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巷弄“毛细血管”作为旧区风貌载体——上海老城厢更新改造的教学探索 |
蔡永洁
|
《新建筑》
|
2024 |
0 |
|
2
|
即“小”见大——基于城市形态学方法的近代上海小型里弄研究 |
张劭祯
李颖春
袁菁
|
《建筑师》
CSSCI
|
2024 |
0 |
|
3
|
上海老城厢临时生活区环境设计及施工方案研究 |
陈晟
|
《建筑施工》
|
2024 |
0 |
|
4
|
在堆叠时空里探寻上海老城厢的原风景与建筑层累 |
钟翀
|
《上海地方志》
|
2024 |
0 |
|
5
|
从建筑的类型到空间的类型--城市空间作为历史传承的载体 |
蔡永洁
|
《建筑遗产》
|
2020 |
13
|
|
6
|
多层级的空间——上海老城厢毛细血管的形态类型及价值 |
蔡永洁
黄纳
|
《建筑遗产》
CSSCI
|
2022 |
1
|
|
7
|
失落的“高直+横漪”之路--从上海城市核心场域的变迁看老城厢历史地标群的再生 |
朱宇晖
徐瑞彤
孙文达
万航
|
《建筑遗产》
|
2020 |
1
|
|
8
|
上海水乡古镇旅游开发之初探 |
李俊菊
楼嘉军
|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9
|
中国的百岁老人研究 Ⅳ·2009,上海成为中国长寿之乡 |
秦俊法
|
《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CAS
|
2007 |
1
|
|
10
|
上海老城厢里的口袋公园实践 |
潘剑峰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9 |
19
|
|
11
|
浅析上海老城厢的角色演进与文化特质 |
王娟
万勇
李娇
|
《中国名城》
|
2017 |
0 |
|
12
|
中古以来上海城内水系详考——兼论江南水乡背景下的城市微观肌理及基层行政空间之生成 |
钟翀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13
|
设计创造旧建筑“再生”价值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成长 |
李岚
|
《时代建筑》
|
2008 |
5
|
|
14
|
里弄与里弄之外——上海老城厢近代居住建筑类型研究 |
张劭祯
|
《城市建筑》
|
2021 |
0 |
|
15
|
从水城关系看上海、青浦老城厢的变迁 |
朱杭
|
《城市建筑》
|
2023 |
0 |
|
16
|
上海老城厢平面格局的中尺度长期变迁探析 |
钟翀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0
|
|
17
|
由商而兴——近代上海邑庙民间手工艺区研究 |
吴昉
|
《都市文化研究》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