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5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thy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on severe head injury:A preliminary clinical trial
1
作者 王国良 朱诚 谢秀芳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9年第1期62-67,共6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yo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TRH ) on severe head injury.Methods: Eighty--seven severely head injured patients with a Glasgow Coma Scale (GCS ) score of & or less wererando...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thyor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TRH ) on severe head injury.Methods: Eighty--seven severely head injured patients with a Glasgow Coma Scale (GCS ) score of & or less wererandomized into TRH--treated and saline control groups. In TRH treated group. the treatment was started with abolus injection of 0. 2 mg/kg followed by continuous infusion for 2 hours at 0. 2 mg/kg/h. Such treatment wasgiven once a day for 4 times. The 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equivalent normal saline with the samemethod. Results: TRH, administered intravenously after head injury. promoted the recovery of consciousness andGCS score, alleviated the traumatic brain edema, controlled and lowered the intracranial pressure. decreased thelevel of lipid superoxides, decreased the mortality rate. and improved the life quality of the survivals. Nocomplications or adverse and toxic effects were noted during the course of TRH treatment. Conclusion: TRH hasbeneficial effects on patients with severe head inj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YR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TRH ): severe head injury GLASGOW COMA SCALE (GCS ) 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 clinical trial
下载PDF
Risk factors of 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extremely severe head injury
2
作者 陈磊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3期201-201,共1页
Objective To explore pathogenesis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PTCI)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extremely severe head injurie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clues for reducing occurrence of ... Objective To explore pathogenesis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PTCI)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extremely severe head injuries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clues for reducing occurrence of PTCI and case-fatality. Methods Gender,age,Glasgow coma scale (GCS)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basicranial fracture,cerebral hernia or infection,surgical modality,hypotension,and the use of diur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d GCS Risk factors of post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nd extremely severe head injury
下载PDF
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汤新颜 陈媚珍 吴俊琪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72-175,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 探讨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2月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100例重症颅脑损伤恢复期患者,以奇偶数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于术后恢复期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干预,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负面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认知功能[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结果 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低于干预前,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BI、Mo CA评分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精神情感状况导向的照护模式可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恢复期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术后恢复期 精神情感状况 照护模式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林莎莎 周灵静 +1 位作者 唐秀琼 潘梅英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428-433,共6页
目的建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接诊的147例sTBI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收集可能影响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根据急性胃肠道损伤... 目的建立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接诊的147例sTBI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收集可能影响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相关因素,根据急性胃肠道损伤(AGI)分级将患者分为胃肠功能衰竭组与非胃肠功能衰竭组,以LASSO筛选出潜在影响因素后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本研究模型组102例sTBI患者中共有33例(32.35%)出现胃肠功能衰竭,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情况、休克、通便措施、肺部感染情况、血钠、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D-乳酸及二胺氧化酶(DAO)为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独立性影响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模型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2,95%CI为0.896~0.988;验证组AUC为0.908,95%CI为0.849~0.966。校准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列线图模型预测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风险的概率阈值为0.10~0.90时,患者的净收益率大于0。结论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主要受机械通气情况、休克、通便措施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用于预测sTBI患者胃肠功能衰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区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胃肠功能衰竭 多因素分析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
5
作者 王芳 赵配配 +2 位作者 徐美娜 付燕荣 王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12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预防性干预,研... 目的分析重度颅脑损伤(TBI)患者围手术期应用间歇性充气加压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01—2022-12菏泽市立医院收治的70例重度TB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下肢深静脉血预防性干预,研究组增加间歇性充气加压。比较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干预前后静脉血流流速及干预7 d后下肢肿胀情况。结果研究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2.86%),对照组6例(17.14%),研究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下肢各血管静脉流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2组股静脉、髂外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流速较干预前均明显提升,研究组流速快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研究组轻度+无肿胀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有效预防肢深静脉血栓,原因可能在于间歇性充气加压可改善下肢血管静脉流速,建议重度TBI患者围术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间歇性充气加压 重度颅脑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 血管静脉流速 下肢肿胀
下载PDF
基于TSP-1和APACHEⅡ评分构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
6
作者 王成立 周林裕 梁哲勇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816-820,共5页
目的基于血小板反应素-1(TSP-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构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01—2022-12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2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院内死亡分为... 目的基于血小板反应素-1(TSP-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评分构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01—2022-12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92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院内死亡分为死亡组(n=72)和对照组(n=120)。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和TSP-1、APACHEⅡ评分,分析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根据相关危险因素,构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死亡组患者TSP-1显著增高[(141.95±32.85)μg/L比(116.20±29.39)μg/L,P<0.001];APACHEⅡ评分显著增高[(17.03±3.11)分比(13.14±3.24)分,P<0.001]。TSP-1>133.35μg/L、APACHEⅡ评分>15.5分、脑疝、多发伤、休克是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采用R 4.0.3统计软件将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训练集的样本量134,验证集的样本量58,构建预测模型,训练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872(95%可信区间0.814~0.930),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48(95%可信区间0.747~0.949)。在验证集里对模型进行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卡方值为6.105,P=0.636。结论基于TSP-1、APACHEⅡ评分构建的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血小板反应素-1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Ⅱ评分 院内死亡 老年
下载PDF
Injury patterns of seniors in traffic accidents: A technical and medical analysis 被引量:2
7
作者 Stephan Brand Dietmar Otte +5 位作者 Christian Walter Mueller Maximilian Petri Philipp Haas Timo Stuebig Christian Krettek Carl Haasper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2年第9期151-155,共5页
AIM: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 injury situation of seniors in traffic accidents an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t injury patterns.METHODS:Injury data,environmental circumstances and crash circumstances of accidents were co... AIM:To investigate the actual injury situation of seniors in traffic accidents and to evaluate the different injury patterns.METHODS:Injury data,environmental circumstances and crash circumstances of accidents were collected shortly after the accident event at the scene.With these data,a technical and med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including Injury Severity Score,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and Maximum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The method of data collection is named the German InDepth Accident Study and can be seen as representative.RESULTS:A total of 4430 injured seniors in traffic accidents were evaluated.The incidence of sustaining severe injuries to extremities,head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group of elderly people compared to a younger age(P<0.05).The number of accident-related injuries was higher in the group of seniors compared to other groups.CONCLUSION:Seniors are more likely to be involved in traffic injuries and to sustain serious to severe injuries compared to other grou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accidents SENIORS head injury injury SEVERITY SCORE Abbreviated injury scale
下载PDF
Rupture of carotid artery pseudoaneurysm in the modern era of definitive chemoradiation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Two case reports
8
作者 Myungsoo Kim Ji Hyung Hong +4 位作者 Sang Kyu Park Sook Jung Kim Jung Hwi Lee JH Byun Yoon Ho Ko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0年第20期4858-4865,共8页
BACKGROUND Carotid blowout syndrome(CBS)is a rupture of the carotid artery and is mainly caused by radiation and resection of head and neck cancers or direct tumor invas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 wall.It is a life-thre... BACKGROUND Carotid blowout syndrome(CBS)is a rupture of the carotid artery and is mainly caused by radiation and resection of head and neck cancers or direct tumor invasion of the carotid artery wall.It is a life-threatening clinical situation.There is no established and effective mode of management of CBS.Furthermore,there is no established preceding sign or symptom;therefore,preventive efforts are not clinically meaningful.CASE SUMMARY We described two cases of CBS that occurred in patients with head and neck cancer after definitive chemoradiotherapy(CRT)using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Two men aged 61 and 56 years with locally advanced head and neck cancer were treated with definitive CRT.After completing CRT,both of them achieved complete remission.Subsequently,they had persistent severe pain in the oropharyngeal mucosal region and the irradiated neck despite the use of opioid analgesics and rehabilitation for relief of contracted skin.However,continuous follow-up imaging studies showed no evidence of cancer recurrence.Eleven to twelve months after completing CRT,the patients visited the emergency room complaining about massive oronasal bleeding.Angiograms showed rupture of carotid artery pseudoaneurysms on the irradiated side.Despite attempting to secure hemostasis with carotid arterial stent insertion and coil embolization,both patients died because of repeated bleeding from the pseudoaneurysms.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pain in irradiated sites,clinicians should be suspicious of progressing or impending CBS,even in the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er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otid blow-out syndrome Carotid pseudoaneurysm head and neck neoplasms Radiation injuries severe pain Case report
下载PDF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枫 张猛 +3 位作者 孙卫和 沈建华 颜庆华 黄海源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745-748,共4页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SLTC)联合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STBI患者9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低温组(SLTC+低温)和对照组(SLTC)。比较两组颅内压(ICP)、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血清角质纤维酸性蛋白(GF...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SLTC)联合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STBI患者9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低温组(SLTC+低温)和对照组(SLTC)。比较两组颅内压(ICP)、脑功能障碍评分(DRS)、血清角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S-100β蛋白(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预后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两组ICP、DRS评分、GFAP、S-100β、MBP、NSE水平均低于术前,且低温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低温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低温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SLTC联合低温治疗能够有效促进脑功能恢复,改善STBI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低温治疗 重型颅脑损伤 脑功能障碍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海花 卢明 +1 位作者 屈辉 张娟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4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3—12月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估...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取2021年3—12月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估患者意识清醒时、受伤后3个月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Lovett肌力分级评估患者意识清醒时、受伤后3个月的肌力。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的因素。结果患者受伤后3个月的FMA评分高于意识清醒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伤后3个月的Lovett肌力分级为5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意识清醒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昏迷时间、早期康复治疗情况是患者受伤后3个月FMA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昏迷时间、早期康复治疗情况是患者受伤后3个月Lovett肌力分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昏迷时间、早期康复治疗情况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后3个月肢体运动功能、肢体肌力的主要因素。临床上应尽力缩短患者的昏迷时间,早期实施康复治疗,以改善患者肌力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运动功能 肌力 康复治疗 昏迷
下载PDF
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多维护理对去骨瓣减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辛佳佳 闫琛 窦志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162-165,共4页
目的 探讨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多维护理对去骨瓣减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去骨瓣减压治疗的8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护理干预分组,对照组(41例)接... 目的 探讨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多维护理对去骨瓣减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漯河市中心医院进行去骨瓣减压治疗的8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护理干预分组,对照组(41例)接受基础性护理干预,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多维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与干预后2个月白蛋白、总蛋白、微型营养评价(MNA)评分、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白蛋白、总蛋白、MNA评分比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清TNF-α、IL-6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IHS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SF-36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以赋能理论为框架的多维护理有利于去骨瓣减压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恢复,降低患者TNF-α及IL-6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缓解患者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治疗 赋能理论 多维护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辨证论治颅脑损伤12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国梁 刘宇翔 +9 位作者 顾航睿 李辉 徐丹丘 张晓艳 王中华 孙罗 林小莉 周承扬 石瑛 石印玉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94-98,共5页
目的:探讨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中药、针刺与手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进而优化本流派颅脑损伤特色病种诊疗体系。方法:收集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原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的颅脑损伤病例共120例,... 目的:探讨海派中医流派石氏伤科中药、针刺与手法治疗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其机制,进而优化本流派颅脑损伤特色病种诊疗体系。方法:收集上海市静安区闸北中心医院(原上海市闸北区中心医院)2012年8月—2015年7月的颅脑损伤病例共120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每组60例。中药治疗组予以中药辨证论治,1帖/d,4周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组在中药辨证论治基础上,结合石氏伤科针刺、手法治疗,均隔日1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眩晕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与功能独立性评测,分别检测其眩晕、认知功能与日常功能独立性;并检测血清脂蛋白(a)。结果:与中药治疗组相比,综合治疗组眩晕量表评分明显改善(P<0.01),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明显提高(P<0.01),功能独立性评分的子项目中运动评分明显升高(P<0.01),而功能独立性评分总分并未明显提高(P>0.05)。同时,综合治疗组血清脂蛋白(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石氏伤科中药辨证论治结合石氏针刺、手法,能够更好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眩晕状况、认知与运动功能。石氏针刺、手法优势在于疏通经络、畅达气血进而整体协同调治。从改善患者眩晕、认知功能尤其是运动功能方面评估,石氏针刺、手法作用不可或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头部内伤 石氏伤科 辨证论治 针刺 手法
下载PDF
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证据应用审查及障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文超 滕娇 +3 位作者 刘嘉龙 孙建 王忠丽 秦寒枝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2-95,103,共5页
目的了解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护理实践中的障碍因素、促进因素,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指导,检索、评价及汇总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根据基线审查... 目的了解成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证据临床应用现状,分析循证护理实践中的障碍因素、促进因素,为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以基于证据的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为理论指导,检索、评价及汇总最佳证据,制定审查指标,根据基线审查结果分析障碍及促进因素。结果根据11条最佳证据制定18条审查指标,12条指标依从率<60%,其中6条指标依从率为0。障碍因素主要为缺乏规范化流程、医护人员相关知识欠缺、培训不足等。结论本研究基于最佳证据制定的质量审查指标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及可操作性,可针对障碍因素及促进因素实施临床变革及管理改进,促进证据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肠内营养 循证护理 审查指标 障碍因素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脑CT灌注成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骏 许建兴 +3 位作者 沈烨 何赟 顾勇坚 恽健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1512-1516,共5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脑CT灌注成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03—2022-03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损伤组(102... 目的探究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脑CT灌注成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03—2022-03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诊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损伤组(102例)、中度损伤组(42例)、重度损伤组(3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脑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3组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脑CT灌注成像参数,即各向异性分数(FA)、脑血流灌注率(CBF),分析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及脑CT灌注成像对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的评估价值。结果3组患者FA值、CBF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损伤组FA值、CBF值高于中度损伤组及重度损伤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FA、CBF值与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呈显著负相关,FA、CBF值越小,颅脑损伤越严重(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A值、CBF值及联合评估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程度的曲线AUC分别为0.873、0.804、0.883,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当取最佳cut-off值时,敏感度分别为0.750、0.799、0.840,特异度分别为0.917、0.694、0.833。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联合脑CT灌注成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评估价值,临床可通过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脑CT灌注成像的定量参数分析为颅脑损伤患者病情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脑CT灌注成像 Spearman相关性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集束化管理措施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越帅 张亚萌 张鸿日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9期13-15,共3页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集束化管理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16例)和非脑积水组(92例)。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 目的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集束化管理措施。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8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脑积水,分为脑积水组(16例)和非脑积水组(92例)。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予所有患者集束化管理措施,分析患者干预1周后、干预2个月后格拉斯哥(GC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干预前、干预2个月后Fugel-Meyer(FMA)评定量表评分。结果脑积水组中年龄≥50岁、GCS评分为3~5分、硬膜下血肿、开放性颅脑损伤、脑室出血等的患者占比均相较于非脑积水组高,而腰穿脑脊液置换、早起颅骨缺损修补术的患者占比相较于非脑积水组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中线移位程度、早期去大骨瓣减压、硬膜敞开、双侧去骨瓣减压;而腰穿脑脊液置换、早期颅骨缺损修补术则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积水发生的保护因素;干预2个月后患者GCS、Barthel指数评分比干预1周后高(均P<0.05);干预2个月后患者FMA评分比干预前高(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具有较高的脑积水发生率,需要关注相关高危人群;对重型颅脑损伤采用集束化管理措施干预,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日常生活能力与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 脑积水 危险因素 集束化管理
下载PDF
动静脉氧压差、血清MIF水平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风险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晶晶 王雅宁 +1 位作者 王海民 孙晓雨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动静脉氧压差[P(v-a)O_(2)]联合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 目的 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动静脉氧压差[P(v-a)O_(2)]联合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12月—2021年1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住院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访28 d分为生存组(48例)和死亡组(41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静脉及动脉血氧分压,并计算P(v-a)O_(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MIF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v-a)O_(2)联合血清MIF水平预测近期死亡风险值。结果 生存组、死亡组受伤后至手术时间、GCS评分、颅内血肿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生存组相比,死亡组P(v-a)O_(2)、血清MIF水平较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v-a)O_(2)、血清MIF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P(v-a)O_(2)、血清MIF水平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0.790;两者联合预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AUC为0.881,其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1.30%、90.20%。结论 P(v-a)O_(2)、血清MIF水平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v-a)O_(2)、血清MIF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近期死亡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动静脉氧压差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死亡风险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坠积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与PCT、WBC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卢杰 尤雷明 +1 位作者 罗双琪 张岚琦 《西部医学》 2023年第6期863-868,共6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坠积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入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继发坠积性...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坠积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1月于我院神经外科入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继发坠积性肺炎分为肺炎组(n=64)和非肺炎组(n=70),分析肺炎组患者病原菌分布特征,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确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法分析PCT和WBC水平与继发坠积性肺炎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二者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坠积性肺炎的预测价值。结果134例患者中有64例继发坠积性肺炎,肺炎组患者共分离得到病原菌83株,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比为22.89%。药敏分析结果显示:主要革兰阴性菌相对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主要革兰阳性菌相对敏感的抗菌药物为万古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炎组患者年龄、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和CRP、WBC、PCT、TNF-α、D-二聚体、Activin-A、CC-16、IL-18、IL-10、Ficolin-3、IgM以及IgG水平均高于非肺炎组,GCS评分、IL-8以及IgA水平均低于非肺炎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二聚体、Activin-A、CC-16、CRP、WBC、PCT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坠积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GCS评分为保护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CT和WBC水平之间呈显著正相关,且二者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坠积性肺炎概率、D-二聚体、Activin-A、CC-16以及CRP呈显著正相关,与GC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OC分析显示,血清PCT、WBC水平均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合并感染坠积性肺炎以革兰阴性菌中的铜绿假单胞菌为主,临床应强化病原菌培养及药敏监测,以指导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血清PCT、WBC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坠积性肺炎密切相关,并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坠积性肺炎 病原菌分布 相关性
下载PDF
重度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不同过渡时间对患者营养、免疫-炎症及并发症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姚振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不同过渡时间对患者营养、免疫-炎症及并发症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77例重度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给予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不同过渡时间对患者营养、免疫-炎症及并发症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北京怀柔医院收治的77例重度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均给予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根据肠外完全过渡至肠内营养时间的不同分为≤5 d组(36例)、>5 d组(41例)。比较两组营养指标[人血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总蛋白(TP)]、免疫指标(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中性粒细胞(NEU)]、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5 d组干预7 d后ALB、Hb、TP高于>5 d组(P<0.05);≤5 d组干预7 d后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高于>5 d组(P<0.05);≤5 d组干预7 d后CRP、IL-6、TNF-α、NEU低于>5 d组(P<0.05);≤5 d组干预7 d后GCS评分高于>5 d组,NIHSS评分低于>5 d组(P<0.05);≤5 d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短于>5 d组(P<0.05);≤5 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2/36),与>5 d组的9.76%(4/4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外营养早期完全过渡至肠内营养能改善重度颅脑损伤后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炎症与意识状态,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患者神经缺损症状,促进患者恢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 吞咽障碍 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 不同过渡时间 营养 免疫-炎症
下载PDF
多学科护理在ICU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杨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期171-173,177,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学科护理在ICU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68例ICU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照住院号(单、双号)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多学科护理组实施多学科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多学科护理在ICU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68例ICU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按照住院号(单、双号)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多学科护理组实施多学科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CU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通过两组不同结果的比较,判断多学科护理在ICU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当中的护理价值,并对其能否在临床推广进行判定。结果 多学科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多学科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是100.00%(34/34),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是70.59%(24/34)。通过比较护理1周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结果显示,多学科护理组护理1周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超敏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CU住院时间比较结果显示,多学科护理组ICU住院时间(12.21±1.51)d显著低于对照组(17.12±2.12)d,P<0.05。结论 ICU重度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多学科护理干预服务模式可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机体炎症水平,提高满意度,缩短ICU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护理 ICU重度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患者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因子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振华 姜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35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I)选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的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湘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80例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SCI)选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的效果,以及对炎症因子、神经功能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湘乡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的80例S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观察组采用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比较两组的炎症因子、神经功能、颅内压、脑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炎症因子、神经功能、颅内压、颈内动脉血氧含量(CaO_(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_(2))、脑氧摄取率(CERO_(2))、颈内静脉血氧含量(CjvO_(2))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CI患者行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能降低炎症因子,恢复神经功能,有效降低颅内高压,改变脑代谢指标,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抵抗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控制性阶梯式减压术 炎症因子 神经功能 脑代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