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海经》名物书写的基本样式和运思机制
1
作者 李炳海 《中原文化研究》 2024年第1期95-100,共6页
《山海经》之中的名物数量众多,种类繁富,是构成全书的基本骨架。其中名物的含义有显豁与隐晦之分,还有的则介于二者之间。造成含义隐晦的原因,是名物所用词语往往取其原始本义、特殊义,而不是常见用法;还有的文字属于多音、多义词。名... 《山海经》之中的名物数量众多,种类繁富,是构成全书的基本骨架。其中名物的含义有显豁与隐晦之分,还有的则介于二者之间。造成含义隐晦的原因,是名物所用词语往往取其原始本义、特殊义,而不是常见用法;还有的文字属于多音、多义词。名物指称对象有的是一种物,有的则是一个类别,后者运用的是综合思维。《山海经》以各个条目为相对独立的结构单元,各条目之间不存在意义的直接关联,呈现的是间断性。而在条目内部出现的名物,往往存在意义上的关联,是以条目标题名物所承载的理念统辖其他名物,连续出现的名物呈链状或网状。中国古代神话的片断性特征,很大程度上是由这种书写方式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名物书写 隐与显 同与异 断与续
下载PDF
《山海经》夏启“右手操环”解码——佩玉环的史前巨人
2
作者 叶舒宪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4年第2期5-40,共36页
论文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利用四重证据法,探讨镇原县博物馆墓葬中,史前“巨人”佩玉环和《山海经》夏启“右手操环”的文化意义。史前巨人左手腕部的墨绿色玉环,将问题引向史前的玉环与葬俗文化间的关联。通过考察多个史前遗址考古新发... 论文以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利用四重证据法,探讨镇原县博物馆墓葬中,史前“巨人”佩玉环和《山海经》夏启“右手操环”的文化意义。史前巨人左手腕部的墨绿色玉环,将问题引向史前的玉环与葬俗文化间的关联。通过考察多个史前遗址考古新发现情况,认识到龙山文化时代较普遍的葬礼现象是将玉镯、玉环等套在墓主人右手或手臂上。这种奇特礼仪行为模式寄托着死者魂灵升天的幻想目标和动力。以此为基础,论文转向对《山海经》中“夏启右手操环”的叙事解读。通过考古发现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式,发现该神话叙事与龙山文化时代右手戴玉环的葬俗吻合。玉环在史前文化中具有通神和象征永生不死的意义,关于夏代开国君王“右手操环”叙事之解码长期以来真相不明,如今得到史前玉环镯葬俗的考古真相之印证。玉环镯在神话传说与考古新发现之间的相互印证,彰显了四重证据法的“物证优先原则”在中华文明探源中的独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重证据法 物证优先 出土史前玉环 《山海经》 夏启右手操环 玉镯源流史
下载PDF
历史比较语言学视域下中国神话传说人物西王母的形象——基于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
3
作者 叶晓锋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8-88,共11页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比较语言学视域对其展开研究发现,西王母和印度的Umā、《圣经》中的夏娃不仅语音相似,语义也都和“母亲”有关,这和她们的母亲神身份是相符的。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 西王母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著名人物,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历史比较语言学视域对其展开研究发现,西王母和印度的Umā、《圣经》中的夏娃不仅语音相似,语义也都和“母亲”有关,这和她们的母亲神身份是相符的。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近东文明是早期东方文明的主要代表,其母亲神存在诸多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有着深厚的神话学和语言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王母 Umā 《山海经》 丝绸之路 文明互鉴
下载PDF
《山海经》中的“■石”“邽石”“封石”及早期螺钿
4
作者 刘思亮 《出土文献》 2024年第1期158-168,174,共12页
《山海经·中山经》中所谓的“■石”“邽石”“封石”实为一物,即《说文》玉部中的“玤”石。信阳楚简中的“■石”,亦即今天所谓的白石英。“■石”“玤石”“蚌石”的命名确与“蛤蚌”之名有关,信阳、左冢、九连墩等楚墓出土漆... 《山海经·中山经》中所谓的“■石”“邽石”“封石”实为一物,即《说文》玉部中的“玤”石。信阳楚简中的“■石”,亦即今天所谓的白石英。“■石”“玤石”“蚌石”的命名确与“蛤蚌”之名有关,信阳、左冢、九连墩等楚墓出土漆木器上镶嵌石英石的技艺,均源自于商周以来的“螺钿”技艺,所嵌白色石英石(■石/邦石/封石)其实是早期“蚌泡”的替代品。“螺钿”的装饰技艺在中国出现很早,但记录这种技艺的专有动词却一直未被发现,其实信阳楚简等资料中的“■”“铚”为填塞、嵌陷之义,是战国时人对后世“螺钿”之{钿}的早期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邦石 封石 螺钿
下载PDF
《山海经》英译的传播学分析
5
作者 程丽英 《莆田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4-98,共5页
借鉴传播学的一些研究方法,以美国学者石听泉《山海经》节译本为例,剖析传播主体和传播媒介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提出要助推中国典籍的对外传播,要以传播效果为最终目标,借助传播媒介的优势,充分发挥传播主体导控者的作用。
关键词 《山海经》 英译 石听泉 传播主体 传播媒介 传播效果
下载PDF
司南:《山海经》方位与占卜咒术传统 被引量:6
6
作者 叶舒宪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13,共7页
《山海经》的特殊方位展开模型与现代地图学相左 ,却吻合远古的占卜咒术传统。“轩辕”作为司南 ,是凭借方位知识获得统治权的象征。黄帝战蚩尤神话中轩辕司南起了决定性作用。占卜思维以南方为基准 ,按照南西北东的顺序展开。《山海经... 《山海经》的特殊方位展开模型与现代地图学相左 ,却吻合远古的占卜咒术传统。“轩辕”作为司南 ,是凭借方位知识获得统治权的象征。黄帝战蚩尤神话中轩辕司南起了决定性作用。占卜思维以南方为基准 ,按照南西北东的顺序展开。《山海经》中大量出现的轩辕丘、方山与方台皆可理解为巫术性辨识方位的基准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轩辕 司南 占卜思维 方台建筑
下载PDF
《山海经·西山经》地理新释 被引量:5
7
作者 周运中 《古代文明》 CSSCI 2012年第1期100-105,114,共6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考证《山海经.西山经》部分内容的地理位置,还进一步解释了《山经》作者的信息来源以及《山经》作者选择这些地理实体记载的原因。《西次二经》分为东西不相连两段,这两段和《西次四经》、《西山经》首篇刚好...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重新考证《山海经.西山经》部分内容的地理位置,还进一步解释了《山经》作者的信息来源以及《山经》作者选择这些地理实体记载的原因。《西次二经》分为东西不相连两段,这两段和《西次四经》、《西山经》首篇刚好连为一个围绕关中平原的山环,正好是秦国的边疆天险。依据《西次三经》能详细、准确地描写出一直到帕米尔高原的西域地理,因为秦人很早就征服了西北诸民族,所以熟悉西域地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西山经》 秦国
下载PDF
《山海经》对《镜花缘》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琴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47-49,共3页
清之《镜花缘》对上古《山海经》作了一次浪漫的回照 ,我们可以从内容和手法上找到二者的许多契合点。由此可见 ,《山海经》对《镜花缘》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故事外壳的投射、神话色彩的沁染、原始思维的灌注。
关键词 《山海经》 《镜花缘》 故事外壳 神话色彩 原始思维
下载PDF
《洛神赋图》中的"神兽"寻踪 被引量:1
9
作者 张起 张心仪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10-118,共9页
《洛神赋图》传为东晋顾恺之描绘曹植与洛水之神宓妃邂逅相恋的旷世名作.作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集大成者及山水画的雏形,及将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再创作为绘画的第一幅作品,《洛神赋图》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洛神赋... 《洛神赋图》传为东晋顾恺之描绘曹植与洛水之神宓妃邂逅相恋的旷世名作.作为中国古代人物画的集大成者及山水画的雏形,及将曹植的文学作品《洛神赋》再创作为绘画的第一幅作品,《洛神赋图》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洛神赋图》是一幅充满浪漫想象力的作品,其中除了曹植这样的历史人物,还融入了顾恺之时期的东晋文化元素、各路仙道人物与神秘古兽.重点引用《山海经》,并参考《淮南子》《搜神记》等古籍资料,考证《洛神赋图》中各类神兽的来龙去脉,探索它们的神话记载,以揭开其面纱.通过寻找《洛神赋》《洛神赋图》及其历史关系与意涵,考释《洛神赋图》中的"神兽"来解读和再现龙、玉鸾、鲸鲵、文鱼、金乌、屏翳的文化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神赋图 洛神赋 山海经 神兽
下载PDF
《山海经》对《诛仙》的影响
10
作者 郑凯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10-12,16,共4页
现代玄幻小说的代表作《诛仙》在不少地方接受和发展了《山海经》的神话叙事。其主要表现在背景设置、形象塑造、思想表现和叙事表达等方面,《诛仙》对《山海经》的吸收与改造一方面体现了经典的经久魅力,另一方面也展现出现代文学对古... 现代玄幻小说的代表作《诛仙》在不少地方接受和发展了《山海经》的神话叙事。其主要表现在背景设置、形象塑造、思想表现和叙事表达等方面,《诛仙》对《山海经》的吸收与改造一方面体现了经典的经久魅力,另一方面也展现出现代文学对古代经典新的阐释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诛仙》 神话叙事 影响 发展
下载PDF
《读山海经》(其十)的英译比读——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视域
11
作者 卢冰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139-141,共3页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凸显了翻译活动中译者使译文达到"选择性适应",方法上采用"适应性选择"以达到目的语多维度适应。文章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对陶渊明诗歌英译本进行赏析,从而印证翻译过程中的适应与选择是翻译生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适应论 《读山海经》 生态翻译理论
下载PDF
从“象物”叙事看《山海经》之零散论成因
12
作者 李川 《钦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12,17,共6页
"象物"一语,屡见于先秦典籍。由此引申出象物叙事的概念:"象物"的神话记录。具体而言:其产生背景与巫术活动的神话讲述密切相关;其表现形式是富于神话内容的图像;其心理动机是通过图像的形式达到通神和辟邪的目的;... "象物"一语,屡见于先秦典籍。由此引申出象物叙事的概念:"象物"的神话记录。具体而言:其产生背景与巫术活动的神话讲述密切相关;其表现形式是富于神话内容的图像;其心理动机是通过图像的形式达到通神和辟邪的目的;其物质载体是具有宗教意义的祭祀用物。从该角度推论,《山海经》有图且为古图,其神话的零散成因有三点。其一,今人无法感受"象物叙事"赖以形成的具体历史背景,无法感受与象物叙事的神话讲述;其二,《山海经》据以成文的"象物"之图遗失,造成神话讲述信息的流失;其三,"象物叙事"本身由宗教向礼教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象物 象物叙事 山海经 零散论成因
下载PDF
《山海经》佩饰的复原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程轶凡 李强 杨小明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1-57,共7页
《山海经》虽被不少人视为一部记录虚构故事的奇书,但其中的佩饰描写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基于神话《山海经》中关于中国古人佩饰的描写,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对《山海经》中的佩饰进行复原分析。研究认为:在头饰方面,玉胜之原型是织... 《山海经》虽被不少人视为一部记录虚构故事的奇书,但其中的佩饰描写具有一定的写实性。基于神话《山海经》中关于中国古人佩饰的描写,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实物,对《山海经》中的佩饰进行复原分析。研究认为:在头饰方面,玉胜之原型是织机上的卷经轴;角饰“觡”源于鹿图腾,且必须与面具相组合,才能显露萨满的神秘感;冠不具有实用功能,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其原型应具有商、周时期冠的特征;瞂饰是头盔,其造型体现了天圆地方的观念和鸟崇拜的痕迹。在耳饰方面,古人认为金环耳饰乃鬼之神所戴,具有辟邪之功能。在腰饰方面,玉璜是贵族佩带之物,其纹样体现求仙之气;剑为男子所佩之物,佩剑的社会风尚是自上而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佩饰 复原分析 文化内涵
下载PDF
说“土蝼”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思亮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1期69-75,156,共8页
信阳楚简"乐人之器"中所载"土蝼"是虡兽,而非镇墓兽。文献中所谓"飞虡"也是虡兽,曾侯乙墓编磬神兽形立柱,大概就是"飞虡"的标准形象。
关键词 土蝼 “乐人之器” 虡兽 曾侯乙
下载PDF
从动植物书写看《山海经》的生死观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瑞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第1期30-35,共6页
先民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起源于对身边自然环境的观察,以反映动植物的习性特点、服用禁忌等为重点内容。《山海经》中记载的动植物功效包括抵御自然灾害和治病疗疾两类。此外,先民总结了自然界的时间循环规律,为达到永生的目的,创造出两种... 先民对生死问题的思考起源于对身边自然环境的观察,以反映动植物的习性特点、服用禁忌等为重点内容。《山海经》中记载的动植物功效包括抵御自然灾害和治病疗疾两类。此外,先民总结了自然界的时间循环规律,为达到永生的目的,创造出两种不死模型:一是顺应时间循环规律实现死而复生;二是逃离时间束缚进入不死乐园。先民的生命意识由此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动植物书写 生死观
下载PDF
从英译《山海经》看典籍翻译中的语旨要素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素萍 梁志坚 《莆田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68-74,共7页
以语境理论中的语旨要素为核心,选取中国神话典籍《山海经》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模糊指称解读、一词多义、文化核心概念词三个方面探讨“显性语旨”和“隐性语旨”在译文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译者在典籍翻译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语... 以语境理论中的语旨要素为核心,选取中国神话典籍《山海经》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从模糊指称解读、一词多义、文化核心概念词三个方面探讨“显性语旨”和“隐性语旨”在译文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译者在典籍翻译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语旨要素,从而提高译本的质量,更好地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旨 《山海经》 典籍 英译
下载PDF
《山海经》青丘山、狄山和不庭山考证
17
作者 常世荣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38-42,共5页
结合《山海经》,考证了“青丘之山”“狄山”和“不庭之山”的地理位置,认为黄帝都城和陵墓以及尧舜都城和陵墓均在涿鹿,进而得出涿鹿是中华五千年文明见证地的结论。
关键词 青丘之山 狄山 不庭之山 考证 《山海经》
下载PDF
中国早期地理书写与地域观的域外接受——法国汉学《山海经》阐释考
18
作者 卢梦雅 荀朋星 《民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0-69,158,共11页
18-19世纪,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扶桑即美洲”等争论中,《山海经》进入了西方人的学术视野,并持续推动着法国对中国早期景观和领土想象的地理科学探索。百余年来,何赖思、拉克伯里、巴赞、罗尼、布勒努夫、施古德、葛兰言、雷米·... 18-19世纪,在“中华文明起源”和“扶桑即美洲”等争论中,《山海经》进入了西方人的学术视野,并持续推动着法国对中国早期景观和领土想象的地理科学探索。百余年来,何赖思、拉克伯里、巴赞、罗尼、布勒努夫、施古德、葛兰言、雷米·马修、魏德理等人的法文研究从地理学、人种学、政治学、文献学等多元角度阐释这部中国早期地理书写,作为外部成果提出了新颖的研究角度和思维方式,证明了在对中华文明历史脉络的认识中,地理、历史、民族、政治等方面密不可分,与我国现当代学者的成果相得益彰。这些研究既显示出法国当代汉学离不开欧洲东方学的既有传统和框架,亦有助于我们在对西方相关课题的了解和批判中反思和深化当前的研究,进而探讨如何在跨文化中就中国古代历史地理课题拓展国际对话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海经》 地理书写 地域观 法国汉学
原文传递
文化预设与中国神话的多模态互文重构——以《山海经》英译为例 被引量:29
19
作者 王敏 罗选民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100,共9页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文化预设概念为出发点,对作为古代中国神话基本来源的《山海经》的英译本进行了多维度的文本分析。本研究提出中国神话的对外传播不能单凭经典文本的语际翻译来完成,而是要在一个宏观的多模态的叙... 本文采用定性研究和案例研究的方法,以文化预设概念为出发点,对作为古代中国神话基本来源的《山海经》的英译本进行了多维度的文本分析。本研究提出中国神话的对外传播不能单凭经典文本的语际翻译来完成,而是要在一个宏观的多模态的叙事体系下,有意识地将其与语内翻译、语内互文改写以及符际翻译相结合,形成一个动态的相互交织的互文空间,共同促进中国神话的多模态互文重构及其在海外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预设 中国神话 多模态互文重构 《山海经》英译
原文传递
明清传教士对《山海经》的解读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莉苇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7-126,共10页
晚明前清时期在华耶稣会士作品中有关《山海经》的零星内容反映出这些欧洲传教士与时代变局相关的心态变化。从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地理类作品随着其世界观念的更新而从传说与实证并存向实证性内容居主导转变,礼仪之争使在华传教士对... 晚明前清时期在华耶稣会士作品中有关《山海经》的零星内容反映出这些欧洲传教士与时代变局相关的心态变化。从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的地理类作品随着其世界观念的更新而从传说与实证并存向实证性内容居主导转变,礼仪之争使在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从针对中国人的迎合向针对欧洲人的特别宣传转变。受这两种变化驱使,传教士看待《山海经》时从认可和吸收变为轻蔑与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士 《山海经》 中西文化交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