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上海大都市圈垃圾分类政策研究
1
作者 谢梦婷 谢家平 《上海管理科学》 2024年第5期51-58,共8页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城市之间垃圾分类的协同推进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方向。以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群为例,从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维度,开展垃圾分类政策效力评价,为区域一体化垃圾分类提供参考。首先采用文本挖掘技术,通过政策文本... 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下,城市之间垃圾分类的协同推进是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方向。以上海大都市圈“1+8”城市群为例,从区域一体化的空间维度,开展垃圾分类政策效力评价,为区域一体化垃圾分类提供参考。首先采用文本挖掘技术,通过政策文本高频词抓取和共现语义网络分析,对2016-2022年发布的63项垃圾分类政策进行量化文本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PMC指数模型对垃圾分类政策进行量化评价,政策在全面性、协同性、操作性、前瞻性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分类 文本分析 PMC模型 区域一体化 上海大都市圈
下载PDF
高频关联的空间效应对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影响——以上海-长三角为例
2
作者 许劼 王荻 张伊娜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56-66,共11页
在以都市圈为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抓手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流空间和网络腹地理论,提出高频网络腹地和网络中心地概念,以上海-长三角为例,探究中心城市和高频网络腹地的相互作用空间效应、对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差异性影响及原因。首先利... 在以都市圈为推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抓手的背景下,本文基于流空间和网络腹地理论,提出高频网络腹地和网络中心地概念,以上海-长三角为例,探究中心城市和高频网络腹地的相互作用空间效应、对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差异性影响及原因。首先利用跨城手机信令数据,划定中心城市的高频网络腹地;其次,确定其对应的网络中心地;第三,对比两者的社会经济变化特征,将空间效应归纳为相互促进、失衡布局、彼此消耗三种模式,对中心城市都市圈一体化分别产生积极推动、初步推动、削弱影响。差异性的原因在于,节点的自身发展阶段和节点间的相对发展水平限定了流的作用条件,导致节点间的功能互补程度不同。最后,根据以上规律提出促进正向空间效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关联 都市圈一体化 空间效应 上海 长三角
下载PDF
新发展格局下都市圈城镇化率统计机制研究
3
作者 邹伟 《经济研究参考》 2023年第1期83-96,共14页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2021年城镇常住人口增长到9.14亿人,城镇化率达到64.7%。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新特征与趋势下,我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发生结构性变化,都市圈逐步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基于新阶段城镇化内涵及意义理... 近几十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2021年城镇常住人口增长到9.14亿人,城镇化率达到64.7%。在当前新型城镇化的新特征与趋势下,我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发生结构性变化,都市圈逐步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形态之一。基于新阶段城镇化内涵及意义理解,梳理明晰全球及国内城镇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特点,结合国内外已有都市圈统计机制经验,本文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都市圈城镇化率统计机制构建思路,并以上海大都市圈为例,分析研究当前上海大都市圈城镇化率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都市圈城镇化率统计机制构建实施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圈 城镇化率 上海大都市圈 新型城镇化
下载PDF
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合作机制思路及重大举措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丹 彭颖 +2 位作者 柴慧 谷金 张琳 《科学发展》 CAS 2020年第9期64-70,25,共8页
加快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合作机制,应强化目标共识,实现从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共识向上海大都市圈目标定位共识转变;强化市场主导,实现从市场化项目共建向系统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支撑平台转变;强化优势互补,实现从比较优势发挥向营造区域... 加快构建上海大都市圈区域合作机制,应强化目标共识,实现从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共识向上海大都市圈目标定位共识转变;强化市场主导,实现从市场化项目共建向系统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支撑平台转变;强化优势互补,实现从比较优势发挥向营造区域利益共享及资源互惠机制转变;强化统筹协商,实现从经贸、社会领域的协同向构建高效、有序、常态的空间协同机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大都市圈 区域合作机制 长三角一体化
下载PDF
紧密一日交流圈视角下上海都市圈的跨城功能联系 被引量:17
5
作者 钮心毅 李凯克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3期16-22,共7页
使用长三角16个城市的手机信令数据,从中识别上海与近沪城市之间在普通工作日的一日往返、跨城通勤两类城际出行,并用两类城际出行来认识上海与近沪城市之间功能联系。在同城化视角下,跨城通勤反映城市之间“居住工作”功能联系,频繁一... 使用长三角16个城市的手机信令数据,从中识别上海与近沪城市之间在普通工作日的一日往返、跨城通勤两类城际出行,并用两类城际出行来认识上海与近沪城市之间功能联系。在同城化视角下,跨城通勤反映城市之间“居住工作”功能联系,频繁一日往返出行反映城市之间“工作工作”功能联系。都市圈内部高频次一日往返范围形成了跨城功能联系紧密一日交流圈。随着高速交通体系的完善,未来跨城功能联系形成的上海中心城区的跨城通勤范围和紧密一日往返范围还会进一步扩大。跨城功能联系形成的紧密一日交流圈可以作为认识和界定上海都市圈的标准之一。都市圈和城市群规划要认识到上海与近沪城市之间不同类型跨城功能联系的差异,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都市圈 同城化 跨城功能联系 一日交流圈 手机信令数据
下载PDF
上海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郭岚 《上海经济》 CSSCI 2017年第5期71-81,共11页
城乡一体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需求和重要目标。城乡一体化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更好地协调城乡之间居民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而进行的一种改变过程,... 城乡一体化作为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现实需求和重要目标。城乡一体化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为更好地协调城乡之间居民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生产方式而进行的一种改变过程,是城乡之间在"空间、人口、经济、社会、200020生态"复合系统的耦合过程。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要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并强调城市和乡村两大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双向互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上海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将有利于促进上海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强化和彰显上海作为全球城市的地位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上海郊区 大都市圈
下载PDF
多核心城市网络研究进展及对上海大都市圈的思考借鉴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泓 于涛方 甄峰 《南方建筑》 2013年第4期24-27,共4页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多中心结构已成为区域发展主要特征。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新背景,回顾和梳理了巨型城市区多核心城市网络新形态和网络化模式;在总结发达国家巨型城市区规划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大都市... 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多中心结构已成为区域发展主要特征。本文分析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影响下的城市网络新背景,回顾和梳理了巨型城市区多核心城市网络新形态和网络化模式;在总结发达国家巨型城市区规划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上海大都市圈从巨型城市发展和巨型城市区建设两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城市区 全球巨型城市区 多核心城市网络 全球化 上海大都市圈
下载PDF
东京都市圈郊区圈层轨道交通供需特征分析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被引量:14
8
作者 寇俊 黄靖宇 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8,共5页
上海开始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而市郊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影响很大。为了给上海都市圈市郊轨道交通网规划提供启发,选择了与上海有可比性的东京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较深入地剖析了东京都市圈市郊轨道交通的供需特征;分圈层... 上海开始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而市郊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对城市总体规划影响很大。为了给上海都市圈市郊轨道交通网规划提供启发,选择了与上海有可比性的东京都市圈作为研究对象,较深入地剖析了东京都市圈市郊轨道交通的供需特征;分圈层比较了东京都市圈与上海都市圈的相关统计数据,得到了东京都市圈郊区圈层的4类轨道交通的长度及放射线、周向线的供给分布特征和郊区圈层的径向、周向及过境出行需求特征,以及供需二者之间的关系特征。在此基础上得到启示,对上海都市圈市郊轨道交通网规划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京都市圈 上海都市圈 郊区圈层 轨道交通 供需特征
下载PDF
基于耦合协调度的建设用地扩张与城市化发展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林萌 于伟宣 +3 位作者 罗可雨 董赛云 张中浩 肖锐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5期71-77,共7页
本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建立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1994-2015年间4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地揭示了上海-杭州湾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 本研究以上海-杭州湾城市群为例,建立建设用地扩张和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评价指标体系,对该地区1994-2015年间4个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地揭示了上海-杭州湾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城市化的综合水平在空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建设用地扩张与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有了一定提高,但在同步性整体上有待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扩张 人口-经济-社会城市化 耦合协调度模型 上海-杭州湾城市群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趋势下上海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需求与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共5页
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上海都市圈内的轨道交通存在诸多问题:城际铁路往往存在主客站接发车能力及疏解能力不足、郊区新城到主客站的接驳时间偏长的问题;市域(郊)铁路对周边县市的通勤服务能力较弱,对人口密集区的服务较... 从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上海都市圈内的轨道交通存在诸多问题:城际铁路往往存在主客站接发车能力及疏解能力不足、郊区新城到主客站的接驳时间偏长的问题;市域(郊)铁路对周边县市的通勤服务能力较弱,对人口密集区的服务较弱、郊区新城之间的轨道交通服务不便捷。对此,提出了设置辅客站、增设放射方向线路及延长现有线路等对策,并分析了上海同苏州及嘉兴轨道交通线路衔接的重要节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长三角一体化 上海都市圈
下载PDF
上海大都市区域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研究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陆锡明 王祥 《城市交通》 2014年第6期8-17,共10页
在总结上海现状市郊轨道交通线路特征的基础上,从运送速度和舒适度两方面,指出现状市郊轨道交通难以适应未来上海大都市长距离城际出行需求。通过国际实证研究,分析大都市区域快速轨道交通的主要功能,总结国际大都市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快... 在总结上海现状市郊轨道交通线路特征的基础上,从运送速度和舒适度两方面,指出现状市郊轨道交通难以适应未来上海大都市长距离城际出行需求。通过国际实证研究,分析大都市区域快速轨道交通的主要功能,总结国际大都市区域快速轨道交通快速、可达、舒适的三大特征,以及直达市中心、穿越市中心和市中心外围换乘三种线网构架。最后,提出上海大都市范围及其3个交通圈层,以及上海大都市的双层次轨道交通线网和"一环八射"的区域快速轨道交通线网构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规划 区域快速轨道交通 上海大都市
下载PDF
区域协同发展背景下的上海大都市圈区域绿道规划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博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0,共7页
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将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区域绿道是实现上海大都市圈生态共保共治发展理念的重要支撑,也是大都市圈共享的生态产品,目前在规划理念、目标定位、建设标准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识。在现状特... 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上海大都市圈将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区域绿道是实现上海大都市圈生态共保共治发展理念的重要支撑,也是大都市圈共享的生态产品,目前在规划理念、目标定位、建设标准等方面尚未形成共识。在现状特征分析评价和发展趋势研判的基础上,研究构建协同一体、互联共享的上海大都市圈区域绿道网络体系,以“打通、互联、提升、拓展”为主要思路,通过强化生态本底、链接核心资源,提出区域绿道建设目标愿景和规划布局思路,以及相应的体系完善、功能融合、标准协同等策略及行动,以期为区域绿道规划研究和上海大都市圈生态协同实践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绿道 生态廊道 网络布局 协同规划 上海大都市圈
下载PDF
上海大都市圈交通协同发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文彬 王梅 《交通与港航》 2018年第4期19-25,共7页
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上海2035”基于多目标愿景提出交通战略重点,并确定了多空间维度下的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思路.从全球枢纽功能提升的角度,分析上海枢纽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要求,提出强化亚太航空门户枢纽地位、推动国际海... 立足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上海2035”基于多目标愿景提出交通战略重点,并确定了多空间维度下的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思路.从全球枢纽功能提升的角度,分析上海枢纽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发展要求,提出强化亚太航空门户枢纽地位、推动国际海港枢纽功能升级、完善复合高效的国家综合运输通道等三方面的都市圈交通资源统筹与协同策略.从都市圈同城化发展的角度,分析国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都市圈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引导交通圈时空尺度、塑造并完善城际交通模式、协同城镇功能与空间发展等重点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2035 区域协同 大都市圈 交通规划 同城化
下载PDF
上海大都市圈创新网络的演化特征及其对创新产出的影响——基于“蜂鸣—管道”视角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启轩 任婕 曹湛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创新网络的建构与完善对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2010—2019年专利合作数据,以上海大都市圈为对象,借鉴“蜂鸣—管道”模型,构建区县单元间与区县单元内的创新网络,并分析蜂鸣与管道对都市圈内创新产出不均衡的异质性影... 创新网络的建构与完善对推动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2010—2019年专利合作数据,以上海大都市圈为对象,借鉴“蜂鸣—管道”模型,构建区县单元间与区县单元内的创新网络,并分析蜂鸣与管道对都市圈内创新产出不均衡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1)上海大都市圈的创新网络呈现出本地蜂鸣与区域管道相互交织的格局;根据蜂鸣与管道的组合特征,不同区县可分为“网络型”“外向型”“孤岛型”和“内向型”4类。(2)蜂鸣与管道总体上会促进区县单元的创新产出,但过于紧密的蜂鸣和管道则与区县单元创新产出间存在倒“U”型关系。(3)中国的都市圈创新发展要综合考虑不同创新合作模式对创新产出的差异化影响,充分发挥本地与区域创新网络的正外部性,并避免过强蜂鸣与管道带来的负外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网络“ 蜂鸣—管道”模型 演化特征 专利合作 上海大都市圈
原文传递
上海都市圈城市间经济流测度 被引量:29
15
作者 罗守贵 金芙蓉 黄融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0-85,共6页
都市圈经济流就是发生在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由经济内在联系驱动的各种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在对上海都市圈各级城市间经济联系量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测度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强度,并以这三种流为自变量,建立了它们与城市经济总量GDP之间... 都市圈经济流就是发生在都市圈内各城市之间由经济内在联系驱动的各种要素和产品的流动。在对上海都市圈各级城市间经济联系量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测度了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强度,并以这三种流为自变量,建立了它们与城市经济总量GDP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追踪揭示了都市圈中心城市与周围各城市之间的联系线索及其经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联系度 经济流 上海都市圈
原文传递
大都市区跨界地区空间演化及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蜜 罗小龙 王绍博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3-111,共9页
本文结合中央—地方政府管治特征,以临沪地区为实证案例,提出大都市区跨界地区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协调治理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现阶段发展目标和治理主体均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在区县级地方政府和省市级地方政府以提升地... 本文结合中央—地方政府管治特征,以临沪地区为实证案例,提出大都市区跨界地区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协调治理下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现阶段发展目标和治理主体均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征:在区县级地方政府和省市级地方政府以提升地区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型治理下,跨界地区逐渐兴起并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中央政府运动型治理下,跨界地区进入以协调区域功能为主的发展阶段。随着跨界发展不断深入,跨界地区空间结构由散点式分布转为以开发区为核心的产城融合空间,最终转型为融入中心城市网络的重要节点。研究总结了大都市区跨界地区各阶段发展的时空格局,提出跨界地区发展的治理逻辑及其动力机制,对区域协同治理提供了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 动力机制 空间治理 上海 大都市区
原文传递
基于空间网络分析的区域交通模式比较:以上海都市圈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妙 李健 +2 位作者 海德俊 陈川 杨一蛟 《综合运输》 2015年第6期70-76,共7页
以上海都市圈区域交通发展模式研究为目标,基于空间网络分析技术分别建立上海都市圈轨道网与道路网的空间句法线段分析模型,并以整合度指标分别定量评价区域内轨道网和道路网各空间组团的可达性。结果表明,都市圈道路网的空间可达性明... 以上海都市圈区域交通发展模式研究为目标,基于空间网络分析技术分别建立上海都市圈轨道网与道路网的空间句法线段分析模型,并以整合度指标分别定量评价区域内轨道网和道路网各空间组团的可达性。结果表明,都市圈道路网的空间可达性明显优于轨道网,都市圈交通体系缺乏能够与区域发展格局相匹配的轨道网络。结合上海市都市圈发展背景及交通运输方式特征对比,得出结论:构建高密度、多层次的区域轨道交通网络,以轨道交通引导区域空间发展规划是上海都市圈区域交通发展的较优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交通模式比较 空间网络分析 空间句法 上海都市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