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诗词名句中“僻义”正诂三则
1
作者 付文超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45-253,共9页
今人阅读古典诗词名篇名句时,有时会遇到一些看似难解的句子。为了把这些句子讲通,专家学者们给出过各种各样的猜想,认定句中存在某些冷僻罕见的词义。如“寒山一带伤心碧”的“伤心”;“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羞”;以及韩愈的《和归... 今人阅读古典诗词名篇名句时,有时会遇到一些看似难解的句子。为了把这些句子讲通,专家学者们给出过各种各样的猜想,认定句中存在某些冷僻罕见的词义。如“寒山一带伤心碧”的“伤心”;“纵被无情弃,不能羞”的“羞”;以及韩愈的《和归工部送僧约》全诗,都存在这种情况。然而,这些猜想并不太准确,上述句子其实并不存在“僻义”,基于最常用的义项即可讲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山一带伤心碧 反语 伤心 和归工部送僧约
下载PDF
李尚信卦序与解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2
作者 陈仁仁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9-74,共16页
李尚信在《周易》卦序与解卦这两个重大的易学领域,尤其是在卦序和今本卦序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比如,他为今本《周易》卦序找到了六条与易学象数和义理相符的排卦原则,并且能对所有卦体和绝大多数的自然卦在卦序中的确... 李尚信在《周易》卦序与解卦这两个重大的易学领域,尤其是在卦序和今本卦序问题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比如,他为今本《周易》卦序找到了六条与易学象数和义理相符的排卦原则,并且能对所有卦体和绝大多数的自然卦在卦序中的确切位置提供解释。其研究有着强烈的方法论意识。他对于今本《周易》卦序以及解卦方法的思考,对易学研究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但同时也免不了在一些问题上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尚信 卦序 解卦
下载PDF
释赏心之“赏”及其他
3
作者 胡云晖 《阴山学刊》 2004年第5期64-66,共3页
根据现存方言并证之以古代语言资料,可以知道赏心之"赏",是"爽"字韵头脱落后的方言口语记音。这种语音现象具有普遍性,以之解释一些历来释有疑义的词语如"伤心"、"行唐"、"桑新妇"、... 根据现存方言并证之以古代语言资料,可以知道赏心之"赏",是"爽"字韵头脱落后的方言口语记音。这种语音现象具有普遍性,以之解释一些历来释有疑义的词语如"伤心"、"行唐"、"桑新妇"、"刚"、"松月桑"等,均可豁然明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赏心 方言 释义
下载PDF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建筑形制研究初探——以上新屋为例
4
作者 徐琳琳 《建筑与装饰》 2022年第20期52-55,共4页
湖南属山地、丘陵的地形,气候湿润温和。该文从张谷英村的平面布局、建造形制、结构特点、材料工艺等方面研究了建造技术,张谷英村上新屋为“井干式”结构,呈“丰”字形布局。堂屋与横堂屋之间都以天井为中心组成每个独立个体,每个个体... 湖南属山地、丘陵的地形,气候湿润温和。该文从张谷英村的平面布局、建造形制、结构特点、材料工艺等方面研究了建造技术,张谷英村上新屋为“井干式”结构,呈“丰”字形布局。堂屋与横堂屋之间都以天井为中心组成每个独立个体,每个个体自成一体,巷道则贯穿每个堂屋连接着所有建筑。张谷英村上新屋建筑形制采用现场实际测量调查,探索传统民居建筑形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 张谷英村 上新屋 布局 建筑
下载PDF
庾信的生平創作及其意義——《中國中古文學史》的一個片段
5
作者 顧農 《岭南学报》 2022年第1期133-163,共31页
庾信(513—581)前半生在南朝梁爲宫廷文人,所作詩賦皆爲“宫體”;後半生不得已而在北,儘管北周的高層人士對他非常尊重客氣,但他内心深處總是有些矛盾和痛苦,並融化而進入其詩賦和文章之中。作爲使節他在被扣留之初,曾遭軟禁三年,其時... 庾信(513—581)前半生在南朝梁爲宫廷文人,所作詩賦皆爲“宫體”;後半生不得已而在北,儘管北周的高層人士對他非常尊重客氣,但他内心深處總是有些矛盾和痛苦,並融化而進入其詩賦和文章之中。作爲使節他在被扣留之初,曾遭軟禁三年,其時的作品《傷心賦》《小園賦》《枯樹賦》飽含痛苦的心情,也流露了行將轉身的意向。後來作於天和四年(569)的《哀江南賦》,則深刻地總結了蕭梁王朝由盛而衰以至於滅亡的歷史教訓,文辭曲折典雅,歷來得到很高的評價。他詩和文也都達到很高的水準,其中同樣隱含了他對自己轉身的解釋和哀歎。當年的時代主潮在於民族融合,庾信認同鮮卑族主導的北周政權,肯同他們合作,是正常的;而不斷抒發其鄉關故國之思,則表現了對華夏文化大流的熱愛與眷念,深刻地符合中古歷史發展的大方向。要瞭解其時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波瀾與漩渦,庾信的作品包括那些諛墓諸文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庾信 《小園賦》 《枯樹賦》 《哀江南賦》 詠懷詩 墓誌文 民族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