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温广月 沈国辉 +1 位作者 钱振官 李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2年第6期194-201,共8页
为了明确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的多样性,为杂草稻的田间识别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杂草稻田间育苗移栽方法,对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明确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 为了明确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的多样性,为杂草稻的田间识别和利用提供理论支持,采用杂草稻田间育苗移栽方法,对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进行观察,明确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多样性。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杂草稻形态学和农艺性状多样性较丰富,变异程度较大。上海地区杂草稻主要以籼型和偏籼型为主。通过聚类分析可将36份杂草稻样本主要分为3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地区杂草稻穗形因子、生育期因子、株型因子、粒型因子、分蘖角因子、结实率因子6个指标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杂草稻 形态学 农艺性状 多样性
下载PDF
辽宁和江苏两省杂草稻植物性状多样性 被引量:19
2
作者 吴川 戴伟民 +1 位作者 宋小玲 强胜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9-36,共8页
辽宁和江苏两省是我国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发生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明确两省杂草稻识别特征和类型,我们在两省14个市29个样点采集样品,与当地栽培水稻品种一并在南京种植,观测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23个植物性状。... 辽宁和江苏两省是我国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发生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明确两省杂草稻识别特征和类型,我们在两省14个市29个样点采集样品,与当地栽培水稻品种一并在南京种植,观测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的23个植物性状。结果表明,两省杂草稻在营养生长期的1月株高、1月和2月分蘖数,在生殖生长期的果皮色、谷粒长/宽比、百粒重、落粒性、秆硬度、剑叶宽、剑叶长、有效穗数、50%黄熟、50%黄熟–50%抽穗和全黄熟等性状与相应的当地栽培稻存在差异;主成分1和主成分2组成的二维散点图(累计贡献率达43.24%)也显示出两省杂草稻间以及与栽培稻间的差异性。采用欧氏距离对两省杂草稻进行系统聚类可以将杂草稻分为籼型和粳型。其中辽宁省杂草稻全部聚在粳型类群中,它们又可细分为两类;江苏省杂草稻既有粳型,又有籼型,其中粳型与辽宁省杂草稻聚在粳型类群中,籼型又可分为3类。这6个类群分别具有如下突出特点:第1类为强落粒、粒轻、秆矮、早熟、偏粳等;第2类为无芒、穗多、强休眠、剑叶窄、偏粳等;第3类为长芒、弱分蘖、穗少、弱落粒、偏粳等;第4类为硬秆、剑叶宽、迟熟、强休眠、偏籼等;第5类为红果皮、粒长、软秆、粒重、偏籼等;第6类为无芒、株高、穗长、剑叶长、偏籼等。上述杂草稻的形态学指标和类型的研究将为两省开展杂草稻危害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草稻 栽培稻 性状多样性 形态分类 营养生长期 生殖生长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