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jor elements in the Holocene loess-paleosol sequence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valley,China 被引量:1
1
作者 WAN Honglian HUANG Chunchang PANG Jiangl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197-206,共10页
Palaeohydmlogical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Guchuan Basi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valley, China. A set of palaeoflood slackwater deposits (SWDs) was found interbedded in the Holocene Ioe... Palaeohydmlogical investigations were carried out in the Guchuan Basin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valley, China. A set of palaeoflood slackwater deposits (SWDs) was found interbedded in the Holocene Ioess-paleosol sequence at the Guchuanzhen site (GCZ). These palaeoflood SWDs were studied by field observations and laboratory analyses including concentrations of chemical elements and optically stimulated luminescence (OSL) dat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laeoflood SWDs were the result of the secondary separations of the surface soil and weathered soil layers during the process of water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and without obvious weathering during soil development. These extraordinary flood events were dated back to 3,200-3,000 a B.P. with the OSL method and checked by archaeological dating of the human remains retrieved from the profile. These extraordinary flood events were therefore considered as regional expression of known climatic events and demonstrated the climatic instability in the Holocene. This result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global climate change on the dynamics of river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reaches of the weihe river HOLOCENE Ioess-paleosol sequence major elements
下载PDF
Analysis on the Changing Trend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nd Their Causes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Recent Ten Years
2
作者 YANG Yu-zhen GUAN Jian-ling +5 位作者 WANG Lei CHENG Jun-xia PEI Xiao-long MA Wen-peng XUE Si-she LIU Yong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2012年第10期43-47,51,共6页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rend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nd their causes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over past ten years. [ Method] Based on the available monitoring data of water q...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trend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nd their causes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over past ten years. [ Method] Based on the available monitoring data of water quality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10, the changing trends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during recent ten years were assessed by using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ccording to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Surface Water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s for Surface Water (GB 3838-2002). Moreover,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trends were also proposed. [ Result] From 2001 to 2010, there was a relatively decrea- sing trend of water pollution in Weihe River due to the considerable decline in the content of the main environmental pollutants like permanganate in- dex, 5-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 BOD5 ), ammonia nitrogen, oil and volatile phenol. Meanwhile, the comprehensive pollution index fell by 62.7%, eliminating Weihe River's black and stink on schedule. However, the overall surface water quality of Weihe River was still polluted heavily in each year, and the pollution control of Xi'an section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 Conclusion] The research could provide scientific refer- ences for 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control of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ater quality Water pollution weihe river shaanxi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Changes in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the Weihe River in Shaanxi Province, China 被引量:7
3
作者 Qi LI Jinxi SONG Anlei WEI Bo ZHANG 《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3年第6期875-885,共11页
Maintenance of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a river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variations and human acti... Maintenance of the ecosystem health of a river is of great importance for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bot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natural variations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ecosystem function of the Weihe River, the changes in major factors affecting its ecosystem health are deter- mined, which include: 1) Deficiency of environment flow: since the 1960s, the incoming stream flow shows an obvious decreasing tendency. Even in the low flow period, 80% of the water in the stream is impounded by dams for agriculture irrigation in the Baoji district. As a result, the water flow maintained in the stream for environmental use is very limited. 2) Deterioration of water quality: the concentrations of typical pollutants lik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NH3-N are higher than their maximum values of the Chinese environmental quality standard. Very few fish species can survive in the River. 3) Deformation of water channels: the continuous channel sedimentation has resulted in the decrease in stream gradient, shrinkage of riverbed and the decline in the capability for flood discharge. 4) Loss of riparian vegetation: most riparian land has been occupied by urban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which have caused the loss of riparian vegetation and biodiversity and further weakened flood control and water purification fun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fluencing factors ecosystem health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functions the weihe river shaanxi Province
原文传递
渭河陕西段干支流多环芳烃分布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周艾诗 孙亚乔 +4 位作者 叶菲 蒋婕 杨思月 李奇 曲鹏飞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7,共15页
【目的】为研究渭河陕西段干支流多环芳烃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来源与潜在的生态风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连续2 a对研究区内30个采样点水体的15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使用异构体比值法解析其来源种类及贡献程... 【目的】为研究渭河陕西段干支流多环芳烃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其来源与潜在的生态风险,【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连续2 a对研究区内30个采样点水体的15种多环芳烃进行了定量检测分析,使用异构体比值法解析其来源种类及贡献程度,并运用苯并(a)芘毒性当量生态风险评价(TEQBap)和终生致癌风险评价(ILCR)分析其潜在风险。【结果】结果显示:渭河陕西段水体中ΣPAHs范围为0~93.00 ng·L^(-1),检出平均值为9.67 ng·L^(-1);单体浓度范围为0~30.50 ng·L^(-1),其中苯并蒽和芴的检出浓度最高,检出平均值分别为3.25 ng·L^(-1)、2.83 ng·L^(-1);在环数占比上,多环芳烃主要以三环、四环和五环的中高环形态存在。【结论】结论表明:渭河陕西段平水期各多环芳烃浓度相比丰水期有所增加,丰水期各多环芳烃种类分布相比平水期较为单一;各采样点处多环芳烃小于轻污染水平,与国内外其他河流相比处于较低水平;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为煤等化石燃料及生物质的燃烧,并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致癌风险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陕西段 多环芳烃 污染特征 生态风险 水环境 致癌风险
下载PDF
三门峡水库原型试验以来渭河下游河床稳定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5
作者 袁峥 梁林江 刘科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0-74,142,共6页
为探究渭河下游河道形态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基于多年水文观测资料分析渭河下游河床稳定性演变规律,探讨三门峡水库原型试验以来(2003~2020年),来水来沙条件、潼关高程变化、河道边界条件与河床稳定性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原型试验期内... 为探究渭河下游河道形态演变特征及影响机理,基于多年水文观测资料分析渭河下游河床稳定性演变规律,探讨三门峡水库原型试验以来(2003~2020年),来水来沙条件、潼关高程变化、河道边界条件与河床稳定性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原型试验期内,渭河下游河道年均径流量呈缓慢增加趋势,年均含沙量均呈缓慢减小趋势,河段河槽呈扩张趋势,潼关高程呈逐年下降趋势。原型试验期前后,渭河下游河段河床横向、纵向和综合稳定性系数均增加,原型试验期内,河床稳定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前期3年平均水流冲刷强度和潼关高程变化是影响渭河下游河床综合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利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渭河下游河床综合稳定性的经验计算公式,验证了所提经验公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研究成果可为渭河下游及类似河流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渭河下游 河床稳定性 水沙关系 潼关高程 边界条件
下载PDF
渭河下游河道冲淤影响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
6
作者 袁峥 梁林江 范聪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24年第7期47-52,共6页
为探究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机理,基于多年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上游来水来沙情况、潼关高程变化与渭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响应关系,并探讨预测渭河下游近期的冲淤趋势。结果表明:三门峡水库原型试验以来(2003—2020年),华县站水沙条件和潼关高程... 为探究渭河下游河道冲淤机理,基于多年原型观测资料,分析上游来水来沙情况、潼关高程变化与渭河下游河道冲淤的响应关系,并探讨预测渭河下游近期的冲淤趋势。结果表明:三门峡水库原型试验以来(2003—2020年),华县站水沙条件和潼关高程抬升仍是引起渭河下游河段淤积的主要原因;渭河下游在1960—2020年总体呈现“上冲下淤”,泥沙淤积重心逐渐上移,2002—2020年渭河全河段冲刷;目前渭河下游河道已经形成均衡的水沙关系和良好的河势布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将保持全段冲刷或“上淤下冲”的冲淤状态,继续向维持平衡的冲淤关系发展。研究成果可为渭河下游的规划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下游河道 冲淤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综合整治
下载PDF
河流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宋进喜 魏珂欣 +3 位作者 邵创 任源鑫 程丹东 李宁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0-46,共7页
为科学评价河流可持续性并识别其主要制约因子,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经济、水文化6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河流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通过AHP法赋权并识别主要表征因子,引入Fuzzy模糊数学和秩和比(RSR)法改进TOP... 为科学评价河流可持续性并识别其主要制约因子,从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经济、水文化6个方面选取22个指标构建河流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通过AHP法赋权并识别主要表征因子,引入Fuzzy模糊数学和秩和比(RSR)法改进TOPSIS模型,提出可持续性水平评价方法,并以2010~2019年渭河陕西段为例,分析了河流可持续性水平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敏感性指数SI探究了不同时期河流可持续性对指标变化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①渭河陕西段可持续性主要表征因子为径流调蓄能力和水生生物完整指数;②总体来看,渭河陕西段可持续性水平整体为逐年上升趋势,等级从初步可持续(2010年)提高至较可持续(2019年);③不同年份渭河陕西段可持续性的主要敏感因子有所差异,整体对堤防防洪标准达标率I 2和富营养化指数I 11的波动敏感程度较大。研究结果验证了河流可持续性指标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可为流域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管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可持续性 指标体系 TOPSIS模型 AHP 秩和比法 渭河陕西段
下载PDF
创建黄河中游水土保持高质量监管示范区的机制与模式 被引量:7
8
作者 姜德文 曹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共5页
黄河中游地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能源基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任务艰巨,迫切需要科学、精准、高效监管。针对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面广量大、监管能力不足、传统监管方式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在晋陕蒙接壤... 黄河中游地区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能源基地,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态任务艰巨,迫切需要科学、精准、高效监管。针对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面广量大、监管能力不足、传统监管方式时效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了在晋陕蒙接壤地区创建水土保持高质量监管示范区的工作机制、模式等:一是创新工作目标,率先做到无违规项目;二是创新合作共建工作体制,构建目标一致、行动自觉、协同发力的工作机制;三是创新内生动力,以自律守约为核心,整体提升水土保持信用水平;四是创新认知提升路径,各级领导、建设单位、青少年、社会公众整体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认知水平与能力,做到知行合一;五是创新高质量评价内涵,全面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六是数字赋能,科学分类管理,创新智慧监管平台,使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实现智慧技术指导、智慧跟踪、智慧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建设项目 水土保持 高质量监管 监管新机制 管理新模式 晋陕蒙接壤地区 黄河中游
下载PDF
水循环模拟与水资源配置云模型服务平台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赵晶 高峰 +2 位作者 王涛 毕彦杰 段晶晶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93-304,共12页
水利云模型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水循环模拟、水资源配置云模型服务平台。该研究构建水循环模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模块化建模方式,以模型库为核心,基于B/S开发架构,设计研发多模型云服务平台,实现两个模型的双向耦合,... 水利云模型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水循环模拟、水资源配置云模型服务平台。该研究构建水循环模型、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采用模块化建模方式,以模型库为核心,基于B/S开发架构,设计研发多模型云服务平台,实现两个模型的双向耦合,并以渭河流域陕西段为例,构建渭河流域陕西段水循环模拟与水资源多目标配置云模型服务平台,模拟分析研究区水循环演变规律,开展规划水平年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研究。结果表明:1)状头以上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32%和−1.62%,月平均径流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80和0.82,林家村—咸阳率定期和验证期的相对误差分别为−4.96%和−1.71%,月平均径流Nash-Sutcliffe效率系数分别为0.79和0.81,云模型服务平台的水循环模型较好地刻画了径流变化过程;2)调用云模型服务平台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利用遗传算法(NSGA)-Ⅲ、群体多属性决策模型筛选出渭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2025年需水量63.35亿m^(3),供水量为58.30亿m^(3),缺水5.05亿m^(3),缺水率为7.97%。研究成果可为渭河流域智慧水利建设、水资源精细化配置提供技术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模型 水循环 多目标优化配置 云模型平台 双向耦合 渭河流域陕西段
下载PDF
渭河流域上游1971—2020年玉米光照适宜性变化特征
10
作者 姚小英 张蓓 +2 位作者 姚玉璧 王振国 刘恒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7期43-49,共7页
运用甘肃渭河流域上游典型代表区1971—2020年气象站逐旬光照资料及1991—2020年玉米平均物候资料,建立了玉米光照气候适宜度计算模型,评估了1971—2020年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阶段的光照适宜度,并与气候变暖背景下1991—2020年变... 运用甘肃渭河流域上游典型代表区1971—2020年气象站逐旬光照资料及1991—2020年玉米平均物候资料,建立了玉米光照气候适宜度计算模型,评估了1971—2020年玉米全生育期及各主要生育阶段的光照适宜度,并与气候变暖背景下1991—2020年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971—2020年,玉米全生育期光照适宜度呈下降趋势,2008—2020年下降趋势显著;拔节期—抽雄期为最低值时期,1991—2020年下降趋势明显;抽雄期—乳熟期为最高值时段,随年份基本无变化。1991—2020年,玉米拔节期—抽雄期及全生育期光照适宜度与气候产量的相关性比1971—2008年显著增高,说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玉米产量受关键时段光照不足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大。依据FGOALS-f3-H模式CMIP6高分辨率模式比较计划模拟结果,预计渭河流域上游2021—2040年太阳辐射量低于2011—2020年,玉米生长中光照因子的制约作用将更加明显。玉米种植区应趋利避害,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布局种植密度,适当降低叶面积系数,有效减少光照不足造成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上游 玉米 光照适宜性 变化 分析
下载PDF
基于WRF模式的渭河上游夏季降水及气温模拟
11
作者 胡浩楠 刘引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6-264,274,共10页
[目的]探索WRF模式不同方案在渭河上游的适用性,探讨其降水格局形成的物理机制,进而对该流域的水资源及环境管理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最新的WRF V4.1.2模式,选用Kain-Fritsch(K-F)和Grell-3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及其微物理过程,... [目的]探索WRF模式不同方案在渭河上游的适用性,探讨其降水格局形成的物理机制,进而对该流域的水资源及环境管理预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最新的WRF V4.1.2模式,选用Kain-Fritsch(K-F)和Grell-3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及其微物理过程,进行了不同分辨率的渭河流域上游夏季降水及温度试验模拟及评估。[结果]5 km分辨率下夏季6月、7月、8月两种方案模拟的气温略低于实际值,K-F方案和Grell-3方案误差分别为5.8%~10%及7%~12%。两种方案对降水模拟表现为偏高,降水随海拔高度和纬度变化不规律,误差分别为13%~39%和10%~25%。2 km分辨率下,K-F方案模拟的西南东南及西风气流较强,表现出垂直速度波动变化大,积云对流不稳定强烈,对流性降水偏多。Grell-3方案模拟的偏南暖湿气流较强,垂直速度较大,随高度增加较快,有利于大尺度强降水产生。5 km分辨率下夏季6月、7月、8月的气温及降水模拟对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适应性。K-F方案对气温模拟效果好于Grell-3方案,Grell-3方案对降水模拟效果优于K-F方案,尤其是强降水区域模拟效果更好。分辨率提高到2 km时两种方案更能细致地模拟出降水及气温的空间分布格局,高温及强降水区域更精细地展现出来。[结论]两种方案对水汽输送及垂直速度的模拟均很敏感,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WRF模式中的K-F及Grell-3两种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适合于渭河上游的降水及气温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模式 降水和气温 积云对流参数化 渭河上游
下载PDF
1969-2017年渭河上游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2
作者 田思婷 王毅勇 周超凡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60-68,共9页
目的选取渭河上游22个气象站点1969-2017年的日降水量和日平均气温数据,分析渭河上游近49 a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应对该区自然灾害制定相应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等方法,... 目的选取渭河上游22个气象站点1969-2017年的日降水量和日平均气温数据,分析渭河上游近49 a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应对该区自然灾害制定相应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波分析、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和Mann-Kendall突变性检验等方法,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气温和降水序列的波动变化、周期和突变点及空间变化,研究气温和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1969-2017年渭河上游地区年均降水量无明显的变化趋势;年均、春季和秋季降水量经历了由多变少的不显著突变;夏季和冬季降水量经历了由少变多的不显著突变;年均气温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其中夏季和秋季气温在1994年发生显著突变,春季、冬季和年均气温在1997年发生显著突变;2)1969-2017年渭河上游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在空间尺度上整体的变化均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规律。结论渭河上游地区近49 a年均和四季降水量波动强度大,存在不显著突变,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及周期性规律;年际气温存在突变增温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上游 气候变化 降水 气温 时空特征
下载PDF
渭河(陕西段)河道自净需水量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宋进喜 曹明明 +2 位作者 李怀恩 马俊杰 陈大年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0-316,共7页
建立了河段自净最小需水量计算模型。为了使研究区段内的水质达标,该区段内的自净需水量应该是从区段内所有河段最小需水量中取其最大量。应用该方法分达标排污和现状排污对渭河(陕西段)河道自净需水量做了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渭河河道... 建立了河段自净最小需水量计算模型。为了使研究区段内的水质达标,该区段内的自净需水量应该是从区段内所有河段最小需水量中取其最大量。应用该方法分达标排污和现状排污对渭河(陕西段)河道自净需水量做了计算。结果分析表明:渭河河道自净需水量随年径流流量变化不大,自净缺水严重,主要出现在非汛期,达标排污较于现状排污,自净需水量大幅度下降,自净缺水主要出现在1,2,12三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 陕西段 河道自净需水量 计算
下载PDF
渭河流域陕西段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雁林 王文科 +2 位作者 杨泽元 段磊 乔晓英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79-84,共6页
 干旱半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立足于渭河流域陕西段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从分析区内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干旱半干旱区的水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生态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之一。立足于渭河流域陕西段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为目标,从分析区内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现状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出发,分析了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演化之间的作用机理。针对存在问题,从4个方面阐明了实现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渭河流域 陕西省
下载PDF
渭河中游全新世黄土剖面光释光测年及记录的古洪水事件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恒松 黄春长 +3 位作者 周亚利 庞奖励 查小春 顾洪亮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94-1004,共11页
通过对渭河流域进行广泛的考察,在中游咸阳附近一处阶地发现保存完好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里夹有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对于采集的全新世地层样品,进行粒度、磁化率测量分析,证明所夹沉积物是典型的古洪... 通过对渭河流域进行广泛的考察,在中游咸阳附近一处阶地发现保存完好的全新世黄土-古土壤剖面里夹有古洪水滞流沉积层,对其进行了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对于采集的全新世地层样品,进行粒度、磁化率测量分析,证明所夹沉积物是典型的古洪水滞流沉积物,该层记录了古洪水事件发生的气候水文信息。应用红外后蓝光的SAR光释光测年技术,获得该剖面9个OSL年龄值,确定渭河在距今3.2~2.8ka之间为一个洪水多发时期,并建立了渭河古洪水事件的年代序列。这一结果揭示了古洪水的频发与全新世中期向晚期过渡的转折时期,气候由温湿向干旱化发展,大气系统失稳,气候变化剧烈,降水量异常变化,变率增大,是导致渭河流域特大古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 古洪水事件 光释光测年 沉积物记录 渭河中游
下载PDF
对渭河盆地新生界及其年代的讨论 被引量:30
16
作者 刘护军 薛祥煦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秦岭造山带北缘的渭河盆地,新生界十分发育,前人建立了盆地地层系统,随着地质成果的不断积累,原有的地层系统需要重新整理。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新的全球变化研究资料和数据,对渭河盆地新生界部分地层的年代做了重新认识。认为红河...  秦岭造山带北缘的渭河盆地,新生界十分发育,前人建立了盆地地层系统,随着地质成果的不断积累,原有的地层系统需要重新整理。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根据新的全球变化研究资料和数据,对渭河盆地新生界部分地层的年代做了重新认识。认为红河组形成于古近纪中始新世—晚始新世;白鹿塬组形成于古近纪晚始新世—早渐新世;冷水沟组形成于新近纪中新世早期;寇家村组形成于新近纪中新世中期;灞河组形成于新近纪中新世晚期。蓝田组和游河组不存在层位上下关系,它们可能是地史时期形成的同期异相沉积;三门组的上界年代在不同的地区各不相同,表明古三门湖的消亡时代不同的地区存有差异。蓝田组和游河组形成时期,研究区地形地貌发生分异,表现为地形凸起和凹陷并存,凸起堆积风成沉积,凹陷接受湖泊沉积,这一地貌格局很可能自7.3MaB.P.以来,一直持续到0.15MaB.P.,黄土高原的风尘堆积与古三门湖并存的地貌格局是新近纪晚中新世最晚期至0.15MaB.P.以来研究区重要的地质事件之一,它是当时研究区区域构造运动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盆地 新近纪 新生界 古近纪 形成 地层 中新世 凹陷 沉积 地区
下载PDF
渭河流域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模式探讨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雁林 王文科 +5 位作者 杨泽元 王钊 乔晓英 段磊 马雄德 韩锦萍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21,共8页
面向生态的概念的提出 ,拓展了水资源研究的内涵 ,代表着今后水资源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为一个全新的科学理念 ,如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命题。本文立足于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以实现流... 面向生态的概念的提出 ,拓展了水资源研究的内涵 ,代表着今后水资源研究的发展方向。作为一个全新的科学理念 ,如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命题。本文立足于流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以实现流域水资源永续利用为目标 ,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模式的内涵 ,提出了其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 ,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需求出发 ,探讨了陕西省渭河流域面向生态的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模式的基本内容 ,分析了陕西省渭河流域 2 0 0 0年、2 0 1 0年、2 0 2 0年水资源合理配置与调控方案 ,并从 4个方面论述了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成果 ,不仅丰富了水资源的理论研究 ,而且可为管理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生态环境 渭河 陕西 水生物 生态资源 调控模式
下载PDF
渭河上游天然径流变化及其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贡献量 被引量:27
18
作者 王西琴 张远 张艳会 《自然资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81-990,共10页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渭河上游入陕西境内的水量不断减少,90年代天然径流量仅为60年代的60%。分析天然径流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对降水与非降水因素对径流减少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与非降水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渭河上游径流量...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渭河上游入陕西境内的水量不断减少,90年代天然径流量仅为60年代的60%。分析天然径流与降水的相关关系,对降水与非降水因素对径流减少的贡献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降水与非降水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渭河上游径流量不断减少,且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非降水因素的贡献率逐渐增强,成为影响渭河上游天然径流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分析天然径流量与气温的相关关系,两者的相关系数在0.47以上,采用假设法,将气温从非降水因素中提取出来,进一步分析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80年代以前,以自然因素影响为主,80年代以后,以人为因素影响为主,且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在逐渐增强,其原因在于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导致径流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上游 径流 变化 原因
下载PDF
莱州湾南岸潍河下游地区咸水入侵灾害成因及特征 被引量:18
19
作者 刘恩峰 张祖陆 +1 位作者 沈吉 宋俊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78-82,87,共6页
 通过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较严重地潍河下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现代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沉积相对咸水入侵产生及空间范围特征的环境机理。晚更新世以来的三次海平面升降变化造成了潍河下游地区海陆沉积环境交替,形...  通过对莱州湾南岸咸水入侵较严重地潍河下游地区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特征及现代自然环境条件变化的分析,探讨了沉积相对咸水入侵产生及空间范围特征的环境机理。晚更新世以来的三次海平面升降变化造成了潍河下游地区海陆沉积环境交替,形成了巨厚的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海进时期,大面积的滨海平原被淹没,在近海平原洼地滞留的海水经过蒸发、浓缩变为卤水,成为咸水入侵的物源;海退后陆源碎屑在滨海地区沉积形成了巨厚的古河道砂层。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对地下淡水的过度开采,淡咸水水头压力差减小,卤水通过古河道砂层快速南侵。通过对潍河下游地区100余个地质钻孔水化学连续监测资料分析,阐明了咸水入侵的特征,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咸水入侵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入侵 环境演变 沉积特征 沉积相 潍河下游地区
下载PDF
历史强震对渭河中游群发大型滑坡的诱发效应反演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涛 吴树仁 +2 位作者 石菊松 辛鹏 梁昌玉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3-361,共9页
以渭河中游地区为例,探索提出了开展历史地震对区域群发滑坡诱发效应反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首先,基于汶川地震在渭河中游地区形成的高烈度异常和震害启示,通过区域活动构造和斜坡带断裂控滑分析,指出历史强震对区内群发大型滑坡的诱发... 以渭河中游地区为例,探索提出了开展历史地震对区域群发滑坡诱发效应反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首先,基于汶川地震在渭河中游地区形成的高烈度异常和震害启示,通过区域活动构造和斜坡带断裂控滑分析,指出历史强震对区内群发大型滑坡的诱发效应不容忽视。然后,利用强震诱发滑坡的最远致灾震中距分析法,筛选出研究区周边300 km范围内需要重点考察其诱发效应的4次关键历史强震:公元前780年岐山MS7.0级地震、1654年天水南MS8.0级地震、1556年华县MS8.25级地震及1920年海原MS8.5级地震。随后,以岐山地震为例,具体阐述了基于Newmark位移模型的地震诱发滑坡位移及危险性反演评估方法;同时反演了其他3次历史强震诱发区内滑坡位移及危险性。最后,定量比较了反演历史强震诱发滑坡的位移与实际大型滑坡分布的空间匹配程度,结果显示天水南MS8.0级地震对渭河中游现存群发大型滑坡的诱发效应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地震 滑坡 Newmark位移模型 反演 渭河中游 黄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