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雅俗通十五音》非“下上与上上同”而是“浊上归下去”
被引量:
2
1
作者
林宝卿
刘子立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67-73,共7页
《雅俗通十五音》初版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是漳州东苑谢秀岚编辑的反映当时漳州方言的一本韵书。《雅》声母十五音,五十个字母分八音,八音的称说是:上平声、上上声、上去声、上入声、下平声、下上声、下去声、下入声。在每个字母的下...
《雅俗通十五音》初版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是漳州东苑谢秀岚编辑的反映当时漳州方言的一本韵书。《雅》声母十五音,五十个字母分八音,八音的称说是:上平声、上上声、上去声、上入声、下平声、下上声、下去声、下入声。在每个字母的下上声都是说"全韵与上上同",实际上是七音(七个声调)。为了论证"下上"是否与"上上"同,本文一方面从五十个字母八音中的下去字逐字考证,得出的结论是非"下上"与"上上"同,而是"下上"归"下去";另方面从早《雅》一百年左右代表福州方言的韵书《戚林八音》的浊上归阳去作为印证,说明罗常培先生、邵荣芬先生、李新魁先生的论述"浊上变去"此语音规律估计到南宋就已遍及全国大多数方言是相吻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俗
通
十五音》
声调
浊上归下去(阳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上下通”释“德”之本义
2
作者
李宪堂
吕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5-192,共8页
“■”字出现在甲骨文和西周初期以前的金文中,可隶定为■,其本义为“视道而直行”,引申为“省察”“巡视”;西周初年随着“天命有德”观念的出现,周人借形赋义,又为“■”赋予了“在大地中央省察天意并有所领会”的含义,等于创造了一...
“■”字出现在甲骨文和西周初期以前的金文中,可隶定为■,其本义为“视道而直行”,引申为“省察”“巡视”;西周初年随着“天命有德”观念的出现,周人借形赋义,又为“■”赋予了“在大地中央省察天意并有所领会”的含义,等于创造了一个新字,可以隶定为“徝”。省、直古音相近,故可相互通用。上古时期,上天是人间意义的最重要来源,很多核心观念与词汇都与交通天人的“上下通”有关,周人以“根据上天之意行事”为有“德”,而按照上天的意愿做事,怎么做是通过心来把握的,所以在“徝”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符成为“德”字,强调对上天之意的领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
上下通
省
徝
原文传递
题名
《雅俗通十五音》非“下上与上上同”而是“浊上归下去”
被引量:
2
1
作者
林宝卿
刘子立
机构
厦门大学中文系
出处
《闽台文化研究》
2016年第1期67-73,共7页
文摘
《雅俗通十五音》初版于嘉庆二十三年(1818),是漳州东苑谢秀岚编辑的反映当时漳州方言的一本韵书。《雅》声母十五音,五十个字母分八音,八音的称说是:上平声、上上声、上去声、上入声、下平声、下上声、下去声、下入声。在每个字母的下上声都是说"全韵与上上同",实际上是七音(七个声调)。为了论证"下上"是否与"上上"同,本文一方面从五十个字母八音中的下去字逐字考证,得出的结论是非"下上"与"上上"同,而是"下上"归"下去";另方面从早《雅》一百年左右代表福州方言的韵书《戚林八音》的浊上归阳去作为印证,说明罗常培先生、邵荣芬先生、李新魁先生的论述"浊上变去"此语音规律估计到南宋就已遍及全国大多数方言是相吻合的。
关键词
《雅俗
通
十五音》
声调
浊上归下去(阳去)
Keywords
Ya Su
tong
fifteen initial consonant, Tone, Zhuo
shang
Gui
xia
Qu (Yang Qu)
分类号
H177.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上下通”释“德”之本义
2
作者
李宪堂
吕伟
机构
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院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5-19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冷门绝学项目(20VJXG006)。
文摘
“■”字出现在甲骨文和西周初期以前的金文中,可隶定为■,其本义为“视道而直行”,引申为“省察”“巡视”;西周初年随着“天命有德”观念的出现,周人借形赋义,又为“■”赋予了“在大地中央省察天意并有所领会”的含义,等于创造了一个新字,可以隶定为“徝”。省、直古音相近,故可相互通用。上古时期,上天是人间意义的最重要来源,很多核心观念与词汇都与交通天人的“上下通”有关,周人以“根据上天之意行事”为有“德”,而按照上天的意愿做事,怎么做是通过心来把握的,所以在“徝”的基础上增加了“心”符成为“德”字,强调对上天之意的领会。
关键词
德
上下通
省
徝
Keywords
De(德)
shang
xia
tong
(
上下通
)
Xing(省)
De(值)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雅俗通十五音》非“下上与上上同”而是“浊上归下去”
林宝卿
刘子立
《闽台文化研究》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上下通”释“德”之本义
李宪堂
吕伟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