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of Heavy Metals in Soils of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被引量:2
1
作者 DAI Jie-rui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1期42-48,共7页
In this research,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to investigate heavy metal pollutions in this region an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of heavy metal pollutants ba... In this research,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to investigate heavy metal pollutions in this region and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of heavy metal pollutants based on Hakanson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Hg was the primary heavy metal pollutant in Blue Economic Zone, followed by Cd, Cu, and Pb as prevalent pollutants. Heavy metals ranked in order of their pollution degrees are: Hg>Cd>Cu>Pb>Zn>Cr>As;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of heavy metals follow the order of Hg>Cd>As>Pb>Cu>Cr>Zn. Heavy metal pollutions did exist in this region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percentage of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 “strong” and “severe” degree reached up to 13.75%. This composite risk characteristic was subject to the restriction of Hg and Cd mainly distributed in Laizhou-Zhaoyuan- Yantai, Muping-Rushan Goldmine, and other densely-populated regions, threatening the safety production of crops.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human activities, e.g. gold mining and domestic pollutants, were the main causes of high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s of heavy metals in local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Heavy metal pollution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下载PDF
Evaluation of carrying capacity of city clusters in China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Peninsula
2
作者 Chongfeng W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The conflict between city development and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is getting ever prominent.In order to study and predict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and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Blu... The conflict between city development and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is getting ever prominent.In order to study and predict the restriction factors and prominent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as well as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attern in this region,this study starts from four single factor carrying capacity indicators of water,earth,transportation and environment in the city and its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indicator,evaluates and analyzes its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n papooses policy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its carrying capac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lue Economic zone of shandong peninsula city cluster carrying capacity
下载PDF
Optimization and competition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Blue Shandong Peninsula Economic Zone
3
作者 LI Guang-jie YAN Pei-xia 《Ecological Economy》 2010年第4期310-317,共8页
Blue economic zone is a typical regional economic mode,which is specially characterized by marine economy and has multiple economic types coexisting and interacting through integrating marine and land resources.With t... Blue economic zone is a typical regional economic mode,which is specially characterized by marine economy and has multiple economic types coexisting and interacting through integrating marine and land resources.With the continuous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arine economy as a strategy to promot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pproved in many countries.The Blue Shandong Peninsula Economic Zone(BSPEZ) reflects the local deman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its upgrading and enhancing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lso of obvious significance for enhanc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astern China and the national marine economy.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BSPEZ has many advantages,such as unique marine economy,growing high-tech industries,more and more mature industrial system,advanc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outstanding big enterprises,large projects and regional bright brands,but it is also facing problems of low industry cluster,similar industrial structure with each other,still weak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o we put forwards the basic approaches to upgrade and enhance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ransforming and upgrading the traditional marine industries with advantages,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arine industries and high-tech industries,integrating marine and land industry,and promoting the rational system arrang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dustrial structure Land and sea integration blue shandong peninsula Economic zone(BSPEZ)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被引量:12
4
作者 李延峰 宋秀贤 +2 位作者 李虎 吴在兴 俞志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0-566,共7页
海域生态环境评价作为承载力研究的基础,在近海生态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简单、标准相对单一及不利于实际应用等问题,以生态系统为研究视角构建了基于环境因子和生态响应的近海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海域生态环境评价作为承载力研究的基础,在近海生态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关注.针对海洋生态环境研究中评价指标体系简单、标准相对单一及不利于实际应用等问题,以生态系统为研究视角构建了基于环境因子和生态响应的近海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指数计量方法,根据环境因子指数和生态响应指数在交叉判断矩阵中的位置,将近海生态环境状态分为优、良、中、差和劣5个等级,并将该方法应用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域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海域整体环境因子指数为0.41~0.84(平均值为0.67),生态响应指数为0.17—0.75(平均值为0.45),综合评价等级为良,但已非常接近中等级别;其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溶解无机氮负荷较高、重金属和浮游动物密度负荷过低.不同海域生态环境状态存在明显差异,25个近岸海域中等级优和良的共占60%,主要分布在山东半岛东部和西南部;海域等级为中和差的各占16%,另有8%海域等级为劣.该评价模型与方法从生态环境整体性揭示海域存在问题,可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近岸海域 生态环境 评价 承载力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海滨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王瑞静 沙磊 +2 位作者 牛婷 孙刚 韩江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8-21,共4页
海滨体育旅游由于其依托资源的生态性、参与过程的互动性、刺激性和挑战性,成为海洋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产业。本研究运用SWOT方法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滨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并针对海滨体育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和... 海滨体育旅游由于其依托资源的生态性、参与过程的互动性、刺激性和挑战性,成为海洋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产业。本研究运用SWOT方法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滨体育旅游的优势、劣势、发展机遇和挑战,并针对海滨体育旅游面临的发展机遇和威胁因素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海滨 体育旅游
下载PDF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区域差异及其动态演变格局——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孙赫 梁红梅 +2 位作者 王富喜 崔青春 李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4期223-228,共6页
[目的]揭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差异特征,为统筹该区域土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变差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36个县(区)在2005—2011年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差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 [目的]揭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差异特征,为统筹该区域土地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变差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36个县(区)在2005—2011年的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时空差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平均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由5.46亿元/km2增长到9.72亿元/km2,总体呈不断上涨趋势,但城市间土地经济密度差异明显,其高值点主要集中在蓬莱市、龙口市和招远市形成的空间集聚区;(2)城市间土地经济密度的区域动态差异呈不断减小趋势,相对发展速率存在明显差异,其中龙口市最高,蓬莱市最低,且呈负向发展态势;(3)土地经济密度在整体空间分布格局上差异不断减小,局域的集聚中心由荣成市和文登市移动到蓬莱市、龙口市和招远市。[结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土地经济密度空间分布不均,整体上东部城市土地经济密度明显高于西部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土地经济密度 时空差异 变差系数 空间自相关 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异质性演进及路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福柱 孙明艳 历梦泉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1年第3期12-14,67,共4页
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的新型沿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于区域重要增长极、发展海洋产业的先导区和统筹陆海一体化发展、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区等。实现此目标的关键之一在于构建合理的区域海洋产业分工... 蓝色经济区是以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的新型沿海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定位于区域重要增长极、发展海洋产业的先导区和统筹陆海一体化发展、构建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区等。实现此目标的关键之一在于构建合理的区域海洋产业分工关系,促进区域海洋产业结构的协调化与合理化。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产业结构演进存在产业间的异速增长和各地市间海洋产业异构化演进两大趋势,其实现路径为海洋规模经济与专业化分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海洋产业结构 演进 路径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固碳潜力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代杰瑞 喻超 +3 位作者 张杰 宁振国 王增辉 程鑫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59-1668,共10页
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碳储量计算结果受到数据来源的制约。山东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双层网格化采样和分析,获取了大密度、高精度土壤有机碳数据,为土壤碳库的准确计算奠定了基础。笔者利用... 土壤碳储量研究在碳循环和全球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但以往碳储量计算结果受到数据来源的制约。山东省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采用双层网格化采样和分析,获取了大密度、高精度土壤有机碳数据,为土壤碳库的准确计算奠定了基础。笔者利用这些数据计算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表层(0~20cm)、中上层(0~100cm)及全层(0~160cm)的土壤有机碳(SOC)密度和储量,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及固碳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区内3种土壤层次的碳库组成不同,表层SOC储量占总碳(TC)储量的71.67%,随深度增加所占比例逐渐减小,而无机碳(SIC)储量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全层二者所占比率较为接近:表层SOC储量为132.64Mt,碳密度为2.06kg/m2;中上层为458.27Mt,碳密度为7.11kg/m2;全层为619.96Mt,碳密度为9.61kg/m2。各层SOC密度处于全国偏低水平,且在不同土壤类型、地貌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之间有一定差异:褐土土表层SOC密度最高(2.48kg/m2),风沙土最低(0.91kg/m2);灌溉水田表层SOC密度最高(3.45kg/m2),菜地最低(1.61kg/m2)。表层SOC密度分布总体上呈现为沿海地区低、鲁北平原和胶莱盆地中等、山地丘陵和中低山区偏高的分布格局。从第二次土壤普查和本次多目标调查数据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分析发现,在今后一定时期内,本区表层土壤总体表现为"碳汇"效应,未来可净增总有机碳(TOC)量60.94Mt,其中"碳源"量5.07Mt,"碳汇"量65.97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 有机碳密度 有机碳储量 空间分布 固碳潜力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战略分析 被引量:72
9
作者 姜秉国 韩立民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2-96,共5页
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应立足于山东半岛地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和... 蓝色经济区是依托海洋资源,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所形成的、以海洋产业为主要支撑的地理区域,是涵盖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的复合功能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应立足于山东半岛地区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生态环境和城市化等基础条件,实现山东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重大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从宏观上要科学规划,协调发展;从中观上要优化产业布局,实施项目带动;从微观上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和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海陆统筹 海洋高技术产业集聚区
下载PDF
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0
10
作者 代杰瑞 胡雪平 王增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4-137,共4页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Hg是半岛蓝色经济区首要重金属污染物,而Cd、Cu、Pb污染较为普遍,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从大... 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结果表明,Hg是半岛蓝色经济区首要重金属污染物,而Cd、Cu、Pb污染较为普遍,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Cu、Pb、Zn、Cr、As,而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从大到小依次为Hg、Cd、As、Pb、Cu、Cr、Zn。总体看来,本区存在一定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潜在生态风险为强和很强的土壤占13.75%,这种综合危害特征主要受Hg和Cd制约,分布在莱州—招远—烟台、牟平—乳山金矿集中区以及人口密集的城镇地带,且已对农作物安全产生影响。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采金污染、城市人口密集生活)的共同作用,是造成局部环境中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较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重金属污染 潜在生态风险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GIS与RS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方法探讨——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韦晶 王萍 +1 位作者 郭亚敏 许娅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3年第10期1020-1024,1093,F0004,共7页
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促进其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基于GIS、RS技术,综合分析生物、植被、土壤等因素,利用AHP... 科学地进行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国家战略建设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促进其经济稳定发展的保障。基于GIS、RS技术,综合分析生物、植被、土壤等因素,利用AHP构建生态环境评价体系,通过ArcGIS平台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模型;提取各评价指标,计算研究区EQI值,获得其生态环境质量及空间分布规律,为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提供技术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 GIS与RS AHP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综合评价与测度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广海 冯英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7-113,共7页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劣是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其转型和优化升级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目前学术界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研究,多从理论上阐述旅游产业结构的一般概念、合理化、高度化及运用定量方法分析旅游产业结构效益... 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劣是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其转型和优化升级是旅游经济增长的本质要求。目前学术界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研究,多从理论上阐述旅游产业结构的一般概念、合理化、高度化及运用定量方法分析旅游产业结构效益,但构建指标以综合评价其结构水平存在明显不足。本文从合理化、高度化、效益水平三个方面构建一套全面真实反映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立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现状,利用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均方差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运用加权平均法对旅游产业结构水平综合指数从时序和空间进行了量化测度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旅游产业结构指标体系表现出不同的变化特征;产业结构水平综合指数不高。从时序变化上看,旅游产业结构水平指标层要素及综合指数呈动态提高的态势;从空间差异上看,旅游产业结构综合水平区域差异明显,最高的青岛达到0.671,而最低的滨州只为0.261。基于上述特点,从提高合理化水平、高度化水平及效益水平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结构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庞绪贵 祝德成 +4 位作者 代杰瑞 郭瑞朋 张帆 董健 陈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8期11363-11365,11367,共4页
[目的]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方法]按1 km2采集1件表层土壤样品,4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4 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16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测试Ag、As、Au、B、Ba、Be、Bi、Br、C等54项指标。[结果]山东... [目的]研究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中元素的分布与富集。[方法]按1 km2采集1件表层土壤样品,4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4 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16 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测试Ag、As、Au、B、Ba、Be、Bi、Br、C等54项指标。[结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研究这些指标在表层、深层土壤中的分布规律,认为表层、深层土壤中除与金及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Ag、Au、Hg、Mo、S、Sb等元素和Cl、Br、I等卤族元素空间变异性大外,大部分元素分布均匀,且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分布具有相似性。[结论]对比区内表层、深层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含量值的变化,可以看出大部分指标在表层土壤中的含量继承了土壤母质,后期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小;但是,表层土壤中SOC、N、Hg、P、S、Se等指标的富集和pH明显降低,表明表生作用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已对这些指标的分布分配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表层土壤 深层土壤 丰度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DPSIR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俊 何海霞 +4 位作者 陈凯 刘妍 张英 柯宏伟 蔡明刚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9-136,共8页
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其的重要性。本文使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结合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两个方面搭建指标体系评估其蓝色经济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山东半岛... 山东半岛作为我国最大的半岛,其地理位置决定了海洋生态可持续发展对其的重要性。本文使用DPSI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结合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两个方面搭建指标体系评估其蓝色经济区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果表明:山东半岛承受的社会经济压力正不断增大。海洋生态系统综合状态评价值为0.53,其中海水、沉积物质量及生物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22、0.19及0.123,生态环境现状不容乐观。影响和响应评价值分别为2.5和4.3,海洋灾害的影响范围较大,危害程度较深,但海洋管理部门在面对生态环境变化时的反应较为迅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SIR模型 沿岸海域 山东半岛 蓝色经济 生态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7
15
作者 董会忠 吴朋 +1 位作者 丛旭辉 殷秀清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6-61,共6页
运用熵权正态云理论,建立了基于S-T-I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历史时序(2004~2014年)及规划年份(2017年)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估和预警。结果表明:2004~2014年区域生态环境从"较差状态"... 运用熵权正态云理论,建立了基于S-T-I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历史时序(2004~2014年)及规划年份(2017年)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估和预警。结果表明:2004~2014年区域生态环境从"较差状态"到"一般状态"再到"良好状态",总体呈逐渐好转的态势,但整体生态安全水平仍较低,均未达到"理想状态"。2017年区域生态安全为"良好状态",且具有向"一般状态"发展的趋势,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三废"等是影响区域生态安全的主要短板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态云 区域生态安全 预警模型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基于熵权物元可拓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 被引量:6
16
作者 吴朋 董会忠 张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99-104,共6页
当前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生态安全问题,而生态安全研究的重点是生态安全预警。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特点,从生态安全预警角度,利用熵权和可拓学理论,建立基于S-T-R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指... 当前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生态安全问题,而生态安全研究的重点是生态安全预警。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环境特点,从生态安全预警角度,利用熵权和可拓学理论,建立基于S-T-R模型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通过预警指标阈值的确定,定量化分析该区域生态安全状况,运用该模型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历史时序(2003—2013年)及规划年份(2016年)的生态安全进行定量评估和预警。研究结果表明:2003—2013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出逐渐好转趋势,但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处于"安全"状态以下;2016年经济区生态安全为"无警状态",同时有向"轻警状态"发展的趋势;能源消耗、水资源短缺、工业"三废"等是影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生态安全进一步好转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预警 熵权 可拓模型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与背景值 被引量:19
17
作者 庞绪贵 陈钰 +4 位作者 刘汉栋 代杰瑞 董健 陈磊 李肖鹏 《山东国土资源》 2014年第8期21-26,共6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按1km2采集1件表层土壤样品,4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4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16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测试Ag,As,Au,B,Ba,Be,Bi,Br,C等54项指标。对这些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进行研究,认...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土壤地球化学调查是按1km2采集1件表层土壤样品,4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4km2采集1件深层土壤样品,16km2组合成1件分析样品,测试Ag,As,Au,B,Ba,Be,Bi,Br,C等54项指标。对这些指标的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进行研究,认为表层、深层土壤中除与金及多金属成矿作用有关的Ag,Au,Hg,Mo,S,Sb等元素和Cl,Br,I等卤族元素空间变异性大外,大部分元素分布均匀,且表层土壤与深层土壤元素分布具有相似性。统计了青岛、东营、烟台、潍坊、日照、威海等6市的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发现6市绝大部分元素基准值和背景值相对稳定,与半岛蓝色经济区基本一致,仅部分指标基准值和背景值变化较大;各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主要受地质背景控制,而土壤地球化学背景值主要受地质背景和后期人类活动等多层因素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地球化学 环境质量 基准值 背景值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环境复合系统仿真与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董会忠 王格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3-108,共6页
构建了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的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软件对区域未来发展情景进行定量化动态研究与模拟。通过调节复合系统的决策变量,设定了4种不同的发展情景方案,预测在不同情景方案下山东半岛蓝色经... 构建了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的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软件对区域未来发展情景进行定量化动态研究与模拟。通过调节复合系统的决策变量,设定了4种不同的发展情景方案,预测在不同情景方案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发展状况,得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环境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的最优方案,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规划、治理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系统动力学 决策变量 情景方案
下载PDF
滨海城市旅游发展效率时空分异与驱动因素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淑娟 周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4期8-15,共8页
本研究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2006-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的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来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分异。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旅游发展效率... 本研究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方法对2006-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的旅游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进行测算,并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来研究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分异。结果表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市旅游发展效率呈提高趋势;研究区内各城市的效率水平及其变动出现分异;2006-2012年,7个城市综合效率的空间关系由不相关逐渐发展为正相关关系;城市旅游发展效率的时空分异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旅游相关经济政策、旅游需求、重大事件、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交通区位共同驱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旅游 城市旅游发展效率 DEA模型 时空分异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评价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伟 江秀辉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932-1936,共5页
【目的】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开发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开发策略,为海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综合归纳法构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的评价模型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集中的青... 【目的】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开发状况进行评价,并提出进一步的开发策略,为海岛休闲渔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综合归纳法构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的评价模型树,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集中的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4个有代表性地区的休闲渔业开发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4个有代表性地区海岛休闲渔业开发评价的综合得分高低次序为:青岛>烟台>威海>日照,表明在山东半岛海岛休闲渔业开发最好的是青岛,之后依次是烟台、威海和日照;就海岛休闲渔业开发综合得分的级别而言,青岛和烟台得分在30~40,属于Ⅱ级,威海和日照的得分在20~30分,属于Ⅲ级;海岛休闲渔业开发综合得分较高的青岛和烟台也仅30多分,说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就开发条件而言,即使分数最低的日照也达到22.5078分,但就开发水平而言,仅烟台和青岛在7.5000分以上,表明这4个地区满足休闲渔业的开发条件,但其开发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应积极修复海洋渔业资源、构建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健全相关的法律和法规、拓展休闲渔业资金来源、开发和设计有特色的休闲渔业产品,以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海岛休闲渔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休闲渔业 综合归纳法 开发评价 开发策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