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伤寒论》研究“经学化”再视清代医学的寒温之争
1
作者 戚瑜清 郑洪 《中医药文化》 2024年第3期215-224,共10页
在清代仲景圣化的背景下,医家们尊奉《伤寒论》为经典,使得《伤寒论》研究呈现经学化特点,即对仲景原文的注释和回归。这一研究特点也引发了伤寒与温病知识的革新,形成清代医学寒温争鸣的现象。一方面,《伤寒论》虽以论治冬季伤寒为主,... 在清代仲景圣化的背景下,医家们尊奉《伤寒论》为经典,使得《伤寒论》研究呈现经学化特点,即对仲景原文的注释和回归。这一研究特点也引发了伤寒与温病知识的革新,形成清代医学寒温争鸣的现象。一方面,《伤寒论》虽以论治冬季伤寒为主,但其中的六经辨证可被作为多种外感疾病,乃至所有疾病的治疗体系,包括温病在内;另一方面,温病知识脱离《伤寒论》文本,从而建构出区分于六经辨证、指导温病治疗的独立学说,并且通过突破季节、地域的限制和定义温病概念来拓展其应用范围。寒温争鸣的过程促进了外感病学术理论的进步,而其医学知识的生产、变革则与社会文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经学化研究 伤寒知识 温病知识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厥阴病研究相关文献知识图谱分析
2
作者 姜鑫 薛俊良 万晓刚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60-66,共7页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厥阴病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归纳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自1957—2021年收录在该数据库中与《伤寒论》厥阴病相关的文献,利用可视... 目的:通过对《伤寒论》厥阴病研究相关文献进行知识图谱分析,归纳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思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自1957—2021年收录在该数据库中与《伤寒论》厥阴病相关的文献,利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5.8.R3绘制知识图谱。结果:发文量最多的作者为万友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关键词与突现词显示关注度最强的是厥阴病、伤寒论、少阴病等。结论:《伤寒论》厥阴病成果较久远,缺乏创新性,应加强作者之间的合作,着重关注临床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厥阴病 《伤寒论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知识图谱
下载PDF
探析《伤寒论》以“四逆”命名的治厥方证治特点及现代药理基础 被引量:6
3
作者 顾勤 汪红 顾武军 《中医药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29-32,共4页
着重讨论《伤寒论》以“四肢逆冷”为主症 ,以“四逆”命名的三类方———四逆汤及其类方、四逆散、当归四逆汤的证治特点及现代药理学作用。认为各证的病因病机虽不同 ,但本质均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亦即表里之气不相顺接。故通过... 着重讨论《伤寒论》以“四肢逆冷”为主症 ,以“四逆”命名的三类方———四逆汤及其类方、四逆散、当归四逆汤的证治特点及现代药理学作用。认为各证的病因病机虽不同 ,但本质均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亦即表里之气不相顺接。故通过回阳救逆、行气透郁、养血温经三种不同治疗 ,最终均达到恢复阴阳之气平衡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四逆方 治厥方 证治特点 药理作用
下载PDF
《伤寒论》阳明病篇证治规律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学 彭文博 岳小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1期2331-2332,共2页
目的:探讨《伤寒论》阳明病篇证候分布规律及方剂、药物的应用规律。方法:用频次法计数阳明病篇主要症状、方剂和药物的百分率,用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药物使用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阳明病本证以便秘、发热为主症,... 目的:探讨《伤寒论》阳明病篇证候分布规律及方剂、药物的应用规律。方法:用频次法计数阳明病篇主要症状、方剂和药物的百分率,用层次聚类法分析主要症状的分布规律和药物使用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来看,阳明病本证以便秘、发热为主症,常伴有谵语、汗出与潮热等表现,变证主要为身黄与小便不利同见的发黄证;从方剂和药物应用来看,大承气汤是阳明病的主方,大黄是阳明主药,厚朴与枳实、生姜、大枣与人参是常见配伍。结论:《伤寒论》阳明病篇以里热实证为主要见证,大承气汤为其主治;症状的分布提示阳明本证以腑实证为主,变证以发黄证为主;方药的应用揭示了仲景治阳明病通腑以承气,保胃以祛邪的治疗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阳明病 症状 方药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从译文可接受性角度探讨《伤寒论》病证名的英译 被引量:2
5
作者 白雅雯 麻春杰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91-1393,共3页
《伤寒论》中病证名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伤寒论》英译的重点和难点,其具有多义性、抽象性、模糊性、文学性、专业性等文本特点。译者在翻译《伤寒论》的病证名时需要考虑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对译文可接受性的影响,灵活运用直译法、直... 《伤寒论》中病证名的英译一直以来都是《伤寒论》英译的重点和难点,其具有多义性、抽象性、模糊性、文学性、专业性等文本特点。译者在翻译《伤寒论》的病证名时需要考虑语言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对译文可接受性的影响,灵活运用直译法、直译法结合注释法、意译法、音译法结合注释法等多元化的翻译方法,以准确完整地翻译词义进而提高译文的可接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可接受性 病证名 英译
下载PDF
模糊思维法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国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96-198,共3页
模糊思维是相对于二值逻辑思维的一个范畴,《伤寒论》运用模糊思维法辨析六经形证中的中间形态,从模糊中求精确,处处示人以活法,掌握《伤寒论》模糊思维法的主要规律,对于指导临床辨证,发展中医外感热病学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模糊思维 方法论
下载PDF
略论《伤寒论》对内科痛症辨治的贡献
7
作者 赵智强 李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99-200,共2页
《伤寒论》对后世痛症辨治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理论上,为痛症的命名、分类及辨治奠定了基础;在认识方法上,形成了灵活、务实、多变的诊察模式;在治疗上,提供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治疗处方。
关键词 痛症 辨证施治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刘炳凡《伤寒论》教学录音资料数字化保存及应用研究
8
作者 龙奕文 邓宇 +1 位作者 刘东亮 宁泽璞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15年第5期56-59,共4页
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刘炳凡《伤寒论》教学录音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整理并推广运用。方法根据内容对磁带资料进行编号排序,利用数字化转录采集声音信息,通过Cool edit pro软件进行声音优化编辑,用会声会影6x软件进行音影图文合成,... 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刘炳凡《伤寒论》教学录音资料进行数字化保存、整理并推广运用。方法根据内容对磁带资料进行编号排序,利用数字化转录采集声音信息,通过Cool edit pro软件进行声音优化编辑,用会声会影6x软件进行音影图文合成,编辑为视频文件。并以DVD光盘、移动硬盘、电脑硬盘等为载体数字化保存,通过现代科学方法保存原始磁带资料。结果以现代科学方法保存了刘炳凡《伤寒论》教学的原始录音材料,并开发成音影图文四位一体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和网络教学课件。结论教学录音资料数字化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及中医药学术推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刘炳凡 录音资料 磁带 教学 数字化
下载PDF
《伤寒论》小便不利之脏腑辨证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哲藤 何赛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析张仲景对小便不利的脏腑辨治特点。[方法]从肺、脾、肾、三焦、膀胱5个方面分别对小便不利进行详细论述,并结合条文分析仲景根据此症对体内津液的判断以及疾病的预后。[结果]从脏腑论治小便不利有宣肺开表法、健脾化饮法、通... [目的]探析张仲景对小便不利的脏腑辨治特点。[方法]从肺、脾、肾、三焦、膀胱5个方面分别对小便不利进行详细论述,并结合条文分析仲景根据此症对体内津液的判断以及疾病的预后。[结果]从脏腑论治小便不利有宣肺开表法、健脾化饮法、通利三焦法、温肾化气法和利水通阳法,根据小便通利与否能够判断病变脏腑,分辨其病机是水饮内停还是阳气不足,并可判断预后。[结论]仲景从脏腑辨治小便不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便不利 伤寒论 张仲景 脏腑辨证 津液 预后
下载PDF
基于《伤寒论》三阴病篇辨证论治晚期肺癌 被引量:3
10
作者 山倩 杨亦奇 郑川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20期43-44,共2页
《伤寒论》以阳气变动为着眼点,用阴阳两纲总统六经,虽云六经,实为阴阳二证。通过研究《伤寒论》关于三阴病证的记载,认为阳虚阴盛是肺癌形成的关键,肺癌晚期积阴日久,致肺脾肾三脏阳衰,属伤寒三阴病范畴。故晚期肺癌患者应以三阴病证... 《伤寒论》以阳气变动为着眼点,用阴阳两纲总统六经,虽云六经,实为阴阳二证。通过研究《伤寒论》关于三阴病证的记载,认为阳虚阴盛是肺癌形成的关键,肺癌晚期积阴日久,致肺脾肾三脏阳衰,属伤寒三阴病范畴。故晚期肺癌患者应以三阴病证为指导辨证施治,以温阳立法,对抑瘤、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可起到良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三阴病证 温阳法 晚期肺癌
下载PDF
基于广义力学模型的《伤寒论》太阳病辨证要点挖掘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子宜 陈晗婷 +3 位作者 刘增荣 王维广 刘晓峰 翟双庆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7期12-16,共5页
目的探索《伤寒论》太阳病的辨证要点,以及使用信息技术分析中医理论性古籍的方法路径。方法以《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章节条文为原始文本进行知识标引,形成知识图谱。采用广义力学模型(GMM)获得太阳病知识图谱中各节点的重要性... 目的探索《伤寒论》太阳病的辨证要点,以及使用信息技术分析中医理论性古籍的方法路径。方法以《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章节条文为原始文本进行知识标引,形成知识图谱。采用广义力学模型(GMM)获得太阳病知识图谱中各节点的重要性,并进行聚类分析,以重要性高的症状集合作为太阳病的辨证要点。结果共获得1192个节点,24个关系,2986条三元组。通过GMM获得前30位节点重要性,对其中24个症状节点和附加节点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发热、恶寒、脉浮、汗出4个症状。结论通过GMM发现了太阳病最重要的4个症状。以知识图谱为研究对象,采用无监督模型分析太阳病主证的可行性较高,可用于中医理论性古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太阳病 辨证要点 广义力学模型 知识图谱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伤寒论》异质图构建及节点表示学习方法
12
作者 晏峻峰 文志华 邹北骥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第4期419-428,共10页
目的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伤寒论》“症状-方剂-中药”异质图并探寻节点向量表示的最优学习方法。方法从《伤寒论》含处方的条文中提取出症状、方剂、中药信息,构建“症状-方剂-中药”异质图,基于图卷积网络提出一种“症状-方剂-... 目的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构建《伤寒论》“症状-方剂-中药”异质图并探寻节点向量表示的最优学习方法。方法从《伤寒论》含处方的条文中提取出症状、方剂、中药信息,构建“症状-方剂-中药”异质图,基于图卷积网络提出一种“症状-方剂-中药”异质图节点表示学习方法—中医图卷积网络(TCM-GCN),利用TCMGCN分别对症状-方剂、症状-中药、方剂-中药异质图进行学习,基于消息传递和邻居聚合进行高阶传播得到节点的表示特征向量,获得症状、方剂、中药三类节点表示集合,为下游诊断预测模型任务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结果通过多热编码、非融合编码、融合编码三种节点表示方式在模型预测实验中对比发现,融合编码方式获得了相对较高的精准率、召回率和F1-score值,其Precision@10、Recall@10和F1-score@10值较非融合编码分别提升了9.77%、6.65%和8.30%。结论融合编码方式生成的节点表示在实验中取得了较好效果,表明《伤寒论》异质图节点表示TCM-GCN方法的有效性,也将提升其在下游诊断预测任务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卷积网络 异质图 《伤寒论 异质图节点表示 节点表示学习
下载PDF
吉益东洞医学思想刍议——兼论其对《伤寒论》在江户时期传播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向静静 《中医药文化》 2019年第5期47-55,共9页
吉益东洞从《伤寒论》中获得"万病一毒"论的学术思想,并依据《伤寒论》著成《类聚方》《药征》等方药之书。东洞提出的"万病一毒"论及其所著药物书被广泛应用于江户中后期流行病的治疗中;与此同时,亦使张仲景的《... 吉益东洞从《伤寒论》中获得"万病一毒"论的学术思想,并依据《伤寒论》著成《类聚方》《药征》等方药之书。东洞提出的"万病一毒"论及其所著药物书被广泛应用于江户中后期流行病的治疗中;与此同时,亦使张仲景的《伤寒论》在江户时期的医家中受到广泛关注。此外,东洞及其弟子们所著的《伤寒论》注解书进一步推动了《伤寒论》在江户时期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益东洞 万病一毒 《伤寒论 《类聚方》
下载PDF
《伤寒论》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14
作者 刘东波 韦昌法 +1 位作者 夏帅帅 晏峻峰 《Digital Chinese Medicine》 2022年第4期394-405,共12页
目的建立《伤寒论》“病-证-症-法-方”知识图谱,降低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为后期的知识推理及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中医经方专家指导下,采用“自顶向下为主,自底向上为辅”的方式,针对《伤寒论》原文从病、证、症、法、方五... 目的建立《伤寒论》“病-证-症-法-方”知识图谱,降低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为后期的知识推理及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中医经方专家指导下,采用“自顶向下为主,自底向上为辅”的方式,针对《伤寒论》原文从病、证、症、法、方五个方面进行知识抽取、知识融合和知识存储,完成《伤寒论》知识图谱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实现知识结构与关联性查询及其可视化。结果完成《伤寒论》“病-证-症-法-方”知识图谱的构建,共得到6469个实体和10911个关系三元组,可以进行实体及其之间关系的查询,并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查询结果。结论《伤寒论》知识图谱较为系统的实现了《伤寒论》知识体系的数字化,提高了知识表示的完备性和准确性,能够清晰、高效的获取“病-证-症-法-方”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和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知识图谱 本体 图数据库 知识抽取 知识融合
下载PDF
小青龙汤证“渴”与“不渴”探微
15
作者 姚晓芬 林春梅 +1 位作者 黄琪钧 容景瑜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47-250,共4页
《伤寒论》中第41条原文有小青龙汤证“不渴”“服汤已渴”以及第40条原文中有“或渴”的记载,似乎存在矛盾之处。该文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津液代谢及“渴”的产生机制,结合《金匮要略》中的相关条文及后世医家对小青龙汤证的认识,... 《伤寒论》中第41条原文有小青龙汤证“不渴”“服汤已渴”以及第40条原文中有“或渴”的记载,似乎存在矛盾之处。该文基于中医基础理论中有关津液代谢及“渴”的产生机制,结合《金匮要略》中的相关条文及后世医家对小青龙汤证的认识,对小青龙汤证的“渴”与“不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提出以下观点:小青龙汤证“不渴”当属符合病机的主症,是为“病不渴”;“服汤已,渴”属生理性口渴范畴,是为“药渴”;“或渴”当与热病津伤、病涉阳明有关。剖析小青龙汤证的“渴”与“不渴”的病症表现,既可用于判断疗效,亦是加减用药与鉴别其他疾病的指征,可为中医临床运用小青龙汤及提高其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小青龙汤 《金匮要略》 不渴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序“憃”字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明明 《中医药文化》 2020年第3期80-84,共5页
《伤寒杂病论》仲景序有“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句,“憃”字早期版本皆作“憃”,后世注本则多作“惷”或“蠢”。“憃”与“惷”字形相近,文献中常见讹混。对“憃”“惷”形音义及文献用例详细考察,可知传世文献所见“惷”字实皆为“憃... 《伤寒杂病论》仲景序有“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句,“憃”字早期版本皆作“憃”,后世注本则多作“惷”或“蠢”。“憃”与“惷”字形相近,文献中常见讹混。对“憃”“惷”形音义及文献用例详细考察,可知传世文献所见“惷”字实皆为“憃”之讹字,而“惷”之动乱义在文献中则皆作“蠢”。“惷,乱也”之解释仅存于《说文》及历代字书中,未见文献用例。“惷”与“蠢”本无愚义,隶变后“惷”字才渐与“憃”字讹混,因而误承了“憃”的愚笨义。另外在现代大型字书辞书中也存在因对“憃”“惷”辨识不清或未核对原文而导致的错误引文和虚假义项。综合考定仲景序中“憃若游魂”之“憃”为正字,义为愚蠢,后世多讹作“惷”,或直接改作“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近讹混 伤寒杂病论》
下载PDF
两宋伤寒学派快速发展之成因探析
17
作者 孟玺 季强 杨金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49,61,共4页
两宋时期有关《伤寒论》的医家医著较前代增长迅速,伤寒学派也得到快速发展。北宋治平年间,校正医书局校勘的《伤寒论》成为定本,但校勘者对于《伤寒论》内容的取舍未说明缘由,使伤寒理论出现不同观点;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使其更加迅速地传... 两宋时期有关《伤寒论》的医家医著较前代增长迅速,伤寒学派也得到快速发展。北宋治平年间,校正医书局校勘的《伤寒论》成为定本,但校勘者对于《伤寒论》内容的取舍未说明缘由,使伤寒理论出现不同观点;雕版印刷术的普及使其更加迅速地传播,且政府重视医学的推广,促进了《伤寒论》及其理论被更多人阅读和研究;加之部分士人阶层开始习医,医生开始习儒,使医生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宋代医家不断对《伤寒论》进行阐发,医家之间互相推崇也促进了伤寒学派的发展;两宋时期伤寒疾病流行受到医家重视,促进了伤寒理论的发展。正是以上多种原因相结合,共同促进伤寒学派在两宋时期得到迅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学派 校正医书局 《伤寒论
下载PDF
《伤寒论》苦酒汤治疗难治咽部溃疡1例并文献复习
18
作者 姚钰宁 张龙生 +1 位作者 孙静 曹克刚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68-73,共6页
目的 报道《伤寒论》苦酒汤治疗难治咽部溃疡1例,学习苦酒汤治疗咽部溃疡的适应证候以及临床应用的具体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1例苦酒汤治疗难治咽部溃疡的诊疗过程,通过数据库检索、著作阅读的方式,从苦酒汤方证、煎服法及相关现代研... 目的 报道《伤寒论》苦酒汤治疗难治咽部溃疡1例,学习苦酒汤治疗咽部溃疡的适应证候以及临床应用的具体方法。方法 回顾、总结1例苦酒汤治疗难治咽部溃疡的诊疗过程,通过数据库检索、著作阅读的方式,从苦酒汤方证、煎服法及相关现代研究方面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苦酒汤多用于治疗少阴虚火灼咽所致咽痛、溃疡、失音。其中可以醋可代苦酒,用以解毒敛疮,鸡子白止痛润咽,半夏豁痰开痹。煎服法上多改良仲景之法,通过后下鸡子白的方法存其凉润之性。在临床上,苦酒汤可应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失音、喉源性咳嗽、梅核气以及放疗后口腔溃疡等疾病的治疗。结论 苦酒汤对治疗咽部溃疡等咽部疾病具有确切临床疗效,但其药物选用、煎服法考证及改良、机制探索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苦酒汤 咽部溃疡 煎服法
原文传递
民国山东藏书家庄恩泽与抄本《伤寒论选注》
19
作者 綦晓萌 张丰聪 唐桂艳 《中华医史杂志》 2023年第6期360-365,共6页
《伤寒论选注》是山东清代乾隆年间与黄元御齐名的诸城名医臧应詹的代表作,未得刊刻,仅以抄本流传,现存5部。通过对所见的5种抄本进行比较,发现山东省图书馆所藏的庄恩泽本在此书现存版本中较为独特,精致大方、抄校精美,具有重要的文献... 《伤寒论选注》是山东清代乾隆年间与黄元御齐名的诸城名医臧应詹的代表作,未得刊刻,仅以抄本流传,现存5部。通过对所见的5种抄本进行比较,发现山东省图书馆所藏的庄恩泽本在此书现存版本中较为独特,精致大方、抄校精美,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庄恩泽采诸家之论,补充方剂,辨证医理,并独到见解。究其原因,或许与其家族世代业医有关,与其为读而藏、为读而抄、钟爱医书的藏书理念有关,也与其保护乡邦文献、流播桑梓之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伤寒论选注》 臧应詹 庄恩泽
原文传递
《伤寒论》中六经病与温病卫气分证关系探讨
20
作者 李遨宇 崔书克 +2 位作者 张天元 谢刘刚 张菁瑞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330-2333,共4页
《伤寒论》中“伤寒”一词为广义伤寒,包括了后世温病学家所论述的温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中,卫分证、气分证可在《伤寒论》六经病中找到端倪。卫分证治以辛凉解表,此可体现于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越婢汤等之中;气分证治以开泄法、... 《伤寒论》中“伤寒”一词为广义伤寒,包括了后世温病学家所论述的温病。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中,卫分证、气分证可在《伤寒论》六经病中找到端倪。卫分证治以辛凉解表,此可体现于麻杏甘石汤、大青龙汤、越婢汤等之中;气分证治以开泄法、苦泄法、温阳法等,其中开泄法可见于栀子豉汤,苦泄法可见于小陷胸汤、泻心汤类方,温阳法可见于五苓散、苓桂术甘汤等。因此,卫分证、气分证症状、病机、治法可统一于《伤寒论》六经病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病 伤寒 温病 卫分证 气分证 卫气营血辨证 《伤寒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