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山海经》名物书写的基本样式和运思机制 |
李炳海
|
《中原文化研究》
|
2024 |
0 |
|
2
|
《山海经》夏启“右手操环”解码——佩玉环的史前巨人 |
叶舒宪
|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
2024 |
0 |
|
3
|
历史比较语言学视域下中国神话传说人物西王母的形象——基于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 |
叶晓锋
|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4
|
《山海经》中的“■石”“邽石”“封石”及早期螺钿 |
刘思亮
|
《出土文献》
|
2024 |
0 |
|
5
|
《山海经》英译的传播学分析 |
程丽英
|
《莆田学院学报》
|
2023 |
0 |
|
6
|
司南:《山海经》方位与占卜咒术传统 |
叶舒宪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7
|
《山海经·西山经》地理新释 |
周运中
|
《古代文明》
CSSCI
|
2012 |
5
|
|
8
|
《山海经》对《镜花缘》的影响 |
刘琴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05 |
2
|
|
9
|
《洛神赋图》中的"神兽"寻踪 |
张起
张心仪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0 |
1
|
|
10
|
《山海经》对《诛仙》的影响 |
郑凯歌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0 |
|
11
|
《读山海经》(其十)的英译比读——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 |
卢冰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2
|
从“象物”叙事看《山海经》之零散论成因 |
李川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1 |
0 |
|
13
|
《山海经》佩饰的复原分析 |
程轶凡
李强
杨小明
|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
2020 |
2
|
|
14
|
说“土蝼” |
刘思亮
|
《出土文献》
CSSCI
|
2022 |
1
|
|
15
|
从动植物书写看《山海经》的生死观 |
刘瑞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20 |
2
|
|
16
|
从英译《山海经》看典籍翻译中的语旨要素 |
刘素萍
梁志坚
|
《莆田学院学报》
|
2019 |
1
|
|
17
|
《山海经》青丘山、狄山和不庭山考证 |
常世荣
|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
0 |
|
18
|
中国早期地理书写与地域观的域外接受——法国汉学《山海经》阐释考 |
卢梦雅
荀朋星
|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文化预设与中国神话的多模态互文重构——以《山海经》英译为例 |
王敏
罗选民
|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9
|
|
20
|
明清传教士对《山海经》的解读 |
吴莉苇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