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时副词“霎时间”的句法语义及词汇化
1
作者 李思旭 刘利雪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短时副词“霎时间”具有瞬时、突发、动态变化以及迅疾等语义特征,“霎时间”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是可移位副词,可以做状语和定语,常常后跟四字格。词汇化方面,“霎时间”是由双音节副词“霎时”+“间”构成,语义的融合和泛化、“间... 短时副词“霎时间”具有瞬时、突发、动态变化以及迅疾等语义特征,“霎时间”在句中的位置比较灵活,是可移位副词,可以做状语和定语,常常后跟四字格。词汇化方面,“霎时间”是由双音节副词“霎时”+“间”构成,语义的融合和泛化、“间”的附缀化以及心理组块是“霎时间”词汇化的主要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时副词 “霎时间” 词汇化 附缀化 历时演变
下载PDF
中国早期故事的图像传播——以《晏子春秋》“二桃杀三士”故事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洪 邹宏伟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9,共5页
"二桃杀三士"是《晏子春秋》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先秦文献中却极少有关于此故事的记载,而在汉画像石中却有这个故事较多的图像出现。这表明该故事在汉代的广为流传。本文以解决这个矛盾为出发点,对二桃杀三... "二桃杀三士"是《晏子春秋》中最著名的故事之一,但令人奇怪的是,在先秦文献中却极少有关于此故事的记载,而在汉画像石中却有这个故事较多的图像出现。这表明该故事在汉代的广为流传。本文以解决这个矛盾为出发点,对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第一,故事本身与整部《晏子春秋》叙事和人物塑造上有所出入;第二,汉画像中已经出现这个故事,可以说在此时故事已经较为广泛地流传了;第三,故事文本的缺失。对于这三个问题可以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在东汉时期,"二桃杀三士"故事已经出现并广为流传,但是比较简单。在后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完善,口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方式,最终这个故事的完全成型是比较晚的。由于缺失文献的支持,我们初步推断其具体时间应该是在魏晋之后。这样我们发现的三个问题和矛盾都可以得到解答,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具有说服力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晏子春秋 二桃杀三士 汉画像石 故事传播
下载PDF
不可理喻:新移民社会的另类展示——论沙石的小说创作 被引量:2
3
作者 刘俊 《华文文学》 2009年第3期35-39,共5页
在北美华文文学中,沙石是个较为特殊的作家。他对生活中的一些"例外"和人类心理中的某些"异常",似乎更有兴趣,这些领域,是沙石借以表现北美新移民社会现实人生和人性深层最常用也最擅用的"载体",而沙石... 在北美华文文学中,沙石是个较为特殊的作家。他对生活中的一些"例外"和人类心理中的某些"异常",似乎更有兴趣,这些领域,是沙石借以表现北美新移民社会现实人生和人性深层最常用也最擅用的"载体",而沙石小说的独特性,也主要体现在他对这些领域的一再涉及和反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华文文学 沙石 新移民 另类
下载PDF
陶觥读释 被引量:2
4
作者 黄锦前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75,67,共4页
本文对新近公布的陶觥铭文进行了讨论,指出作器者"陶"或即后来继位为燕侯的召公奭子廖;"上祖癸"应指周文王,"癸"为其日名,因文王在周人祖先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加"上"字。末句当释读作"... 本文对新近公布的陶觥铭文进行了讨论,指出作器者"陶"或即后来继位为燕侯的召公奭子廖;"上祖癸"应指周文王,"癸"为其日名,因文王在周人祖先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故加"上"字。末句当释读作"唯王廿嗣(祀)",系帝辛二十年即公元前1056年,周文王姬昌即卒于此年,陶觥当作于文王去世后不久。进而对带"或"字徽记的有关金文材料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带"或"字作为族氏徽记者,作器者应为召公奭及其后裔,"或"这一族氏,系姬周之分支,至少在商末帝辛(纣)之时即已存在,其得名至迟始于召公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祖癸 周文王 召公奭
下载PDF
“卧沙细肋”考——从苏轼看宋代羊肉生产与消费 被引量:1
5
作者 曾雄生 《古今农业》 2020年第3期36-43,共8页
本文对苏轼诗中提到的“卧沙细肋”一词进行了考证,并结合宋代动物生产与消费的史实进行了讨论,指出“卧沙细肋”一词并非是前人注释所认定的产自福建的通印子鱼,而是产自陕西的同州羊,又名苦泉羊。苏轼笔下与“卧沙细肋”有关的文字,... 本文对苏轼诗中提到的“卧沙细肋”一词进行了考证,并结合宋代动物生产与消费的史实进行了讨论,指出“卧沙细肋”一词并非是前人注释所认定的产自福建的通印子鱼,而是产自陕西的同州羊,又名苦泉羊。苏轼笔下与“卧沙细肋”有关的文字,实际上也是宋代动物生产、流通与消费的一个缩影。宋代的羊肉生产与消费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从苏轼的经历来看,羊肉是宋代贵族消费的最主要的肉类,西北是肉羊的主产地,长江中游北岸的黄州地区也有丰富的羊肉出产,而岭南惠州等地则极度匮乏。苏轼不仅是羊肉的消费者,更是羊肉的生产者,他在这两个领域里都有自己独到的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卧沙细肋 沙苑
下载PDF
浅论宋恕的经济思想
6
作者 田丹 芮红磊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57-60,共4页
宋恕是戊戌变法前后颇有影响力且比较激进的思想家,在经济主张上提出了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发展工商业,认为"欲振农业,必自严禁田赋浮勒始;欲振工业,必自劝集股购机器始;欲振商业,必自尽裁抽厘局卡始"等,他还把经济发展和培养人... 宋恕是戊戌变法前后颇有影响力且比较激进的思想家,在经济主张上提出了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发展工商业,认为"欲振农业,必自严禁田赋浮勒始;欲振工业,必自劝集股购机器始;欲振商业,必自尽裁抽厘局卡始"等,他还把经济发展和培养人才相结合,在改革的同时指出造成中国农工商业不兴的根源在于官吏的贪婪和腐败。宋恕的经济思想为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及其改革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恕 三始一始 农业 工商业
下载PDF
沙石小说论
7
作者 赵海涛 《太原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55-60,共6页
探索人性,坚守良知与道义,描述灵魂的挣扎,是沙石小说最大的特点。语言不够简练,人物刻画较为平面,立意与思想没有向深挺进,是沙石小说严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沙石 小说 《玻璃房子》 《情徒》 人性
下载PDF
“诛、殺、弑”的语用特征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湘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4期75-75,共1页
“诛、殺、弑”都可表“杀”的意思?疚囊浴妒芳恰分小爸铩ⅰ⑦薄蔽?从它们所支配的对象不同即受事上各有分工和语用区别特征的不同来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 语用特征 《史记》 区别特征 “杀” 受事
下载PDF
彝族青年诗人创作管窥 被引量:2
9
作者 柳爱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62-65,共4页
本文选取沙马、施袁喜、鲁娟等几位彝族青年诗人,分别从诗歌意象、文化内涵、语言特点等方面对他们的诗歌进行简单评析,力图通过他们的诗歌概括一些当下彝族青年诗人创作的特点,展现彝族汉语诗歌的一些面貌。
关键词 彝族 汉语诗歌 沙马 施袁喜 鲁娟
下载PDF
沙石和他的《玻璃房子》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惠雯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0期35-37,共3页
一部好的小说仅仅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是不够的。小说的艺术价值是能够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反省,并向人性的层面发问。这一点沙石的小说做到了。沙石是一个晚熟的作家,47岁时开始写小说。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出版了小说集《玻璃房... 一部好的小说仅仅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是不够的。小说的艺术价值是能够唤起读者的思考和反省,并向人性的层面发问。这一点沙石的小说做到了。沙石是一个晚熟的作家,47岁时开始写小说。在大约10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出版了小说集《玻璃房子》、长篇小说《情徒》。这批小说基本上摆脱了传统新移民小说离乡背井的主题,而直接追问人性中男人和女人、富贵和贫贱、高雅和低俗的关系。这给沙石的小说涂上一层怪异、诡秘和荒诞的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石 短篇小说 《玻璃房子》 移民文学 人性 发现
下载PDF
梨树断陷十屋-七棵树油田区营Ⅰ-沙Ⅰ段储层微观特征分析
11
作者 王黎 王果寿 +3 位作者 邱岐 张欣国 王东燕 吕剑虹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20,共7页
通过对34口钻井270个岩心样品的180个铸体薄片、38个扫描电镜、49个压汞、37个阴极发光、26个X衍射及10个包裹体等测试分析,对研究区营Ⅰ-沙Ⅰ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等微观特征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营Ⅰ-沙Ⅰ段储... 通过对34口钻井270个岩心样品的180个铸体薄片、38个扫描电镜、49个压汞、37个阴极发光、26个X衍射及10个包裹体等测试分析,对研究区营Ⅰ-沙Ⅰ段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及储层物性等微观特征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营Ⅰ-沙Ⅰ段储层岩石类型以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少量长石砂岩及岩屑砂岩。碎屑颗粒结构以细、中砂为主,少量砂砾岩。岩石颗粒分选较好—中等,呈次棱角状—次圆状,成分、结构成熟度低;营Ⅰ-砂Ⅰ段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原生粒间孔、粒间溶蚀扩大孔及少量裂缝的组合,其主要的油气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和粒间溶孔;砂岩储层所经历的主要成岩作用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构造破裂作用;其中对储层物性具建设性的作用主要有溶蚀作用和构造破裂作用;该区储层已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其成岩作用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微观特征 砂岩储层 营I一沙I段 七棵树一十屋油田区 梨树断陷
原文传递
“画有尽而意无穷”——略述傅抱石绘画的美学意境和表现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鲁珊珊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4-118,共5页
傅抱石画作,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均能以其独到的审美意境和独特的绘画表现方法给观者以震憾。其存世山水画《平沙落雁》、仕女画《擘阮图》等,充分展示了大师寓意境于景物的审美情趣,精于点墨的笔墨技法,极富感染力的雨景以及融合... 傅抱石画作,无论是山水画还是人物画,均能以其独到的审美意境和独特的绘画表现方法给观者以震憾。其存世山水画《平沙落雁》、仕女画《擘阮图》等,充分展示了大师寓意境于景物的审美情趣,精于点墨的笔墨技法,极富感染力的雨景以及融合了日本绘画技法和风格的独特的表现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抱石 《平沙落雁》《擘阮图》 审美意境技法 雨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