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hear-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in the Shanxi rift zone
1
作者 Meiqing Song Yong Zheng +2 位作者 Chun Liu Li Li Xia Wang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5年第2期135-149,共15页
The Shanxi rift zone is one of the largest and active Cenozoic grabens in the world, studying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this region may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rift proces... The Shanxi rift zone is one of the largest and active Cenozoic grabens in the world, studying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this region may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rift processes and the seismogenic environment of active seismicity in continental rifts. In this work, using the broadband seismic data of Shanxi, Hebei, Henan, Shaanxi provinces, and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from February 2009 to November 2011, we have picked out 350 high-quality phase velocity dispersion curves of fundamental mode Rayleigh waves at periods from 8 to 75 s, and Rayleigh wave phase velocity maps have been constructed from 8 to 75 s period with horizontal resolution ranging from 40 to 50 km by two-station surface-wave tomography. Then, using a genetic algorithm, a 3D shear-wave speed model of the crust and uppermost mantle have been derived from these maps with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0.4° × 0.4°. Four characteristics can be outlined from the results: (1) Except in the Datong volcanic zone, in the depth range of 11-30 km, the location of a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the highand low-velocity regions is in agreement with the seismicity pattern in the study region, and the earthquakes are mostly concentrated near this transition zone; (2) In the depth range of 31-40 km, shear-wave velocities are higher to the south of the Taiyuan Basin and lower to the north,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oho depth variations in the Shanxi region; (3) The shear-wave velocity pattern of higher velocities to the south of 38×N and lower velocities to the north is found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at from the upper crustal levels to depth of 70 km. At the deeper depths, the spatial scale of the low-velocity anomalies zone in the north is gradually shrinking with depth increasing, the low-velocity anomalies are gradually disappearing beneath the Datong volcanic zone at the depth of 151-200 km. We proposed that the root of the Datong volcano may reach to a depth around 150 km; (4) Along the N-S vertical profile at 112.8°E, the 38°N latitude is the boundary between high and low velocities, arguing the tectonic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hanxi rift zone and its flanks, in the rift zone the seismic velocity is dominated by low-velocity anomalies while in the flanks it is 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xi rift zone Two-station methodSurface wave Shear-wave velocity TOMOGRAPHY
下载PDF
High-resolution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in the Shanxi rift zone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被引量:3
2
作者 Liting DOU Huajian YAO +4 位作者 Lihua FANG Song LUO Meiqin SONG Xiaomei YAN Cheng CHE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SCD 2021年第5期728-743,共16页
The Shanxi rift zone,located in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TNCO)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is wellknown for hosting large intraplate earthquakes in continental China.The TNCO is a suture zone formed by the amalg... The Shanxi rift zone,located in the Trans-North China Orogen(TNCO)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NCC),is wellknown for hosting large intraplate earthquakes in continental China.The TNCO is a suture zone formed by the amalgamation of the eastern and the western blocks of the NCC.After its formation,it was reactived and deformed by later tectonic activities,which result in complex lithospheric heterogeneities.Thus,the detailed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Shanxi rift zone is critic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tectonics and seismogenic mechanism in this area,which will shed new lights on the formation and dynamic evolution of the NCC.In this study,we applied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based on 18 months continuous records from 108 seismic stations located in Shanxi and its surroundings,in order to constrain its detailed crustal structure.We measured 4437 Rayleigh wave phase velocity dispersion curves in the period of 5–45 s from the cross-correlation functions.Next,a surface wave direct inversion algorithm based on surface-wave ray tracing was used to resolve a 3-D S-wave velocity model in the upper 60 km with lateral resolution of~50–80 km.The tomographic images show that the sedimentary thickness of the Taiyuan Basin is less than 5 km.At depth of 0–10 km,we observe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imaged structural variations with geological and topographic features at the surface.For example,the center of rift shows low-velocity anomalies and the uplifting areas on both sides are characterized by high velocity anomalies.The western and eastern boundaries of the slow materials coincide with the faults that control the basin.The slow material extends from the shallow surface to depth of about 15 km but it getting smaller in shape at deeper depth.For the Taiyuan Basin,Linfen Basin,and Yuncheng Basin in the central and southern parts,the structure is dominant by slow materials in the upper crust but changes to strong high-velocity anomalies in the lower crust and the uppermost mantle at depth deeper than 25 km.We interprete these high-velocity anomalies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cold remnant of the underplated basalt in the lower crust that were formed in early Tertiary before the basin was stretched.We also observe the low-velocity anomaly beneath the Datong volcanic area,which extends from the uppermost mantle to a depth of 20 km vertically and migrates from west to east laterally.It may reflect the upwelling channel of the magmatic material in Datong.Moreover,the strong low-velocity anomalies presented north of 38°N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heated crustal materials with paritial melting as a result of the intensive magmatic activities of the Datong Volcano since the Cenozoic.In our study region,seismicity mainly concentrates in the depth range of 5–20 km and we find that most earthquakes appear to occur in places where velocity changes from high to low rapidly,with slight higher concentration in the faster material areas.In summary,our high-resolution 3-D crustal velocity model provides important seismological constraints to understan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and seismicity across the Shanxi rift z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xi rift zone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Magmatic underplating Earthquake distribution
原文传递
山西断陷带主要活动断层基本特征与避让区划
3
作者 史双双 焦洁钰 +1 位作者 刘艳春 闫小兵 《山西地震》 2023年第3期46-51,共6页
山西断陷带是华北地区新近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的典型代表,其控盆边界断裂的活动是造成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山西断陷带14条断层填图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的比对来表征断层的晚第四纪运动学特征,得出... 山西断陷带是华北地区新近纪以来构造活动强烈的典型代表,其控盆边界断裂的活动是造成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山西断陷带14条断层填图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晚更新世以来滑动速率的比对来表征断层的晚第四纪运动学特征,得出交城断裂、霍山山前断裂和六棱山山前断裂晚更新世以来的滑动速率分别为>1.4 mm/a、0.76~1.49 mm/a和1.6 mm/a,其余断裂均小于1 mm/a。同时,结合山西省地震灾害风险普查工程中的方案划分山西断陷带活动断层避让区划,探讨不断加强完善山西省活动断层探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层 山西断陷带 滑动速率 断层避让
下载PDF
汶川地震前后山西断陷带的地壳运动 被引量:21
4
作者 刘峡 马瑾 +3 位作者 占伟 张风霜 梁福逊 傅容珊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10,共6页
依据GPS结果,采用"块体加载"有限元方法对汶川地震前后山西断陷带的地壳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震前该区呈相对均一的NW向拉张,震后以构造挤压为主,南端为强烈拉张,主压应力最高值为前期5~6倍,主张应力最高值为前期的2... 依据GPS结果,采用"块体加载"有限元方法对汶川地震前后山西断陷带的地壳运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震前该区呈相对均一的NW向拉张,震后以构造挤压为主,南端为强烈拉张,主压应力最高值为前期5~6倍,主张应力最高值为前期的2倍,主压应力方向自北而南由NW向转为NEE向。这些与跨断层短水准、长剖面水准、GPS长基线时序曲线等解算结果一致,表明汶川地震后鄂尔多斯与华北平原块体之间相对挤压、扭错增强,并导致山西断陷带地壳形变与构造应力场变化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带 地壳形变 GPS 有限元分析 块体加载
下载PDF
山西断陷带的近期位移和应变率特征 被引量:17
5
作者 郭良迁 占伟 +1 位作者 杨国华 薄万举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2,共7页
根据山西GPS局域网观测资料计算的应变位移场和主应变率结果,研究山西断陷带内各个盆地的小尺度形变和应变,以及山西断陷带的整体变化。同时利用网络工程区域网的观测资料计算了在鄂尔多斯块体和太行山块体相互作用下,山西断陷带上产生... 根据山西GPS局域网观测资料计算的应变位移场和主应变率结果,研究山西断陷带内各个盆地的小尺度形变和应变,以及山西断陷带的整体变化。同时利用网络工程区域网的观测资料计算了在鄂尔多斯块体和太行山块体相互作用下,山西断陷带上产生的差异活动和应变率,这是空间大尺度的变化。不同尺度的应变场和位移场存在着显著差别,它们在地震预测分析中的含义也不同。中小地震分布的随机性较大,与空间小尺度的形变应变有关联,大震主要发生在块体边界带上,与块体的整体运动有关,所以,空间小尺度的形变应变场是评估中小地震活动的依据,块体间的运动和应变场是评估大震活动的依据。2006—2009年的应变显示,大同盆地和忻代盆地"南压北张",太原盆地主应变率"内小外大",临汾盆地"北压南张"。各个盆地的水平运动都具有张扭或压扭特征。大尺度变化说明山西断陷带存在一定的应变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带 水平运动 主应变率 空间尺度差异 运动与应变
下载PDF
山西断陷带上地幔顶部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成像 被引量:4
6
作者 殷伟伟 雷建设 +3 位作者 黄金刚 张娜 张广伟 张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82-4395,共14页
本研究拾取了中国数字测震台网固定台站记录的2008—2019年期间发生在山西断陷带及邻区2级以上天然地震事件及陕西神木、府谷等3级以上非天然地震事件共25304条高质量Pn到时数据,反演了山西断陷带及邻区上地幔顶部高分辨率Pn波速度结构... 本研究拾取了中国数字测震台网固定台站记录的2008—2019年期间发生在山西断陷带及邻区2级以上天然地震事件及陕西神木、府谷等3级以上非天然地震事件共25304条高质量Pn到时数据,反演了山西断陷带及邻区上地幔顶部高分辨率Pn波速度结构与各向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山西断陷带及邻区Pn波速度结构差异较大,大同火山及以南区域、忻定盆地、太行山造山带、华北盆地南部和吕梁山局部地区表现为显著的低波速异常,而运城盆地、临汾盆地北部、太原盆地、大同盆地北部、华北盆地北部和鄂尔多斯块体呈现明显的高波速异常.大同火山下方上地幔顶部的低波速异常与Pn快波方向呈现以火山为中心的近发散状结构特征,结合已有的远震上地幔成像结果,暗示大同火山岩浆可能来源于地幔深部,岩浆的底侵或热侵蚀作用造成了该地区岩石圈的破坏以及整个华北克拉通的“活化”,这一推论符合克拉通的热-化学侵蚀破坏模型.山西断陷带上地幔顶部速度异常形态较好的对应了研究区的地质构造,Pn快波速方向与地质构造的展布方向和SKS波各向异性的特征基本一致,说明变形形式以简单剪切为主,表明其形成和演化过程与上地幔物质运移过程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断陷带 上地幔顶部 Pn波成像 速度结构 各向异性
下载PDF
利用GPS观测研究山西断陷带现今构造应力场变化与地震活动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瑞春 张锦 +2 位作者 郭文峰 陈慧 陈永前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1-258,共8页
基于1999—2007年山西断陷带GPS站点位移速率,采用格林函数法计算了山西断陷带地壳10 km深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变化,并与区域地质构造、中强地震活动及其震源机制解等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西断陷带中强地震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 基于1999—2007年山西断陷带GPS站点位移速率,采用格林函数法计算了山西断陷带地壳10 km深处的最大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变化,并与区域地质构造、中强地震活动及其震源机制解等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山西断陷带中强地震活动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控制,现今应力场变化强烈的区域,地震活动水平相对较高,地震震源机制与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一致性较强;构造应力场变化和中强地震活动还受构造相关区强震活动的影响,2009年以来忻定盆地原平段至石岭关隆起区中强地震活跃可能与汶川8.0级地震影响有关;山西南部尤其是运城盆地具有较高的背景应力水平,应进一步关注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断陷带 GPS位移速率 构造应力场变化 地震活动 震源机制
下载PDF
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地区的地壳结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潘纪顺 李朋辉 +3 位作者 段永红 赵延娜 彭诣淙 孙凯旋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69-1291,共23页
华北克拉通是中国最古老的克拉通,是中国大陆的主要构造单元,从太古代到中生代以来的地质记录较完整,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是研究大陆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实验场地。中生代以后,华北克拉通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构造运动与演化进程,东部因... 华北克拉通是中国最古老的克拉通,是中国大陆的主要构造单元,从太古代到中生代以来的地质记录较完整,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是研究大陆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实验场地。中生代以后,华北克拉通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构造运动与演化进程,东部因岩石圈减薄而形成一系列的裂陷盆地,地壳结构复杂。而西部岩石圈厚度大,鄂尔多斯地块的地壳结构相对简单。山西断陷带位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与西部鄂尔多斯地块之间,其地壳与岩石圈结构从西部稳定的克拉通结构变化为东部破坏严重的克拉通结构,过渡特征明显。因此,揭示山西断陷带及其两侧区域的构造特征对研究华北克拉通的破坏动力学过程有着重要意义。文中利用华北克拉通中西部地区(34°~41°N,107°~117°E)的150个流动地震台站近3a记录的远震波形资料,采用P波接收函数的H-κ扫描叠加法和共转换点(CCP)叠加法处理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图像。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内的地壳厚度为37~47km,莫霍面较为平坦。山西断陷带的地壳厚度为34~46km,在临汾盆地凹陷的正下方,莫霍面呈现出明显的上隆,上隆量为4~10km,推断山西断陷带的形成与地幔物质的运动有着密切关系。通过与该区域已有的布格重力异常资料进行对比,研究区地壳厚度的分布特征与太行隆起东、西部地区分别呈现出正、负的布格重力异常分布特征一致。该区域不同构造单元内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计算结果表明,3个构造单元内的波速比均随地壳厚度的增加而不同程度地减小。整体看来,研究区以111.5°E为界分为东、西2个区,111.5°E以西的鄂尔多斯地区的泊松比较111.5°E以东的山西断陷带低,反映出鄂尔多斯地块东部地区具有稳定的古老地块特征,地壳结构相对简单;而山西断陷带下方上地幔物质上涌导致其泊松比比两侧山区的泊松比高。就山西断陷带而言,以38°N为界可分为南、北2个区域,38°N以北的区域内地壳因存在部分熔融而呈现低速特征,而38°N以南的区域仍然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地壳特性而呈现高速特征。山西断陷带分南、北2个区域的原因可能与山西断陷带不均匀沉降有关,其有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需要更多的资料来进一步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收函数 鄂尔多斯地块 山西断陷带 H-κ扫描叠加 共转换点叠加 地壳结构
下载PDF
山西裂谷带形变应变场演化特征及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王秀文 崔子健 +2 位作者 杨国华 祝意青 李宏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
利用山西及邻近地区的地壳形变测量资料,给出山西裂谷带形变场(垂直、水平)演化图像、重力场演化等信息;研究山西裂谷带拉张、挤压、地面沉降等受力状况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结合多次中强地震震例,探讨地震预报的方法。
关键词 山西裂谷带 形变 地震
下载PDF
利用GPS资料研究山西裂谷带的水平形变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秀文 杨国华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01-1104,共4页
基于山西及邻近地区的GPS测量资料,给出山西裂谷带水平形变场演化图像,研究山西裂谷带拉张、挤压等受力状况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探讨预报地震的方法。
关键词 山西裂谷带 形变 地震
下载PDF
近几年山西断裂带水平形变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风霜 杨国华 +2 位作者 韩月萍 沈舞春 王利 《华北地震科学》 2007年第2期5-9,共5页
以沿山西断裂带布设的GPS监测网的6期复测资料(1999-2004)所计算的近期趋势性运动速率为基础,获得了2005、2006年山西断裂带相对于近期趋势性运动的偏离结果。结果显示:(1)趋势性差异运动信息不显著,运动信息明显的点数只占十分之... 以沿山西断裂带布设的GPS监测网的6期复测资料(1999-2004)所计算的近期趋势性运动速率为基础,获得了2005、2006年山西断裂带相对于近期趋势性运动的偏离结果。结果显示:(1)趋势性差异运动信息不显著,运动信息明显的点数只占十分之一,它们分别是S21、S20、S30和S33(位于太原以南),量级最大约6mm/a;(2)尽管单站趋势性运动信息不显著,但整体模拟计算表明,1999-2004年似乎有南北相对运动的迹象,相对变化最大约2.0mm/a;(3)2005年有偏离趋势运动的迹象,且背离趋势运动方向,最大量级约7mm;(4)截至2006年的累计偏离量最大约6mm;这表明2006年基本未发生累计偏离。由于变化相对平稳,这可能预示着山西断裂带内近期地震活动强度不太可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断裂带 GPS 水平形变
下载PDF
山西断陷带的地震分布及地壳地震波速度结构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雨 李自红 宁杰远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3-290,共8页
为了研究山西断陷带的地震活动性及其物理背景,利用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以及山西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震相数据,通过tomoDD方法对1990-2008年和2012-2016年期间的地震进行重定位,并反演山西断陷带附近的地震波速度结构。地震集中于... 为了研究山西断陷带的地震活动性及其物理背景,利用国家地震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以及山西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震相数据,通过tomoDD方法对1990-2008年和2012-2016年期间的地震进行重定位,并反演山西断陷带附近的地震波速度结构。地震集中于山西断陷带内,基本上位于已知断层附近,主要分布在太原盆地的东北-西南两侧。震源深度范围为0~30 km,北部区域震源深度小,震源深度超过20 km的地震主要分布在忻定盆地以南地区,太原盆地两侧的地震集中区形成两个延伸深度最大的南北走向的垂直地震密集条带,推测受太原盆地两侧两个近南北走向的活动的深大断裂控制。太原盆地两侧近南北走向的两个活动深大断裂如果贯通,有可能发生7级以上强震。同时,研究结果显示山西断陷带地壳的地震波速结构变化剧烈,该断陷带下方的地壳普遍表现为低速,但其中太原盆地下方地壳的波速略高,其东北侧和西南侧断陷盆地下方的地壳则表现为更低的波速;与此相反,其西北侧和东南侧紧邻太原盆地的两个小区域下方的地壳则表现为明显的高速,大同西部区域下方的地壳也表现为明显的高速。这些波速特征都与地表构造以及地表热流值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太原盆地东北侧和西南侧都可能有热物质上涌,并且可能侵入西部的鄂尔多斯地块内部;相反地,热物质可能没有侵入太原盆地西北侧、太原盆地以及太原盆地东南侧下方的地壳中,说明太原盆地的拉张裂开可能并不是受热物质上涌控制,而是受青藏高原的推挤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断陷带 地震分布 地震波速度结构 双差层析法
下载PDF
山西断陷带南部三维P波速度结构及地震分布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娜 黄金刚 +3 位作者 魏越超 李晓锐 王霞 殷伟伟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7-1278,共12页
本研究使用山西测震台网记录的2010年1月~2019年12月地震观测数据,使用TomoDD方法,反演得到了山西断陷带南部(110°~114°E,34.5°~38.5°N)分辨率为0.2°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以及该区域地震重定位结果。反演结果显示... 本研究使用山西测震台网记录的2010年1月~2019年12月地震观测数据,使用TomoDD方法,反演得到了山西断陷带南部(110°~114°E,34.5°~38.5°N)分辨率为0.2°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以及该区域地震重定位结果。反演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壳速度结构与该区域的地表地质构造和沉积作用有关,5~10 km太原盆地、临汾盆地显示明显V p低速分布,灵石隆起是以沉积作用为主导的地质活动,存在较大范围的沉积物,在5~10 km同样显示低速分布;峨眉山地台、吕梁山脉、太行山山区显示高速分布。而吕梁山脉在10 km以上为低速分布,可能与大同火山的上地幔岩浆构造活动有关;太原盆地自15 km深度不再延续5~10 km的低速分布而显示高速分布,说明太原盆地不受大同火山区上地幔构造活动影响,受青藏高原的推挤作用形成的可能性更大。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丛集在断陷带内分布,震源深度集中在0~30 km。太原盆地内地震丛集事件发生在太原盆地北部,深度集中在20~25 km之间,速度剖面显示位于低速向高速转换区域内;交城断裂的应力集中以及介质结构的高低速变换是太原北部地震从集的主要原因。运城盆地内地震分布除盐湖序列外没有明显的丛集性。2016年3月12日发生的M_(L)4.8盐湖序列,主震发生在低速向高速过度区域内,其余震震源深度较主震浅,且基本发生在下方存在高速分布的低速区域内。盐湖序列M_(L)4.8主震的震源机制解与附近中条山北麓断裂的高角度正断层性质一致,说明主震受中条山北麓断裂活动影响。余震震源类型复杂,其中,逆断和逆断兼走滑机制与该地区区域背景应力场不符。综合机制解和速度结构的结果认为盐湖序列的发生机理较复杂,可能受该区域介质结构、隐伏断裂分布等综合作用,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断陷带南部 双差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重定位 盐湖M L4.8 序列 小震震源 机制解
下载PDF
山西地区远震P波到时残差分布
14
作者 石磊 李凤 +1 位作者 刘静 韩文英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9年第1期43-47,共5页
收集2008—2016年山西地震台网记录的震中距30°—90°范围内1 253个远震事件波形,拾取7 600余条高质量P波初至到时,使用IASP91模型计算相对到时残差,分析残差水平分布特征,结果显示:①以山西地区中部的山西断裂带为界,西部地... 收集2008—2016年山西地震台网记录的震中距30°—90°范围内1 253个远震事件波形,拾取7 600余条高质量P波初至到时,使用IASP91模型计算相对到时残差,分析残差水平分布特征,结果显示:①以山西地区中部的山西断裂带为界,西部地震台站记录的P波初至主要表现为早到时,东部位于大同火山区的地震台站记录则主要表现为晚到时;②位于山西断裂带内部的地震台站记录的P波初至主要表现为早到时,残差水平显著低于西部地震台站;③研究区P波到时整体呈现自西向东逐渐由早到晚的分布特征。推测山西断裂带西部地区下方可能存在高速异常结构,山西断裂带内部及大同火山区下方可能存在低速异常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断裂带 远震P波 相对到时残差
下载PDF
论中条裂谷铜矿床的形成时代 被引量:3
15
作者 真允庆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307-315,共9页
通过单颗锆石U-Pb法、单颗锆石离子探针质谱法、以及辉钼矿Re-Os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其他地质研究方法,确定中条裂谷铜(钼)矿床的形成时代可分4期:早于绛县运动的成矿年龄在2300Ma左右;第2和第3期成矿年龄分别为... 通过单颗锆石U-Pb法、单颗锆石离子探针质谱法、以及辉钼矿Re-Os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其他地质研究方法,确定中条裂谷铜(钼)矿床的形成时代可分4期:早于绛县运动的成矿年龄在2300Ma左右;第2和第3期成矿年龄分别为2100Ma和1950Ma,亦是我国铜(钼)矿化最早的年龄;在西洋河群安山岩喷侵后,尚有最后一期成矿时代,其同位素地质年龄晚于1826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成矿时代 中条裂谷 形成时代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