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Terms in Shang Han Lu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1
作者 喻惠芳 倪天鸣 《海外英语》 2015年第19期148-149,155,共3页
Shang Han Lun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important traditional medical books in China,so many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it have emerged.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examples taken from two of these translation versions... Shang Han Lun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important traditional medical books in China,so many translation versions of it have emerged.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examples taken from two of these translation versions,Young Jie De ' s Shang Han Lun Explained and Huang Hai s Introduction to Treatise on Exogenous Febrile Disease,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Nida 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translation of Disease and Syndrome Terms in TCM that literal translation,liberal translation and transliteration can be adopted appropriately to make readers of translation versions understand TCM accurately and eas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lation DISEASE and SYNDROME TERM shang han lun Functional EQUIVALENCE
下载PDF
探析六经辨治小便不利
2
作者 郭蕾 黄钦 +1 位作者 张晓琦 杨波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19-221,共3页
基于六经辨证体系,系统总结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小便不利的证治思路。小便不利的病机主要与津亏、脾虚、湿热、枢机不利、阳虚水停、上燥下寒等相关,在健脾利水、分利湿热、和解少阳、温肾利水、滋上温下的同时通利小便。临证中... 基于六经辨证体系,系统总结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对小便不利的证治思路。小便不利的病机主要与津亏、脾虚、湿热、枢机不利、阳虚水停、上燥下寒等相关,在健脾利水、分利湿热、和解少阳、温肾利水、滋上温下的同时通利小便。临证中应把握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两大特点,依据四诊合参,辨明六经,审察整体疾病的病位与病机,继而遣方用药,方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小便不利 六经辨证
下载PDF
经方辨治厥阴病治疗1型糖尿病胃轻瘫
3
作者 郑悦 刘祥秀 +1 位作者 罗仕艳 谢乃佳 《基层中医药》 2024年第3期6-10,共5页
糖尿病胃轻瘫(DGP)常发生于排除机械性肠梗阻的情况下,以胃排空延迟和消化道症状为特征的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目前发病机制不明确,有研究指出DGP在慢性高血糖的基础上与胃肠道激素分泌异常和自主神经功... 糖尿病胃轻瘫(DGP)常发生于排除机械性肠梗阻的情况下,以胃排空延迟和消化道症状为特征的1型及2型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常见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目前发病机制不明确,有研究指出DGP在慢性高血糖的基础上与胃肠道激素分泌异常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一定相关性,并且不会随着血糖控制的改善而缓解。近年来,DGP西医治疗以调控血糖、营养神经、促胃动力为主,但其病情迁延反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了显著影响。中医方面,常将其归属于消渴继发的“痞满”“呕吐”“泄泻”等范畴。目前相关研究指出,DGP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胃功能失常、中焦气机逆乱为基本病机,夹有痰、瘀等病理产物。根据临床症状,辨证可分为气虚食滞、痰湿中阻、胃阴亏虚、中焦虚寒、瘀血内阻这5型,治疗还需标本兼顾,补虚泻实,以健脾疏肝为主,辅以化痰消瘀之法。在临床期间,基于《伤寒论》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采取经方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从病因病机、临床特点及用药特点,探究经方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用药特色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胃轻瘫 伤寒论 厥阴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医案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伤寒论》英译本翻译风格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蒋继彪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31-1534,共4页
本文利用语料库的方法,选取《伤寒论》的两个英译本(罗希文译本、魏迺杰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词汇、句子和语篇层面,开展翻译风格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罗希文译本倾向于使用意译法,用词更为丰富多样,句式表达更为灵活,注重译文的易读... 本文利用语料库的方法,选取《伤寒论》的两个英译本(罗希文译本、魏迺杰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围绕词汇、句子和语篇层面,开展翻译风格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罗希文译本倾向于使用意译法,用词更为丰富多样,句式表达更为灵活,注重译文的易读性和可接受性;而魏迺杰译本则倾向于使用直译法,句式结构较为复杂,注重译文与原文语言结构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两译本在翻译风格上的差异可能与译者的翻译目的、翻译策略和知识背景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伤寒论译本 翻译风格
下载PDF
从“法-药-人”角度探讨经方药物警戒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宇 张冰 +3 位作者 张晓朦 林志健 吕锦涛 王雨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1期44-47,52,共5页
目的:挖掘经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药物警戒思想,传承中医药安全用药思想,指导现代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方法:从法、药、人多角度全面系统梳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用药安全内容,并分类归纳,探讨其警... 目的:挖掘经方《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药物警戒思想,传承中医药安全用药思想,指导现代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推动中医药传承发展。方法:从法、药、人多角度全面系统梳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有关用药安全内容,并分类归纳,探讨其警戒措施,提炼经方警戒思想与方法。结果:从“法-药-人”角度探讨经方中药药物警戒思想,经方依据汗、吐、下、消、温、清、补、和八法各治法特点,药物本身的特性,以及患者的体质差异具有相应的警戒措施。结论:经方中蕴含的中药药物警戒内容丰富,对现代临床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方 中药药物警戒 安全用药 《伤寒论》 《金匮要略》 法-药-人
下载PDF
近20年《伤寒论》少阳病研究的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吴文玉 张玺金 +3 位作者 王凯 黄婕 詹少锋 刘小虹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3期149-154,160,共7页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伤寒论》少阳病进行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了解国内对于少阳病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研究趋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2—2021年收录的有关《伤寒论》少阳病... 目的: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伤寒论》少阳病进行相关文献可视化分析,了解国内对于少阳病的研究进展、研究热点、研究趋向。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2002—2021年收录的有关《伤寒论》少阳病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 5.8.R3软件生成相关知识图谱,分析文献的数量、作者、研究机构合作情况、研究热点及动态。结果:共获取2 319篇文献,年均发文量约116篇;纳入作者581名,何学红为该领域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核心作者共有69位,占总作者的11.88%(69/581);主要研究机构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等院校;频数前3的关键词为《伤寒论》、小柴胡汤、少阳病;关键词聚类共形成9个聚类;“六经辨证”为突现强度最强的关键词。结论:近20年关于《伤寒论》少阳病的研究在不断深入,但对于少阳病研究的全面性不足;相关研究人员及研究机构在合作上缺乏交流,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少阳病的理论研究涉及相关学术思想、病位、治法及文献研究;临床运用主要涉及咳嗽、癫痫、糖尿病、头痛等疾病;六经辨证、数据挖掘、名医经验、咳嗽的相关研究或将成为今后少阳病研究的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阳病 《伤寒论》 研究进展 研究热点 研究趋向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
下载PDF
书评视域下《伤寒论》英译本海外读者接受研究
7
作者 张星星 叶青 李晓莉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1期66-71,共6页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梳理《伤寒论》英译和传播概况,分析《伤寒论》英译本的专家书评和亚马逊网、好读网的大众书评数据和语料,研究专家和大众读者的需求重点及满足情况,并提出提升中医药典籍英译传播效果的建议,为推动中医药典籍的翻译... 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梳理《伤寒论》英译和传播概况,分析《伤寒论》英译本的专家书评和亚马逊网、好读网的大众书评数据和语料,研究专家和大众读者的需求重点及满足情况,并提出提升中医药典籍英译传播效果的建议,为推动中医药典籍的翻译和出版发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典籍英译传播 使用与满足理论 读者书评
下载PDF
认知隐喻视角下《伤寒论》文化负载词英译研究
8
作者 王茁熹 李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3期619-623,共5页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具有重要的医学与文化价值。《伤寒论》中包含大量晦涩难懂的文化负载词,这些文化负载词是中医典籍英译的重点和难点,其翻译质量对于能否准确传达中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具有重要的医学与文化价值。《伤寒论》中包含大量晦涩难懂的文化负载词,这些文化负载词是中医典籍英译的重点和难点,其翻译质量对于能否准确传达中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在认知隐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比较罗希文和马屹正英译版本中文化负载词的对应表达,提出了替代译法,保留喻体;释意译法,解释喻体;补偿译法,结合喻体;以及省略译法,舍弃喻体等四种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隐喻 《伤寒论》 文化负载词 英译
下载PDF
杨少锋教授基于六经辨证治疗颈椎病的经验
9
作者 刘恩旭 段嘉豪 +3 位作者 杨雷 李兆勇 陈龙 杨少锋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2013-2017,共5页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病”“眩晕”“项强”“痿病”等范畴。杨少锋教授认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包括外邪入侵和脏腑功能失调等多个方面。六经辨证为颈椎病辨证论治的基础。注重从六经部位、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方面进行诊治。杨少锋教授针...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病”“眩晕”“项强”“痿病”等范畴。杨少锋教授认为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包括外邪入侵和脏腑功能失调等多个方面。六经辨证为颈椎病辨证论治的基础。注重从六经部位、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方面进行诊治。杨少锋教授针对颈椎病的复杂症状,将六经理论与方证辨证相结合。认为只要六经与方证相符,即可使用经方治疗。在临床中根据患者病情,常用桂枝葛根汤、柴胡桂枝汤、大承气汤、小建中汤、附子汤、当归四逆汤等进行治疗,每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伤寒论》 六经辨证 方证 杨少锋
下载PDF
中医经典等级考试背景下《伤寒论》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谦 董珍珍 李风雷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4期146-150,共5页
中医药院校专业培养目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缺乏中医思维、辨证论治水平较低、难以运用中医思维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中医药院校在经典课程如《伤寒论》教学时缺乏有效手段。随着中医经典等级考试的开展和逐渐完善,国家... 中医药院校专业培养目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缺乏中医思维、辨证论治水平较低、难以运用中医思维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中医药院校在经典课程如《伤寒论》教学时缺乏有效手段。随着中医经典等级考试的开展和逐渐完善,国家对中医经典课程愈加重视,而传统教学模式在适应新时代教学环境时尚待完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提出中医经典等级考试背景下《伤寒论》教学改进方法:在理解基础上注重原文背诵,夯实基础;重视中医基础课程与经典课程衔接和结合,开展整合式教学;梳理与其他中医经典在知识结构方面的联系,注重理论互参;引导学生博览群家,注重病案学习。以期提高教学质量及应试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中医经典课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伤寒杂病论》治咳药对的配伍规律探讨
11
作者 张真 王慧 +2 位作者 林婷婷 刘俊 柏正平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2期78-82,共5页
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治咳经方,解析其常用药对,结合辨证论治理论,发现仲景治咳,以开泻太阳表气为先,以恢复肺之开阖为导,善用气药,详于寒而不远热。方中常用药对有:葶苈子-大枣清热泻肺,桔梗-甘草清肺排脓,干姜-五味子温肺祛寒,干姜... 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治咳经方,解析其常用药对,结合辨证论治理论,发现仲景治咳,以开泻太阳表气为先,以恢复肺之开阖为导,善用气药,详于寒而不远热。方中常用药对有:葶苈子-大枣清热泻肺,桔梗-甘草清肺排脓,干姜-五味子温肺祛寒,干姜-细辛温肺化饮,芍药-甘草酸甘缓急,桔梗-贝母化痰清热,厚朴-苦杏仁燥湿除胀,麻黄-苦杏仁宣肺降气,麻黄-石膏清宣肺热,麻黄-射干宣肺利咽,紫菀-款冬花润肺下气,柴胡-黄芩佐金平木。仲景用药,动静润燥,宣降散收,各具特点,对临床治咳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杂病论 药对 配伍规律 经方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表阴证的辨治探析
12
作者 丁红平 奚胜艳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29期46-49,共4页
表阴证是病位在表、病性属阴的一类证候,在当前临床上并不少见,然而容易被医家忽视或误诊为表阳证或表阳里阴合病,其根本原因在于表阴证的诊断标准不明。中医讲“表”是指体表,即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病位与病性密... 表阴证是病位在表、病性属阴的一类证候,在当前临床上并不少见,然而容易被医家忽视或误诊为表阳证或表阳里阴合病,其根本原因在于表阴证的诊断标准不明。中医讲“表”是指体表,即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病位与病性密不可分,病位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每个病位均有或阴或阳的两种病性反应。在“表”的病位上出现阳性病证,称为表阳证;呈现阴性病证,称为表阴证。表阴证因其特殊性,往往易被忽视或误诊误治,导致疗效不佳或引发疾病传变。少阴病提纲仅仅反映少阴病属于阴证,不足以诊断表阴证。表阴证的诊断标准是机体存在表证,同时具有脉象沉取细弱无力等沉衰性的阴性症状反应。表阴证由表证与阴证有机组成,对表阴证的诊断可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是识别有无表证,二是辨认阴阳病性。既有表证,又是阴证,那么可诊断为表阴证。辨识表证须紧密联系太阳病。太阳病是病位在表的阳性病证,表阴证是病位在表的阴性病证,二者的病性虽相反,但病位是相同的,体表上的症状反应几乎是一致的。张机(字仲景)对表阴证的治法是温阳解表,对表阴证兼痰饮水湿或里热,经常需要一并治疗。文章认为,当今的表阴证多发于阴证之体,为了将病证与体质一并调治,提出将单纯表阴证视为表阴里阴同病来论治的学术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阴证 《伤寒论》 少阴病 辨证论治
下载PDF
Modern use of Chinese herbal formulae from Shang-Han Lun 被引量:4
13
作者 CHEN Fang-pey CHEN Fun-jou +3 位作者 JONG Maw-shiou TSAI Hui-lin WANG Jen-ren HWANG Shinn-ja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6期1889-1894,共6页
Background The Chinese medical archive, Shang-Han Lun, is said to be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 (150-219 A.D.) This great influential work introduced the specific symptoms of six-channel disorders (Tai-Yang, Yang-... Background The Chinese medical archive, Shang-Han Lun, is said to be written by ZHANG Zhong-jing (150-219 A.D.) This great influential work introduced the specific symptoms of six-channel disorders (Tai-Yang, Yang-Ming, Shao-Yang, Tai-Yin, Shao-Yin, and Jue-Yin)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treatments, the combined syndromes, deterioration due to malpractice, and the concept of six-channel transitions. The concept of Shang-Han Lun is widely accepted by Chinese herbal doctors. However, no clinical data about Shang-Han symptoms are described in oriental or western medical reports. Methods The clinical prescription data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isits were extracted under the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in Taiwan.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42 Shang-Han formulae in clinical practice was analyzed in detail with the software SPSS. Results Between 1999 and 2002, the prescription rate of Shang-Han formula was only 5.22% among a total of 528 889 576 Chinese herbal formula prescription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formula was Tai-Yang formulae (71.31%), followed by Shao-Yang formulae (17.49%) and the most commonly prescribed individual Shang-Han formulae were Ge-Gen Tang (16.11%), Shao-Yao-Gan-Cao Tang (12.97%), Xiao-Qing-Long Tang (11.79%), Ban-Xia Xie-Xin Tang (10.24%), and Xiao-Chai-Hu Tang (9.11%), which comprised 60.22% of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otal Shang-Han formulae. Conclusions From the prescription patterns of Shang-Han formulae, 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transitions among the six channels. Despite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Shang-Han Lu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 of Shang-Han formulae was limited in clinical practi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g-han lun six-channel transi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anG Zhong-Jing
原文传递
论阐释翻译理论视域下《伤寒论》英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以罗希文和魏迺杰两种译本为例
14
作者 李德俊 章传芳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第12期206-211,共6页
中医古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具有较高的医学和人文价值,是推动中医药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使西方医生、学者或普通民众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医古籍,译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结合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所提出的四步... 中医古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具有较高的医学和人文价值,是推动中医药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使西方医生、学者或普通民众全面准确地认识和理解中医古籍,译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结合斯坦纳阐释翻译理论所提出的四步翻译过程,即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对罗希文和魏迺杰的《伤寒论》英译本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理论分析与案例说明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具体体现,以期进一步拓展阐释翻译理论在中医古籍英译中的应用,为进一步推动中医古籍英译事业提供助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翻译理论 译者主体性 《伤寒论》 英译
下载PDF
结合《伤寒论》探讨“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涛 张毅 +4 位作者 李娟 李金田 余森豪 赖乾 曾启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106-107,共2页
本文结合《伤寒论》中阴阳的具体含义作了初步分析、整理、归纳,认为《伤寒论》中阳的含义包含津液。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正是得自仲景之法,而更适宜应用于湿热证,体现了叶氏师古而不泥古、遵经方之法、灵活化裁的思... 本文结合《伤寒论》中阴阳的具体含义作了初步分析、整理、归纳,认为《伤寒论》中阳的含义包含津液。叶天士"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正是得自仲景之法,而更适宜应用于湿热证,体现了叶氏师古而不泥古、遵经方之法、灵活化裁的思想,为学习并灵活运用经方思想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阳 利小便 津液 伤寒论
下载PDF
《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汤的继承和发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晗睿 谢婷 +1 位作者 崔健 王庆国 《中医药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3-5,共3页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 《温病条辨》是温病学派大家吴鞠通的重要著作,对温病学说理论基础的建立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中,《温病条辨》对承气汤的运用充分体现了温病下法的特色,在全书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伤寒论》承气下法的基础上,以《温病条辨》12个承气汤方为代表的温病承气下法继承了《伤寒论》的理论精神,并在扶正祛邪、固护津液等方面有了深入的阐述和发挥,充分体现了《温病条辨》对《伤寒论》承气下法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条辨》 《伤寒论》 承气汤 发挥
下载PDF
《伤寒论》温阳法中“角药”配伍特点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小会 屈云 +1 位作者 屈杰 陈丽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20-122,共3页
扶阳气是《伤寒论》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伤寒论》还建立了角药的雏形。本文通过分析《伤寒论》温阳法中角药配伍特点,发现《伤寒论》蕴含着丰富的温阳法角药配伍应用规律,其中独立成方角药有4组,作为方剂核心配伍者有5组,其配伍精妙,用... 扶阳气是《伤寒论》重要学术思想之一,《伤寒论》还建立了角药的雏形。本文通过分析《伤寒论》温阳法中角药配伍特点,发现《伤寒论》蕴含着丰富的温阳法角药配伍应用规律,其中独立成方角药有4组,作为方剂核心配伍者有5组,其配伍精妙,用药灵活,对启迪后学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角药 温阳法
下载PDF
《伤寒论》泻心汤类方剂在胃癌及癌前病变治疗中应用价值研讨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媛媛 邓运宗 +1 位作者 王红玲 于冬冬 《陕西中医》 2018年第5期632-634,共3页
《伤寒论》原著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将其中关于外感热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伤寒论》,将其它关于内科杂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中的泻心汤系列方主要用于治疗升降失和、脾胃虚弱以... 《伤寒论》原著为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经后人整理将其中关于外感热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伤寒论》,将其它关于内科杂症之相关内容编纂为《金匮要略方论》。《伤寒论》中的泻心汤系列方主要用于治疗升降失和、脾胃虚弱以及湿热内蕴形成的"痞满"证。包括有:半夏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以及黄连汤等。泻心汤类方剂历来为中医常用方剂,经久不衰。经长期研习《伤寒论》后认为,其中泻心汤类方剂在现代胃癌及其癌前病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研习内容总结于后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胃肿瘤/中医药疗法 泻心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伤寒论》“小便不利”与“小便难”病机辨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斯 赵国平 +2 位作者 蓝海 黄妍丽 杨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8-1349,1419,共3页
《伤寒论》中反复使用"小便不利""小便难"描述小便异常的现象,笔者认为二者意义不同。"小便不利"是由于水湿阻滞三焦、湿热互结、风湿相搏、小肠泌别清浊受阻等导致机体气机不利;"小便难"则是... 《伤寒论》中反复使用"小便不利""小便难"描述小便异常的现象,笔者认为二者意义不同。"小便不利"是由于水湿阻滞三焦、湿热互结、风湿相搏、小肠泌别清浊受阻等导致机体气机不利;"小便难"则是因大热、误治导致汗出过多,或脾胃衰败不能化生津液,而致阴津缺乏。故试对相关的31个条文进行病因病机分析归纳,并结合《金匮要略》相关论述探讨两者病机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寒论》 小便不利 小便难 病机
下载PDF
论“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烨文 许琳 龚一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究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厘清六经中风理法方药特点,并补充相应的治疗方药。[方法]以张仲景著作为基础,搜集六经中风的条文,并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六经中风的证候,以此阐明病机,补充主治方剂。[结果]风邪具有阳热属性,三阳中风... [目的]探究六经中风的证治特点,厘清六经中风理法方药特点,并补充相应的治疗方药。[方法]以张仲景著作为基础,搜集六经中风的条文,并以对比研究的方法,分析六经中风的证候,以此阐明病机,补充主治方剂。[结果]风邪具有阳热属性,三阳中风易治,三阴中风有必要待其阳气来复,治疗六经中风的方药选择需要兼顾辛凉清热之法,具体可以参考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的诸辛凉方。太阳中风主治方为桂枝汤,阳明中风主治方为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少阳中风的主治方为小柴胡汤,太阴中风的主治方为桂枝人参汤,少阴中风主治方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厥阴中风主治方为麻黄升麻汤。[结论]厘清六经中风证候和病机特点,补充相应方药,有助于加强对风邪属性和六经中风证治的认识。其中,治疗三阳中风的经方与后世温病学家的辛凉解表方的比较研究,是探讨寒温统一的切入点,为探讨寒温统一提供了初步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经 中风 张仲景 伤寒论 辨证论治 叶天士 吴鞠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