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楚游日记»所见明末湘南盗匪研究
- 1
-
-
作者
牛浪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
出处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9-116,共8页
-
文摘
崇祯十年(1637年)正月,徐霞客开始游历楚地。楚游期间,徐霞客多次遇盗,将遇盗见闻写入《楚游日记》。根据《楚游日记》记载盗匪活动的时空范围、作案手法、劫掠目标等特征,可以判定盗匪主要身份是以临武县、蓝山县矿夫演变而来的“沙贼”。沙贼起义过程中,联合湘南、粤北瑶民,同时吸纳部分土寇与流民,四处劫掠,成为制造湘南社会动乱的主要元凶。湘南特殊的地理环境、错综复杂的地方矛盾、行政区划设置的纰漏、基层治安能力下降等问题都是诱发盗匪横生的原因。严重的匪患从微观层面凸显了湘南地区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进而揭示出明末江河日下的统治图景。
-
关键词
徐霞客
楚游日记
湘南地区
沙贼
盗匪
-
Keywords
Xu Xiake
The Diary of Chu Journey
southern Hunan
sha-zei
bandits
-
分类号
I207.62
[文学—中国文学]
K928.9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中国古代的故杀
被引量:4
- 2
-
-
作者
闵冬芳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河北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3-89,共7页
-
文摘
故杀是中国古代法中的一种杀人类型。相对于另外一种古老的杀人类型谋杀,故杀是较晚出现的一个概念。在更早的时期,与故杀接近的概念是贼杀。西晋张斐对"贼"进行了解释,所谓"贼",是"无变斩击"即突然的暴力杀人。北魏律中出现了故杀。在唐律中,故杀已经完全取代了贼杀。同时,在中国古代法中,故杀又是与斗杀紧密联系的概念,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古代律典中,故杀一直与斗杀被规定在同一条文中。唐律从概念上对故杀与斗杀进行了界定,并将"斗而用刃"以及先斗殴、后"绝时而杀"两种情形视为故杀。但是在唐代,故杀与谋杀并没有明确的区分。到了明清时期,故杀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即明清时期仅以主观意图作为区分斗杀与故杀的根据,所以唐代的"斗而用刃"以及先斗殴、后"绝时而杀"这两种情形也可能被认定为斗杀。此外,明清时期的律学家对故杀与谋杀也进行了准确的区分。
-
关键词
故杀
贼杀
斗杀
谋杀
-
Keywords
gu sha
zei sha
dou sha
mou sha
-
分类号
DF09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
-
题名从“贼杀”到“故杀”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刘晓林
-
机构
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兰州基地
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AS
2015年第1期55-62,共8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秦汉律与唐律杀人罪立法比较研究"(项目编号:13CFX015)的阶段性成果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资助
-
文摘
秦汉时期"贼"的含义与杀人具有密切联系,其作为犯罪主观心态的含义从"杀人不忌"发展为"贼杀不辜",至晋律中发展为"无变斩击";秦汉魏晋时期,作为犯罪主观心态的"贼""故"并存,唐律中仅见"故"而无"贼","贼杀"演化为"故杀";唐律中"无事而杀"的注释是为将"故杀"与"谋杀""斗杀"区别开来有意而作,汉律中的"贼伤"演化为唐律中的"殴伤"、汉律中的"谋贼杀"演化为唐律中的"谋杀"。
-
关键词
贼杀
故杀
秦汉律
唐律
-
Keywords
Zei Sha
Gu Sha
the Laws of Qinhan
the Laws of Tang
-
分类号
D926
[政治法律—法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