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豫东平原聚落景观格局变化 被引量:14
1
作者 杨慧敏 娄帆 +1 位作者 李小建 白燕飞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5313-5323,共11页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必然导致聚落景观格局的变化,但目前相关研究对平原地区关注相对较少。文中选取豫东平原地区的开封、商丘、周口市,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ENVI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该地区1972、2015年市域中观尺度上的聚落规模、聚落景... 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必然导致聚落景观格局的变化,但目前相关研究对平原地区关注相对较少。文中选取豫东平原地区的开封、商丘、周口市,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ENVI遥感影像处理技术,对该地区1972、2015年市域中观尺度上的聚落规模、聚落景观空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在聚落发展过程中,1972—2015年聚落斑块数量有所减少,聚落规模逐渐扩张,市域内最大聚落斑块扩张相对更为明显;对聚落斑块扩张强度的分析发现,城市市辖区及周边乡镇聚落扩张强度相对较高。(2)地区内聚落斑块空间分布表现出聚集分布特征,但该时期聚集程度有所减弱;两个年份聚落核密度分布格局大致相似,局部地区存在多核扩散现象,市域尺度上的核密度分布存在地区差异。(3)对斑块形状指数的分析发现,研究区狭长或曲折聚落斑块在空间上分散布局,整体上区域内聚落形状趋于规则。(4)随着距河流、道路距离的增加,聚落斑块总面积和数量有所减少,且道路对聚落分布仅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较大影响,距中心城市0—6km范围内聚落受中心城区发展辐射影响较大。本文的分析可为平原地区聚落景观的优化布局和聚落用地的集约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斑块 景观格局 空间分布 豫东平原地区
下载PDF
基于扩展断裂点模型的农村居民点整理布局优化 被引量:41
2
作者 冯电军 沈陈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01-209,共9页
农村居民点迁移合并是土地整理实施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其研究结果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该文基于中心地理论,选择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斑块综合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综合影响力... 农村居民点迁移合并是土地整理实施过程遇到的实际问题,其研究结果可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提供依据。该文基于中心地理论,选择农村居民点斑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居民点斑块综合影响力的影响因素,构建了综合影响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由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单元总分加权法计算了单元的分值,Natural breaks法划分了农村居民点斑块等级,并提出了农村居民点斑块空间布局优化的策略。之后,基于加权Voronoi图扩展断裂点模型,计算了优势农村居民点斑块的空间影响范围,研究了被迁移的农村居民点斑块的迁移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区位因素、居民点因素、资源因素和经济因素是朱林镇农村居民点斑块综合影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心村、核心村、自然村和零星村落4个等级的农村居民点斑块在规模和数量上等级结构明显。不同等级的农村居民点斑块其影响力不同,应采用重点发展、限制发展、迁移合并和政策保留等策略优化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规模小、影响力低的农村居民点斑块应迁移到附近规模大、影响力高的农村居民点斑块,以保持农村居民点斑块结构稳定。该研究结果符合朱林镇的实际情况,为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地区 优化 农村居民点斑块 综合影响力 扩展断裂点模型
下载PDF
基于景观结构的农村居民点整治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敏惠 张永福 +2 位作者 雷亚君 杨成乐 任岩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6期3054-3059,3066,共7页
运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以及Patch Analyst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疏附县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特征、农村居民点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关系,并运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结果表明,疏附县的农村居民点布... 运用Arc GIS的空间分析和统计功能以及Patch Analyst的定量分析方法,分析疏附县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特征、农村居民点与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关系,并运用多因子综合评价法,建立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优化。结果表明,疏附县的农村居民点布局受海拔高度、坡度、河流、水浇地、城镇和园区的综合影响。疏附县农村居民点分为优先发展区、保留发展区、限制发展区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patch ANALYST 空间特征 多因子综合评价 空间格局优化
下载PDF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人居环境代谢研究范式与研究框架建构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枝坚 张晓刚 +1 位作者 曾辉 常文静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6738-6748,共11页
人居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和当代生态学研究的新兴命题,基于物质代谢研究成果,系统剖析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提升城市化过程的生态文明水准成为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通过对人居环境视角和社会代谢视角的城市研究进... 人居环境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和当代生态学研究的新兴命题,基于物质代谢研究成果,系统剖析城市人居环境问题,提升城市化过程的生态文明水准成为推动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通过对人居环境视角和社会代谢视角的城市研究进行简要回顾,认为两种视角的有机整合可以弥补各自的理论和方法论缺陷,进而凝练出新的城市生态学研究思路。利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概念体系,建构了多层次、多维度的城市人居环境代谢研究范式和基本研究框架。这一范式可以从多尺度和多维度反映城市人居环境代谢的过程特征,厘清城市人为活动和各种资源环境问题的关联关系,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手段,解析城市人居环境的时空动态演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为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学科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建构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人居环境物质能量代谢研究框架,还可以有效推进城市人居环境物质能量代谢中的格局⁃过程⁃尺度耦合问题,数据采集、储存与分析问题和效应调控与过程管理问题的研究,对于完善城市代谢研究方法,促进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代谢 人居环境 等级斑块动态范式 物质流 能量流
下载PDF
HHT-3液压夯实技术在三背回填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春艳 《山西建筑》 2011年第36期134-135,共2页
详细介绍了采用HHT-3液压夯实技术对存在质量隐患的三背进行补压的过程及施工工艺,通过检测补压后的沉降量及表层压实度,结果显示,该技术可有效地提高三背回填的质量水平,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液压夯实 补压 沉降量 压实度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下欠发达平原农区的聚落规模变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罗庆 杨慧敏 李小建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0-179,共10页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区域城乡聚落规模的变化和空间分布状况。基于1972—2015年豫东平原地区的聚落斑块数据,运用城市/乡村位序—规模法则、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欠发达平原农区聚落斑块规模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研究时段内豫东平...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影响着区域城乡聚落规模的变化和空间分布状况。基于1972—2015年豫东平原地区的聚落斑块数据,运用城市/乡村位序—规模法则、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欠发达平原农区聚落斑块规模变化特征。结果发现:(1)研究时段内豫东平原聚落呈现出斑块总面积、平均斑块面积逐渐增加,斑块数量逐渐减少的特点。(2)研究区域内城镇聚落规模增长较快,其规模分布的齐夫指数逐渐上升,且1995—2015年拟合指数上升幅度较大,位次靠前的城镇聚落在体系中的优势更为凸显。(3)区域乡村聚落符合负指数位序—规模分布特征。模拟结果显示,1972年以来,其拟合曲线斜率逐步变大,说明较大的乡村聚落稳步增长,较小的聚落不断减小。(4)区域内规模相对较大的聚落斑块多集中分布在交通节点上。(5)对不同规模等级聚落到县/区中心所在地邻近距离的分析发现,同一年份不同等级聚落到县/区中心的平均邻近距离从Ⅰ级到Ⅴ级聚落逐渐增加,说明研究时段内小规模聚落与中心的空间联系弱于较大规模聚落;不同年份同一等级聚落到县/区中心的平均邻近距离从Ⅰ级到Ⅴ级聚落则有所下降,说明较大规模聚落与中心的空间联系逐渐增强。在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豫东平原地区城镇聚落、乡村聚落规模变化特征的分析,对合理规划城乡聚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斑块 位序—规模法则 城镇化 城乡融合发展 豫东平原地区
原文传递
豫东平原地区县域聚落变化特征的一般性及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慧敏 李小建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53-265,共13页
以豫东平原21个县域单元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遥感影像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40多年间县域尺度上聚落变化特征的一般性和差异性进行研究,并对其驱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各县域内聚落均表现为总面积增加及斑块数量减少的特... 以豫东平原21个县域单元为研究案例区,采用遥感影像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技术对40多年间县域尺度上聚落变化特征的一般性和差异性进行研究,并对其驱动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研究时段各县域内聚落均表现为总面积增加及斑块数量减少的特征;县域尺度上城乡聚落规模分布的齐夫指数均偏小,但多数县域呈上升态势,表明其聚落规模结构相对均衡,较大规模聚落发育不够突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其聚落规模体系的变动更为显著.(2)1972-2015年县域聚落空间分布由集聚分布向离散分布变化;聚落空间扩张强度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县(市)中心邻近区位,但不同县域存在着空间异质性.(3)研究区县域聚落变化受人口、经济和交通等因素驱动,且这些因素所引致的差异程度在逐渐增强.该研究结果可对乡村聚落调整和聚落体系优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斑块 变化特征 驱动机理 县域单元 豫东平原地区
原文传递
英属海峡殖民地华埠聚落斑块形成及街区动态延展轨迹——槟城华侨聚落及其周边区域的开发
8
作者 赵龙 李渊 《都市文化研究》 2022年第2期75-100,共26页
本文从殖民地社会单一族群的微观视角切入到殖民地宏观社会结构的底层视角来研究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华埠的聚落斑块形成及街区扩展轨迹。基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探讨,研究以槟榔屿乔治市华侨聚落为例,从“社群—聚落—规制”三个维度勾勒... 本文从殖民地社会单一族群的微观视角切入到殖民地宏观社会结构的底层视角来研究英属海峡殖民地时期华埠的聚落斑块形成及街区扩展轨迹。基于共时性与历时性的探讨,研究以槟榔屿乔治市华侨聚落为例,从“社群—聚落—规制”三个维度勾勒出槟榔屿华侨聚落演变的具体驱动因素和街区动态延展轨迹。本文具体剖析了以下四个方面:(1)殖民地、流动性语境下的人口跨境迁移及殖民地底层社会集团的客观形成;(2)殖民地聚落斑块形成;(3)殖民制度下的城市规划与华侨聚落建设;(4)华侨聚落街区扩展轨迹。通过对历史文本、历史测绘图、历史图像资料的分析、解读、互证,归纳殖民地、流动性语境下华埠聚落斑块形成及街区动态延展的轨迹,地域空间分布、原因与过程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属海峡殖民地 聚落斑块 街区扩展轨迹 华侨聚落 槟榔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