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site response and source parameters in Shanxi region 被引量:27
1
作者 啜永清 苏燕 +1 位作者 贾建喜 黄金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9-378,共10页
Based on 310 horizontal-component digital seismograms recorded at 14 seismic stations in Shanxi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the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n Shanxi region is studied. By the methods of Atkins... Based on 310 horizontal-component digital seismograms recorded at 14 seismic stations in Shanxi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the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n Shanxi region is studied. By the methods of Atkinson and Moya, the site response of each station and several source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and the inversion results from both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frequency-dependent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Q is estimated as Q( f )=323.2 f 0.506. The site responses of 14 seismic stations do not show significant amplifica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ir basement on rock. We also found the dependence of corner frequency on seismic moment, seismic moment on stress drop, source radius on stress d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区 Q值 场地响应 震源参数
下载PDF
Study on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site response and source parameters in Shanxi region 被引量:3
2
作者 CHUO Yong-qing(啜永清) +6 位作者 SU Yan(苏燕) JIA Jian-xi(贾建喜) HUANG Jin-gang (黄金刚)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CSCD 2004年第4期405-416,共12页
Based on 310 horizontal-component digital seismograms recorded at 14 seismic stations in Shanxi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the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n Shanxi region is studied. By the methods of Atkins... Based on 310 horizontal-component digital seismograms recorded at 14 seismic stations in Shanxi Digital Seis-mograph Network, the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n Shanxi region is studied. By the methods of Atkinson and Moya, the site response of each station and several source parameters are obtained and the inversion results from both method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frequency-dependent inelastic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Q is estimated as Q( f )=323.2 f 0.506. The site responses of 14 seismic stations do not show significant amplifica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ir basement on rock. We also found the dependence of corner frequency on seismic moment, seismic moment on stress drop, source radius on stress dr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xi region Q value site response source parameter
下载PDF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23年IE5区发掘简报
3
作者 田伟 叶之童 +1 位作者 张开亮 孙慧琴 《文物季刊》 2024年第3期3-20,共18页
202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西吴壁遗址IE5区揭露出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等时期遗存,所见二里头文化时期特殊形制的窑址、二里岗下层与冶铸相关的活动面形制特殊,属中原... 2023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运城市文物保护中心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西吴壁遗址IE5区揭露出龙山、二里头、二里岗及周、汉等时期遗存,所见二里头文化时期特殊形制的窑址、二里岗下层与冶铸相关的活动面形制特殊,属中原地区首见,为了解遗址夏商聚落形态,研究夏商冶金工艺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南 西吴壁遗址 窑炉 活动面 冶铜
下载PDF
山西夏县辕村遗址2022—2023年调查、勘探简报
4
作者 吴洋洋(执笔/绘图) 李金霞 +1 位作者 张茜茜 孙先徒(绘图) 《文物季刊》 2024年第1期3-15,共13页
辕村遗址是目前发现的环盐湖地区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聚落遗址。遗址的形成、发展与盐湖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史前先民对盐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一处重要据点。2022年至202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市县文物部门... 辕村遗址是目前发现的环盐湖地区面积最大的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聚落遗址。遗址的形成、发展与盐湖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是史前先民对盐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一处重要据点。2022年至202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市县文物部门在该遗址开展了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发现了仰韶文化中期环壕聚落,为研究仰韶文化时期运城盆地盐湖附近先民的生业模式和聚落结构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夏县 辕村遗址 调查 勘探 环壕聚落
下载PDF
山西静乐丰润遗址考古发掘简报
5
作者 张崇宁 畅红霞(绘图) +1 位作者 崔俊俊 吴洋洋 《文物季刊》 2024年第3期21-34,共14页
丰润遗址位于山西省静乐县丰润镇丰润村东北。2009年4月,为配合太佳高速公路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忻州市文物管理处(现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静乐县文物保护所组成考古队,对丰润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了一批东周时期... 丰润遗址位于山西省静乐县丰润镇丰润村东北。2009年4月,为配合太佳高速公路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忻州市文物管理处(现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静乐县文物保护所组成考古队,对丰润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了一批东周时期的实物资料,对进一步研究晋北地区东周时期考古学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静乐 丰润遗址 东周时期 遗址 发掘
下载PDF
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七批桑树新品种鉴定(山西点)试验报告
6
作者 张洁花 胡山林 +2 位作者 刘力 宋娟 乔邓君 《北方蚕业》 2024年第3期29-33,共5页
2019—2023年对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七批桑树新品种进行了共同鉴定。本批参鉴品种发芽较早,发芽率高,节间密,米条长产叶量高,生物光能转化率较好,中抗青枯病,饲养的蚕儿较为强健。产叶量高的品种有沧海7号、陕908、晋选10号;产果量高... 2019—2023年对北方蚕业科研协作区第七批桑树新品种进行了共同鉴定。本批参鉴品种发芽较早,发芽率高,节间密,米条长产叶量高,生物光能转化率较好,中抗青枯病,饲养的蚕儿较为强健。产叶量高的品种有沧海7号、陕908、晋选10号;产果量高的品种有陕908、晋选10号;抗性强的品种为沧海7号;养蚕成绩表现突出的品种为晋选1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品种鉴定 山西点
下载PDF
2023年春季北方蚕区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山西点)报告
7
作者 尚小芳 王晨阳 +2 位作者 郭东花 卫红梅 王玉霞 《北方蚕业》 2024年第1期26-28,32,共4页
2023年春,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天然彩色茧家蚕新杂交组合“313×410”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全茧量、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上车茧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茧丝纤度均略高于菁松×皓... 2023年春,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对天然彩色茧家蚕新杂交组合“313×410”进行了实验室鉴定。结果表明:该品种全茧量、结茧率、虫蛹统一生命率、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上车茧率、茧丝长、解舒丝长、茧丝纤度均略高于菁松×皓月,茧层量与菁松×皓月相当,万米吊糙低于菁松×皓月。综合分析认为:家蚕新杂交组合“313×410”抗逆性较强,好饲养,茧形大、产量高,茧丝质量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新品种 彩色茧 实验室鉴定 山西点
下载PDF
山西革命遗址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申雅宁 张欣骅 杜刚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1-25,共5页
山西作为革命老区,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山西革命遗址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弘扬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将山西革命遗址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传承红色基因,彰显山西革命遗址的时代价值,焕发新的生机活... 山西作为革命老区,积淀了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山西革命遗址作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弘扬革命精神的物质载体。将山西革命遗址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传承红色基因,彰显山西革命遗址的时代价值,焕发新的生机活力,充分展现其在党性修养、理想信念、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价值。基于对山西革命遗址价值实现路径的积极探索,从而引发革命遗址在开发利用、教育教学、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深度思考,进而增强山西革命遗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革命遗址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价值
下载PDF
晋南地区全新世中期遗址时空分布与气候演化的关系
9
作者 田敏 田庆春 +2 位作者 尹佳男 张仲伍 高江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5-184,共10页
基于ArcGIS10.8平台结合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叠加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晋南地区全新世中期1415处遗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晋南地区全新世中期遗址空间分布从集聚到逐渐离散;遗址重心向高纬度地区、逆时针方向位移,方向呈现先东北... 基于ArcGIS10.8平台结合最邻近指数、核密度分析叠加标准差椭圆等方法,研究晋南地区全新世中期1415处遗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晋南地区全新世中期遗址空间分布从集聚到逐渐离散;遗址重心向高纬度地区、逆时针方向位移,方向呈现先东北后西北的变化。核密度分析表明,空间布局从仰韶期的团状到龙山期的以陶寺文化为中心的带状分布。与仰韶时期相比,龙山时期处于过渡时期的弱暖湿气候阶段,干燥更为明显,遗址沿着盆地和河流分布。由于此时农业技术水平高,人类适应能力增强,人口迅速增加,从而推动了龙山文化发展;后期气候逐渐恶化,人类生存面临严峻挑战,导致龙山文化被迫中断。随后进入了夏商时期,遗址数目较少,分布与山地联系密切。这种龙山文化到夏商文化的演变可能与4 kaBP前后降温事件有关。因此,研究全新世中期晋南地区遗址时空分布与环境演化,对于理解不同环境下人类响应与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的时空分布 气候演化 全新世中期 晋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B/S架构的山西省红色遗址通览系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成祺 李茜 《山西电子技术》 2023年第3期60-62,共3页
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查阅等方式,搜集了2128个山西省红色遗址,其中85.2%百度、高德等地图没有标注,在地图上无法搜索到。基于此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山西省红色遗址通览系统,数据库采用MySQL,主要包括用户登录模块、显示模块、路径规划模... 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查阅等方式,搜集了2128个山西省红色遗址,其中85.2%百度、高德等地图没有标注,在地图上无法搜索到。基于此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山西省红色遗址通览系统,数据库采用MySQL,主要包括用户登录模块、显示模块、路径规划模块,填补了山西省红色遗址在电子软件方面的空白。同时系统依托山西省5A、4A景点,以旅游景点的名气提升红色遗址的知名度,带领读者找到旅行路线周边不易发觉的红色遗址,了解先辈们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奋斗的足迹,更加方便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红色遗址 B/S架构 MYSQL 电子软件 旅游景点
下载PDF
山西地震预警台网基准站场地响应研究
11
作者 刘炜 李文超 +1 位作者 白伟利 殷锴 《山西地震》 2023年第2期23-27,共5页
应用H/V噪声谱比法,计算分析山西地震预警台网基准站0.1~20 Hz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39个台站的场地响应曲线无明显放大,8个台站的中频段有较明显放大,15个台站的高频段有较明显放大,15个台站的起伏较大。结合台站地理位置、地质构造、... 应用H/V噪声谱比法,计算分析山西地震预警台网基准站0.1~20 Hz的场地响应。结果表明,39个台站的场地响应曲线无明显放大,8个台站的中频段有较明显放大,15个台站的高频段有较明显放大,15个台站的起伏较大。结合台站地理位置、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等基础资料分析发现,台站的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和台基局部地质构造对场地条件的影响不具有规律性。台站在基岩山地的场地条件大部分较好,场地响应曲线平滑且未出现明显放大,能较好地记录地震动。由于地下地质结构的复杂性,有部分在基岩山地的台站存在明显的场地放大作用。受风化、流水侵蚀的场地因条件较差,存在明显的场地放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震预警台网 H/V噪声谱比法 场地响应
下载PDF
山西省小麦品种(系)蛋白质品质的差异 被引量:5
12
作者 姬虎太 张建华 +4 位作者 王敏 吕雪梅 曹勇 裴雪霞 张定一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77-1081,共5页
为了解年份、地域及基因型对山西小麦蛋白质品质的影响,分析了2005-2010年山西省参加南部和中部区试的冬小麦新品种(系)蛋白质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年际间、区试组间冬小麦品种(系)的蛋白质品质变异系数均表现为:沉淀值>蛋白质... 为了解年份、地域及基因型对山西小麦蛋白质品质的影响,分析了2005-2010年山西省参加南部和中部区试的冬小麦新品种(系)蛋白质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年际间、区试组间冬小麦品种(系)的蛋白质品质变异系数均表现为:沉淀值>蛋白质含量>湿/干面筋含量。旱地种植的小麦品种(系)各蛋白质品质参数平均值均高于水地种植的小麦。基因型、年份和种植地点对小麦蛋白质品质的作用力分析结果表明,三因素交互作用对小麦蛋白质品质影响最大,地点和基因型对小麦蛋白质品质的直接作用较小,年份对湿/干面筋含量影响较大,基因型、年份和种植地点两两交互效应大于单因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 冬小麦 品种(系) 年份 地点 蛋白质品质
下载PDF
荣河故城城址考正与1556年华县大震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希杰 宋立胜 吕莲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4-108,共5页
荣河县是历史上山西省南部一个古行政管辖区,由于社会和历史变迁,当时荣河县城的准确地理位置现在已不清楚,以致错把现今的荣河镇当成了昔日的荣河城。通过史记查寻与现代测绘地形图的判读以及有关史料的综合分析,从多个方面证实,在现... 荣河县是历史上山西省南部一个古行政管辖区,由于社会和历史变迁,当时荣河县城的准确地理位置现在已不清楚,以致错把现今的荣河镇当成了昔日的荣河城。通过史记查寻与现代测绘地形图的判读以及有关史料的综合分析,从多个方面证实,在现荣河镇西南黄河东岸河漫滩上残留的古城遗迹是当年的荣河县城。新考证的荣河故城同历史上秦、晋、豫三省交界的蒲洲等古城一样,都位于黄河河漫滩之上,有着相同的地貌、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从荣河、蒲洲等城址自身地质条件的好坏、抗震性能优劣、1556年华县地震时遭受的破坏程度以及它们彼此间的相对位置来分析,1556年华县大地震的宏观震中位置不应在蒲州—永济地区,仍可能在华县一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河故城 城址考正 华县地震 山西
下载PDF
山西地区非弹性衰减系数、场地响应和震源参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董春丽 胡玉良 +1 位作者 张玲 张蕙 《华北地震科学》 2011年第4期7-14,共8页
利用山西数字测震台网"十五"数字化之后34次ML2.5~ML5.2级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反演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469.5 f0.3141;采用Moya方法反演得出41个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显示出仪器安置在山洞且地处... 利用山西数字测震台网"十五"数字化之后34次ML2.5~ML5.2级地震波形资料,采用Atkinson方法反演出非弹性衰减Q值随频率f的关系为Q(f)=469.5 f0.3141;采用Moya方法反演得出41个台站的场地响应,结果显示出仪器安置在山洞且地处外界干扰小的台站没有明显的放大效应,而其它台站尽管都是基岩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放大效应。根据Brune方法计算出这些地震的震源参数,进而分析了ML震级与地震矩、应力降、矩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地区 Q值 震源谱 场地响应 震源参数
下载PDF
关于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7701地点的时代、性质问题——与安志敏先生讨论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建 《人类学学报》 1986年第2期172-178,共7页
山西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7701地点均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细石器。前者也于下川富益河圪梁第二级阶地上部;后者位于汾河第二级阶地底部。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7701地点比下川稍早。 本文根据地貌、地层和所含的文化遗物,结合碳... 山西下川遗址和丁村遗址群7701地点均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细石器。前者也于下川富益河圪梁第二级阶地上部;后者位于汾河第二级阶地底部。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7701地点比下川稍早。 本文根据地貌、地层和所含的文化遗物,结合碳-14测据,与安志敏先生在《中国晚期旧石器的碳-14断代和问题》中对下川、丁村提出的异议,进行了讨论,认为两遗址的时代与性质依然可信无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典型细石器 山西
下载PDF
晋西北黄土丘陵立地区立地类型的划分——山西省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研究(Ⅲ) 被引量:3
16
作者 梁守伦 邝立刚 +1 位作者 雍鹏 王国祥 《山西林业科技》 2009年第1期5-7,共3页
分析了晋西北黄土丘陵立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按亚区的的区划原则将该立地区分为两个亚区,并根据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立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将该立地区划分为5个立地类型小区,17个立地类型组,36个立地类型。
关键词 晋西北 林业区划 立地类型
下载PDF
晋南陶寺史前艺术的图像学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兴 张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4-169,195,共7页
晋南陶寺遗址是黄河中游地区以龙山文化陶寺类型为主的遗址,该遗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长达50余年的考古学考察,其中发现了大量的艺术文物,这些艺术文物对于我们了解史前艺术的发展状况与特征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关键词 晋南 陶寺遗址 艺术文物 图像研究 艺术形式 艺术考古
下载PDF
从山西名胜古迹看山西古代科技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霞 张放陶 《山西科技》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文章通过对蕴藏在山西名胜古迹中的科技含量的挖掘 ,展示了古代山西在建材生产、石窟开凿。
关键词 山西 科技含量 名胜古迹 科技领域 生产 建材 展示 古代科技 文章 挖掘
下载PDF
晋祠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珉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4-47,共4页
关键词 晋祠 山西 古建筑 唐叔虞
下载PDF
山西中南部盆地立地区立地类型的划分——山西立地类型划分与造林模式研究(Ⅸ) 被引量:3
20
作者 雍鹏 邝立刚 +1 位作者 梁守伦 王国祥 《山西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6-8,共3页
分析了山西省中南部盆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按亚区的区划原则将该立地区分为忻太盆地立地亚区和晋南盆地立地亚区两个亚区,并根据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产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将该立地区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小区,14个立地类型组和22个立地... 分析了山西省中南部盆地的自然地理条件,按亚区的区划原则将该立地区分为忻太盆地立地亚区和晋南盆地立地亚区两个亚区,并根据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和产地类型的划分原则将该立地区划分为4个立地类型小区,14个立地类型组和22个立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中南部 盆地 林业区划 立地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