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定量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V-DNA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
作者 吕卉 徐皖苏 +1 位作者 马立宪 张惠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3期1-2,共2页
对24例慢性乙型肝炎(下称慢乙肝)患者于肝穿同日留取血清,分别进行肝组织HBV-DNA、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血清HBeAg量的测定, 并比较肝组织与血清HBV-DNA定量的差异,分析肝组织HBV-DNA定量与... 对24例慢性乙型肝炎(下称慢乙肝)患者于肝穿同日留取血清,分别进行肝组织HBV-DNA、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血清HBeAg量的测定, 并比较肝组织与血清HBV-DNA定量的差异,分析肝组织HBV-DNA定量与血清HBV-DNA定量、HBeAg量及肝功能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比较各型慢乙肝肝组织HBV-DNA定量的差异。结果显示,肝组织HBV-DNA定量明显高于血清HBV-DNA定量,二者的对数值呈显著相关;肝组织HBV-DNA定量与HBeAg量呈中度相关,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与球蛋白之比(A/G)无关,各型慢乙肝肝组织HBV-D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肝组织HBV-DNA定量较血清HBV-DNA定量、HBeAg量更能反映肝内HBV复制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组织 hbv-dna HBEAG 定量分析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含量与肝纤维化、实质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赖菁 柯伟民 +3 位作者 顾琳 苏中振 陈幼明 揭育胜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肝实质内HBV-DNA的复制状态。方法8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同期接受血清HBV-DNA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肝活检组织学肝纤维化分期及B型超声波仪测量肝脏径线。结果肝组织肝纤...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不同肝纤维化分期的肝实质内HBV-DNA的复制状态。方法85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同期接受血清HBV-DNA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肝活检组织学肝纤维化分期及B型超声波仪测量肝脏径线。结果肝组织肝纤维化分期从S1~S4期,患者血清HBV-DNA定量、右肝斜径和左肝上下径的均数值均呈趋势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HBV-DNA含量两两比较,S1期与S4期、S2期与S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期与S2、S2期、S3与S2、S4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HBV-DNA定量及其肝实质系数(右肝斜径和左肝上下径乘积)联合考虑,相同量系数的肝实质所承担产生血清HBV-DNA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不同纤维化分期中“健存”肝细胞内HBV-DNA的复制状态可能并无改变,患者血清HBV-DNA含量下降与提供HBV-DNA复制场所的肝细胞总量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hbvdna含量 肝纤维化 肝实质系数
下载PDF
血浆置换对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HBV DNA含量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清海 莫文成 +2 位作者 李德辉 杨春芳 陈礼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47-248,共2页
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随机选取60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20例为对照组,40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40例经PE治疗的... 探讨经血浆置换(PE)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的变化对预后的影响。随机选取60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阳性患者,20例为对照组,40例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PE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40例经PE治疗的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下降,PE治疗有效组比PE治疗无效组和对照组降低更明显,且肝功能指标改善也更明显。PE治疗可以有效的去除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改善肝功能及预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血清hbv dna水平 预后
下载PDF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及血清HBV-DNA水平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叶程 江金香 +2 位作者 叶绿菊 翁佳丽 邵初晓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9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与血清HBV-D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4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V-DNA水平,采用ELISA...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与血清HBV-D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医院诊治的40例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的HBV-DNA水平,采用ELISA检测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主要肝功能指标,分析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主要肝功能指标与血清HBV-DNA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入选的40例患者中以HBV-DNA拷贝系数≤1.0×10~4为主,占55%,且血清表型主要以1、4、5为主。其次为HBVDNA拷贝系数〉1.0×10~5,占35%,血清表型主要以1、3、5为主;对于DNA拷贝数〉1.0×10^5患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以及转肽酶水平以及总胆汁酸水平,显著高于DNA拷贝数为1.0×10^4~1.0×10^5以及DNA拷贝数≤1.0×10^4患者(P〈0.05)。结论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中主要肝功能指标与血清HBV-DNA呈现出正相关性。且高血清HBV-DNA拷贝数妊娠合并乙型肝炎患者主要以大三阳为主,能够辅助衡量肝脏炎症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合并乙型肝炎 主要肝功能指标 血清hbv-dna 相关性
下载PDF
不同阶段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HBsAg定量值与血清HBV DNA水平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学平 邵宏伟 王静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1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阶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值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414例慢性HBV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感染自然病程将患者分为A(慢性HBV携带者,5... 目的研究不同阶段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HBsAg)定量值与血清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诊治的414例慢性HBV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感染自然病程将患者分为A(慢性HBV携带者,52例)、B(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132例)、C[乙型肝炎E抗原(HBeAg)(+)慢性乙型肝炎(CHB)组,137例]、D[HBeAg(-)CHB组,59例]、E[HBeAg(+)乙肝肝硬化(LC-B)组,34例]5个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BsAg定量值和HBV DNA水平,并分析两者相关性。结果各组间HBsAg和HBV D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血清HBsAg值:A组>C组>D组>B组>E组,HBV DNA水平:A组>C组>D组>E组>B组(P<0.05);除活动性HBsAg携带患者外,总体HBV感染者血清HBsAg与HBV DNA呈正相关性(r=0.712,P<0.05)。根据患者不同感染自然病程分组发现,HBeAg(-)、(+)CHB组患者以及慢性HBV携带者HBsAg水平与HBV DNA之间均呈相关性(r分别为0.395、0.651、0.352,P均<0.05)。结论慢性HBV携带患者HBsAg值最高,且CHB患者HBsAg水平与HBV DNA存在相关性,检测不同阶段HBsAg水平变化可为疾病进程预测以及患者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乙肝表面抗原 血清hbv dna水平
下载PDF
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周莹 张军霞 +2 位作者 黄舒 刘黎明 郭威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9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通过对血清低病毒载量HBV DNA(<1000 IU/mL)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检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水平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肝癌临床治疗的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江汉大学附属湖... 目的通过对血清低病毒载量HBV DNA(<1000 IU/mL)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肝癌(HCC)患者检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血清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水平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细胞肝癌临床治疗的帮助。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0月在江汉大学附属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普通荧光探针法HBV DNA水平持续小于1000 IU/mL的96例HCC患者血清,进行血清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分析患者血清免疫学标志、肝功能指标与HBV DNA水平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结果96例乙型肝炎相关性HCC患者当中,HBV DNA水平大于10 IU/mL有74例(77.1%)。HBV DNA水平大于10 IU/mL者的肝硬化发生率、肝功能指标(ALT、γ?GT)异常率均较HBV DNA水平小于10 IU/mL者高。结论乙型肝炎相关性HCC与乙型肝炎病毒持续复制有关,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较普通荧光探针法HBV DNA检测更有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低病毒载量 肝细胞癌 高灵敏度hbv dna检测
下载PDF
不同阶段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HBsAg定量值与血清HBV DNA水平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葛琳娜 《科学咨询》 2022年第5期120-122,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其血清表面抗原(HBsAg)的定量值,与血清HBV、DN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摘选我院2019~2020年收治的30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慢性HBV携带患者60例为A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60例为B组、乙型肝炎E...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其血清表面抗原(HBsAg)的定量值,与血清HBV、DN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摘选我院2019~2020年收治的300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其中慢性HBV携带患者60例为A组、非活动性HBsAg携带者60例为B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合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60例为C组、[HBeAg(-)CHB]患者60例为D组、[HBsAg(+)乙肝肝硬化(LC-B)]患者60例为E组。检测收集各组血清HBsAg定量值与HBV、DNA水平,研究这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各组间患者的血清HBsAg定量值与HBV、DNA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其中血清HBsAg比较:A>C>D>B>F;HBV与DNA水平比较:A>C>D>E>B,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不包含活动性HBsAg携带者,HBV整体感染患者的血清HBsAg定量值与HBV、DNA水平之间的关系具有正相关性,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以患者不同感染自然病程为依据进行分组可知,HBeAg(-)、(+)CHB患者以及慢性HBV携带者的HBsAg水平与HBV、DNA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慢性HBV携带患者的HBsAg数值最高,同时CHB患者的HBsAg水平与HBV、DNA之间具有相关性,不同检测阶段的HBsAg水平变化,可以用于预测患者的疾病进展过程,由此为患者良好的预后提供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 血清HBsAg定量值 血清hbv dna水平 相关性
下载PDF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发生HBV逆转录酶区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分析 被引量:19
8
作者 赵攀 钟彦伟 徐东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HBV逆转录酶区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关系。方法对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逆转录酶区出现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慢性HBV感染者做回顾性调查与随访,并分析其突变前后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HBV逆转录酶区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关系。方法对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逆转录酶区出现单独A181位点突变的慢性HBV感染者做回顾性调查与随访,并分析其突变前后病毒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中,3例发生逆转录酶区A181V突变的病例均对恩替卡韦产生了应答,2例发生逆转录酶区A181T突变的病例血清HBV DNA也出现了明显下降。结论 5例应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逆转录酶区的单独A181位点的突变为自然产生,HBV逆转录酶区发生自然突变的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点突变 基因 病毒 恩替卡韦
下载PDF
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低病毒血症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雪芳 胥莹 +1 位作者 张帮婷 张雪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76-281,共6页
目的 分析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低病毒血症(low level viremia, LLV)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血清HBV DNA检测阴性(HBV DNA<500 IU/m... 目的 分析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患者低病毒血症(low level viremia, LLV)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血清HBV DNA检测阴性(HBV DNA<500 IU/ml),且行高敏HBV DNA检测(检测下限为HBV DNA<10 IU/ml)的抗病毒治疗≥48周的CHB患者,分为LLV组(10~499 IU/ml)及完全病毒学应答(complete virological response, CVR)组(<10 IU/ml+检测不出),分析LLV组的临床特征,找出相关血清学指标对高敏HBV DNA阳性的最佳预测值;收集患者治疗前基线资料,分析发生LLV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ROC曲线评估独立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对LLV的预测价值。结果 一线药物抗病毒治疗≥48周及以上的患者中,LLV患者占比为43.1%。LLV组患者的HBeAg阳性比例、ALT、GGT均高于CVR组,A/G、PAB较CVR组低(P<0.05)。应用ROC曲线分析,ALT预测高敏检测阳性的最佳截断值为24.5 U/L。在非肝硬化患者中,LLV患者处于进展期肝纤维化的比例较CVR患者高(P<0.05)。基线HBeAg阳性、高基线HBV DNA水平、使用二线药物抗病毒治疗是LLV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三者联合基线存在肝硬化构建的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805。结论 ALT预测高敏HBV DNA阳性(检测下限为HBV DNA<10 IU/ml)的最佳截断值为24.5 U/L,可在无法开展高敏检测的地区予以使用;使用二线药物、高基线HBV DNA水平、基线HBeAg阳性是LLV的独立危险因素,上述三者联合基线存在肝硬化构建的预测模型可较好地预测LLV的发生,但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疗效观察需结合其他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病毒血症 高敏 血清hbv dna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浆置换时病毒负荷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杰 王永忠 +3 位作者 潘彤军 徐天敏 周国平 陈国春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4年第2期81-83,共3页
探讨血浆置换疗法时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负荷量的变化及其对临床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在内科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观察其在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血清中HBV-DNA负荷量的变化及肝功能生... 探讨血浆置换疗法时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负荷量的变化及其对临床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在内科综合性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治疗的重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观察其在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血清中HBV-DNA负荷量的变化及肝功能生化指标。结果40例患者经治疗后HBV-DNA负荷量有所下降,其中好转组由(7.45±2.56)copies/ml(对数值,下同)下降到(3.45±1.95)copies/mlt=6.694,P<0.001,恶化组由(6.86±1.57)copies/ml下降到(6.80±2.01)copies/mlt=0.078,P>0.05,好转出院的患者较恶化出院的患者下降尤其明显(P<0.001);对肝功能TBiL、ALT、AST、CH、PT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05~0.001),好转出院的患者较恶化出院的患者更为明显(P<0.005~0.001),嗜睡、定向能力、扑翼样震颤也均有明显的改善(t值分别为9.028、7.013和4.242,P<0.005、P<0.01、P<0.05),对治疗各种并发症更好(t=4.178,P<0.05)。结论血浆置换确能有效清除体内包括TBiL在内的毒素,改善临床症状、肝功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能减轻患者血清中的病毒负荷量,从而减轻由其诱发的机体各种免疫反应,提高存活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肝功能衰竭 病毒性肝炎 病毒负荷量 血清hbv-dna水平
下载PDF
针刺辅助治疗肝硬化患者对症状改善及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谢川 马文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8期878-882,共5页
目的研究针刺辅助治疗肝硬化患者对症状改善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的抗病毒以及保护肝细胞的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辅助治... 目的研究针刺辅助治疗肝硬化患者对症状改善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6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取内科常规的抗病毒以及保护肝细胞的药物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HBV-DNA水平、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等。结果两组治疗后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BV-DNA含量和肝纤维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MOT呈现出上升趋势(P<0.05),GAS明显降低(P<0.05),D-乳酸水平有降低趋势(P<0.05);观察组血清MOT水平增加(P<0.05),GAS、D-乳酸水平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肠功能疗效相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辅助治疗肝硬化患者能使患者的胃肠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症状得到极大的缓解,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肝硬化 针药并用 胃肠激素类 血清hbv-dna水平 透明质酸 层黏蛋白 Ⅲ型前胶原 D-乳酸水平 肝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