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Accuracy of Serum Prealbumin Level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ritical Respiratory Illness
1
作者 Xiang Wang Zuozhou Xie +1 位作者 Jinhong Zhao Yi Liu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3期89-94,共6页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ccuracy of serum prealbumin levels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ritical respiratory illness.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ritical respiratory illness admitted to our hospi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ccuracy of serum prealbumin levels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critical respiratory illness.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ritical respiratory illnes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22 to Sept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fter condition assessment,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sults of cholinesterase (ChE), prealbumin (PALB), albumin (ALB),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 total protein (TP), a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1)/Predicted (Pred) of the two groups were measured. Results: The ChE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hile the PALB and ALB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AST, TP, and FEV1 /Pred level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Serum PALB levels can be used as the main indicator for prognosis in critically ill respiratory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um prealbumin Respiratory critical illness Prognostic level ACCURACY
下载PDF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PA、PSP、CD64、sCD14-ST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俭 胡林兵 +2 位作者 罗宁 徐华英 冯小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694-698,共5页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前白蛋白(PA)、血清胰石蛋白(PSP)、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I(CD6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眉山市四所医院收治的498例儿...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前白蛋白(PA)、血清胰石蛋白(PSP)、免疫球蛋白G Fc段受体I(CD64)、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sCD14-ST)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至2023年3月眉山市四所医院收治的498例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咽拭子细菌培养结果将其分为细菌感染组232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6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50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儿童的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比较三组儿童的临床资料,同时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非细菌感染组,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则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获得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AUC分别为0.885、0.780、0.818、0.848、0.934。其中,联合诊断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且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89.20%,81.40%,诊断价值均较高。结论 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者血清PA水平呈低表达,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呈高表达;且细菌感染较非细菌感染的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PA水平降低,而血清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和CD64指数则升高;联合检测血清PA、PSP、外周血sCD14-ST水平、CD64指数有助于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前白蛋白 血清胰石蛋白 CD64 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14亚型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联合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在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3
作者 彭顺仙 陶花 +2 位作者 陈晓锋 彭纪芳 蒋书娣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15-19,26,共6页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及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1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治疗前CAR、握力、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评估患者营养不良情...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联合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对食管癌患者生存期及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12例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和治疗前CAR、握力、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结果,评估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并随访总生存期。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治疗前CAR、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对患者营养不良的预测价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回归模型分析治疗前CAR、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对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握力预测食管癌患者营养不良的曲线下面积(0.625)最大,其后依次为血清前白蛋白、CAR(分别为0.604、0.594);根据约登指数确定CAR、握力、血清前白蛋白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732、23.1 kg、0.190 g/L,三者联合预测营养不良的灵敏度高达80.7%。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R增高(≥0.732)、握力降低(<23.1 kg)、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0.190 g/L)患者的总生存期分别短于CAR<0.732、握力≥23.1 kg、血清前白蛋白水平≥0.190 g/L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CAR增高(≥0.732)、握力降低(<23.1 kg)、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降低(<0.190 g/L)是食管癌患者生存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治疗前CAR、握力和血清前白蛋白是评估食管癌患者营养状态和生存预后的重要指标,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或可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握力 血清前白蛋白 营养状态 预后
下载PDF
相位角及血清前白蛋白在脓毒症患者营养状况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缺缺 杜晓敏 魏鹏芳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9期926-930,共5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相位角及血清前白蛋白在营养状况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参照Kyle标准、《外科学》标准分别将患者分为正常相位角组(n=...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相位角及血清前白蛋白在营养状况评估中的价值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邢台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脓毒症患者进行研究,参照Kyle标准、《外科学》标准分别将患者分为正常相位角组(n=38)、低相位角组(n=72)和正常前白蛋白组(n=40)和低前白蛋白组(n=70),另根据患者的短期预后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n=82)和死亡组(n=28)。比较正常相位角组与低相位角组和正常前白蛋白组与低前白蛋白组的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评分和常规营养指标;建立多因素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相位角、血清前白蛋白水平;采用双变量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相位角、前白蛋白与营养不良和不良预后的相关性,并计算其预测价值。结果与正常相位角组、正常前白蛋白组比较,低相位角组、低前白蛋白组的血红蛋白、白蛋白、上臂围度、上臂肌肉维度、骨骼肌量、体细胞量、去脂体重、肌肉量均较低,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3分、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PG-SGA)评分(4~8分、≥9分)的患者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白蛋白、NRS2002评分、PG-SGA评分、上臂围度、上臂肌肉维度、骨骼肌量、体细胞量、去脂体重、肌肉量、相位角、前白蛋白均是影响脓毒症患者营养状态的影响因素(P<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相位角值、前白蛋白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位角、前白蛋白与营养不良、不良预后均呈负相关(P<0.05)。相位角、前白蛋白、相位角+前白蛋白对脓毒症营养不良、不良预后预测的AUC值均>0.75,预测价值较高,相位角+前白蛋白预测价值最高。结论相位角值和前白蛋白水平越低,脓毒症患者营养风险和不良预后风险越高,监测相位角和前白蛋白有利于判断脓毒症患者的营养状态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相位角 血清前白蛋白 营养状况 临床预后
下载PDF
营养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夜间加餐对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思焱 朱立娜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探究营养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夜间加餐对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2年11月收住超15 d的肝硬化患者62例,随机分加餐组31例,营养风筛阳性后纳入营养一体化管理并给予夜间加餐;对照组31例,仅... 目的探究营养一体化管理模式下夜间加餐对肝硬化患者血清白蛋白和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5月-2022年11月收住超15 d的肝硬化患者62例,随机分加餐组31例,营养风筛阳性后纳入营养一体化管理并给予夜间加餐;对照组31例,仅在营养风筛阳性后纳入营养一体化管理。入院第二日检测空腹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并与15日后复查结果对比。结果2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改善(加餐组31.76±5.21 VS 38.46±3.52、85.18±36.72 VS 157.82±24.62;对照组31.74±5.57 VS 35.69±3.77、85.79±37.68 VS 135.53±25.82;P<0.05),加餐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38.46±3.52 VS 35.69±3.77;157.82±24.62 VS 135.53±25.82;P<0.05)。结论营养一体化管理模式下给予肝硬化住院患者夜间加餐,可更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营养一体化管理模式 夜间加餐 血清白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下载PDF
外周血前白蛋白、hs-CRP、SAA、IL-6联合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邝春玲 何六六 +2 位作者 黄梨华 游晓燕 徐奕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1期128-131,共4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前白蛋白(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9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外周血前白蛋白(PA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3—9月于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1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外周血PAB、hs-CRP、SAA、IL-6,并根据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将患儿分为重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和轻度感染组,比较各组外周血PAB、hs-CRP、SAA、IL-6水平,分析外周血PAB、hs-CRP、SAA、IL-6对小儿重度上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度感染组外周血hs-CRP、SAA及IL-6水平均高于轻度感染组和中度感染组,PAB低于轻度感染组和中度感染组,中度感染组SAA、IL-6均高于轻度感染组(P<0.05);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PAB与PCI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hs-CRP、SAA及IL-6与PCI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PAB、hs-CRP、SAA、IL-6及联合诊断小儿上呼吸道重度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4、0.740、0.928、0.783、0.962。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PAB水平降低,hs-CRP、SAA、IL-6水平均升高,对重度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呼吸道感染 前白蛋白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新型生物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祁莹祥 袁超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7-44,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MPP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1周后,依据患儿临床征象、影像学表... 目的探讨新型生物标志物对重症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MPP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治疗1周后,依据患儿临床征象、影像学表现和相关文献分为轻症组56例与重症组30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入院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前白蛋白(prealbumin,PA)、D-二聚体水平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MPP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生物标志物单独及联合预测重症MPP的效能。结果重症组发热比例、并发症比例、住院天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 count,NEU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均P<0.05),年龄、性别、病程、咳嗽比例、肺啰音比例、胸部X线异常比例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症组IL-6、SAA、LDH、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均P<0.05),PA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SAA、LDH、PA、D-二聚体为重症MP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IL-6、SAA、LDH、PA、D-二聚体及以上指标联合预测重症MPP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91、0.772、0.738、0.720、0.687、0.927,联合预测的AUC高于以上单一指标(Z=3.095、3.684、3.799、4.091、5.185,均P<0.05)。结论IL-6、SAA、LDH、PA、D-二聚体与重症MPP的发生有关,联合检测可提升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 儿童 白细胞介素-6 血清淀粉样蛋白A 乳酸脱氢酶 前白蛋白 D-二聚体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血清前白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8
作者 晏建军 严以群 +2 位作者 黄亮 周飞国 吴孟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检测在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肝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0例接受左半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PA水平与常规肝功能、肝硬化程度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术前血...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检测在原发性肝癌围手术期肝储备功能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0例接受左半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血清PA水平与常规肝功能、肝硬化程度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关系。结果:肝癌患者术前血清PA平均水平为(1 72±30)mg/L,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清PA值异常的发生率较Alb、TBIL的高(P<0.01),血清PA值降低程度与肝功能Child分级和肝硬化程度一致。与Alb比较,术后血清PA值降低时间早且降低幅度明显,出现肝功能衰竭者术后第5天血清PA值为(67±13)mg/L,与未出现肝功能衰竭者[(118±15)mg/L]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清PA值可以较敏感而准确地反映围手术期肝脏储备能力和肝功能的损害程度,术后动态观察血清PA值的变化能及时发现肝功能衰竭,并对判断预后提供了较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围手术期 血清前白蛋白 检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氨基酸与早产儿营养的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王金秀 丁雪晶 +2 位作者 蒋曙红 张进军 张一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使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营养的作用。方法将接受静脉营养的83例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 000 g)随机分成3组,大剂量组于生后24h内静脉给予氨基酸2.0g/(kg.d),每日递增1.0g/kg;中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1.0... 目的评价早期使用不同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营养的作用。方法将接受静脉营养的83例早产儿(胎龄≤32周,出生体质量≤2 000 g)随机分成3组,大剂量组于生后24h内静脉给予氨基酸2.0g/(kg.d),每日递增1.0g/kg;中剂量组于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1.0g/(kg.d)的,每日递增0.5g/kg;小剂量组生后24h内给予氨基酸0.5g/(kg.d),每日递增0.5g/kg;三组最大剂量为均3.5 g/(kg.d)。结果大剂量组恢复至出生体质量的时间较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2周内体质量增长速度随氨基酸剂量增加而增快,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7天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大剂量组较中剂量和小剂量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第14天的血清前白蛋白浓度,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大剂量氨基酸可以改善早产儿的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前白蛋白 静脉营养 早产儿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杨光辉 薛涛 +3 位作者 李萍 俞雪梅 莫建民 许丽萍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4年第5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评价华蟾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肝癌患者均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 目的:评价华蟾素注射液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肝癌患者均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同时对照组应用西药护肝及增加能量药物,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方式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结果: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总有效率64.44%高于对照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5 d,两组肝癌患者PA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PA水平(2.45±0.75)mmol·L-1高于对照组PA水平(2.14±0.64)mmol·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PA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治疗后5d、30d,两组VEG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CE治疗后30 d,观察组VEGF水平(167.2±37.2)pg·mL-1低于对照组VEGF水平(246.5±39.5)p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TACT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华蟾素注射液能有效地提高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血清PA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华蟾素注射液能有效抑制TACE术后肝癌患者的血清VEGF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栓塞化疗 血清 前白蛋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营养不良与心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27
11
作者 鲁敏 秦兴雷 +1 位作者 孙琳 吴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57-1160,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营养不良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5岁的CHF患者170例作为CHF组,其又按年龄分为<80岁组87例和≥80岁组83例;选择同期非CHF患者81例作为非CHF组,对入组患者的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和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营养不良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65岁的CHF患者170例作为CHF组,其又按年龄分为<80岁组87例和≥80岁组83例;选择同期非CHF患者81例作为非CHF组,对入组患者的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和生化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非CHF组比较,CHF组血清白蛋白[(37.24±3.90)g/L vs(32.94±3.35)g/L,P=0.000]、血清前白蛋白[(235.76±50.64)mg/L vs(183.98±71.53)mg/L,P=0.000]均显著降低(P<0.01)。与<80岁组比较,≥80岁组前白蛋白显著降低[(203.34±60.63)mg/L vs(165.70±78.40)mg/L,P=0.001]。血清前白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与LVEF呈正相关(r=0.267,r=0.251,P<0.05),而体质量指数与LVEF无相关(P>0.05)。结论营养不良可加重老年CHF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血清前白蛋白是年龄≥80岁CHF患者预后不良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营养不良 血清白蛋白 前白蛋白 预后
下载PDF
119例正常人及50例手术病人血清前白蛋白含量的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韦京豫 徐琪寿 +5 位作者 葛玉章 陈汉民 郭长江 杨继军 秦文瀚 万士杰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4-206,共3页
前白蛋白(Prealbumin,简称PA)在血液内主要是运输维生素A和甲状腺素,同时还具有胸腺激素样活性,可通过促淋巴细胞成熟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它由肝脏合成后释放进入血液,半衰期约为1.9天,是血清蛋白的重要组分之一。近年来有人报道用PA... 前白蛋白(Prealbumin,简称PA)在血液内主要是运输维生素A和甲状腺素,同时还具有胸腺激素样活性,可通过促淋巴细胞成熟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它由肝脏合成后释放进入血液,半衰期约为1.9天,是血清蛋白的重要组分之一。近年来有人报道用PA的血清水平评价机体蛋白质的营养状况,也有人报道把它作为肝胆疾病、肿瘤及其它一些疾病的活动程度及预后的诊断指标。 我们对119例正常成年人和50例临床病人的血清PA水平进行了测定,并对PA用作评价蛋白质营养状况指标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病人 血清 前白蛋白 含量
下载PDF
基于代谢车的营养管理方案在肝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雷雷 王雯 +2 位作者 赵妍娟 韩双印 蒋秋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讨间接能量测定系统(代谢车)在肝病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对住院肝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90)和常规组(n=88),分别按代谢车监测的静息能量消耗(REE)及Harris-Benedict(H-B)公式计... 目的 探讨间接能量测定系统(代谢车)在肝病患者营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对住院肝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n=90)和常规组(n=88),分别按代谢车监测的静息能量消耗(REE)及Harris-Benedict(H-B)公式计算出的基础能量消耗(BEE)给予对应的营养治疗。治疗第10天测定比较患者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结果 入院时,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患者REE比较,以及不同年龄段患者REE与BEE测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10 d后,干预组血清前白蛋白(171.32±11.24)mg/L,血清白蛋白(37.65±2.11)g/L,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129.52±12.31)mg/L,血清白蛋白(33.46±2.2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依据代谢车测定能量需求值确定的营养治疗方案对于肝病患者营养指标改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 H-B公式 代谢车 间接能量测定系统 静息能量消耗 血清前白蛋白 血清白蛋白 营养护理
下载PDF
血清前白蛋白对肝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4
作者 韦丽娅 翟永贞 冯国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387-1393,共7页
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主要由肝脏合成,可反映肝脏合成及储备能力及营养状况,具有检测方便、准确、干扰因素少等优点.长期以来由于一直把血清PA以独立因素作为肝脏功能状态的评价指标,缺乏以一种系统、关联、前瞻的临床思维方法... 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主要由肝脏合成,可反映肝脏合成及储备能力及营养状况,具有检测方便、准确、干扰因素少等优点.长期以来由于一直把血清PA以独立因素作为肝脏功能状态的评价指标,缺乏以一种系统、关联、前瞻的临床思维方法去分析血清PA,虽然临床应用由来已久,但是广大临床医生在肝病的诊治过程中仍不足以重视血清PA的变化特点,作者结合近年来对血清PA生化特性、结构、功能新变化以及与血清白蛋白、胆固醇、胆碱酯酶、总胆汁酸、凝血酶原时间、肝功能评分及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系统等指标相关性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前白蛋白 肝功能评估 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 终末期肝病模型
下载PDF
血清前白蛋白结合Child-Pugh分级及MELD评分对肝硬化肝脏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韦丽娅 翟永贞 冯国和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871-1875,共5页
目的:明确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评价肝硬化肝脏功能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肝硬化患者351例并随访1年.计算Child-Pugh分级与MELD评分.将血清PA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结合,并分别与单纯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对肝... 目的:明确血清前白蛋白(prealbumin,PA)评价肝硬化肝脏功能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肝硬化患者351例并随访1年.计算Child-Pugh分级与MELD评分.将血清PA与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结合,并分别与单纯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对肝脏功能评价作用相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统计分析进行肝硬化患者1年生存率评价.结果:351肝硬化病例中Child-Pugh A组111例,B组62例,C组178例.健康对照组与Child-Pugh A、B、C各组血清PA值分别为261.5 mg/L±68.7 mg/L,152.6 mg/L±62.7 mg/L,70.7 mg/L±36.9 mg/L,36.2 mg/L±13.1 mg/L,健康对照组与Child-Pugh各组血清PA值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PA值在Child-Pugh A、B、C各组间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PA结合Child-Pugh分级与单纯Child-Pugh分级相比较,Child-Pugh A组中31例手术病例,24例术前血清PA在194.0 mg/L±56.1 mg/L水平者术后未出现腹水,7例术前血清PA为123.1 mg/L±35.4 mg/L水平者术后出现腹水(P<0.05).将Child-Pugh B、C组240例肝硬化患者计算MELD评分,血清PA结合MELD评分与单纯MELD评分相比较,在判断Child B级、Child C级肝硬化患者一年生存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χ22-χ21=8.229>3.84,P<0.05).结论:血清PA结合Child-Pugh分级的使用有利于预测肝病患者术后腹水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提高对肝硬化患者1年生存率的判断;血清PA结合MELD评分能提高对Child B级、Child C级肝硬化患者1年生存率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PA CHILD-PUGH分级 MELD评分 1年生存率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对脊柱结核患者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翠娴 叶祖明 +3 位作者 宁华英 余铭 田咏 田露 《天津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426-1429,共4页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脊柱结核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海河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 [目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脊柱结核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市海河医院2017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脊柱结核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统计患者医嘱遵从率及满意度,动态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和手术前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变化,以及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分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对营养方案依从性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于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平均血清前白蛋白值均高于入院时,但观察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SGA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但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结核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血清前白蛋白水平和营养状况评分,对减少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并发症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脊柱结核 营养 血清前白蛋白
下载PDF
血清前清蛋白在肝脏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詹颉 袁军 周莹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3260-3261,共2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损伤时肝硬化患者血清前清蛋白和胆碱酯酶的变化特点,探讨2项指标在肝硬化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3年7~12月来该院就诊并确诊的肝硬化患者45例纳入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者98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日立7170... 目的观察肝细胞损伤时肝硬化患者血清前清蛋白和胆碱酯酶的变化特点,探讨2项指标在肝硬化患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3年7~12月来该院就诊并确诊的肝硬化患者45例纳入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者98例纳入对照组,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前清蛋白、胆碱酯酶检测,前清蛋白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胆碱酯酶检测采用丁酰硫代胆碱底法。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前后的前清蛋白及胆碱酯酶水平,以及异常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各个治疗阶段的前清蛋白及胆碱酯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治疗中前清蛋白的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8,P<0.05),胆碱酯酶治疗后与治疗前、治疗中的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前清蛋白是肝细胞损伤的一项敏感指标,其变化可以反映病情的发展状况,对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前清蛋白 胆碱酯酶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血清前白蛋白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8
作者 官永海 陈福刚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降钙素原(PCI)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至2016年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8例,分为病毒感染组43例与细菌感染组6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降钙素原(PCI)联合检测在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至2016年收治的感染性疾病患者108例,分为病毒感染组43例与细菌感染组6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PCI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PA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病毒感染组CRP、PC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PA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以PCT>5ng/m L、CRP>50mg/L、PA<180mg/L为标准统计阳性率,细菌感染组患者阳性率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PCT、CRP与PA指标均可以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可以作为感染病原菌的区分,但联合检测方法的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血清前白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高龄慢性病患者血浆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和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殷实 殷华 +2 位作者 方向 丁西平 胡世莲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住院患者血浆前白蛋白(PAB)和白蛋白(ALB)水平与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高龄患者123例,按疾病类型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分为感染组64例、非感染组59例。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PAB、ALB水平... 目的探讨高龄住院患者血浆前白蛋白(PAB)和白蛋白(ALB)水平与外周血细胞免疫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住院高龄患者123例,按疾病类型分为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分为感染组64例、非感染组59例。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PAB、ALB水平,细胞免疫芯片法检测外周血细胞T细胞亚群CD3、CD4、CD8细胞的数量以及CD4/CD8比值。比较两组差异,线性回归分析两组组内PAB/ALB水平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感染组的PAB[(183.2±7.13)mg/L]明显低于非感染组[(228.9±6.93)mg/L]患者,而感染组和非感染组之间的ALB水平以及T细胞亚群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内PAB与CD3、CD4数量呈明显正相关(r=0.2551,P=0.0419;r=0.2585,P=0.0392),与CD8数量及CD4/CD8比值无明显相关性;而ALB与T细胞亚群也无显著相关。非感染组PAB、ALB水平与细胞免疫功能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PAB水平可作为预测老年感染性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血清白蛋白 前白蛋白 T淋巴细胞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早产儿出生第一天血清蛋白质水平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芳 暴丽莎 +4 位作者 吕少广 司丽英 张智慧 郭志梅 杜志方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第一天血清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的住院早产儿578例,男350例、女228例,孕周(32.44±2.48)周,出生体质量(1771.75±471.59)g。测定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第一天血清蛋白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1年12月的住院早产儿578例,男350例、女228例,孕周(32.44±2.48)周,出生体质量(1771.75±471.59)g。测定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球蛋白(GLB)。结果早产儿出生第一天的血清ALB、TP、PA、GLB测量值均呈正态分布。极低出生体重质量(VLBW)和低出生体质量(LBW)早产儿的血清ALB、GLB、TP水平均低于出生体质量>2 500 g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的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出生孕周增加,早产儿平均血清ALB、GLB、TP水平也逐步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胎龄儿(SGA)的PA水平低于适于胎龄(AGA)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出生孕周和出生体质量增加,早产儿平均血清ALB、TP、GLB水平逐步增加。PA可能反映了胎儿宫内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极低出生体体质量儿 低出生体质量儿 血清白蛋白 前白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