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或许就是社会主义研究社(会) 被引量:1
1
作者 曾景忠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99-106,113,共9页
中国共产党1920年在上海初创,通行的说法是,先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尔后建立共产党。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说法,源于一些参与建党活动者的回忆录。但也有回忆录否认曾经成立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还有回忆录说,是先... 中国共产党1920年在上海初创,通行的说法是,先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尔后建立共产党。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说法,源于一些参与建党活动者的回忆录。但也有回忆录否认曾经成立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还有回忆录说,是先建立共产党组织,尔后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有的回忆则说,上海创建共产党时,先成立的是社会主义研究会。陈望道所译《共产党宣言》首版,版权页上显示是社会主义研究社印行,就是一个实证。“社会主义研究会”与“社会主义研究社”意思相近,比较吻合(俄语中“社”和“会”都是общество)。或许,回忆录中所谓的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就是中共初创时成立的社会主义研究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社会主义研究会 社会主义研究社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东方学”的出发点——兼驳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东方社会理论的观点 被引量:5
2
作者 俞良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1,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包括俄国农民陷入了极其贫困、无法忍受的状况,东方专制制度建立在农民生活的孤立性及彼此隔绝状态的基础上,俄国的“农村公社”面临瓦解的危险,不排除俄国走新式道路的可能性,俄国革命即将爆发并且它...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的理论包括俄国农民陷入了极其贫困、无法忍受的状况,东方专制制度建立在农民生活的孤立性及彼此隔绝状态的基础上,俄国的“农村公社”面临瓦解的危险,不排除俄国走新式道路的可能性,俄国革命即将爆发并且它将改变俄国和世界的面貌等内容。他们的理论为以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在它的基础上才有以后东方社会理论的发展。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东方社会理论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东方学 东方社会理论 卡夫丁峡谷 俄国革命 马克思 恩格斯
下载PDF
市民社会批判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浩斌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3-77,共5页
市民社会是西方近代社会转型的根本问题,市民社会问题是引发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问题意识,也是当代中国“现代性”社会转型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把市民社会研究(批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识,可以推进当代中... 市民社会是西方近代社会转型的根本问题,市民社会问题是引发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问题意识,也是当代中国“现代性”社会转型所要面对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把市民社会研究(批判)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识,可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和自身内在理论逻辑的变革。同时,通过对市民社会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审理,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这个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上可以发出马克思主义的声音,从而沟通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关系,导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真正出场,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理论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民社会 资本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范式
下载PDF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的未来转向 被引量:3
4
作者 卢萧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网络社会,网络赋能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完全依附甚至嵌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有助于明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未来转向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当...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网络社会,网络赋能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再完全依附甚至嵌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梳理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边界,有助于明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未来转向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支撑。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转向主要包括:教学关系转向主体对主体,教育载体从板块转向共通,话语体系从逻辑映照转向人际关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研究范式转向,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为指导,结合网络亚文化样态和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需求,立足于交叉学科支撑,始终扎根思想政治工作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社会 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 网络亚文化
下载PDF
解读李大钊在云南旅京学会的讲演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世儒 《唐山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36-38,57,共4页
云南旅京学会在1924年5月20日印行的《云南旅京学会会刊》中刊文称,该会曾于同年4月20日举行了"图书馆开幕典礼"仪式,特别邀请了知名图书馆专家李大钊到会讲演,并在《云南旅京学会会刊》刊出了讲演全文。李大钊的这一重要活... 云南旅京学会在1924年5月20日印行的《云南旅京学会会刊》中刊文称,该会曾于同年4月20日举行了"图书馆开幕典礼"仪式,特别邀请了知名图书馆专家李大钊到会讲演,并在《云南旅京学会会刊》刊出了讲演全文。李大钊的这一重要活动及讲演词,在此之前尚未见有报道与介绍,应是近年来李大钊研究中的又一新发现。这一新发现,不惟可为已出版的《李大钊年谱》增添一条新的记事条目、为已出版的《李大钊全集》增补一篇新的文稿,而且还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认识李大钊与发起组织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以及发起组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的爱国进步学生们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云南旅京学会 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平民教育讲演团
下载PDF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述评
6
作者 刘华清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87-90,共4页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国内各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将已有的主要成果作一归纳和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国内各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试图将已有的主要成果作一归纳和梳理,以期有助于这项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并口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哲学 研究综述
下载PDF
“改良吾国新闻事业”:民国初期上海新闻界的新闻学术活动
7
作者 赵建国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8-106,共9页
民国初期,上海新闻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新闻职业、新闻教育和研究的认知,率先倡导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研究,并联合创建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以及新闻学演讲会、上海新闻学会、上海报学社等新闻学术团体。各类新闻团体取鉴异域,开展有组... 民国初期,上海新闻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新闻职业、新闻教育和研究的认知,率先倡导新闻教育和新闻学术研究,并联合创建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以及新闻学演讲会、上海新闻学会、上海报学社等新闻学术团体。各类新闻团体取鉴异域,开展有组织的学术活动,或筹设新闻大学,或普及新闻知识,致力本土新闻教育和学术研究。这种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已有新闻教育之不足,不仅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也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养,扩充其识力,开拓其视野,改良新闻事业,从而加速近代新闻职业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新闻记者联欢会 新闻学演讲会 上海新闻学会 上海报学社 新闻学术
下载PDF
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再研究
8
作者 黄爱军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22-31,共10页
上海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既有历史文献的记载,又有众多当事人回忆录作支撑,是客观真实的。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的时间不会早于1920年6月。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不是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的前身,是中共上海早期组织的一个事业机构... 上海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既有历史文献的记载,又有众多当事人回忆录作支撑,是客观真实的。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成立的时间不会早于1920年6月。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不是中国共产党上海早期组织的前身,是中共上海早期组织的一个事业机构,与中共上海早期组织有所同亦有所不同,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扮演着“总会”的职能,在中共创建进程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先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再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创建道路的独特性,也内在地揭示了中共创建的一个重要特点和规律。中国独特的建党道路是中共创建者们自主做出的选择,根本原因是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异乎寻常的救亡图存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中共党史 中共早期组织
下载PDF
The Construction of a Discourse System for Literature Research in Contemporary China
9
作者 Zhang Fugui Li Cunna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0年第3期52-68,共17页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discourse in the seven decade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C has shown an upward spiral, from 'state/collective discourse' to 'society/individual discours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discourse in the seven decades sinc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C has shown an upward spiral, from 'state/collective discourse' to 'society/individual discourse' and thence to 'world/human discourse.' These related but different discourses have worked together to facilitate literary writing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During the last 70 year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Marxist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has always played a guiding role. Having close links with Chinese literary practice, Marxist theory has had a fundamental impa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discourse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state/collective discourse,' 'society/individual discourse' and 'world/human discourse' is an integral, historical, logical and dynamic process.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discourse should be constantly innovated and developed with a vision that looks to the world and the future, in order to contribute Chinese wisdom to dialogues between different academic discourses in the world and thus demonstrate the unique value of Chinese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human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erature research discourse construction Chinese literature research marxist theory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ate/collective discourse society/individual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