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ang Yang's Paintings
1
《Women of China》 1998年第8期30-30,共1页
Shang yang is a highly representative painter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oil painting circle.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his painting style has changed several times; he abandoned his successful original style and fami... Shang yang is a highly representative painter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oil painting circle.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his painting style has changed several times; he abandoned his successful original style and familiar subjects when he turned from realism to abstraction. In the two pieces shown here, the people of the Loess Plateau are depicted as existing as an integral whole with nature, mutually inside and outside of it. Beholden to some technique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g yangs Paintings
原文传递
诚信视角下的商鞅变法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锋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1-124,共4页
商鞅以"信"而使民,为"信"而行法,终使秦国有大治。从诚信的视角出发,关注商鞅变法中以法制建立起的诚信体系及其与法制之间的关系,可对商鞅变法的重新认识有所裨益。
关键词 商鞅变法 诚信 法制
下载PDF
论《商君书》中的“精神重农主义”——兼谈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普请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坚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99-104,共6页
在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中,除了有"经济重农主义",还有"精神重农主义",后者在《商君书》中有突出的表现。《商君书》中的"精神重农主义"不象"经济重农主义"那样关注农业的产业特征,而是关注农民... 在中国传统的重农思想中,除了有"经济重农主义",还有"精神重农主义",后者在《商君书》中有突出的表现。《商君书》中的"精神重农主义"不象"经济重农主义"那样关注农业的产业特征,而是关注农民的心理特征即"朴"。《商君书》认为"农朴"而易治,所以除了必要的官和兵以外,应该全民皆农,哪怕是"国富仓廪满",也还是要求民"壹于农"而不得从事非农的职业,唯其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无独有偶,这种重视"农心"的"精神重农主义"在中国佛教"农禅并重"的体制中也有明显的反映,尽管它和《商君书》所关注的"农心"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君书》 重农主义 精神重农主义 农禅并重
下载PDF
杨上善《太素》“门—关阖枢”理论初探 被引量:10
4
作者 戴铭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9-21,共3页
从三阴三阳之合与门、三阴三阳之离与关阖枢二方面,分析探讨杨上善三阴三阳门———关阖枢理论的来源及主要内容。认为该理论具有系统论思想,是《内经》三阴三阳理论的重要发展,与后世“开阖(合)枢”理论相比,不但更切合经文原意... 从三阴三阳之合与门、三阴三阳之离与关阖枢二方面,分析探讨杨上善三阴三阳门———关阖枢理论的来源及主要内容。认为该理论具有系统论思想,是《内经》三阴三阳理论的重要发展,与后世“开阖(合)枢”理论相比,不但更切合经文原意,而且对阐明三阴三阳生理功能、作用实质等问题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上善 关阖枢 黄帝内经太素
下载PDF
河西之争与秦都栎阳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正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4,共6页
河西之地从春秋到战国,秦与晋、秦与魏间的争夺战十分激烈,且绵延了数百年之久。秦穆公拥有河西而成霸业,魏名将吴起经略河西建树颇多,而秦献公新政,迁都地处河西之地的栎阳,以此为契机,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夺回河西之地,成为秦国由... 河西之地从春秋到战国,秦与晋、秦与魏间的争夺战十分激烈,且绵延了数百年之久。秦穆公拥有河西而成霸业,魏名将吴起经略河西建树颇多,而秦献公新政,迁都地处河西之地的栎阳,以此为契机,孝公任用商鞅实施变法,夺回河西之地,成为秦国由弱变强的转折点。秦都栎阳在秦国历史上存在了34年,在秦国发展史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之争 秦都栎阳 商鞅变法
下载PDF
商鞅变法与传统中国平民政治模式的建立 被引量:2
6
作者 唐国军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9-105,共7页
商鞅变法的本质在于建立一种与"封建"贵族政制完全不同的、以军功和法制为核心的新型平民政治体制模式:王的权威至高无上;王以下的全体国民则在等级差序的设计中,给予平等的升赏机会和同样的惩罚手段;建功立业不再是"肉... 商鞅变法的本质在于建立一种与"封建"贵族政制完全不同的、以军功和法制为核心的新型平民政治体制模式:王的权威至高无上;王以下的全体国民则在等级差序的设计中,给予平等的升赏机会和同样的惩罚手段;建功立业不再是"肉食者谋之",一介平民可跻身为将相,这是中国传统国家社会政治模式的重大变革。这一模式的形成,并通过秦帝国的统一推向全国,奠定了两千年中国传统政治模式的基本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平民政治模式 差序格局 平等机制
下载PDF
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 被引量:2
7
作者 叶自成 《学术前沿》 2012年第9期34-43,89,共11页
秦国作为战国初期的落后国家,在商鞅变法后,先后超越当时的强国魏国和齐国,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制度创新是秦国崛起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商子范式的整体治国思想体系的创新;二是商子的具体治国理念,即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 秦国作为战国初期的落后国家,在商鞅变法后,先后超越当时的强国魏国和齐国,迅速走上了强国之路。制度创新是秦国崛起最重要的原因:一是商子范式的整体治国思想体系的创新;二是商子的具体治国理念,即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管理体系方面的创新。商子在解决三农问题、以法治国、政治上下流动等重大的政治问题上,表现出巨大的创新精神,并在秦国的制度上体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变法 制度创新 大国崛起
下载PDF
秦刑法思想初探——秦汉刑法思想研究之一
8
作者 黄留珠 富谷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1年第4期32-37,共6页
“刑法思想”是沿用班固《汉书·刑法志》的说法。商鞅变法后秦刑法思想的要点 :一、刑法为治国之本 ,二、以刑去刑 ,三、刑无等级 ,四、慎法制 ,五、观俗立法 ,六、不以私害法。统一后的秦刑法思想 ,曾一度向“缓刑罚”方面变化 ,... “刑法思想”是沿用班固《汉书·刑法志》的说法。商鞅变法后秦刑法思想的要点 :一、刑法为治国之本 ,二、以刑去刑 ,三、刑无等级 ,四、慎法制 ,五、观俗立法 ,六、不以私害法。统一后的秦刑法思想 ,曾一度向“缓刑罚”方面变化 ,但总的趋势却是向极端化、绝对化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思想 商鞅变法 缓刑罚 秦代 法律思想 极端主义
下载PDF
史学批评的歧路——从《东坡志林》中的一则笔记谈起
9
作者 宋馥香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2-65,共4页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对司马迁的《史记》提出两点批评:一是"先黄老,后六经,退处士,进奸雄",二是肯定商鞅、桑弘羊之功。前一个问题乃是班固的老调陈词,范晔、沈括等早已提出批评。而后一个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与苏轼对待王...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对司马迁的《史记》提出两点批评:一是"先黄老,后六经,退处士,进奸雄",二是肯定商鞅、桑弘羊之功。前一个问题乃是班固的老调陈词,范晔、沈括等早已提出批评。而后一个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与苏轼对待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及其因反对变法而获罪的经历有关,本文试对此略作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东坡志林》 商鞅变法 桑弘羊改革
下载PDF
商鞅改革成败论:合法性危机的视角
10
作者 曹英 《河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37-41,共5页
商鞅改革因商鞅车裂、秦帝国覆亡而呈全败之局,其原因在于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商鞅改革以弱民、苦民而达至“富国强兵”的目的,使其出现正当性缺失与改革暂时有效性膨胀的矛盾,导致改革的特定支持的耗散、虚空;单一意识形态、完全排斥道... 商鞅改革因商鞅车裂、秦帝国覆亡而呈全败之局,其原因在于改革的合法性危机。商鞅改革以弱民、苦民而达至“富国强兵”的目的,使其出现正当性缺失与改革暂时有效性膨胀的矛盾,导致改革的特定支持的耗散、虚空;单一意识形态、完全排斥道德价值的重刑酷刑主义的法律文化的建构,使改革必需的散布性支持无法生成;改革领袖个人品质的缺陷,导致权威危机。各阶层利益冲突因没有反馈机制的消解使得改革危机首先在领袖、体制与共同体的各层次中渐次暴露出来,商鞅因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实属必然,所谓“作法自毙”实乃中的之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鞅改革 合法性危机 特定支持 散布性支持 制度改革 政治学
下载PDF
《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蔡超产 徐峰 杨必安 《中医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679-683,共5页
古代医家基于对《伤寒论》的解读,形成了诸多的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辨证、三焦辨证等,却又都不能完全概括《伤寒论》的辨证体系。张仲景在构建《伤寒论》辨证体系时,继承了《素问·热论》与华佗“六部三法”的辨证思想,结合营卫理论,... 古代医家基于对《伤寒论》的解读,形成了诸多的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辨证、三焦辨证等,却又都不能完全概括《伤寒论》的辨证体系。张仲景在构建《伤寒论》辨证体系时,继承了《素问·热论》与华佗“六部三法”的辨证思想,结合营卫理论,创建了三阴三阳欲解时,最终形成《伤寒论》独特的三阴三阳辨证体系。三阴三阳辨证体系包含了脉象、症状、部位,在具体辨证操作中,又有辨脉、辨证的不同,脉与证均包含部位信息,参合行之,可显著提高辨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三阳辨证 《伤寒论》 《素问·热论》 华佗“六部三法” 张仲景
下载PDF
道德创新必须慎重选择传统文化资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分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共8页
道德创新是文明创新的重要构成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有所分析,有所鉴别,有所扬弃。这就要求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选择与现代社会契合的内容;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 道德创新是文明创新的重要构成和文化创新的重要内容。在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时,应当有所分析,有所鉴别,有所扬弃。这就要求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选择与现代社会契合的内容;在相互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精华成分较多的部分。一般说来,凡是具有普遍意义、契合现代社会、精华成分较多的属于优秀文化资源。比较而言,孔丘的性近习远命题、墨翟的兼爱交利命题、商鞅的易礼变法命题、庄周的朴性真情命题、佛教的众生平等命题属于更有借鉴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夸大儒家道德理论的现代价值,笼统地宣扬"传统美德"是错误的。"大陆新儒学"所主张的"全面重建儒教社会"是一条行不通的死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创新 孔丘 墨翟 商鞅 庄周 佛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