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瘿颗粒剂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模型大鼠心率、肛温及血清T_3、T_4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贾锡莲 李沛霖 +1 位作者 熊湘明 曲竹秋 《河北中医》 2002年第8期632-635,共4页
目的 观察消瘿颗粒剂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以下简称甲亢 )模型大鼠心律、肛温及血清T3 、T4的影响。方法 用甲状腺片灌服Wistar大鼠造成甲亢模型 ,应用消瘿颗粒剂低、中、高剂量治疗后观察大鼠心率、肛温及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 目的 观察消瘿颗粒剂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以下简称甲亢 )模型大鼠心律、肛温及血清T3 、T4的影响。方法 用甲状腺片灌服Wistar大鼠造成甲亢模型 ,应用消瘿颗粒剂低、中、高剂量治疗后观察大鼠心率、肛温及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甲状腺素 (T4)的变化 ,并设正常对照组、甲亢模型组、他巴唑组、甲亢灵组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治疗 4周后消瘿颗粒剂中剂量组、他巴唑组、甲亢灵组大鼠心率减慢 ,肛温下降 ,与甲亢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或P <0 .0 1 ) ;各组血清T3 值均下降到正常范围 ,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消瘿颗粒剂中剂量组、他巴唑组血清T3 水平降低明显 (P <0 .0 1 ) ;各治疗组血清T4的水平均明显下降 ,较甲亢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消瘿颗粒剂有与他巴唑类似的抗甲状腺功能亢进作用 ,对甲亢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瘿颗粒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动物模型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甲状腺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膜性肾病患者Angptl4、CTLA-4及维生素D检测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
作者 贾利敏 赵翠 +1 位作者 魏迪 房晓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3期362-365,375,共5页
目的探究膜性肾病(MN)患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 4)、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MN患者120例,其中不典型膜性肾病(UAMN)... 目的探究膜性肾病(MN)患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 4)、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及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院收治的MN患者120例,其中不典型膜性肾病(UAMN)的患者40例,特发性腹膜性肾病(IMN)患者40例,继发性膜性肾病(SMN)患者40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常规、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TEG)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并检测Angptl4、CTLA-4及25-(OH)D3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3组膜性肾病组患者血白蛋白、24 h尿蛋白、TG、TC、CREA、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A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患者各实验室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膜性肾病患者PT、TT、APTT及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D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膜性肾病患者与对照组凝血因子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研究对象K值、R值、α角、MA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研究对象Angptl4、CTLA-4及25-(OH)D3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ngptl4、CTLA-4及25-(OH)D3分别与TEG各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Angptl4、CTLA-4及维生素D测定对于膜性肾病患者的诊断、治疗及了解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典型腹膜性肾病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 25-羟基维生素D3 凝血功能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术期血清T4、T3、TSH、FT3、FT4水平变化研究
3
作者 吴虹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2期2067-2070,2074,共5页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围术期血清甲状腺素(T 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本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65例CHD患儿纳... 目的研究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围术期血清甲状腺素(T 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 3)、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本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收治的65例CHD患儿纳为研究对象,根据其畸形类型分为单纯CHD组(n=49)与复杂CHD组(n=16),其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CHD纠治术,监测患儿麻醉诱导前(T1)、停机前10 min(T2)、术后2 h(T3)、12 h(T4)、24 h(T5)血清T 4、T 3、TSH、TF 3、TF 4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复杂CHD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正性肌力药物评分均显著长于(高于)单纯CHD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儿均存活,并无死亡病例;术后两组患儿T 4、T 3、TSH、FT 3、FT 4水平均较同组术前显著下降,单纯CHD组血清T 4、T 3、TSH、FT 3水平在T4、T5时刻均有回升趋势,FT 4水平在T5时刻略有回升,复杂CHD组围术期血清T 4、T 3、TSH、FT 3、FT 4一直呈较低水平。结论CHD患儿术后均出现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状况,但单纯CHD患儿围术期甲状腺功能受抑制程度低,抑制时间短,复杂CHD患儿围术期甲状腺激素代谢紊乱情况更严重,甲状腺功能抑制时间长,监测围术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患儿手术效果及预后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围术期 血清t 4 t 3 tSH Ft 3 Ft 4 动态监测
下载PDF
血清内毒素和淀粉样蛋白及CD_(4)^(+)T细胞水平与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侯文利 吴远慧 +3 位作者 黄晓 杨晓静 朱由瑾 陈雷刚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探究血清内毒素(ET)、淀粉样蛋白A(SAA)、CD_(4)^(+)T细胞水平与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及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04例AIDS机会性感染患者为机会性感染组,人类免疫缺陷... 目的 探究血清内毒素(ET)、淀粉样蛋白A(SAA)、CD_(4)^(+)T细胞水平与艾滋病(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及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1年8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诊治的104例AIDS机会性感染患者为机会性感染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无症状患者40例为非感染组;另选同期40名于医院体检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分析外周血ET、SAA及CD_(4)^(+)T细胞水平与机会性感染组患者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ET、SAA及CD_(4)^(+)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会性感染组、非感染组及对照组ET、SAA水平依次下降,CD_(4)^(+)T细胞水平依次上升(P<0.05);不同病毒载量水平机会性感染组患者ET、SAA及CD_(4)^(+)T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毒载量升高,血清ET、SAA水平逐渐升高,CD_(4)^(+)T细胞水平逐渐降低(P<0.05)。结论 AIDS机会性感染患者存在ET、SAA及CD_(4)^(+)T细胞水平异常情况,且其水平与机会性感染及病毒载量可能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机会性感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内毒素 淀粉样蛋白A CD_(4)^(+)t细胞 病毒载量
原文传递
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Vδ2^+ T淋巴细胞比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曹秀廷 王兆芬 《广西医学》 CAS 2019年第19期2430-2433,共4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Vδ2^+T淋巴细胞比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活动性肺结核组)、45例潜伏性肺结核患者(潜伏性肺结核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标本,同时采集活动性肺结核组和...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外周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Vδ2^+T淋巴细胞比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37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活动性肺结核组)、45例潜伏性肺结核患者(潜伏性肺结核组)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标本,同时采集活动性肺结核组和潜伏性肺结核组的BALF标本。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及BALF(除外健康体检者)中Vδ2^+T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以及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0水平。结果潜伏性肺结核组、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外周血Vδ2^+T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健康组;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BALF中Vδ2^+T淋巴细胞占总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潜伏性肺结核组(均P<0.05)。潜伏性肺结核组和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血清IFN-γ、IL-4、IL-10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活动性肺结核组患者血清IL-4、IL-10水平均高于潜伏性肺结核组(均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外周血Vδ2^+T淋巴细胞比例下降,其可能通过调节血清IL-4、IL-10的水平,参与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活动性 潜伏性 血清 肺泡灌洗液 Vδ2^+t淋巴细胞 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4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NOD样受体蛋白3和Toll样受体4表达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张燕 刘健 +1 位作者 黄富琴 王烜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8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与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川北医学院附属三台医院收治的197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进... 目的探究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NOD样受体蛋白3(NLRP3)、Toll样受体4(TLR4)表达与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川北医学院附属三台医院收治的197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进行驱梅治疗后血清转阴者纳入转阴组(n=88),未进行驱梅治疗者纳入梅毒组(n=45),接受驱梅治疗后血清固定者纳入固定组(n=64)。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n=5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NLRP3、TLR4 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TLR4、NLRP3 mRNA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各组PBMCs中TLR4、NLRP3 mRNA表达水平比较,梅毒组>转阴组>对照组>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白介素(IL)-2、γ干扰素(IFN-γ)水平比较,对照组>转阴组>梅毒组>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IL-1β、IL-4、IL-10及IL-18水平比较,对照组<转阴组<梅毒组<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血清固定患者TLR4、NLRP3 mRNA表达与IFN-γ、IL-2呈正相关,与IL-1β、IL-4、IL-10、IL-18呈负相关(P<0.05)。结论梅毒血清固定患者NLRP3、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与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D样受体蛋白3 toll样受体4 梅毒血清固定 相关性 辅助性t细胞1/辅助性t细胞2相关细胞因子
下载PDF
黄酮衍生物对大鼠体内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的选择性竞争结合
7
作者 杨永年 S.Pino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167-171,共5页
合成的黄酮衍生物EMD_(21388)是T_4与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hyroxine-bindingprealbumin,TBPA)结合的强烈抑制物。对大鼠全身使用EMD_(21388)后,血清TBPA与T_4结合即遭抑制,而白蛋白与T_4结合则增加,因而产生血清总T_4浓度降低,游离T_... 合成的黄酮衍生物EMD_(21388)是T_4与甲状腺素结合前白蛋白(Thyroxine-bindingprealbumin,TBPA)结合的强烈抑制物。对大鼠全身使用EMD_(21388)后,血清TBPA与T_4结合即遭抑制,而白蛋白与T_4结合则增加,因而产生血清总T_4浓度降低,游离T_4百分率(FT_4%)增加以及血清TSH降低。提示在T_4与TBPA结合受抑,并与白蛋白结合增多的同时,由于血清T_4结合蛋白结合容量的减少,血清FT_4有短暂的增加;以及EMD_21388并不能通过血脑屏障。本文也进一步表明血清FT_4的稳定是垂体-甲状腺轴功能正常的十分重要的标志,以及大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的半衰期短于1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类衍生物 tBPA 血清Ft4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行为及其与含芘手性探针分子的相互作用研究
8
作者 翟春熙 马立军 +3 位作者 李丽娜 吴玉清 李文 吴立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45-1548,共4页
利用表面压力-时间曲线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行为和对手性探针分子D/L-[4-(1-芘基)]丁酰基-苯丙氨酸(PPs)的界面手性识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气液界面上BSA的构象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上形成的稳定单层膜经历了漫... 利用表面压力-时间曲线对牛血清白蛋白(BSA)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行为和对手性探针分子D/L-[4-(1-芘基)]丁酰基-苯丙氨酸(PPs)的界面手性识别,以及由此引起的气液界面上BSA的构象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界面上形成的稳定单层膜经历了漫长的构象调整过程;BSA的表面压力的变化说明其对亚相中的探针分子很强的浓度依赖性和对手性分子的区分能力.在较高的PLP和PDP探针分子浓度下,BSA的成膜性均受到了很大抑制,但较低的PLP和PDP探针分子浓度却转而对BSA成膜有利;与PLP相比,PDP能更有效地与BSA在界面结合,其复合膜的稳定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时间曲线 牛血清白蛋白(BSA) L-N-[4-(1-芘基)]丁酰基-苯丙氨酸 D-N-J4-(1-芘基)]丁酰基-苯丙氨酸 界面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