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读《西厢记》与 Romeo and Juliet 之二——元曲作者描写方法与 Shakespearian Method 之根本不同
1
作者 尧子 《中国比较文学》 1986年第1期145-160,共16页
(元和令)颠不剌的见了万千,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会见。则着人眼花缭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他那里尽人调戏,着香肩,只将花笑撚。(上马娇)返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呀,谁想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叹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锢。
关键词 元曲 《西厢记》 shakespearian Method Romeo and Juliet 描写方法 根本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哲学视野下的莎士比亚戏剧主题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1-105,共5页
当莎士比亚戏剧进入中国读者和观众的阅读和接受视野时,它的文本尤其是其戏剧主题意义的生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棱镜的整合。《雅典的泰门》中"背叛"和"诱惑"的母体主题反衬了儒家"信"的理念,《威尼斯商人... 当莎士比亚戏剧进入中国读者和观众的阅读和接受视野时,它的文本尤其是其戏剧主题意义的生成受到中国传统文化棱镜的整合。《雅典的泰门》中"背叛"和"诱惑"的母体主题反衬了儒家"信"的理念,《威尼斯商人》中基督教"爱"与"仁慈"的主题部分地体现出儒家"仁"的精神,而《皆大欢喜》中"宽恕"的伦理主题则体现出道家在自然中和儒家在音乐中实现"和谐"的理念。这种部分契合的原因在于代表中西传统文化灵魂的《圣经》和儒、道学说关注人伦、自然的内在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主题 和谐
下载PDF
台湾莎学研究情况综述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伟民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65-68,共4页
台湾莎学的发展是在梁实秋、虞尔昌、颜元叔、朱立民等学者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梁实秋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虞尔昌补译了朱生豪未译完的莎士比亚历史剧,合成一套完成的《莎士比亚全集》在台湾出版。近年来,台湾除... 台湾莎学的发展是在梁实秋、虞尔昌、颜元叔、朱立民等学者的努力下发展起来的。梁实秋以一人之力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虞尔昌补译了朱生豪未译完的莎士比亚历史剧,合成一套完成的《莎士比亚全集》在台湾出版。近年来,台湾除了出版了多种台湾译者莎作译本外,还出版了多种大陆翻译的莎剧译本和《莎士比亚全集》。颜元叔和朱立民主要从事莎士比亚评论和研究工作,彭镜禧等人的莎学研究在近年来较有影响。台湾的莎剧演出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台湾莎剧演出主要以话剧和京剧为主。台湾和大陆之间的莎学交流也日渐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省 莎士比亚 翻译 演出 研究
下载PDF
浅析英诗汉译的特点——比较莎士比亚Sonnet18的两篇译文 被引量:2
4
作者 何泠静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6-108,共3页
诗歌是语言的特殊形式。原语、译语不同的语言、文化、历史等因素,增加了诗歌翻译的难度。虽说好的译文在内容上应尽量忠实于原文,但就诗歌翻译而言,好的译文不仅能符合原作的音韵特点,还能再现原作的意境。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onnet 1... 诗歌是语言的特殊形式。原语、译语不同的语言、文化、历史等因素,增加了诗歌翻译的难度。虽说好的译文在内容上应尽量忠实于原文,但就诗歌翻译而言,好的译文不仅能符合原作的音韵特点,还能再现原作的意境。以莎士比亚十四行诗Sonnet 18的两个中译本为例,分析译文的音韵、意境,浅析英诗汉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诗汉译 特点 莎士比亚Sonnet18 音韵 意境
下载PDF
试析莎士比亚戏剧中的爱与人文主义关怀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新美 何昌邑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7-150,共4页
莎士比亚戏剧中反映爱与人文主义关怀思想的作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莎士比亚所倡导的以崇尚人性关怀、呼吁自由纯爱、反对禁欲主义为特点的爱与人文主义关怀思想在这些作品中显露无遗... 莎士比亚戏剧中反映爱与人文主义关怀思想的作品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的杰出代表,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莎士比亚所倡导的以崇尚人性关怀、呼吁自由纯爱、反对禁欲主义为特点的爱与人文主义关怀思想在这些作品中显露无遗,唱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强音,吹响了反封建反教条的嘹亮号角。本文试从莎士比亚戏剧入手,就戏剧所反映出的爱与人文主义关怀思想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人文主义关怀
下载PDF
新发现的莎剧《威尼斯商人》中译本:《剜肉记》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静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54,共5页
莎士比亚剧作在中国的译介始于20世纪初叶,但绝大多数早期译作只可称为原作的故事梗概,《剜肉记》是笔者最近发现的《威尼斯商人》最早的中文译本之一,也可能是迄今所发现的保留了莎剧原作戏剧形式、内容较为完整的最早的中译本。本文... 莎士比亚剧作在中国的译介始于20世纪初叶,但绝大多数早期译作只可称为原作的故事梗概,《剜肉记》是笔者最近发现的《威尼斯商人》最早的中文译本之一,也可能是迄今所发现的保留了莎剧原作戏剧形式、内容较为完整的最早的中译本。本文拟考察来华美国女传教士亮乐月翻译的《剜肉记》,探讨译者如何从特殊的女性视角出发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技巧,以及如何在译作中传达基督教思想和男女平等的西方思想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剧 翻译 女传教士 基督教思想 女权主义
原文传递
莎士比亚作品中所体现的同性取向倾向探究——以《威尼斯商人》与十四行诗为例
7
作者 金航旭 邸艳姝 《理论界》 2015年第6期126-130,共5页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使得学术界多以一种崇拜的眼光去解读其作品,而其作品中一些细微之处流露的情绪却很少被人们发觉。男同性恋文学的书写在莎士比亚的... 莎士比亚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莎士比亚的文学地位,使得学术界多以一种崇拜的眼光去解读其作品,而其作品中一些细微之处流露的情绪却很少被人们发觉。男同性恋文学的书写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对这一命题的表现的十分隐晦,通常欲言又止,但我们还是可以在其作品中发现一些蛛丝马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其作品《威尼斯商人》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来对其作品中所体现的同性化创作倾向与其同性取向倾向进行一些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取向 威尼斯商人 十四行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