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elp received from relatives and services to satisfy needs of adul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1
作者 Marie-Josée Fleury Guy Grenier Jean-Marie Bamvita 《Health》 2013年第2期200-211,共12页
Background: Few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variables on help received respectively from services and relatives to satisfy needs of adul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SMD). Purpose... Background: Few studies have considered the impact of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variables on help received respectively from services and relatives to satisfy needs of adults with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SMD). Purposes: To identify major needs receiving help and, using the Andersen’s Behavioural Model of Health Service Use, to identify and compare predisposing, enabling and nee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elp given respectively by services and relatives. Methods: 352 adults with SMD from Montreal (Canada) were interviewed using six standardized instruments. Clinical records were consulte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processed to measure level of help received from relatives and services. Results: Factor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elp from relatives were: higher number of perceived needs;fewer diagnoses;better community functioning;being younger, and in a conjugal relationship;living autonomously;having social support and better quality of life;and, marginally, being an immigrant. Factor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help from services were: higher number of perceived needs, better quality of life, supervised housing, adjustment disorder and schizophrenia. Conclusions: Help overall is insufficient to meet users’ needs. Services are more helpful than relatives, in particular regarding health needs. Comparatively to help from services, help from relatives is associated with predisposing factors like age, marital status and nation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LP from RELATIVES HELP from SERVICES Needs Assessment severe mental disorders Service UTILISATION
下载PDF
中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体系:成就、挑战和展望
2
作者 周亮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在精神障碍社区服务工作中的投入越来越多,使广大精神障碍患者接受到更加便捷和专业的社区服务。在精神障碍社区服务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出台,各级政府在精神障碍社区服务工作中的投入越来越多,使广大精神障碍患者接受到更加便捷和专业的社区服务。在精神障碍社区服务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体系也面临诸多挑战。本文从我国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体系的成就、挑战和展望三个方面,对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开展工作、进一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接受精神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可及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社区康复 精神卫生服务
下载PDF
2019—2021年兰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状况分析
3
作者 牛乐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3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兰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状况,为兰州市制定防治措施及精神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2019—2021年兰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关数据,并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2019—2021年兰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状况,为兰州市制定防治措施及精神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提取甘肃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2019—2021年兰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相关数据,并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甘肃省精神卫生监测信息系统显示2019—2021年兰州市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11 310例、11 914例、12 295例,报告患病率为3.03‰、 3.19‰、 3.42‰,规范管理率为73.48%、 76.16%、 80.21%,患者面访率为72.25%、79.04%、81.53%,患者规律服药率为32.74%、43.76%、52.05%。结论:2019—2021年兰州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患者面访率以及患者规律服药率均有提高,但报告患病率水平和患者规律服药率水平仍低于国家要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家属的病耻感是导致报告患病率与规范管理率偏低的主要原因,而精神卫生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导致远郊患者规律服药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报告患病率 精神卫生 规范管理 规律服药
下载PDF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预测模型
4
作者 胡萱怡 谢敏 +6 位作者 刘思弋 吴雨璐 吴祥瑞 刘元元 何昌九 代光智 王强 《四川精神卫生》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背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较一般人群更高,我国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的预测研究尚不多见,尤其缺乏除传统预测方法之外的数据挖掘技术预测模型的研究和比较。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分类决策树构建社区... 背景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发生率较一般人群更高,我国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的预测研究尚不多见,尤其缺乏除传统预测方法之外的数据挖掘技术预测模型的研究和比较。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分类决策树构建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检验分类决策树模型是否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方法于2023年12月,选取2013年—2022年随访记录完整的11484名社区严重精神障碍在管患者,按8∶2随机分为训练集(n=9186)与测试集(n=2298)。在训练集中,分别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和分类决策树建立预测模型,在测试集评价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1115例(9.71%)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危险行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城市户籍、贫困、有监护人、精神残疾、危险行为史阳性、自知力不全、自知力缺失、有阳性症状是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危险因素(OR=1.778、1.459、2.719、1.483、3.890、1.423、2.528、2.124,P均<0.01);年龄≥60岁、受过教育、医嘱无需用药以及社会功能一般是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保护因素(OR=0.594、0.824、0.422、0.719,P<0.05或0.01)。基于测试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29(95%CI:0.692~0.766),准确率为70.97%,灵敏度为59.71%,特异度为72.05%;分类决策树结果显示,危险行为史、阳性症状、社会功能总评分、经济状况、自知力、户籍、残疾情况以及年龄是患者发生危险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测试集的AUC=0.721(95%CI:0.705~0.737),准确率为68.28%,灵敏度为64.46%,特异度为68.60%。结论分类决策树模型较Logistic回归模型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危险行为发生风险的预测效果不具有更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危险行为 预测模型 社区
下载PDF
“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5
作者 李静 严芳 +4 位作者 杨瑞华 浮艳红 董伟 郝赫 王亚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726例严重精神障碍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模式干预。采... 目的 探讨“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模式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726例严重精神障碍稳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模式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康复状态量表(MR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估患者疾病严重程度、总体康复情况、自知力、生活质量,采用家庭疾病负担量表(FBSD)评估患者家庭疾病负担情况,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评估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BPRS、MRSS、FB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ITAQ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6个月、12个月两组患者物质生活、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物质生活、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取“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知力,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家庭负担,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互联网+护理服务 康复 自知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2022年天水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现状分析
6
作者 马骥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5期79-81,96,共4页
目的:对天水市2022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探讨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统计描述对甘肃省精神卫生监测系统中截至2022年12月31日... 目的:对天水市2022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探讨管理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统计描述对甘肃省精神卫生监测系统中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天水市在册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数为19857例,以男性(52.84%)、中青年(41.07%)、文化程度小学以下(64.89%)、无家族史(90.22%)、婚姻状况已婚(57.99%)、农民(86.01%)、经济状况贫困(81.33%)患者为主;报告患病率6.65‰、管理率97.06%、规范管理率94.93%、面访率95.64%、病情稳定率98.89%;在册患者服药率91.45%、在册患者规律服药率74.19%、精神分裂患者服药率91.45%、精神分裂症患者规律服药率74.19%。结论:天水市各项核心指标处于甘肃省较好水平,但部分乡镇(社区)仍存在不达标指标,城区报告患病率、面访率未达标占比高,乡镇在册患者服药率及规律服药率、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率未达标占比高。应该侧重多部门协作开展城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筛查及面访工作;扩大心理健康知识科普宣传的覆盖面,突出精神疾病可防可治,促进患者就医服药治疗;整合多部门资源,加强贫困、农村地区患者的救助救治力度,提高患者服药比例,维持精神障碍患者的病情稳定,提升我市精神障碍患者的防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管理情况 治疗情况 天水市
下载PDF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救助及效果分析
7
作者 常倩 钱建军 +2 位作者 魏海涛 董宝成 姚华华 《医院管理论坛》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了解绍兴市越城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救助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一2022年纳入社区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疾病诊断、贫困信息);收集门诊救助患者定点医院个人申请信息和就诊信息(包括就诊时间、诊断... 目的了解绍兴市越城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救助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一2022年纳入社区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疾病诊断、贫困信息);收集门诊救助患者定点医院个人申请信息和就诊信息(包括就诊时间、诊断、诊疗费、检查费、药品费)。结果2019一2022年,门诊救助申请率分别为18.80%、17.96%、16.57%、16.60%,补助率分别为38.46%、38.21%、37.96%、36.20%;贫困患者门诊救助补助人次中位水平高于非贫困患者(p<0.05),补助次均费用中位水平低于非贫困患者(p<0.001)。结论门诊救助政策能有效减轻患者的药品负担,应通过优化申请流程、深化系统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提高政策保障力度、加强政策宣传等提高政策执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严重精神障碍 医疗救助
下载PDF
2022年厦门市同安区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8
作者 黄培枝 陈上清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4期83-84,88,共3页
目的:通过了解厦门市同安区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收集同安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 目的:通过了解厦门市同安区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患病率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完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收集同安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等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同安区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3041例,报告患病率为3.55‰;男女性别比为1.2∶1;年龄以18~44岁患者居多(42.5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8.69%;未婚患者占35.55%;经济状况为贫困的患者占58.60%;精神分裂症患者占69.02%,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占14.83%。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大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关注力度,完善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助和支持政策。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社区重点防控对象,规范开展危险性评估、随访和体检工作,及时发现高危患者,从而有效减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下载PDF
阜阳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现况分析
9
作者 刘洪茂 芦梦雅 杨兰 《新疆医学》 2024年第2期193-195,220,共4页
目的了解阜阳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现状,为研究制定相应防治措施,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导出截止2020年12月31日阜阳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 目的了解阜阳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现状,为研究制定相应防治措施,进一步加强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从《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中导出截止2020年12月31日阜阳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人口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截止2020年12月31日,阜阳市登记在管的严重精障碍患者43100例,报告患病率为5.26‰,男女比例为1∶1.13,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χ^(2)=5.71,P<0.01);18岁-44岁青壮年占比最高(41.67%);主要以农村患者为主(90.41%);经济贫困患者占54.24%;文化程度以文盲或半文盲为主(36.76%);婚姻状况以已婚患者为主(65.7%);职业分布主要以农民为主(82.84%);疾病分布的构成上主要以精神分裂症患者比例最高(79.64%)。结论阜阳市在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地位及经济状况相对较低,应健全当地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壮大精神卫生人才队伍,构建精神疾病患者康复体系,以促进该市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现况分析 管理治疗
下载PDF
以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重度烧伤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姜晓燕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8期992-99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 目的:探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重度烧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2年7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基于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中的反复重现体验、警觉性增高、回避症状、社会功能受损、主观评价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4、8.546、9.793、8.020、9.233,P<0.05);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8、5.105,P<0.05);两组患者健康调查问卷(SF-36)中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生命活力、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99、6.491、4.175、7.316、4.954、4.625、5.655、5.614,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50,P<0.05)。结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重度烧伤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改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烧伤 应激系统理论 创伤后应激障碍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规范、能力与支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基于上海市H区的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川 姚煜霞 杨锃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23年第5期56-68,共13页
个案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在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上海市H区11名个案管理员进行深度访谈,在访谈资料基础上分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个案管理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尤其是在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上海市H区11名个案管理员进行深度访谈,在访谈资料基础上分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发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案管理存在操作规范缺失、专业能力不足以及外部支持欠缺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建立健全个案管理规范、提升个案管理专业能力、强化个案管理外部支持来推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个案管理工作发展,帮助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更好地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 严重精神障碍
下载PDF
同伴支持干预在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中的效果
12
作者 周秀月 葛慧飞 +5 位作者 奚碧恩 颜慧 金雪燕 葛晓春 潘美芬 王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1期1671-1673,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市社区内在册管理的符合入组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定期随访模式,观察组增加为期1年的同... 目的探讨联合同伴支持服务模式对社区严重精神障碍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市社区内在册管理的符合入组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则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加定期随访模式,观察组增加为期1年的同伴支持服务模式。比较两组基线、3个月、6个月、1年PANSS量表、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及病耻感评分。结果观察组PANSS量表、病耻感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支持可促进社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支持干预 社区严重精神障碍 康复管理
下载PDF
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现状
13
作者 郑崇泉 石雷鸣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分析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并与2018—2020年比较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管理、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底,全... 目的分析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治疗情况,并与2018—2020年比较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使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截至2021年12月31日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以及患者管理、治疗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21年底,全省16个市的143个区(市、县)使用信息系统。全省在册患者479673例,报告患病率为4.76‰;患者规范管理率为95.63%;服药率为96.89%;规律服药率为87.77%;面访率为97.94%;体检率为79.64%。2018年至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报告患病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规范服药率和面访率均逐年增高。2019年至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体检率逐年升高。结论2021年山东省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登记人数持续增长,患者管理、服药、体检水平有所提高,各地市应针对各地精神卫生服务不足之处出台政策,提高患者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管理 信息系统
下载PDF
国内外严重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杰 朱建雯 +4 位作者 王思哲 张霞 赵冉 赵楠 樊宏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63,共4页
以文献回顾和对比归纳的方法,对国内外典型的严重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模式进行探讨和比较分析,揭示了国内严重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匮乏、专业型人才短缺、资源整合协调效率低、对复元理念理解不透彻等... 以文献回顾和对比归纳的方法,对国内外典型的严重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模式进行探讨和比较分析,揭示了国内严重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匮乏、专业型人才短缺、资源整合协调效率低、对复元理念理解不透彻等。提出加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打造高质高量的精神卫生康复服务人才队伍、设立负责协调各方资源的专职部门,优化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布局和建设本土化复元导向的康复服务模式的建议,以期为我国严重精神障碍康复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康复 服务模式
下载PDF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病耻抵抗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秀秀 孙旭海 +2 位作者 郭振军 张冲 李峥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抵抗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1家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406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病耻抵抗量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病耻感应对量表、病耻感应激量表、自尊量表、心... 目的:探讨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抵抗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对北京市1家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和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406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采用病耻抵抗量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病耻感应对量表、病耻感应激量表、自尊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病耻抵抗量表得分为(3.97±0.84)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耻感应激(β=-0.165)、挑战(β=0.264)和心理弹性(β=0.430)进入回归方程,调整后R 2为0.372。结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抵抗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病耻感应激、挑战的应对方式及心理弹性是病耻抵抗的影响因素。提示干预措施应侧重改善患者对病耻感的认知评价和应对方式,并提高心理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耻抵抗 严重精神障碍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病耻感
下载PDF
初级卫生保健中同伴支持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张卫国 李海忠 +1 位作者 吕广有 崔勇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5期2376-2380,共5页
目的探讨初级卫生保健中同伴支持服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将2020至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符合入组标准的282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同伴支持小组,遴选辅导员,开展规范培训,并于入组时、半年后... 目的探讨初级卫生保健中同伴支持服务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的效果。方法将2020至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1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募符合入组标准的282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同伴支持小组,遴选辅导员,开展规范培训,并于入组时、半年后、1年后进行生活满意度指数(LSIA)、自尊量表(SES)、个人与社会功能量表(PSP)、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项目结束后(1年后)使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入组对象开展针对该同伴支持服务项目的满意度调查。结果入组的282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生活满意指数(LISA)评分在参与同伴支持项目入组时、半年后和1年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半年后与入组时P<0.05;1年后与半年后及入组时P<0.01)。SES评分入组、半年后及1年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医嘱服药组与不按医嘱服药组同伴支持活动前后LSIA、PSP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SES、BPR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自主服药组与家人督促服药组同伴支持活动前后PSP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LSIA、SES、BPR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1年后入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对同伴支持服务项目整体满意率为98.22%。结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针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开展同伴支持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患者对服务的满意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级卫生保健 同伴支持 严重精神障碍 社会功能
下载PDF
2014年-2020年济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因及减寿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晓慧 李宁 李武 《四川精神卫生》 2023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 分析济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因及减寿情况,为提升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济宁市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管理、并于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死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 638例。查... 目的 分析济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死因及减寿情况,为提升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济宁市纳入国家严重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管理、并于2014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死亡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 638例。查阅患者管理档案并提取一般信息及死亡状况,分析不同特征患者的死亡原因,通过潜在减寿年数(PYLL)、平均减寿年数(AYLL)和潜在减寿率(PYLLR),分析严重精神障碍造成的寿命损失。结果 严重精神障碍死亡患者以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为2 826例(77.6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最主要的死因为罹患躯体疾病,有1 869例(51.37%)。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最小[(22.49±20.14)岁]、死亡年龄最小[(51.72±18.32)岁]、病程最长[(29.26±19.35)年]。济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PYLL为68 941.06人年,AYLL为18.95年,PYLLR为382.36‰。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的AYLL最高,为27.21年;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PYLLR最高,为892.73‰。结论 合并躯体疾病是济宁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死因;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减寿顺位排序为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死亡原因 减寿分析 济宁市
下载PDF
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非自愿入院的危险性标准
18
作者 牛梦倩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3-56,共4页
实践中精神障碍患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根源在于非自愿住院的“危险性”标准的判断困境。这一困境出现的原因在于:一是“危险性”的判断过于模糊,易被扩张;二是“危险性”的判断具有终局性,缺乏监督;三是“危险性”标准属医学标准,易被... 实践中精神障碍患者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的根源在于非自愿住院的“危险性”标准的判断困境。这一困境出现的原因在于:一是“危险性”的判断过于模糊,易被扩张;二是“危险性”的判断具有终局性,缺乏监督;三是“危险性”标准属医学标准,易被滥用。如何完善“危险性”判断标准?首先要厘清“危险性”标准形成的理论基础:“危险性”标准的理论基础是家长权。其次,基于家长权,“危险性标准”应当从“危险性”的行为类型、属性和程序综合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权益,使我国精神卫生工作走上光明的康庄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 非自愿住院 危险性标准 精神卫生
下载PDF
不同类型重性精神障碍病人睡眠结构比较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19
作者 栗恺雯 郎小娥 +1 位作者 刘彩 郝萌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453-3460,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重性精神障碍病人之间睡眠结构的差异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100例和重度抑郁发作病人223例,收集病人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3... 目的:探究不同重性精神障碍病人之间睡眠结构的差异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2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100例、双相情感障碍病人100例和重度抑郁发作病人223例,收集病人一般人口学资料以及3种疾病病人多导睡眠监测参数并进行比较。使用LASSO和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3种疾病病人的体质指数(BMI)、病程、睡眠效率、快速动眼期(REM)潜伏期、N2期睡眠比例、N3期睡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抑郁发作与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睡眠效率和REM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与重度抑郁发作病人REM期潜伏期、N2期睡眠比例、N3期睡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分裂症与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睡眠效率和N3期睡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重度抑郁发作为参考,构建的预测模型识别精神分裂症和重度抑郁发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658,识别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发作的AUC为0.699,校正曲线与决策曲线反映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用。结论: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重度抑郁发作病人的睡眠结构存在差异,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建立预测模型鉴别3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精神障碍 多导睡眠监测 睡眠结构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状况自评及抑郁情况分析
20
作者 祝娟 张珂 +1 位作者 陈红 吴菁 《上海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46-50,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金山区张堰镇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心理情况,为社区家庭医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247例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35例,年龄18~91岁,平均年龄(56±15)岁;精神分裂症104... 目的:了解上海金山区张堰镇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心理情况,为社区家庭医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辖区内247例居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35例,年龄18~91岁,平均年龄(56±15)岁;精神分裂症104例,精神发育迟滞76例,双相情感障碍24例,其他精神障碍43例。分析患者的自理能力、体育锻炼、健康状况,抑郁等情况。结果:不同精神障碍类型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从事平常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患慢性疾病、病情稳定状况、有不适症状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慢性疾病和每周无体育锻炼患者的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P <0.05)。结论:应以家庭医生团队为主导社区随访服务模式,针对不同类型精神障碍、合并慢性病和抑郁症状的居家患者提供动态个案管理服务,制定针对性强的家属健康宣教内容,提高家庭医生团队社区随访服务的质量,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健康状况 抑郁 居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