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rvival, Proliferation and Cell Cycle of Swine Fibroblast after Infection with Salmonella enterica
1
作者 Mizuki Masuda Yijie Guo +7 位作者 Kengo Kuroda Jun Xu Hiroshi Yoneyama Tomokazu Fukuda Bernard Mudenda Hang’ombe Katsuya Okuno Junko Nishimura Emiko Isogai 《Advances in Microbiology》 2016年第13期942-952,共11页
Food-borne salmonellosis continues to be a major health concern worldwide. Carry-contamination of Salmonella frequently occurs in meat production. We focused on cell dynamics of swine fibroblasts after infection with ... Food-borne salmonellosis continues to be a major health concern worldwide. Carry-contamination of Salmonella frequently occurs in meat production. We focused on cell dynamics of swine fibroblasts after infection with Salmonella enterica serovar Enteritidis and Typhimurium, because fibroblast can be a target cell for Salmonella latent infection. It was found that both S. Enteritidis and S. Typhimurium were able to adhere and invade to swine fibroblasts. The proliferations in fibroblast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each serovar. S. Enteritidis reached to the maximum at 24 hr after infection while S. Typhimurium did not. In addition, the decrease in the G<sub>0</sub>/G<sub>1</sub> phase cells and increase in G<sub>2</sub>/M phase cells on the fibroblast were observed by both Salmonella infection. Cell death including apoptosis in the cells was inhibited by the infection of Salmonella.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ontyphoidal Salmonella can survive for the long term by modifying bacter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preventing cell death of host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lmonella enterica FIBROBLAST swine Cell Death Cell Cycle
下载PDF
Effect of dietary fiber and threonine content on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in pigs challenged with either systemic E.coli lipopolysaccharide or enteric Salmonella Typhimurium 被引量:3
2
作者 Michael O.Wellington Kimberley Hamonic +3 位作者 Jack E.C.Krone John K.Htoo Andrew G.Van Kessel Daniel A.Columbus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CAS CSCD 2020年第3期724-735,共12页
Background:The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dietary fiber(DF)and threonine(Thr)were investigated in growing pigs challenged with either systemic E.coli lipopolysaccharide(LPS)or enteric Salmonella Typhimuriu... Background:The independent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dietary fiber(DF)and threonine(Thr)were investigated in growing pigs challenged with either systemic E.coli lipopolysaccharide(LPS)or enteric Salmonella Typhimurium(ST)to characterise their effect on 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Results:In experiment 1,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 was assessed via oral lactulose and mannitol(L:M)gavage and fecal mucin analysis in pigs challenged with E.coli LPS and fed low fiber(LF)or high fiber(HF)diets with graded dietary Thr.Urinary lactulose recovery and L:M ratio increased(P<0.05)during the LPS inoculation period in LF fed pigs but not in HF fed pigs.Fecal mucin output was increased(P<0.05)in pigs fed HF compared to LF fed pigs.In experiment 2,RT-qPCR,ileal morphology,digesta volatile fatty acid(VFA)content,and fecal mucin output were measured i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challenged pigs,fed LF or HF diets with standard or supplemented dietary Thr.Salmonella inoculation increased(P<0.05)fecal mucin output compared to the unchallenged period.Supplemental Thr increased fecal mucin output in the HF-fed pigs(Fib×Thr;P<0.05).Feeding HF increased(P<0.05)VFA concentration in cecum and colon.No effect of either Thr or fiber on expression of gene markers was observed except a tendency(P=0.06)for increased MUC2 expression with the HF diet.Feeding HF increased goblet cell numbers(P<0.05).Conclusion:Dietary fiber appears to improve barrier function through increased mucin production capacity(i.e.,goblet cell numbers,MUC2 gene expression)and secretion(i.e.,fecal mucin output).The lack of effect of dietary Thr in Salmonella-challenged pigs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that mucin secretion in the gut is conserved and,therefore,Thr may be limiting for growth under conditions of increased mucin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rrier function E.coli lipopolysaccharide Fiber Goblet cells MUCIN salmonella swine THREONINE
下载PDF
Quantitative Micro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i>Salmonella</i>Typhimurium Shed in Diarrhea, Loose, and Normal Stools of Infected Pigs
3
作者 Tsuyoshi Tanaka Yasuo Imai +6 位作者 Naosuke Kumagae Takashi Sasaki Narutoshi Ochiai Katsuyoshi Uruno Haruki Kitazawa Tadao Saito Shizuo Sato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14年第4期58-66,共9页
Control of within-herd transmission of Salmonella is important for reducing the prevalence of this organism on pig farms and for preventing Salmonella-contamination of pork. At the farm level, understanding the within... Control of within-herd transmission of Salmonella is important for reducing the prevalence of this organism on pig farms and for preventing Salmonella-contamination of pork. At the farm level, understanding the within-herd transmission of Salmonella can lead to more effective control. Salmonella infection is dependent on the inoculation dose;henc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Salmonella shed in feces woul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measures. In this study, to reproduce and evaluate the number of Salmonella shed in diarrhea, loose stools, and normal feces, weaned pigs were inoculated with 3.2 × 109, 3.2 × 107, and 3.2 × 105 cfu of Salmonella Typhimurium, respectively. The number of S. Typhimurium shed in the feces peaked within 1 week post-inoculation in every group and the most amount of diarrhea and loose stools were observed within 2 weeks post-inoculation. Diarrhea occurred 10 times (six pigs), and loose stools were observed 25 times (11 pigs). The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S. Typhimurium shed in diarrhea, loose stools, and normal feces was 1.0 × 108, 1.6 × 104, and 7.1 × 101 cfu/g feces, respectively.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diarrhea and loose stools are significant sources of within-herd transmission of Salmonella. Moreover, as some of the normal feces contained >1.0 × 106 cfu/g of S. Typhimurium, even normal feces could be a source of within-herd transmission of Salmonella. At Salmonella-positive farms, 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almonella shed even in normal feces would lead to better control of within-herd transmission of Salmonella. These data can contribute to the control of within-herd transmission of Salmonella,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weaning peri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AL Shedding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salmonella TYPHIMURIUM swine Transmission
下载PDF
泰兴市猪源沙门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桂文龙 李巨银 +1 位作者 魏宁 徐婷婷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2-87,共6页
为了分析泰兴市猪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为该市猪副伤寒的防控提供指导和帮助,本试验于24个规模化猪场和2个屠宰厂共采集900份猪粪样品,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和血清型鉴定,利用纸片法检测沙门菌分离菌株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 为了分析泰兴市猪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和耐药性,为该市猪副伤寒的防控提供指导和帮助,本试验于24个规模化猪场和2个屠宰厂共采集900份猪粪样品,进行沙门菌的分离和血清型鉴定,利用纸片法检测沙门菌分离菌株对2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从900份样品中分离出52株沙门菌,分离率为5.78%;血清型鉴定有7种,德尔卑沙门菌(36.54%)和里森沙门菌(28.85%)是优势血清型;分离菌株对多西环素(98.08%)、甲氧苄啶(90.38%)、四环素(88.46%)、氨苄西林(82.69%)和氟苯尼考(80.77%)的耐药率超过80.00%;对头孢吡肟(96.15%)、氨曲南(94.23%)和头孢曲松(92.31%)敏感率超过90.00%;有39株分离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本试验初步了解了泰兴市猪源沙门菌的总体分离率和优势血清型,该地区猪源沙门菌耐药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四环素类药物,且大部分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猪源沙门菌的耐药现状、检测方法与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何振文 刘丁语 +5 位作者 刘宝玲 陈天宝 王刚 王晓虎 刘文俊 蔡汝健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23-5135,共13页
猪源沙门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可引起仔猪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严重阻碍养殖业的发展。猪源沙门菌可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人们在生产上常用抗菌药物对猪源沙门菌进行控制,但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沙门菌的... 猪源沙门菌是一种人兽共患病原体,可引起仔猪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严重阻碍养殖业的发展。猪源沙门菌可通过食物链传播给人,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潜在威胁。人们在生产上常用抗菌药物对猪源沙门菌进行控制,但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导致沙门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耐药谱不断扩大,增加了对该菌的防治难度。随着细菌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沙门菌研究的深入,低成本、操作简单、特异性强的检测方法不断被开发应用,为沙门菌的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持。疫苗免疫是预防猪感染沙门菌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市面上的疫苗主要是减毒活疫苗,具有免疫原性好、保护力持久等优点,而灭活疫苗和基因工程苗也在开发研制中。除抗菌药物能对沙门菌有治疗和控制效果外,中药制剂和微生态药物对沙门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被认为是很好的替抗产品,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笔者对猪源沙门菌的耐药现状进行阐述,并对猪源沙门菌的检测方法和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猪源沙门菌的预防与控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沙门菌 耐药性 检测方法 防治技术
下载PDF
上海市猪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宁昆 张维谊 +3 位作者 沈莉萍 徐峰 齐新永 王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5年第2期78-81,共4页
为了解上海地区猪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分型情况,本研究对2013年分离到的13株猪源沙门氏菌(10株为猪霍乱沙门氏菌,3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分型。药物敏感试验... 为了解上海地区猪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及基因分型情况,本研究对2013年分离到的13株猪源沙门氏菌(10株为猪霍乱沙门氏菌,3株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分型。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的13株沙门氏菌对磺胺异恶唑、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棒酸、头孢曲松、丁胺卡那霉素和头孢噻呋敏感。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结果显示,10株猪霍乱沙门氏菌中有8株为流行病学相关,是本次研究中猪霍乱沙门氏菌的优势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沙门氏菌 耐药性 脉冲场凝胶电泳
下载PDF
不同源沙门氏菌对小鼠致病力的比较与毒力基因检测 被引量:36
7
作者 程琼 庞瑞亮 +3 位作者 王若晨 苏方超 刘军军 李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0-465,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来源沙门氏菌的致病力及毒力基因分布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7株不同来源的沙门氏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应用PCR检测质粒毒力基因和部分毒力岛基因。结果 7株菌株的LD50按表中编号⑥、④... 目的探究不同来源沙门氏菌的致病力及毒力基因分布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改良寇氏法对7株不同来源的沙门氏菌进行小鼠致病性试验、病理剖检和组织切片观察,应用PCR检测质粒毒力基因和部分毒力岛基因。结果 7株菌株的LD50按表中编号⑥、④、⑤、②、①、③、⑦依次降低,菌株⑦、①、③引致的病理变化最为明显,4株猪源沙门氏菌的致病力均高于3株鸡源菌株。仅菌株⑦菌株检出spvR、spvA、spvB、spvC、spvD质粒毒力基因;毒力岛毒力基因sscA、sseD、sseE7株菌株全部检出,而sseC基因仅有③、④、⑤和⑦检出。结论不同来源的沙门氏菌对小鼠的致病力具有明显差异,不同沙门氏菌对小鼠的致病力表型与其毒力基因的分布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猪源 鸡源 致病力 毒力基因
下载PDF
猪和野生动物源大肠杆菌及沙门菌中磺胺类药物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5
8
作者 周万蓉 王红宁 +7 位作者 张安云 吴琦 黄勇 柳萍 田浪 杨鑫 刘立 夏青青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7-290,共4页
对从四川省10个规模化猪场和16种野生动物的粪样中分离鉴定出的67株大肠杆菌、57株沙门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猪源和野生动物源分离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2.0%(72/100)和29.2%(7/24)。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 对从四川省10个规模化猪场和16种野生动物的粪样中分离鉴定出的67株大肠杆菌、57株沙门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猪源和野生动物源分离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72.0%(72/100)和29.2%(7/24)。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基因Sul1、Sul2、Sul3进行了三重PCR检测。在这124株细菌中,Sul1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47.6%(59/124),Sul2基因的检出率为17.7%(22/124),Sul3基因的检出率为18.5%(23/124)。药敏试验结果与基因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大肠杆菌 沙门菌 磺胺类药物 耐药基因
下载PDF
新疆猪源沙门氏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17
9
作者 江萍 关茹飞 +1 位作者 夏利宁 林亚军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96-903,共8页
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养殖场猪源沙门氏菌对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β-内酰胺酶、16S rRNA甲基化酶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通过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菌株进... 为了解新疆某规模化养殖场猪源沙门氏菌对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β-内酰胺酶、16S rRNA甲基化酶和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plasmid 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PMQR)基因的流行情况,本试验通过琼脂稀释法对分离的菌株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PCR方法进行β-内酰胺酶blaTEM、blaCMY-2、blaCTX-M、blaLAP-1、blaKPC、blaOXA和blaSHV基因,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armA和rmtB及PMQR类基因qnrA、qnrB、qnrC、qnrD、qnrS、qepA、oqxA、oqxB和aac(6′)-Ib-cr的检测,确定阳性菌株,分析其携带的基因型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分离的猪源沙门氏菌对环丙沙星和安普霉素耐药率最高,均为77.9%(102/131),耐药菌主要以8耐为主(29.0%,38/131)。从被检基因中检测出11种耐药基因,不同基因共存有24种类型,主要以blaTEM+blaOXA+qnrS+aac(6′)-Ib-cr+oqxA+oqxB(27.6%,32/116);blaTEM+blaOXA+qnrS+oqxA+oqxB(24.1%,28/116);blaTEM+qnrS(18.0%,21/116)形式共存。该养殖场分离的沙门氏菌耐药现象严重,分离耐药菌株存在β-内酰胺酶、16SrRNA甲基化酶和PMQR类基因共存现象,提示应加强对β-内酰胺酶、16SrRNA甲基化酶和PMQR类因子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沙门氏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检测
下载PDF
6种中药对猪伤寒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国旺 苗志国 陈俊杰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4-185,共2页
为中药防治猪伤寒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琼脂平板培养法、药敏试验滤纸片法等,选取夏枯草、金银花、鱼腥草、五味子、丁香和地榆等6味中药对猪致病性伤寒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6味中药对猪伤寒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为中药防治猪伤寒杆菌病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常规琼脂平板培养法、药敏试验滤纸片法等,选取夏枯草、金银花、鱼腥草、五味子、丁香和地榆等6味中药对猪致病性伤寒杆菌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6味中药对猪伤寒杆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夏枯草的抑菌直径为18.2 mm,抑菌活性最强;鱼腥草次之,为15.2 mm;地榆的抑菌活性最弱。表明,夏枯草、鱼腥草的抑菌效果好,可供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伤寒杆菌 中药 抑菌作用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被引量:5
11
作者 汪德生 王文亮 史开志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0-112,共3页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猪剖检病变观察和实验室诊断,得出贵州省某猪场发病猪为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和沙门氏菌混合感染。其中,高致病性蓝耳病感染率为100%,猪瘟感染率50%,沙门氏菌感染率25%。
关键词 高致病性 蓝耳病 猪瘟 沙门氏菌 混合感染
下载PDF
1997-2010年上海市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和产ESBLs菌的基因型检测 被引量:4
12
作者 沈莉萍 徐锋 +1 位作者 张维谊 王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7年第9期26-30,45,共6页
[目的 ]了解1997—2010年上海市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和产ESBLs大肠杆菌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采用K-B法对199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对TEM、CTX-M、SHV和OXA等4种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199株猪源大肠杆菌对20种抗... [目的 ]了解1997—2010年上海市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和产ESBLs大肠杆菌的基因型分布。[方法 ]采用K-B法对199株猪源大肠杆菌进行药敏试验,采用PCR方法对TEM、CTX-M、SHV和OXA等4种基因型进行检测。[结果 ]199株猪源大肠杆菌对20种抗菌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最低的为大观霉素(7.04%),其次为头孢曲松(10.55%)、头孢哌酮(12.56%),最高的为林可霉素(100%),对阿莫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高于80%和93.33%。5~15耐的菌株占88.94%。15种抗菌药物之间均存在不同程度交叉耐药性。共检出15株产ESBLs菌株(7.54%),其中2株TEM型,5株CTX-M型,7株同时携带TEM、CTX-M型。[结论 ]上海市猪源大肠杆菌分离株耐药谱广、耐药率高;对抗菌药物的交叉耐药现象严重,交叉耐药率有的相似,有的差异大。猪源大肠杆菌ESBLs基因型主要以TEM型和CTX-M型为主,尚无SHV型和OXA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耐药性 ESBLS 基因型 上海
下载PDF
上海市非洲猪瘟防控关键风险点评估 被引量:5
13
作者 夏炉明 孙泉云 +6 位作者 陈琦 朱九超 张敏 沈素芳 黄忠 王曲直 赵洪进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9年第6期20-22,43,共4页
为降低上海市非洲猪瘟(ASF)传入和发生风险,从养殖、流通、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对上海市ASF防控关键风险点开展了分析评估,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分析表明:生物安全水平低的规模猪场、携带ASF病毒的猪肉及其制品,以及“屠宰... 为降低上海市非洲猪瘟(ASF)传入和发生风险,从养殖、流通、屠宰和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环节,对上海市ASF防控关键风险点开展了分析评估,并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分析表明:生物安全水平低的规模猪场、携带ASF病毒的猪肉及其制品,以及“屠宰场—规模场”和“无害化处理场—规模场”风险路径是当前上海市ASF防控的关键风险点。为此提出了相应防控建议:强化疫情排查,落实疫情报告义务;加强各环节监测和风险管理;压实防疫主体责任,提升区域性生物安全水平,尝试建设无疫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关键风险点 评估 上海市
下载PDF
吉林省猪源沙门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龙 李茂辉 +4 位作者 康元环 曹亮 单晓枫 王姣姣 钱爱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2-84,共3页
为了解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群中沙门菌的携带、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性等情况,本试验于2013年间采集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直肠拭子540份,经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共检出猪源沙门菌18株,检出率3.33%,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为了解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群中沙门菌的携带、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性等情况,本试验于2013年间采集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直肠拭子540份,经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共检出猪源沙门菌18株,检出率3.33%,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8株分离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72.22%,对四环素耐药率为72.22%,其他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22.2%,且多重耐药严重。此外,共检测10种毒力基因,其中sseC、spvA、spvR三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2.2%、72.2%、83.3%。小鼠致病性试验中,有11株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61.1%)。表明分离沙门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致病力的增强可能与毒力岛和毒力质粒的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药敏试验 毒力基因
下载PDF
规模化养殖场猪粪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2
15
作者 江萍 夏利宁 +1 位作者 苏战强 林亚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15年第35期23-26,共4页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周边某规模化猪场猪粪源沙门氏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将耐药数据用于指导该养殖场临床合理用药,采用琼脂稀释法对550份粪样中分离出的58株沙门氏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四环素(100.... 为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周边某规模化猪场猪粪源沙门氏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并将耐药数据用于指导该养殖场临床合理用药,采用琼脂稀释法对550份粪样中分离出的58株沙门氏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沙门氏菌对四环素(100.0%)、环丙沙星(96.6%)、恩诺沙星(94.8%)、阿莫西林/克拉维酸(91.4%)、卡那霉素(89.6%)、氟苯尼考(84.5%)和氨苄西林(75.9%)7种药物呈现高水平耐药;对阿米卡星(58.6%)、安普霉素(55.2%)、诺氟沙星(51.7%)和庆大霉素(50.0%)呈现中等水平耐药;仅对头孢噻呋(8.6%)敏感。该养殖场猪粪源沙门氏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临床应考虑联合用药、轮换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源 沙门氏菌 抗菌药物 琼脂稀释法 耐药率
下载PDF
猪多病原混合感染的实验室诊断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晓纯 魏婧洁 +3 位作者 张启龙 张永红 胡格 杨佐君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8-20,24,I0002,I0003,共6页
为对某养殖户发病猪只病因进行确诊,本试验采用常规PCR、荧光定量RT-PCR、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等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病理剖检对病猪进行诊断。病理剖检结果显示,病猪肝脏表面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肺肉质... 为对某养殖户发病猪只病因进行确诊,本试验采用常规PCR、荧光定量RT-PCR、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药敏试验等方法,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诊断及病理剖检对病猪进行诊断。病理剖检结果显示,病猪肝脏表面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肺肉质变,小肠、盲肠黏膜有溃疡;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和猪瘟病毒(CSFV)呈阳性;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常规PCR方法确定有沙门菌感染。结果表明,发病猪为HP-PRRSV、CSFV和沙门菌的混合感染。根据确诊结果为该养殖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建议,并对周边地区养殖场户提出预警及防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猪瘟病毒 沙门菌 混合感染
下载PDF
规模化猪场猪源沙门氏菌的耐药性及相关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海 方英 +4 位作者 徐春志 景书灏 杨峰 陈红 袁翠霞 《养猪》 2019年第3期105-107,共3页
为了解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猪源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也为进一步研究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和临床用药提供资料,利用K-B法检测了6株猪源沙门氏菌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了9种常见耐药基因在分离株... 为了解贵州省某规模化猪场猪源沙门氏菌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也为进一步研究细菌耐药的分子机制和临床用药提供资料,利用K-B法检测了6株猪源沙门氏菌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检测了9种常见耐药基因在分离株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和吡哌酸的耐药率最高均为100%,对头孢克洛、链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从9种常见耐药基因中扩增到3种β-内酰胺类耐药、3种氨基糖苷类、2种氟喹诺酮耐药基因。研究表明,沙门氏菌极易产生耐药性,耐药基因广泛存在于耐药菌株中,但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之间无绝对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耐药性 耐药基因
下载PDF
猪沙门菌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姗姗 周莹莹 +2 位作者 耿士忠 潘志明 焦新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8-552,共5页
沙门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受污染的猪肉是沙门菌病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猪沙门菌疫苗在被使用。在欧洲现流行的猪沙门菌疫苗为减毒活疫苗,能减少沙门菌在猪体内的定殖,并能在二次免疫后诱导高效的抗... 沙门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我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受污染的猪肉是沙门菌病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外有许多猪沙门菌疫苗在被使用。在欧洲现流行的猪沙门菌疫苗为减毒活疫苗,能减少沙门菌在猪体内的定殖,并能在二次免疫后诱导高效的抗体免疫应答。接种疫苗并非万无一失,问题就在于,当沙门菌的血清型与疫苗的抗原不相同时,对沙门菌的防控效果就较差,现阶段对猪疫苗交叉保护研究较少。本文就猪沙门菌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疫苗
下载PDF
一例保育猪猪瘟病毒并继发沙门氏菌感染诊断与治疗
19
作者 侯春雪 鄂禄祥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6-7,共2页
猪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一直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沙门氏菌病也会对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猪瘟病毒感染猪群继发感染沙门氏菌疾病,不仅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影响养殖业的发展。2017年3月份对辽宁地区一... 猪瘟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疫病,一直是威胁养猪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沙门氏菌病也会对养殖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如果猪瘟病毒感染猪群继发感染沙门氏菌疾病,不仅对养猪业造成巨大的损失,还会影响养殖业的发展。2017年3月份对辽宁地区一中等规模猪场保育猪发生的疫情进行了诊断分析与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和该场实际情况进行治疗,控制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育猪 猪瘟 沙门氏菌 诊断治疗
下载PDF
2018年上海市非伤寒沙门菌感染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段胜钢 齐辰 +1 位作者 陆冬磊 刘弘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非伤寒沙门菌(以下简称"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上海市26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沙门菌检测结果... 目的了解上海市非伤寒沙门菌(以下简称"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上海市26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感染性腹泻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沙门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集到5580例感染性腹泻病例和其标本,沙门菌检出率为4.19%(234/5580),其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不同性别、年龄和职业人群的沙门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节是沙门菌检出的高发季节。有发热症状或者发生水样便的病例,其沙门菌检出率高于无发热症状和无水样便的病例。餐饮服务业和单位食堂的病例中沙门菌检出率相对较高。结论上海市沙门菌感染的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感染高峰出现在春夏季节。考虑到餐饮服务业和单位食堂的风险相对较高,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其卫生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伤寒沙门菌 流行病学 感染性腹泻 上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