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香苦苷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测定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秋红 崔明宇 +1 位作者 隋晓璠 李永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2期148-150,共3页
测定丁香苦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超速离心法除掉血浆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高、中、低剂量给药后的丁香苦苷血药质量浓度进行测定.高、中、低剂量丁香苦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0.81%,56.92%,57.28%.丁香苦苷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具有... 测定丁香苦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采用超速离心法除掉血浆蛋白,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高、中、低剂量给药后的丁香苦苷血药质量浓度进行测定.高、中、低剂量丁香苦苷的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50.81%,56.92%,57.28%.丁香苦苷血浆蛋白结合率不具有质量浓度依赖性,不易引起具有药理作用的游离型血药质量浓度发生明显变化,保证丁香苦苷临床用药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香苦苷 血浆 蛋白结合率 超速离心法
下载PDF
东方田鼠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组织与血清蛋白组分差异比较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成钢 王京仁 +1 位作者 王兴平 李淑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9-102,共4页
探讨东方田鼠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不同时点组织与血清中蛋白质电泳谱的变化。分别提取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0、7、12、25d)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0、7、12、45d)后的肝脏、脾脏、肺脏蛋白及血清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结果... 探讨东方田鼠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不同时点组织与血清中蛋白质电泳谱的变化。分别提取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0、7、12、25d)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0、7、12、45d)后的肝脏、脾脏、肺脏蛋白及血清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结果比较分析并进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第7和12天后肝脏150ku附近蛋白质条带较东方田鼠表达量明显增高;东方田鼠在感染日本血吸虫后40~50ku附近蛋白质条带较正常东方田鼠表达明显上调;感染第7天后肺脏40ku附近蛋白质条带较其他时间点变化明显;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第7、12和45天后血清中IgG类蛋白质表达量较东方田鼠显著增高。东方田鼠和小鼠在日本血吸虫感染后不同时点间的组织及血清蛋白组分存在差异,东方田鼠肝脏和血清中150ku附近蛋白条带较其他动物特异,蛋白质表达丰度高,该蛋白可能与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 蛋白组分 血清蛋白
下载PDF
超声波辅助泡沫分离回收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的性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丹宇 张怡 +1 位作者 刘伟 杨春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7-72,87,共7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声波辅助泡沫分离富集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泡沫分离前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结构的变化,利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测定超声波对牛血清白蛋白聚集效果的影响,随后,研究了装液高度、气体... 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声波辅助泡沫分离富集水溶液中牛血清白蛋白的新方法。首先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研究泡沫分离前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结构的变化,利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测定超声波对牛血清白蛋白聚集效果的影响,随后,研究了装液高度、气体体积流量、分布器孔径对泡沫分离回收牛血清白蛋白效率的影响,并对回收的牛血清白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泡沫分离过程中牛血清白蛋白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会诱导分子间二硫键的产生,超声波辅助泡沫分离能有效抑制牛血清白蛋白分子聚集。在温度25℃,pH6.0,牛血清白蛋白浓度0.20 g/L,气体分布器的孔径180μm,液体高度300 mm,进料速率2 mL/min,气体体积流量150 mL/min,超声波功率600 W和超声波处理时间2 min的条件下,牛血清白蛋白的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达到6.3%和85.3%。超声波处理能够明显抑制泡沫分离过程中牛血清白蛋白分子聚集体的产生,进而提高消泡液的表面疏水性、泡沫性能和乳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离 超声波 分子聚集 牛血清白蛋白
下载PDF
青海莫河双峰驼十项肝功能试验指标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勇 晁生玉 +1 位作者 谢庆英 赵昌存 《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学报》 1995年第2期12-15,共4页
对青海省70峰莫河双峰驼的十项肝功能试验指标测定结果:ZnTT-2.22±0.88孔氏单位;TTT-1.62±0.68麦氏单位;GPT 活性-4.07±1.53IU/L;GOT 活性--45.78±9.19IU/L;血清总蛋白70.83±8.80g/L;白蛋白51.24±8.81g/L... 对青海省70峰莫河双峰驼的十项肝功能试验指标测定结果:ZnTT-2.22±0.88孔氏单位;TTT-1.62±0.68麦氏单位;GPT 活性-4.07±1.53IU/L;GOT 活性--45.78±9.19IU/L;血清总蛋白70.83±8.80g/L;白蛋白51.24±8.81g/L;球蛋白19.51±5.51g/L;血清蛋白组分——白蛋白72.30±7.71%,α_1-球蛋白2.24±1.21%、α_2-球蛋白2.79±1.33%、β-球蛋白8.08±3.16%、γ-球蛋白14.45±7.98%;A/G 之比一2.90±1.14。同时对幼、成驼之间的肝功能试验指标测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峰驼 驼羔 肝功能 血清蛋白组合 青海
下载PDF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2
5
作者 付春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20期108-111,共4页
目的分析心律失常的疾病特点,对比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优势。方法120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 目的分析心律失常的疾病特点,对比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优势。方法120例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HR、CR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LVEF(59.50±7.50)%高于对照组的(40.05±4.50)%,HR(84.50±6.50)次/min、CRP(8.95±3.20)mg/L低于对照组的(96.50±8.50)次/min、(12.05±1.50)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均可治疗心律失常,但胺碘酮在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等方面优势更为突出,是优选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普罗帕酮 心律失常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左室射血分数 心率 血清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与LVEF、hs-CRP及cTnI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吴铮 李文铮 +1 位作者 李世英 程姝娟 《中华全科医学》 2016年第5期746-748,816,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人院24h内检测MPV、LVEF及hs...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0例老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人院24h内检测MPV、LVEF及hs—CRP、cTnI水平,根据MPV水平进行四分位分组,Q1组(MPV≤11.22n)、Q2组(MPV为11.23~13.52FL)、Q3组(MPV为13.53~14.26n)、Q4组(MPV≥14.26fL),每组25例;同期根据观察组患者年龄、性别匹配选取50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指标差异,并分析观察组患者MPV与LVEF及hs—CRP、cTnI水平的相关性。结果①观察组MPV、LVEF及血清hs—CRP、cT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142,t2=31.411,t3=102.362,t4=61.234,P〈0.05);②不同MPV组间LVEF及血清hs—CRP、c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Q1组、Q2组、Q3组、Q4组血清hs—CRP、cTnI水平依次增高,LVEF依次降低;⑧观察组患者MPV与LVEF直线相关性分析呈负相关(rvef=-0.362,P〈0.05),与血清hs—CRP、cTnI水平直线相关性分析均呈正相关(rhs-CRP=0.448,rcTnI=0.512,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MPV水平明显增高,与LVEF、hs—CRP及cTn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其可作为评估AMI患者病情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血小板平均体积 左心室射血分数 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 肌钙蛋白I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