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amrock method”超声引导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公茂伟 孙永海 傅强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5年第6期410-414,共5页
目的:评价“Shamrock method”超声引导联合刺激仪定位下连续腰丛神经阻滞与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 目的:评价“Shamrock method”超声引导联合刺激仪定位下连续腰丛神经阻滞与连续股神经阻滞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87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Ⅱ~Ⅲ级,随机均分为连续腰丛神经阻滞组(L组)和连续股神经阻滞组(F组)。L组患者采用“Shamrock method”超声引导联合刺激仪定位下行腰丛神经阻滞,F组则采用超声引导联合刺激仪定位下行股神经阻滞,两组穿刺成功后均注入0.2%罗哌卡因30ml并留置导管,术后镇痛泵背景剂量为0.2%罗哌卡因5ml/h。记录术后6,12,24,48h时静息状态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24,48h膝关节功能锻炼时VAS评分和肌力评分;记录术后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和神经损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L组相比较,F组术后各时点静息状态和功能锻炼VAS评分均明显增高(P<0.05),肌力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发生,且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hamrock method”超声引导联合刺激仪定位下连续腰丛神经阻滞对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优于连续股神经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mrock METHOD 超声 腰骶丛 自主神经传导阻滞 股神经 老年人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术后镇痛
下载PDF
超声引导“Shamrock”法在儿童腰丛阻滞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平 石远 刘立飞 《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在研究生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轮转的麻醉研究生22名,将他们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1名。实验组的研究生采用...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在研究生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轮转的麻醉研究生22名,将他们随机分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1名。实验组的研究生采用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进行小儿腰丛神经阻滞,对照组的研究生采用高频超声引导短轴平面内法进行小儿腰丛神经阻滞。每组研究生分别完成小儿腰丛神经阻滞44例,每个研究生完成4例。记录两组研究生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研究生成功完成腰丛神经阻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77.3%vs.36.4%,χ^(2)=15.006,P<0.001)。实验组研究生成功完成腰丛神经阻滞所需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学生[(672±207)s vs.(898±193)s,t=5.257,P<0.001]。结论高频超声引导“shamrock”法应用于小儿腰丛神经阻滞的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相比于短轴平面内方法可获得更好的临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临床教学 研究生 腰丛神经阻滞 儿童 shamrock”法 全身麻醉
下载PDF
超声定位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激反应、炎症状态及疼痛应激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孟华 刘文娜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638-644,共7页
目的探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超声定位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对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60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69例,女性391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64.87岁;心功能分级(NY... 目的探讨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超声定位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对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860例髋关节骨折患者,其中男性469例,女性391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64.87岁;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319例,Ⅲ级274例,Ⅳ级26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30例和对照组430例。对照组行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研究组接受超声定位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观察两组术中效果(异丙酚泵入量、关节腔灌洗液用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镇痛满意率、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拔除喉罩时间)和术后转归情况[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中应激反应指标、炎性因子及疼痛应激因子含量。结果研究组术中使用异丙酚量、灌洗液量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拔除喉罩时间、手术时间更短,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更低,镇痛满意率更高[(115.61±18.44)mg vs(128.17±23.36)mg、(8.73±1.63)L vs(9.65±1.68)L、(12.31±3.36)min vs(14.06±3.32)min、(142.39±50.61)min vs(189.32±71.48)min、(271.35±90.59)mL vs(309.03±91.41)mL、7.67%vs 32.79%、98.14%vs 73.49%。P<0.05]。研究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量、下床活动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56.52±2.23)mL vs(77.73±3.15)mL、(3.96±1.07)d vs(6.18±1.21)d、(8.18±2.16)min vs(23.66±3.15)min、(5.09±2.88)d vs(7.43±1.27)d。P<0.05]。研究组术后1 d、术后3 d血清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细胞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前列腺素E2(PGE2)、血清P物质(SP)及β-内啡肽(β-E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97±0.34)ng/L vs(4.94±0.57)ng/L、(2.13±0.32)ng/L vs(3.55±0.48)ng/L、(27.62±4.21)ng/L vs(34.83±4.92)ng/L、(22.14±3.45)ng/L vs(29.32±3.61)ng/L、(7.62±0.91)μg/L vs(11.56±1.44)μg/L、(6.32±0.81)μg/L vs(9.44±1.26)μg/L、(253.35±33.61)μg/L vs(326.82±42.25)μg/L、(227.16±31.45)μg/L vs(289.31±34.92)μg/L、(1.56±0.14)μg/L vs(2.44±0.32)μg/L、(1.22±0.14)μg/L vs(2.16±0.23)g/L、(121.32±16.24)ng/L vs(158.44±17.81)ng/L、(106.18±13.52)ng/L vs(139.42±17.11)ng/L、(22.81±2.93)μg/L vs(29.53±4.21)μg/L、(18.93±2.34)μg/L vs(24.15±3.61)μg/L。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4%,较对照组(14.19%)明显低(P<0.05)。结论超声定位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可有效提高全髋关节术治疗患者的术中效果,减轻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且镇痛效果较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转归情况,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定位 “三叶草”法 腰丛阻滞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炎症状态 疼痛应激因子
下载PDF
三叶草法与短轴平面内法腰丛神经阻滞技术的超声成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吕锐 陈妍 +4 位作者 曾静 杨纯勇 曹剑 易斌 鲁开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777-1780,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采用三叶草法(shamrock method)与短轴平面内法的超声成像效果差异,探讨两种技术的成像便捷性、显像范围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因单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需行腰丛神经阻滞麻...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采用三叶草法(shamrock method)与短轴平面内法的超声成像效果差异,探讨两种技术的成像便捷性、显像范围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1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因单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需行腰丛神经阻滞麻醉的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叶草法组和短轴平面内法组,每组15例。记录两组腰丛神经超声图像定位时间、腰丛深度、超声评分(UVS)及超声显像区域数量。结果 30例患者均完成研究,三叶草法组和短轴平面内法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所测得的腰丛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叶草法组的图像定位时间显著短于短轴平面内法组[(35.9±20.1)s vs(53.7±21.2)s,P<0.01];三叶草法组的腰丛神经的超声成像评分明显高于短轴平面内法组[(2.8±0.4)分vs(2.1±0.8)分,P<0.01],三叶草法组的超声显像区域数量也明显大于短轴平面内法组(5.9±0.5 vs3.5±0.6,P<0.01)。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腰丛神经阻滞三叶草法的超声扫描显像效果优于短轴平面内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腰丛神经阻滞 短轴平面内法 三叶草法
下载PDF
采煤沉陷地新型复垦基质上种植三叶草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王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3352-3353,3420,共3页
[目的]为采用粉煤灰-酒糟复合基质填充塌陷区种植三叶草恢复矿区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盆栽试验中,采用不同比例粉煤灰-酒糟复合基质种植三叶草,观察测定三叶草的出苗率、相对出苗率、外观、株高等生长指标,并分析种植三叶草后基质... [目的]为采用粉煤灰-酒糟复合基质填充塌陷区种植三叶草恢复矿区生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盆栽试验中,采用不同比例粉煤灰-酒糟复合基质种植三叶草,观察测定三叶草的出苗率、相对出苗率、外观、株高等生长指标,并分析种植三叶草后基质的养分变化。[结果]粉煤灰(60%~95%)与酒糟(5%~40%)按照不同比例混配的基质,基本能够满足三叶草生长的需要。酒糟含量为20%时,三叶草出苗率较好,成活率较高,生长状况良好,而纯粉煤灰种植三叶草的效果差。[结论]粉煤灰-酒糟复合基质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从技术和经济的综合效益来看,在粉煤灰-酒糟复合基质中酒糟含量20%为适宜种植三叶草的最佳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粉煤灰 酒糟 三叶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三叶草”腰丛神经阻滞在儿童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王晓峰 张俊峰 +1 位作者 吴滨 江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454-457,I0001,共5页
目的比较改良前后超声引导的“三叶草”视角下腰丛神经阻滞法在儿童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先天性髋关节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1~10岁,随机分人改良的超声引导下“三叶草”视角腰丛神经阻滞组(改良组)和经典的Winni... 目的比较改良前后超声引导的“三叶草”视角下腰丛神经阻滞法在儿童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先天性髋关节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1~10岁,随机分人改良的超声引导下“三叶草”视角腰丛神经阻滞组(改良组)和经典的Winnie法“三叶草”视角腰丛神经阻滞组(未改良组),每组20例。两组均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于L3与L4间隙注射0.25%罗哌卡因0.75mL/kg,容量〈15mL,随后以0.25%罗哌卡因0.5mL/kg行骶丛神经阻滞,容量%10mL。记录两组患儿的腰丛神经阻滞完成时间、穿刺针调整次数、术中芬太尼用量,分别于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内拔除气管导管后和术后6h记录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镇痛评分(CHEOPS评分),术后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改良组腰丛神经阻滞完成时间为(47.8±13.6)S,显著短于未改良组的(82.6±23.O)s(P%0.05)。改良组穿刺针调整次数为0、1、2、3次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1、8、1、0例,未改良组分别为3、6、7、4例;两组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显示,改良组平均秩次为14.35,未改良组为26.65,改良组穿刺针调整次数显著少于未改良组(P〈0.01)。改良组与未改良组间术中芬太尼用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在PACU内拔除气管导管后和术后6h的CHEOPS评分分别为(6.3±0.7)和(5.8±0.7)分,未改良组分别为(6.5±1.1)和(6.1±0.9)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硬脊膜外腔阻滞、肾损伤和椎旁动脉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改良后的超声引导下“三叶草”腰丛神经阻滞法定位简单快捷,可缩短腰丛神经阻滞完成时间,减少穿刺针调整次数,且改良前后的镇痛效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草”腰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儿童 髋关节手术
下载PDF
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蔡敬怡 白岚 周雁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34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32例行择期下肢矫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进入本次研究,ASA分级为Ⅰ-Ⅲ级,在超声引导下行“... 目的探讨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3月北京积水潭医院32例行择期下肢矫形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进入本次研究,ASA分级为Ⅰ-Ⅲ级,在超声引导下行“三叶草法”腰丛神经阻滞。使用序贯法进行研究,初始剂量为0.375%罗哌卡因15mL,若阻滞效果完全,下一例减少5mL;否则,增加5mL。运用Probit概率单位回归法研究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50%患者阻滞有效的剂量。结果0.375%罗哌卡因用于超声引导下老年患者“三叶草法”腰丛神经阻滞的ED50为23.12mL,95%可信区间为18.6-28.1mL。结论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超声引导下“三叶草法”腰丛阻滞的ED50为23.12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三叶草法 腰丛神经 神经阻滞 半数有效剂量
下载PDF
睫毛油用新原料
8
《日用化学工业信息》 2002年第19期4-4,共1页
关键词 睫毛油 新原料 化妆品 配方 美国 shamrock公司 吸油性 聚氟乙烯微纤维粉
下载PDF
丹江口库区不同种植模式下氮磷流失和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涛 鄢紫薇 +7 位作者 王砚 张秀玲 严昶 郝福新 吴山 李辉 何剑 林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5-40,共6页
丹江口水库长期以来因为坡耕地氮磷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严重,进而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效益。通过三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单作、银杏+芍药间作以及三叶菜+红花轮作3种种植模式对丹江口库区坡耕地地表氮磷养分流失的影... 丹江口水库长期以来因为坡耕地氮磷流失引起的面源污染问题严重,进而影响了当地的经济效益。通过三年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自然降雨条件下玉米单作、银杏+芍药间作以及三叶菜+红花轮作3种种植模式对丹江口库区坡耕地地表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并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银杏+芍药间作和三叶菜+红花轮作对坡耕地地表氮磷流失有显著的阻控作用,并可有效降低水土流失;与玉米单作相比,银杏+芍药间作和三叶菜+红花轮作泥沙流失量分别减少了8.30%和8.94%,径流总氮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28.69%和22.92%,径流总磷年均流失量分别减少了29.25%和37.26%;银杏+芍药间作和三叶菜+红花轮作两种种植模式比玉米单作经济效益高,尤其是三叶菜+红花纯收入是玉米单作的19.29倍;从农田氮磷面源污染控制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三叶菜+红花轮作模式是丹江口库区较合理的生态种植模式,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坡耕地 氮磷流失 银杏芍药间作 三叶菜红花轮作 经济效益
下载PDF
四叶草组织:一种新型混合劳动力组织形态 被引量:14
10
作者 何江 闫淑敏 关娇 《外国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3-122,共20页
在"机器换人""产消者"等新型混合劳动力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查尔斯·汉迪提出的三叶草组织理论已不能完整地诠释当今企业用工形态的新趋势,因此本文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四叶草组织理论。所谓"四叶"由专... 在"机器换人""产消者"等新型混合劳动力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查尔斯·汉迪提出的三叶草组织理论已不能完整地诠释当今企业用工形态的新趋势,因此本文提出新时代背景下的四叶草组织理论。所谓"四叶"由专业核心劳动力、灵活用工劳动力、智能机器劳动力、产消者劳动力四部分组成。本文从定义、元素、特征、运作机理、组织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四叶草组织的内涵,从机遇、挑战和策略等方面探讨其行动框架,指出未来应推动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体多方协同应对新时代用工形态变革的挑战。并从探索性与验证性案例研究、结构适配性、劳动分工、影响要素和实践经验总结等方面提出四叶草组织的未来研究课题。四叶草组织作为数智化时代组织劳动力形态的新生理论,为企业组织用工形态变革提供了更具诠释力的理论视角,也可为企业劳动力的数智化转型实践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叶草组织 三叶草组织 组织形态 灵活用工 产消者 人机共生 机器换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