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中国十七年间的亚非拉文学翻译研究 |
熊辉
|
《长江学术》
CSSCI
|
2024 |
0 |
|
2
|
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红色社团建设的实践研究——以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张光明
|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2023 |
0 |
|
3
|
中国电影史链条上的主旋律电影及其未来走向 |
彭涛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2
|
|
4
|
历史情境与世纪回眸——关于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研究的思考 |
杨剑龙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5
|
1949-1976年间的集体写作现象平议 |
黄擎
李超
|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3
|
|
6
|
革命时代中国成长小说的叙事形态 |
徐秀明
范钦林
|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7
|
在主流意识形态制导下的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 |
李宗刚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8
|
“十七年”政治文化语境中的大学叙事——以《青春之歌》与《大学青春》为例 |
李洪华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9
|
略谈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电影文化(1949—1966) |
张硕果
|
《文化艺术研究》
|
2008 |
2
|
|
10
|
重返现场:“十七年文艺”的建构 |
李云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1
|
|
11
|
儒家话语的革命转述——“十七年”小说的文化透视 |
邵明
|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
2011 |
3
|
|
12
|
姚文元的“棍子”式批评及其特征 |
古远清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1
|
|
13
|
“十七年”时期与“文革”中的浙江小说 |
王思焱
|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1
|
|
14
|
论“十七年诗歌”与政治文化 |
张立群
|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07 |
2
|
|
15
|
“文革”后20年的琴学研究 |
傅暮蓉
|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
2013 |
1
|
|
16
|
《纪要》问世的前前后后 |
张志忠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3
|
|
17
|
革命叙事的背后——试析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中的边缘话语 |
易文翔
|
《克山师专学报》
|
2002 |
2
|
|
18
|
革命与物质——析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的人物类型 |
黄玉梅
|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
2005 |
1
|
|
19
|
“文化转向”视域下袁可嘉“十七年”(1949—1966)英诗汉译 |
刘晰
|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20
|
论“十七年”家族小说的文化变异 |
何学军
|
《晋阳学刊》
CSSCI
|
200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