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Structure of Ore-controlling Strain and Stress Fields in the Shangzhuang Gold Deposit in Shandong Province,China 被引量:43
1
作者 DENG Jun WANG Qingfei +6 位作者 YANG Liqiang ZHOU Lei GONG Qingjie YUAN Wanming XU Hao GUO Chunying LIU Xiangwei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4期769-780,共12页
The Shangzhuang altered-rock type gold ore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and controlled by the Wang'ershan fault zone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Jiaodong gold province, China. The deformation evolu... The Shangzhuang altered-rock type gold ore deposit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and controlled by the Wang'ershan fault zone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the Jiaodong gold province, China. The deformation evolution, the structure of strain and stress fields and its ore-controlling effect in the Shangzhuang deposit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is revealed that the deformation evolution has mainly undergone four phases: the early ductile deformation, the second NE-striking horizontal simple shear, the third NE-striking compression-shear and the final NW-striking compression. The mineralization happened during the third stage in which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gradually transited from NE to NW. The 3-D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stress field show that,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is NE-striking, the fracture development in the fault zone is favored, while when the maximum principal stress is NW-striking, the fault zone is relatively extensional and it is suitable for the influx and emplacement of ore-forming fluids. The compression-shear strain field during the mineraliz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λ-type structure, the positive flower structure, etc. Orebodies are mostly equidistantly located in the dilatational spaces, which are distributed in the integral compression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dilatational spaces are developed where the fault attitude changes or shear joint systems develop. In the overall compression-shear stress field, the strain field bears self-similarity at multiple scales, including the orebody, ore deposit and orefield. The selfsimilarity of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the subequidistant distribution of fractures at the same scale and the similar shape of the fractures at various scales. Yet, due to the special geological structure, the orebodies are mostly located in the hanging wall in the Shangzhuang deposit,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most deposits in the Jiaodong gold province. Analyses of the ore-controlling stress and strain fields in the deposit provide an important basis for deposit seek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gzhuang gold deposit 3-D structural stress field altered rock
下载PDF
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 in Shangzhuang, northwestern Jiaodong
2
作者 QI Caisong ZHANG Yuan 《Global Geology》 2013年第2期68-74,共7页
Shangzhuang gold deposit located in the Wangershan fault zone of northwestern Jiaodong is of meso-hypogenic altered rock type. The ore bodies occur at the hanging wall and footwall of Wangershan fault in vein or irreg... Shangzhuang gold deposit located in the Wangershan fault zone of northwestern Jiaodong is of meso-hypogenic altered rock type. The ore bodies occur at the hanging wall and footwall of Wangershan fault in vein or irregular shapes with the NE strike, NW trend, 30°-60° in dip and the lateral trending of SW. The ores are composed of pyrite, quartz, sericite, bismuthinite, native gold, bismuth sulfosalt minerals, chalcopyrite, etc., shown as brecciated structure and vein structure with metasomatic dissolution textures. The wall rock alteration is mainly described as phyllic alteration and silicification. The mineralization of this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structure and altered rocks. The ore-controlling fault structures of this deposit is Wangershan fault, of which the intersection of major fault and secondary fault is the main ore-bearing position of this gold deposit, and the larger arc curved position is a favorable part for ore body occurrence. On the plane, the ore body is shown as equidistant pinch-out re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金矿床 矿化富集规律 西北部 胶东 蚀变岩型 矿化结构 断裂构造 不规则形状
下载PDF
青海上庄含碳酸岩杂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张海云 马海州 +4 位作者 程怀德 李永寿 李斌凯 韩文华 马学海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4年第2期62-71,共10页
青海上庄杂岩体为磷、铁、稀土矿化岩体,且磷矿石是磷肥生产的重要材料。上庄杂岩体包括超镁铁质岩、碱性正长岩和碳酸岩,碳酸岩主要为方解石碳酸岩,次为白云石碳酸岩,前人对辉石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而,辉石岩-正长岩-碳酸岩整体的岩... 青海上庄杂岩体为磷、铁、稀土矿化岩体,且磷矿石是磷肥生产的重要材料。上庄杂岩体包括超镁铁质岩、碱性正长岩和碳酸岩,碳酸岩主要为方解石碳酸岩,次为白云石碳酸岩,前人对辉石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而,辉石岩-正长岩-碳酸岩整体的岩石成因和矿化机制还不清楚。文章开展了岩相学、全岩主微量元素、C-O-Sr-Nd同位素的研究。岩相学研究表明,岩石形成顺序为辉石岩-正长岩-碳酸岩。方解石碳酸岩的Sr、Ba含量分别为10928.13×10^(-6)、14293.18×10^(-6),δ^(13)C值为-4.72‰,表明其为火成碳酸岩。辉石岩-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Rb、Sr、Ba,高场强元素(HFSE)Nb、Ta、Zr、Hf亏损,相似的微量元素配分型式及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杂岩体具有共同的地幔源区,该地幔源区曾被俯冲物质交代而富集。研究表明,上庄偏碱性辉石岩-碱性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形成于俯冲向伸展环境转变的构造体制,幔源偏碱性碳酸质基性岩浆由于镁铁质矿物及磷灰石结晶形成Fe-P-REE富集的单斜辉石岩,残余熔体成分向长英质端元分异,形成正长岩,随后碳酸岩熔体可能由不混溶作用产生,形成碳酸岩,碳酸岩出溶的流体对正长岩交代可能是交代正长岩具较高稀土含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庄 杂岩体 碳酸岩 地球化学特征 地质意义
下载PDF
胶西北上庄金矿床原生晕轴(垂)向分带特征及深部矿体预测的勘查地球化学标志 被引量:36
4
作者 孙华山 孙林 +4 位作者 曹新志 王超 谭俊 刘福江 杨开春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4-70,共7页
文章应用格里格良原生晕分带指数方法,系统研究了上庄金矿单个矿体、矿区等不同取样系统的原生晕轴(垂)向分带特征。结果表明,上庄金矿床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及原生晕叠加模式在矿区范围内比较相似,因此,可利用典型矿体原生晕轴(垂)... 文章应用格里格良原生晕分带指数方法,系统研究了上庄金矿单个矿体、矿区等不同取样系统的原生晕轴(垂)向分带特征。结果表明,上庄金矿床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及原生晕叠加模式在矿区范围内比较相似,因此,可利用典型矿体原生晕轴(垂)向分带规律来指导矿床内深部矿体的预测。适用于该矿区-750m以上的原生晕轴(垂)向分带序列为B-(Hg+W+Bi)-(As+Mn+Co)-Zn-(Au+Ag)-Pb-Mo。典型矿体原生晕叠加模式显示,沿垂直方向矿体间断部位原生晕出现头、尾晕同位叠加以及头、尾、近矿晕同位叠加2种情况,并均呈现出地球化学参数的剧烈波动。其中,前者是下部有盲矿体存在的反映,而后者则有可能既是深部有盲矿体存在,也是2个矿化带或大矿体间有小矿体存在的反映。依此认识对深部矿体开展了预测,部分靶区已获得成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原生晕分带 深部预测标志 上庄金矿 胶西北
下载PDF
招远上庄金矿床Ⅸ号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预测 被引量:4
5
作者 罗文强 左宏伟 +2 位作者 李君典 陈建设 曲胜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2年第1期47-50,57,共5页
通过生产探矿实践总结出上庄金矿床 号矿体在平面上、剖面上的变化规律及成矿地质特征 ,认为 号矿体主要受上庄 -望儿山断裂带的次级构造控制成矿 ,是由一系列小矿脉组成的矿体群 ;
关键词 金矿床 成矿规律 成矿预测 山东 成矿地质特征 找矿方向
下载PDF
次生晕多元素含量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以山东上庄金矿为例 被引量:6
6
作者 万丽 王庆飞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15-19,共5页
利用山东上庄金矿次生晕多元素含量数据集,应用多重分形原理,采用统计矩估计方法,计算了多重分形谱f(α)的跨度与对称性和差值Δα及广义维差值ΔD、Dmin-D0、D0-Dmax等特征参数,解析了不同元素含量分布的奇异性和非均质性.结果表明:元... 利用山东上庄金矿次生晕多元素含量数据集,应用多重分形原理,采用统计矩估计方法,计算了多重分形谱f(α)的跨度与对称性和差值Δα及广义维差值ΔD、Dmin-D0、D0-Dmax等特征参数,解析了不同元素含量分布的奇异性和非均质性.结果表明:元素分布均具有显著的多重分形特征,其谱函数形态为钩状.其中,Au的奇异性较其它元素强,这种模式更利于成矿;不同元素的多重分形谱函数形态差异特征,对区域成矿潜力的研究将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晕 多重分形 奇异性 上庄金矿
下载PDF
上庄河污染河水原位生物修复试验 被引量:5
7
作者 褚淑祎 陈小敏 +1 位作者 潘国武 肖继波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5-110,共6页
采用渔网、浮水植物(李氏禾Leersia hexandr,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和生物漂带构建软隔离区,结合人工增氧对浙江省温州市上庄河经雨水管排放污水进行原位处理.结果表明: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为100.20~1... 采用渔网、浮水植物(李氏禾Leersia hexandr,粉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aquaticum)和生物漂带构建软隔离区,结合人工增氧对浙江省温州市上庄河经雨水管排放污水进行原位处理.结果表明:污水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为100.20~178.80,10.50~17.89,12.15~21.47和2.19~3.17 mg·L-1,处理后主体河段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总磷平均为5.50,34.3和0.29 mg·L-1,达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之V类水标准;氨氮和总氮平均为3.41和4.43 mg·L-1.软隔离区内氮的去除主要为植物吸收氨氮,氨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达70.26%和71.41%,曝气区好氧微生物的硝化作用使氨氮和总氮进一步下降20.51%和5.74%;总磷的去除主要通过软隔离区内植物的吸收作用和曝气区微生物的同化作用,原位修复处理后总磷平均降至0.29 mg·L-1,去除率达8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上庄河 污染河水 原位生物修复 李氏禾 粉绿狐尾藻
下载PDF
胶西北上庄金矿区多元异常信息找矿预测 被引量:5
8
作者 梁琴琴 杨斌 +4 位作者 闫复传 龙伟国 夏艳菊 王云峰 刘庚寅 《黄金》 CAS 2014年第2期13-17,共5页
上庄金矿区地处焦家断裂带北段,矿区内分布有焦家断裂、东庄子断裂、侯家断裂及望儿山断裂等,主要出露岩石为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花岗岩,第四系覆盖广泛。本次找矿预测的目标是地表下1000~2000 m深度范围的隐伏金矿体,根据... 上庄金矿区地处焦家断裂带北段,矿区内分布有焦家断裂、东庄子断裂、侯家断裂及望儿山断裂等,主要出露岩石为郭家岭型花岗闪长岩和玲珑型花岗岩,第四系覆盖广泛。本次找矿预测的目标是地表下1000~2000 m深度范围的隐伏金矿体,根据测区岩石露头少及探测深度大的条件和要求,化探方法采用了次生晕法与土壤吸附烃法,物探采用了大地电磁法( MT法)。完成次生晕法与土壤吸附烃法测量约9 km2,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厘定测区化探异常找矿标志为次生晕法Au-Ag-Hg元素组合异常及因子得分Y(i,5)得分异常,土壤吸附烃异常可做为辅助性找矿标志。完成11条测线共460个测点大地电磁测深,探测深度2000 m。根据地、物、化、遥多元异常信息,圈定找矿靶位3处。其中,A靶位经钻探工程首先验证,发现了新的隐伏矿体并探获金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储量6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晕法 土壤吸附烃 遥感蚀变信息 大地电磁测深 找矿预测 上庄金矿区
下载PDF
阿昌族“上奘”宗教实践与现代养老模式构建 被引量:7
9
作者 田素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6-81,共6页
阿昌族老人"上奘"的宗教仪式、理念和实践体现了该民族尊老敬老的世俗生活伦理。在宗教人类学的视角下,"上奘"的宗教信仰、仪式过程以及"老年会"、"青年会"的社会团体功能,基本实现了与阿昌族... 阿昌族老人"上奘"的宗教仪式、理念和实践体现了该民族尊老敬老的世俗生活伦理。在宗教人类学的视角下,"上奘"的宗教信仰、仪式过程以及"老年会"、"青年会"的社会团体功能,基本实现了与阿昌族家庭养老、社区敬老的地方生活方式的统一。阿昌族"上奘"宗教实践即与家庭(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等现代养老模式建构有了可对接分析的可能性。多视角的切入观照和具体而微的田野描写提示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提升构建为现代社会养老保障模式的因素,从而可使"银发浪潮"中农村少数民族的现代养老模式建构的探讨更具人文色彩和社会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昌族 上奘 宗教实践 养老模式
下载PDF
上庄金矿含金黄铁矿细脉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超 孙华山 曹新志 《矿产与地质》 2007年第3期262-265,共4页
在分析矿区内含金黄铁矿脉的产出特征以及镜下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水压致裂的原理来解释矿化细脉的成因,并结合控矿构造的演化,进一步阐述超高压流体的保持与释放机制,重新认识了成矿初期阶段中形成的自形粗粒黄铁矿与金富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金矿床 成因探讨 水压致裂 黄铁矿细脉 上庄
下载PDF
蚕庄金矿上庄矿区控矿构造特征及构造模拟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郁 陈建设 +3 位作者 罗文强 李军典 杨开春 左宏伟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1-53,65,共4页
 上庄矿区的主要控矿断裂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主断裂、次级断裂及节理的多种组合方式控制了矿体的产出。运用断裂面波形模拟方法得出了控矿主断裂在成矿期的断裂面波形图,并以此对上庄矿区的深部矿体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控矿构造 断裂面 山东 金矿床 成矿作用
下载PDF
青海省上庄磁铁矿床高精度磁测资料解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忠平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8年第4期475-484,共10页
为摸清青海省上庄磁铁矿床的深部延伸情况,在分析已有地质、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测。并对上庄磁铁矿床1∶5万地面磁异常进行分析解释,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和2.5D人机交互反演等数据处理技术对区内的构造、岩体、矿体作... 为摸清青海省上庄磁铁矿床的深部延伸情况,在分析已有地质、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地面高精度磁测。并对上庄磁铁矿床1∶5万地面磁异常进行分析解释,利用小波多尺度分解和2.5D人机交互反演等数据处理技术对区内的构造、岩体、矿体作定性和定量分析;然后根据收集的已知钻孔资料,对该区1∶1万平面磁异常数据进行三维正反演,研究区内深部矿体的赋存状态,Ⅰ号剖面2.5D人机交互反演结果与该处已知钻探资料基本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上庄铁矿 高精度磁测 小波多尺度分解 三维正反演 找矿模型
下载PDF
基于格式塔心理学的传统村落风貌优化策略研究——以柳林县上庄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韩卫成 贺亚男 《城市建筑》 2021年第16期89-91,共3页
传统村落是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具有历史性和不可再生性,而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其传统风貌受到严重冲击。结合以人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从人的感受出发,以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论和组织律原则为研究依据,选... 传统村落是我国漫漫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具有历史性和不可再生性,而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其传统风貌受到严重冲击。结合以人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从人的感受出发,以格式塔心理学中的整体论和组织律原则为研究依据,选取上庄村为研究对象,从环境风貌、肌理风貌和建筑风貌3个方面入手,按照“分析特征—发现问题—提出优化”的研究路线,对传统村落的风貌优化提出一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式塔心理学 整体论 组织律 上庄村 风貌优化
下载PDF
胶东上庄与夏甸金矿床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辉 鲁安怀 +3 位作者 李斌 王智琳 杨斌 谷湘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39-852,共14页
对上庄与夏甸金矿的含矿花岗岩、绢英岩以及黄铁绢英岩中的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其中Fe、Si、Ti、W元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上庄金矿与夏甸金矿中的金红石为变质成因,主要通过黑云母蚀变释放Ti而形成金... 对上庄与夏甸金矿的含矿花岗岩、绢英岩以及黄铁绢英岩中的金红石化学成分标型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其中Fe、Si、Ti、W元素含量变化的规律。研究表明,上庄金矿与夏甸金矿中的金红石为变质成因,主要通过黑云母蚀变释放Ti而形成金红石,此类金红石主要赋存在黑云母的边缘、解理及裂隙之间。金红石中Ti含量存在由绢英岩向黄铁绢英岩的下降趋势。矿体周围能够形成Ti晕,可作为强烈矿化的标志。另外,金红石中W的含量从花岗岩到绢英岩再到黄铁绢英岩呈现不断富集的趋势,表明金红石中W的含量变化可指示金矿化的强弱,高W金红石的出现指示金矿的形成,这为胶东金矿的找矿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 化学成分标型 胶东 上庄金矿 夏甸金矿
下载PDF
胡适之“徽州的背景”——上庄文化生态
15
作者 方利山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7-110,共4页
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是文化意蕴丰厚的徽州古村落,上庄极具地域特色的徽州文化生态是大学者胡适在那个时代成长、成才所特有的"徽州的背景";胡适对上庄特色徽州文化生态的关爱呵护,启迪人们必须努力保护古村落文化生态,守住中华... 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是文化意蕴丰厚的徽州古村落,上庄极具地域特色的徽州文化生态是大学者胡适在那个时代成长、成才所特有的"徽州的背景";胡适对上庄特色徽州文化生态的关爱呵护,启迪人们必须努力保护古村落文化生态,守住中华民族文化的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绩溪上庄 徽州文化生态
下载PDF
高精度磁测三维正反演——以青海省上庄铁矿床为例
16
作者 李忠平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探索青海省上庄铁矿床的深部延伸情况,在分析已有地质、物探资料的基础上,对1∶10 000平面磁异常数据进行3D正反演研究,并综合分析了与2.5D人机交互反演,二者计算的磁性体位置与该处已知见矿钻孔资料基本一致。
关键词 青海省上庄铁矿 高精度磁测 三维正反演
下载PDF
招掖地区上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矿体分布规律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世平 原淑军 刘春香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7-75,共9页
上庄金矿床是胶东招掖地区焦新矿田中一处大型金矿床,受焦家断裂的分支断裂———上庄望儿山断裂控制,产在郭家岭型花岗岩上庄岩体与玲珑花岗岩的接触带上。本文介绍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断裂的性质及控矿规律,论述了... 上庄金矿床是胶东招掖地区焦新矿田中一处大型金矿床,受焦家断裂的分支断裂———上庄望儿山断裂控制,产在郭家岭型花岗岩上庄岩体与玲珑花岗岩的接触带上。本文介绍了矿床的主要地质特征,分析了控矿断裂的性质及控矿规律,论述了上庄岩体的特征及其形成年代,最后阐明了矿体分布规律,对指导找矿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矿体 分布规律
下载PDF
胶东山后—上庄地区断裂控矿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顿美霞 刘春秀 于博滨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3期37-41,共5页
山后—上庄地区位于胶东招平断裂带中南段。区内金矿化受招平断裂带和涧里断裂及两侧的次级断裂控制。通过对断裂的分析,结合野外第一手资料,认为NNE、NE向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金矿常分布在环形构造边缘... 山后—上庄地区位于胶东招平断裂带中南段。区内金矿化受招平断裂带和涧里断裂及两侧的次级断裂控制。通过对断裂的分析,结合野外第一手资料,认为NNE、NE向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导矿和容矿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金矿常分布在环形构造边缘或产在环形构造与线形构造的交会处。下一步找矿工作中,深部探矿应在16~24线之间,但同时应注意是否存在第2个无矿间隔;外围探矿应以西萌山水库—黄岭一带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控矿断裂 山后—上庄地区 山东省
下载PDF
山东省招远市上庄矿区陈家矿段深部金矿床地质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兆忠 房静 +3 位作者 张金勇 于进先 孙正元 李元庆 《山东国土资源》 2009年第12期21-25,共5页
"焦家式"金矿是胶西北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陈家矿段位于焦家成矿带的北段,矿化特征表现出与焦家成矿带诸多的相同特征。研究区共有3种赋矿岩性即绢英岩化碎裂岩、绢英岩化碎裂状二长花岗岩、绢英岩化碎裂状花岗闪长岩。在-50... "焦家式"金矿是胶西北地区重要的矿床类型。陈家矿段位于焦家成矿带的北段,矿化特征表现出与焦家成矿带诸多的相同特征。研究区共有3种赋矿岩性即绢英岩化碎裂岩、绢英岩化碎裂状二长花岗岩、绢英岩化碎裂状花岗闪长岩。在-500^-800 m共圈定4个矿体,发现了新的金矿体,实现了深部找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深部找矿 上庄矿区 山东招远
下载PDF
青海平安上庄磷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文林 李连松 周湘志 《四川地质学报》 2007年第4期269-273,共5页
上庄磷矿为一大型低品位磷灰石矿床,伴生有益组分有铁、蛭石化黑云母及稀土元素。矿床产于黑云母单斜辉石岩体中,含矿岩体由多岩相带组成。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及岩相带的控制,深部的岩浆沿断裂运移过程... 上庄磷矿为一大型低品位磷灰石矿床,伴生有益组分有铁、蛭石化黑云母及稀土元素。矿床产于黑云母单斜辉石岩体中,含矿岩体由多岩相带组成。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研究认为,该矿床严格受断裂构造及岩相带的控制,深部的岩浆沿断裂运移过程中不断分异、分次侵入和结晶再分异,导致有益组分磷、铁和稀土富集成矿,属岩浆晚期分异磷灰石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青海平安上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