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东营2001—2022年黄河下游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变化分析
1
作者 窦文骏 巴音吉 +1 位作者 邢为正 孟雪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6期45-50,共6页
21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发生了剧烈变化,评价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对推动该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却显得尤为不足。本文以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 21世纪以来,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发生了剧烈变化,评价黄河流域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对推动该区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开展的相关研究却显得尤为不足。本文以黄河下游的山东省东营市为例,在大量野外采样数据的基础上,采用CEVSA ES模型,对研究区22年来的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进行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ArcGIS和ENVI等软件,采用线性变化趋势分析的方法,对于研究区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东营市中部和南部少部分地区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增长较快,而北部和滨海地区的增长相对缓慢。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体上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呈现增长趋势。总初级生产力在东营市中部和南部少部分地区增加较快,北部和滨海地区增长缓慢,随着时间的增长,总初级生产力总体呈现增长状态。东营市生态系统呼吸在滨海和南部少部分地区增长较快,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呼吸呈递减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上生态系统呼吸呈现下降趋势。该结果对黄河下游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变化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固碳能力 CEVSA ES模型 黄河下游 山东东营
下载PDF
黄河调水调沙对下游山东段的不利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继文 宫永波 +1 位作者 林琳 张欣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1期9-12,共4页
通过资料收集和调研,对比分析近几年黄河山东段河底高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调水调沙的运行使得山东段黄河主槽刷深,提高了黄河山东段的防洪能力,但是也造成了山东省引黄闸的引水困难、引黄保证程度降低、渠道淤积加重等问题。提出平原... 通过资料收集和调研,对比分析近几年黄河山东段河底高程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调水调沙的运行使得山东段黄河主槽刷深,提高了黄河山东段的防洪能力,但是也造成了山东省引黄闸的引水困难、引黄保证程度降低、渠道淤积加重等问题。提出平原水库建设和维护有可能成为今后引黄供水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水调沙 黄河山东段 过流能力 主槽刷深 引黄供水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黄河山东段水质评价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时文博 曹春燕 +2 位作者 宋颖 李永军 董方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8-53,共6页
以黄河山东段为例,在利用方差分析(ANOVA)对高村、孙口、艾山、泺口和利津5个断面2015-2017年各水质监测指标月度监测值进行时空尺度显著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180个水质样本分成12组,并以各组样本均值为基础,运用综... 以黄河山东段为例,在利用方差分析(ANOVA)对高村、孙口、艾山、泺口和利津5个断面2015-2017年各水质监测指标月度监测值进行时空尺度显著差异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将180个水质样本分成12组,并以各组样本均值为基础,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河流综合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综合水质状况良好,综合水质类别为Ⅰ类或Ⅱ类;时间上,2015-2017年综合水质状况逐渐好转;空间上,利津断面综合水质状况最差,其余断面从上游到下游综合水质状况呈好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方差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黄河山东段
下载PDF
调水调沙对黄河山东河段水文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姜东生 阎永新 王静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8,共3页
小浪底水库自2002年首次调水调沙运行以来,至2014年已连续进行13 a调水调沙实践,处于黄河最下游的山东段在调水调沙的作用下,河道形态及水文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实测资料分析表明:2002—2014年,黄河山东段河道主槽明显刷深,河道形态向... 小浪底水库自2002年首次调水调沙运行以来,至2014年已连续进行13 a调水调沙实践,处于黄河最下游的山东段在调水调沙的作用下,河道形态及水文特性发生了明显变化。实测资料分析表明:2002—2014年,黄河山东段河道主槽明显刷深,河道形态向良性发展,宽深比减小,平滩流量大幅增大,主槽河道输水输沙能力明显增强,未漫滩洪水同流量下水位大幅降低,悬移质泥沙呈粗化趋势。实践表明,调水调沙是黄河山东段河道形态向良性发展、主槽河道输水输沙能力增强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特性 河道形态 调水调沙 山东河段 小浪底水库 黄河
下载PDF
山东黄河滩区可持续发展对策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通 徐征和 +3 位作者 孔珂 赵志强 张立志 祁泽慧 《中国水利》 2016年第10期15-17,共3页
山东黄河滩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形成了一条"沿黄贫穷带",阻碍山东省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为此,从政策法规、滩区开发建设、安全设施、产业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加大政府引导扶持、统筹规划滩区开发建设、优化滩区... 山东黄河滩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形成了一条"沿黄贫穷带",阻碍山东省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为此,从政策法规、滩区开发建设、安全设施、产业结构等多个角度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加大政府引导扶持、统筹规划滩区开发建设、优化滩区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黄河下游 滩区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山东黄河下游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方法技术探讨 被引量:10
6
作者 庞绪贵 王君亭 +3 位作者 战金成 卫政润 王增辉 代杰瑞 《山东国土资源》 2005年第9期35-39,共5页
山东黄河下游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基础,在5.3万km2范围内按一定的采样密度采集大气干湿沉降、化肥、大宗农作物(小麦、玉米的籽实、茎叶和根系土)样品,分析As,Cd等重金属元素和N,B等有益营养元素含量... 山东黄河下游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资料为基础,在5.3万km2范围内按一定的采样密度采集大气干湿沉降、化肥、大宗农作物(小麦、玉米的籽实、茎叶和根系土)样品,分析As,Cd等重金属元素和N,B等有益营养元素含量,研究元素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输入、输出通量,进行农业生态系统评价。采集济南、济宁2城市冶金尘、燃煤尘、建筑尘、汽车尾气尘等不同端元组分样品和大气干湿沉降、城市降尘、城市表层土壤样品,进行As,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及降尘铅同位素组成、粒径和物相分析,研究2城市各类污染物对城市大气和土壤排放量、排放比例和污染程度,评价其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采集黄河、徒骇河、小清河等入海河流的悬浮物、水体、底泥及河流入海口处2 m深柱状样品,分析As,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对典型柱状样进行210Pb和137Cs定年,研究重金属元素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获取底积物年沉积速率,分析陆源物质对浅海沉积环境变迁的影响,对浅海生态环境安全性进行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生态效应 预警 山东 黄河下游
下载PDF
标识指数法在黄河山东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华栋 宋颖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 2023年第1期86-95,共10页
根据黄河山东段的水环境状况,选取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_(3)-N)、砷(As)、铜(Cu)、总磷(TP)和生化需氧量(BOD_(5))6个典型水质指标,对2010—2019年黄河山东段干流5个断面的水质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 根据黄河山东段的水环境状况,选取化学需氧量(CODCr)、氨氮(NH_(3)-N)、砷(As)、铜(Cu)、总磷(TP)和生化需氧量(BOD_(5))6个典型水质指标,对2010—2019年黄河山东段干流5个断面的水质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黄河山东段各断面的综合水质类别均达到或优于功能区的目标要求,但对单项污染指标进行评价时发现,黄河山东段干流各断面主要存在的污染指标因子为TP。从评价结果来看,单因子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比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结果要差,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能客观反映河流综合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评价 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 黄河山东段
下载PDF
黄河山东河段水污染调查与控制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吉让 周建伟 +2 位作者 李新天 张雨 田忠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年第4期76-78,共3页
通过对黄河山东河段重要排污口进行实地勘察,选取代表性监测断面及典型污染物代表参数,并根据黄河来水情况,选择在丰、平、枯不同水期现场采样监测分析,真实掌握水污染现状,结合水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水污染的主要... 通过对黄河山东河段重要排污口进行实地勘察,选取代表性监测断面及典型污染物代表参数,并根据黄河来水情况,选择在丰、平、枯不同水期现场采样监测分析,真实掌握水污染现状,结合水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水污染的主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调查 控制对策 山东河段 黄河
下载PDF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主要成果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世进 庞绪贵 战金成 《山东国土资源》 2008年第11期21-25,共5页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表明,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5.4万km2的土地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绝大多数土地是清洁的。调查区内有99.9%的土壤为绿色土壤,可生产无公害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一类土壤占92.7%,适宜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二类土壤占7.2%;三... 农业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表明,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5.4万km2的土地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绝大多数土地是清洁的。调查区内有99.9%的土壤为绿色土壤,可生产无公害小麦、玉米等农产品;一类土壤占92.7%,适宜于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二类土壤占7.2%;三类土壤占0.1%。本次调查发现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土地集中分布在城市的周边地区。浅层地下水地球化学调查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水质优良的地段主要分布在济宁市区北、平阴周边、长清南、济南市区南部等靠近山前地段,其他平原地区的水环境质量多为较差或极差级(不能饮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球化学调查 土地质量 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 黄河下游流域 山东省
下载PDF
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莉 谢颂诗 +2 位作者 蔡青 刘福魁 宋晓媚 《山东国土资源》 2013年第3期34-38,共5页
介绍了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中,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采用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信息系统(GeoMDIS),建立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实现了对各类样品数据进行收... 介绍了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中,应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和GIS技术,采用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开发的区域地球化学数据库信息系统(GeoMDIS),建立山东省黄河下游流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实现了对各类样品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更新和统计分析管理,为今后利用这些数据服务于政府宏观决策、国土资源规划、农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改善、监测、治理和评价提供一个有效的信息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地球化学 空间数据库 地理信息系统 黄河中下游 山东省
下载PDF
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特点及对山东河段的影响
11
作者 刘昀 李倩 王静 《山东水利》 2022年第11期1-3,共3页
受黄河中下游持续强降雨影响,2021年黄河中下游发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支流渭河、汾河、伊洛河、沁河均出现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从9月中旬持续到10月下旬,具有发生时间集中、场次多、洪峰高、... 受黄河中下游持续强降雨影响,2021年黄河中下游发生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秋汛,支流渭河、汾河、伊洛河、沁河均出现有实测资料以来同期历史极值。2021年黄河秋汛洪水从9月中旬持续到10月下旬,具有发生时间集中、场次多、洪峰高、水量大、历时长、防御难等特点,经小浪底水库调节后进入山东境内的洪峰峰型发生了改变,河道断面形态得到了调整。此次秋汛对东平湖泄洪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秋汛期间各水库通过引蓄黄河水对洪水起到了分流的作用,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秋汛 洪水 山东河段
下载PDF
山东沭河上游流域考古遗址预测模型 被引量:28
12
作者 倪金生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9-493,共5页
以山东莒县沭河上游流域地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大汶口、龙山和岳石文化时期遗址空间结构及其与环境特征的关系分析,建立了基于GIS的沭河上游考古遗址预测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较为精确地分析得出遗址分布与地形高度、河流分布等因子间的定... 以山东莒县沭河上游流域地区为研究案例,通过对大汶口、龙山和岳石文化时期遗址空间结构及其与环境特征的关系分析,建立了基于GIS的沭河上游考古遗址预测逻辑斯蒂回归模型,较为精确地分析得出遗址分布与地形高度、河流分布等因子间的定量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山东莒县沭河上游流域地区遗址点分布在高程较低和坡度低于3°的地方,说明遗址点多选择在较为适宜农业活动的地方;在遗址选择朝向上,整个研究区域的朝向分布比较均衡,但以西、西南、东和东南为主;史前人类的居住地主要沿支流分布,而远离干流,以避免洪水灾害的危害;随着时间的推进,遗址点所处位置的高程和坡度逐渐增高增大,距离河流的各种距离总体上也呈增加的趋势,这与人类克服环境限制能力的提高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遗址 预测模型 沐河上游流域 山东莒县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用对黄河山东段水文情势影响的分析
13
作者 刘昀 辛齐 王静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023年第2期29-31,共3页
根据1980—2020年高村、利津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前后山东河段的水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其运用改善黄河山东段水量年际不平衡状况,改变水量的年内分配过程和洪峰峰型,遏制河道断流,减少进入下游的泥沙,缩短高含沙洪水的... 根据1980—2020年高村、利津水文站实测水文资料,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前后山东河段的水沙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其运用改善黄河山东段水量年际不平衡状况,改变水量的年内分配过程和洪峰峰型,遏制河道断流,减少进入下游的泥沙,缩短高含沙洪水的持续天数,减少凌汛灾害,对于黄河下游的防洪防凌、河道冲刷减淤、河流及湿地生态环境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 调控 山东河段 水文情势
下载PDF
黄河下游流域土壤-作物系统硒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以山东省冠县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彦伟 常彬 +3 位作者 刘根驿 郭忠华 王学民 付兆健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黄河下游流域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地区为典型研究区,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共采集表层(0~20cm)土壤样品5222件,计算土壤硒地球化学参数,系统分析了土壤硒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硒元素影响因素及土壤-作物系... 以黄河下游流域山东省聊城市冠县地区为典型研究区,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工作。共采集表层(0~20cm)土壤样品5222件,计算土壤硒地球化学参数,系统分析了土壤硒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初步探讨了硒元素影响因素及土壤-作物系统硒元素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冠县地区表层土壤硒含量变幅为0.08~0.31mg/kg,平均含量0.195mg/kg,属于足硒状态,占整个调查研究区的77.91%。不同土壤类型和地质单元硒含量有一定差异,在土壤剖面中硒含量随深度增加含量逐渐降低,总体呈现表聚性。研究区农作物不同部位硒含量富集能力不同,小麦籽实硒含量平均值为0.007mg/kg,呈低硒特征,建议通过农业土壤改良、科技创新,提高农作物中硒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质量 调查评价 硒元素 地球化学 黄河下游 山东冠县
下载PDF
《山东黄河下游之图》探究
15
作者 李宇晖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27-32,共6页
黄河自咸丰五年(1855年)于河南兰阳汛铜瓦厢决口,穿运河归大清河故道由山东利津入海。此后,山东水灾甚广,连年造患,各州县受灾严重,沿岸居民皆筑堤埝自卫。每逢汛涨,漫口林立,黄河沿岸堤工缕修缕溃。《山东黄河下游之图》则绘制了黄河... 黄河自咸丰五年(1855年)于河南兰阳汛铜瓦厢决口,穿运河归大清河故道由山东利津入海。此后,山东水灾甚广,连年造患,各州县受灾严重,沿岸居民皆筑堤埝自卫。每逢汛涨,漫口林立,黄河沿岸堤工缕修缕溃。《山东黄河下游之图》则绘制了黄河改道后自山东历城蒋家庄一线起,至渤海黄河新下口止的黄河下游水利工程图。从绘制内容出发,对其成图年代及绘制背景进行探究,希望可以对古代治河工程图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黄河下游 河工图 黄河改道 黄河治理
下载PDF
黄河山东段河岸带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被引量:6
16
作者 舒凤月 吴俊燕 +3 位作者 孙晓倩 王帅 董贯仓 李秀启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1-282,共12页
河岸带是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生态交错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堤坝和农业生产等)的干扰,黄河下游河岸带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为了解黄河下游河岸带大型底栖... 河岸带是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生态交错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近年来,由于受人类活动(如水利工程、堤坝和农业生产等)的干扰,黄河下游河岸带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为了解黄河下游河岸带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现状和影响因素,于2015年5月对黄河山东段河岸带8个断面的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调查,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等方法分析该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特征。调查期间共采集到37种底栖动物,其中,环节动物3种,软体动物7种,水生昆虫27种。底栖动物物种组成主要以水生昆虫为主,尤其是摇蚊幼虫。该段河岸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平均密度为(2 129±436)ind/m2,平均生物量为(2.20±0.75)g/m2。就空间分布而言,各断面底栖动物的种类数、优势种、现存量和多样性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差异,且呈现出不规则波动,这表明河岸带受到严重的人为活动干扰。综合分析表明,各断面的河岸带形态(如宽度和生境类型)和水生昆虫的繁殖行为是影响黄河山东段河岸带底栖动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岸带 大型底栖动物 物种多样性 影响因素 黄河山东段
原文传递
倒数第二次间冰期以来黄河下游冲洪积物释光年代及其古气候意义
17
作者 赵秋月 方慜 +9 位作者 彭淑贞 刘宁 臧凯旋 宋波 范念念 周锐 张伟 张文琪 丁敏 赖忠平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77-1286,共10页
黄河下游沿岸黄土中沉积的冲洪积物,记录了当时水文和气候变化过程。目前对于黄河流域冲洪积事件的判别和水文重建研究多集中于中游和上游,下游地区冲洪积物研究较少。在鲁中山地北麓和黄河下游南岸之间的黄土沉积中,普遍保存着典型的... 黄河下游沿岸黄土中沉积的冲洪积物,记录了当时水文和气候变化过程。目前对于黄河流域冲洪积事件的判别和水文重建研究多集中于中游和上游,下游地区冲洪积物研究较少。在鲁中山地北麓和黄河下游南岸之间的黄土沉积中,普遍保存着典型的冲洪积物,选择4个代表性剖面的10个释光样品(小章庄剖面约635 cm厚,采集4个释光样品;直东峪剖面约450 cm厚,采集2个释光样品;九龙峪剖面约290 cm厚,采集2个释光样品;陶峪村剖面约350 cm厚,采集2个释光样品),采用石英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或钾长石红外后红外释光测年法(pIRIR)进行释光年代学研究,释光测年结果与野外地层顺序基本一致。根据冲洪积层沉积时代划分为间冰期(248~196 ka、110~73 ka)沉积、冰期-间冰期转换时期(177~94 ka、142~94 ka)沉积和冰期(26~18 ka)沉积,表明强降水事件在间冰期和冰期-间冰期过渡的气候转换期多发,特别是110~94 ka时段内。研究结果与中国各地多种载体所记录的气候变化过程相互佐证,进一步说明研究区水文、气候变化过程是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本研究补充了黄河下游地区冲洪积物年代学数据,不仅有利于揭示区域环境演化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建立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可能联系;同时为区域综合开发、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洪积物 释光测年 黄河下游 鲁中山地 气候变化
原文传递
论西周外缘区域——建立在考古材料基础上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禇晓波 张童心 《东南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67,共10页
西周时期,今山东地区、南方的淮河—长江流域,太行山东侧的冀北平原和西部的泾河、渭河上游等四个地区构成西周外缘疆域。考古发现揭示,西周疆域的形成有以下策略与规律,即:分封建国、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占有领土,并通过王室与诸侯国的... 西周时期,今山东地区、南方的淮河—长江流域,太行山东侧的冀北平原和西部的泾河、渭河上游等四个地区构成西周外缘疆域。考古发现揭示,西周疆域的形成有以下策略与规律,即:分封建国、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占有领土,并通过王室与诸侯国的配合或诸侯国的自发行为进行领土的扩张;注意自然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分封边疆地区诸侯国,以占据极为重要的战略地带,集中防卫力量于最有效的部位,保障西周王朝核心地带和王室的安全;武力征服之外,加强先进文化影响力的辐射,将土著族群吸纳进西周王国的政治体制之中,实现疆域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疆域 外缘区域 山东地区 淮河—长江流域 冀北平原 泾、渭河上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