鬣羚栖息地利用的种间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吴鹏举 郭光普 张恩迪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69,共6页
从2001年12月到2002年7月,在西藏东南部的慈巴沟自然保护区随机选择样线起始点,采用机械布点法设置了187个10m×10m的固定样方,记录了样方所在的植被类型与海拔、坡度等9个数量化因子,并分别在冬、春、夏三季检查样方是否被羚牛(Bud... 从2001年12月到2002年7月,在西藏东南部的慈巴沟自然保护区随机选择样线起始点,采用机械布点法设置了187个10m×10m的固定样方,记录了样方所在的植被类型与海拔、坡度等9个数量化因子,并分别在冬、春、夏三季检查样方是否被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和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利用。冬季,羚牛最喜爱杜鹃针叶林,而鬣羚仅喜爱箭竹针叶林。对9个数量化因子的判别分析表明,冬季,羚牛与鬣羚之间在栖息地利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春季,羚牛最喜欢箭竹针叶林,其次是针阔混交林,而鬣羚最喜爱针阔混交林,其次是箭竹针叶林;判别分析显示种间达到了显著性差异;其中,坡度、坡向和水源距离3个因子的种间差异最显著。夏季,羚牛最喜爱高山草甸,鬣羚对针阔混交林、箭竹针叶林和杜鹃针叶林都喜爱;判别分析显示种间达到了显著差异,其中,海拔、隐蔽度、郁闭度、乔木密度和箭竹密度5个因子的种间差异最显著。本文从动物行为模式、食性和选择因子尺度等方面讨论了羚牛与鬣羚栖息地分化的机理及其共存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鬣龄 栖息地利用 种间关系 季节变化
下载PDF
四川唐家河羚牛、鬣羚、斑羚春冬季生境选择比较研究 被引量:38
5
作者 吴华 胡锦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627-1633,共7页
1998年 3月~ 1 999年 2月 ,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运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 ,对羚牛、鬣羚、斑羚春冬季对生境的利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它们在生境选择上有部分重叠 ,但是其对生境的利用方式均有显著的差异... 1998年 3月~ 1 999年 2月 ,在四川省青川县唐家河自然保护区 ,运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 ,对羚牛、鬣羚、斑羚春冬季对生境的利用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虽然它们在生境选择上有部分重叠 ,但是其对生境的利用方式均有显著的差异。在春季 ,羚牛主要利用海拔较高、食物丰富度高、灌木较大、离灌木较远的生境 ;鬣羚和斑羚主要利用海拔较低、食物丰富度中等、灌木较小、离灌木较近的生境。在冬季 ,羚牛主要利用坡度适中、海拔适中、乔木较大、乔木较稀、离乔木较远的生境 ;鬣羚主要利用坡度较陡、海拔较高、乔木较小、乔木较稀、离乔木适中的生境 ;斑羚主要利用坡度较缓、海拔较低、乔木较小、乔木较密、离乔木较近的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鬣羚 斑羚 冬季 生境选择 四川唐家河 春季
下载PDF
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水平上对鬣羚系统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崔雨新 王小明 梁云媚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1-258,共8页
测定了鬣羚在中国的 7个地方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 41 9bp的片段序列 ,并分析了其序列差异 ,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 :鬣羚各种群间的序列差异在 0~ 1 4 31 %。鬣羚种群最早在大约 5 7百万年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并... 测定了鬣羚在中国的 7个地方种群的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的 41 9bp的片段序列 ,并分析了其序列差异 ,构建了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 :鬣羚各种群间的序列差异在 0~ 1 4 31 %。鬣羚种群最早在大约 5 7百万年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并且在中国最早可能是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区域开始演化的 ,随后向周围地区辐射扩散。日本鬣羚的分化时间大约在 3 1百万年前 ,并且可能是从中国大陆迁移过去的。白玉和道孚的鬣羚种群 (与其它种群的碱基替换率 >1 1 2 1 % ) ,日本鬣羚种群 (与其它种群的碱基替换率 >7 63% ) ,洛扎的鬣羚种群 (与其它种群的碱基替换率 >4 0 5 % )的分化估计已接近或达到亚种水平。鬣羚在中国至少存在 3个进化显著单元 :A 白玉和道孚种群 ;B 洛扎种群 ;C 隆子、陕西、皖南和德格种群。建议将它们分开管理 ,避免杂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羚 分子系统发育 亚种分化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基因序列分析
下载PDF
野生仔鬣羚的人工育幼 被引量:3
7
作者 于学伟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92-95,111,共5页
为了给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和鬣羚的人工育幼提供可借鉴的基础资料,对1只野生雌性幼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成功地进行了人工育幼,在喂养的前3个月中,对其饲喂方法进行试验,并记录其体重、体长生长状况及体温、呼吸、心律等一... 为了给野生动物的人工育幼和鬣羚的人工育幼提供可借鉴的基础资料,对1只野生雌性幼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成功地进行了人工育幼,在喂养的前3个月中,对其饲喂方法进行试验,并记录其体重、体长生长状况及体温、呼吸、心律等一些基本数据。结果表明,幼鬣羚在2个月时断奶为好;幼鬣羚体温在37.9-39.6℃之间变化为正常;在育幼过程中每日平均增重为177 g,最大增重为每日增长433 g;在人工饲养过程中要注意补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羚 人工育幼 饲养
下载PDF
鬣羚的行为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才益 胡新波 《野生动物》 2012年第1期5-7,53,共4页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采用了目标动物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对鬣羚的冲撞、攻击、领域、择偶、繁殖、母仔等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鬣羚初入新环境中,有高度的敏感性,由此产生强烈的应激行为。其中,猛烈地冲击笼舍和不停地向上跳跃是...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采用了目标动物取样法和随机取样法,对鬣羚的冲撞、攻击、领域、择偶、繁殖、母仔等行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鬣羚初入新环境中,有高度的敏感性,由此产生强烈的应激行为。其中,猛烈地冲击笼舍和不停地向上跳跃是其严重的应激行为之一;有较强的领域行为;在繁殖期间鬣羚对配偶具有选择性;发情高峰期1~2d,怀孕4个月后,腹部明显向两侧膨大,怀孕期220~226 d:仔羚在产后需2h以上才能站立;在15日龄内母羚平均每天要哺乳6~8次;2月龄时,能较好地吃食人工饲料,断奶月龄在2~3个月,断奶时宜将母羚隔至邻笼而将仔羚留在原笼舍。鬣羚笼舍围栏的高度宜在2.5~3m,应为新进的鬣羚提供较暗的小内室,保持安静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羚 行为 观察
下载PDF
圈养幼鬣羚生长发育及行为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福云 于学伟 江志 《野生动物》 2013年第2期67-69,119,共4页
对5只鬣羚幼仔(2♀3♂)在非麻醉状态下测量了体尺与体重,并进行了行为观察。鬣羚幼仔出生至50日龄体重、体长、后足长、肩高、胸围、耳长和尾长均随幼仔日龄增加呈增长趋势,日增重平均值0.24 kg,相对增长194%,生长系数为3.01,至50日龄... 对5只鬣羚幼仔(2♀3♂)在非麻醉状态下测量了体尺与体重,并进行了行为观察。鬣羚幼仔出生至50日龄体重、体长、后足长、肩高、胸围、耳长和尾长均随幼仔日龄增加呈增长趋势,日增重平均值0.24 kg,相对增长194%,生长系数为3.01,至50日龄时体重增长了2倍。观察发现,幼仔17日龄采食树叶,55日龄出现爬跨行为。研究结果显示,幼仔平均55日龄学习爬跨行为,为其自身独立生活与成年后的繁殖后代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圈养条件下过早地隔离将不利于鬣羚饲养。5月龄时幼仔与母亲有争抢食物的行为,因而此时可将幼仔与母兽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鬣羚 幼仔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中华鬣羚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怀君 吕旭 +3 位作者 王晓芳 寇卫利 缪国辉 袁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50-1657,共8页
栖息地破碎化、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着中华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的生存。目前,中华鬣羚的行为研究还比较匮乏,因此有必要构建中华鬣羚的行为谱及PAE(posture-act-environment)编码系统,以期促进其基础行为资料的完善,为深入开... 栖息地破碎化、人为干扰等因素影响着中华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的生存。目前,中华鬣羚的行为研究还比较匮乏,因此有必要构建中华鬣羚的行为谱及PAE(posture-act-environment)编码系统,以期促进其基础行为资料的完善,为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保护工作奠定基础。本文旨在:(1)参照国内常用的动物行为编码方法,以"姿势–动作–环境"为轴心,建立中华鬣羚的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并随机抽取20%的中华鬣羚视频作为检测样本,对行为谱的实际使用效果进行测试。(2)对中华鬣羚的行为数据进行统计并通过计算行为多样性指数,分析各特定年龄组间的行为多样性差异,检验特定年龄组与行为多样性指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通过区别和归类中华鬣羚的10种姿势、80种动作、9种环境、78种行为,首次建立了中华鬣羚的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经测试,该行为谱能够客观地对中华鬣羚行为进行识别和归类。(2)与亚成体和幼体相比,中华鬣羚成体特定行为类型的行为多样性指数(A;)、绝对行为多样性指数(A)、相对行为多样性指数(r)和校正行为多样性指数(r-variable)均为最高;中华鬣羚亚成体特定行为类型的行为多样性指数(A;)、绝对行为多样性指数(A)、相对行为多样性指数(r)介于成体和幼体之间;中华鬣羚幼体的特定行为类型的行为多样性指数(A;)、绝对行为多样性指数(A)和相对行为多样性指数(r)最低,校正行为多样性指数(r-variable)高于亚成体。(3)中华鬣羚行为谱可用于其行为学研究,今后应获取繁殖行为的图像数据,更新行为谱及PAE编码系统。(4)3个特定年龄组中华鬣羚的各行为多样性指数之间差异不显著(F=0.013, P=0.987),从幼体到成体,中华鬣羚的特定行为类型的行为多样性指数(A;)、绝对行为多样性指数(A)和相对行为多样性指数(r)随年龄的增大呈递增趋势。综上所述,我们应深入研究中华鬣羚行为学,为其保护工作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鬣羚 行为谱 PAE编码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