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内美初探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正栓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3-56,共4页
本文从生命内涵和生命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进行了研究.作者指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表现了很强的内美,即对生命的探讨与感悟;这种内美通过爱、诗与永恒这些主题得以充分表现;作者还认为,焦虑与嫉妒也是构成莎士比亚... 本文从生命内涵和生命形式两个方面入手,对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进行了研究.作者指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表现了很强的内美,即对生命的探讨与感悟;这种内美通过爱、诗与永恒这些主题得以充分表现;作者还认为,焦虑与嫉妒也是构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内美的重要因素.本文还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动力性、有机性、节奏性和生长性这些内美因素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内美
下载PDF
时间镰刀下的美的追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两大主题解读 被引量:5
2
作者 虞颖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
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关于主题的划分有不少争议。本文旨在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两大主题:时间和美的主题。这两大主题始终贯穿着整部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试图通过对美的追求来抗衡时间... 关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热点,关于主题的划分有不少争议。本文旨在分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两大主题:时间和美的主题。这两大主题始终贯穿着整部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试图通过对美的追求来抗衡时间的镰刀。通过这两大主题的分析,进一步探讨诗人的宇宙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时间的主题 美的主题 宇宙观
下载PDF
真善美:从诗的主题到诗的创造——论莎士比亚的诗歌美学观 被引量:4
3
作者 罗良功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6年第2期41-45,共5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包含了两个真善美的结合体。从微观上看,传统莎学认为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所呈献的对象即青年男子实际上是实体化了的真善美的概念,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的“美”、顺应自然将由美延续的“善”和忠诚真实的“真”等三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包含了两个真善美的结合体。从微观上看,传统莎学认为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所呈献的对象即青年男子实际上是实体化了的真善美的概念,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的“美”、顺应自然将由美延续的“善”和忠诚真实的“真”等三重品格于一身,构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核心主题。从宏观上看,莎士比亚认为“美”是诗歌灵感之源和诗歌的主题,坚持诗与美结合以诗延续美的诗人之“善”,竭力实现真诚地审美真实地表现美的诗人之“真”,真善美三者结合渗透了诗人的整个诗歌创作过程。这两个真善美的结合体相互渗透,体现了莎士比亚的诗歌美学观,并成为他重要的诗歌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真善美 主题 诗歌美学
下载PDF
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文学美
4
作者 梁辰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11期18-18,共1页
本文着眼于文学审美角度分别从语言的技巧、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主题三方面展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文学艺术价值。
关键词 莎士比亚 十四行诗 文学美
下载PDF
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创造性”
5
作者 沈卫红 《黄山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36-39,共4页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直接而集中地表达了人文主义者进步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以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反映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模式,创造性地赋予客观物象以道德含义:诗人创造了美——美少年集真善美三位一体;诗人创造了爱——黑...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直接而集中地表达了人文主义者进步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以自己独特的"创造性"反映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模式,创造性地赋予客观物象以道德含义:诗人创造了美——美少年集真善美三位一体;诗人创造了爱——黑夫人呈现假恶丑"恶行";诗人坚信人的创造力——用美与爱跨越黑与白、恶与善的鸿沟,由此肯定人的主体性,发现"人"的最全面、最丰富、最深刻的内涵,实现对人文主义思想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创造性
下载PDF
等效天平上的“内在语法”结构——接受美学理论与诗歌翻译的归化问题兼评汉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被引量:28
6
作者 罗益民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6-30,共5页
翻译是一种阅读行为,一种特殊的阅读行为。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原则,意义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接受者的期待视界。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中,翻译活动中的两个层次的阅读者是源语言实现意义的关键。由于译者的特殊身份、地位、使命和作用,等效天平上... 翻译是一种阅读行为,一种特殊的阅读行为。根据接受美学理论原则,意义的实现依赖于信息接受者的期待视界。在这一连串的事件中,翻译活动中的两个层次的阅读者是源语言实现意义的关键。由于译者的特殊身份、地位、使命和作用,等效天平上两种对立的“内在语法”结构在译者那里表现为“异化”和“归化”两种形式。相对等效可以求得“异”和“归”的调和,求得两种“语法”的沟通,从而求得一定程度上的等效,以实现意义和文化信息的沟通甚至融合。诗歌具有特殊的文类气质,其语法结构往往迥然相异,也容易形成语法的困境。因而,诗歌翻译一定程度上的归化是有必要的。否则,只有革除翻译的藩篱,走向真实的阅读本身。本文评析了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汉译情况,并分析了诗歌翻译一定程度上的归化的可行性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效 “内在语法” 接受美学 诗歌翻译 归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