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ctonics and Seismicity of the Yarlung Tsangpo Grand Canyon Region 被引量:1
1
作者 Shao Cuiru You Huichuan +9 位作者 Cao Zhongquan Wang Chunyong Tang Fangtou Zhang Decheng Lou Hai Xu Guangyin Yang Qiyan Mei Tuo Xie Ping Yu Gang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9年第2期144-160,共17页
The Yarlung Tsangpo Grand Canyon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frontal zone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where neo-tectonics and seismicity are intensiv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the region, two sets of ... The Yarlung Tsangpo Grand Canyon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frontal zone of the eastern Himalayan syntaxis, where neo-tectonics and seismicity are intensive and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In the region, two sets of fault structures have developed, striking NNE-NE and NWW-NW, respectively. Investigation shows that they differ markedly in terms of scope, property, active times and intensity. The NWW-NW trending faults are large in size, and most are thrust and thrust strike-slip faults, formed in earlier times. The NEE-NE-strike faults are relatively small in size individually, with concentrated distribution, constituting the NNE-trending shear extensional fault zone, which is relatively younger with evident late Quaternary activities. Strong earthquakes occur mainly in the areas or zones of intensive differential movement of the Himalayas, e.g. along the deep and large fault zones around the crustal blocks. Most earthquakes of M≥7.0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ectonics, where large-scale Holocene active faults are distributed with complicated fault geometry, or the faults of multiple directions intersect. Among them, earthquakes of M≥7.5 have occurred on the NW and NE-trending faults with a greater strike-slip component in the fault tectonic zo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NE-NE NWW-NW 地震 发生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OPHIOLITIC MELANGE IN THE YALU TSANGPU GRAND CANYON AREA
2
作者 Geng Quanru,Pan Guitang,Liu Yuping,Zheng Lailing,Liu Chaoji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3-54,共2页
Since 1980’s Chinese geologists have organized several scientific expeditions with foreign colleagues to enter the Canyon to study its geology and geography.1\ Major petrologic units\;There are three major petrologic... Since 1980’s Chinese geologists have organized several scientific expeditions with foreign colleagues to enter the Canyon to study its geology and geography.1\ Major petrologic units\;There are three major petrologic units in this region: (1)Namche barwa formation(Pt nj ). It is situated in the center of great bend area ,representing the lower part of Indian plate wedged into Eurasia plate, which is composed of plagioclase gneiss, amphibole\|containing high\|pressure granulite lenses. (2)Gandise formation(Pt gd ).It is exposed in the outside of Namche barwa edge(Pt nj ), and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lower part of Eurasia plate which is composed of plagioclase\|gneiss, amphibolite, marble, quartzite, etc., and were intruded by large granite batholiths (γ 2 5 to γ 6). (3)Great bend formation(Mz). It stretches along Yarlung Zangbo river and is constrained between Pt nj and Pt gd . It is composed of metamorphic basic igneous rocks , ultramafic rocks and quartzite. The whole rock assemblage is characterized by ophiolite suite. Nice ophiolitic mélange exposures exist in Pangxin, Jiaresa and between Pailong and Zhaqu.2\ Basic rock assemblage\;The present ophiolitic components are mostly metamorphic rocks after structural movements and metamorphism for long period. (1) Meta\|intermediate rocks. Amphibolite is a dominant component of ophiolitic mélange in this region . Chemical analysis and protolith recognition shows that amphibolite originated from basalt, diabase and gabbro. (2) Ultramafic rocks. This kind of rocks distributes along the northeast edge of the wedge from Pangxin to Jiaresa. Original pyroxene\|olivinite and serpentine exposures have been found . Electronic\|probe and bulk\|rock analysis suggest that original olivinite is strongly MgO\|enriched and can be named magnesian olivinite. (3) Quartzite. It is exposed along the northeast and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wedge forming steep cliffs and high peaks . In some places it consists of pure fine\|grained quartz and may contain muscovite, biotite, plagioclase or epidote grains in different amount, which suggest that quartzite in this area was formed in small sea basin and not deep oceanic environment as traditionally considered for standard ophiolite suite. (4) Marble blocks. Pure white marble blocks have been found near the village of Bayu and Daduka which were surrounded by amphibolite , quartzite (Mz) or plagioclase\|gneiss(Pt nj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rlung Zangbo grand canyon ophiolitic MÉLANGE eastern syntaxis WEDGE UPLIFT
下载PDF
Yarlung Zhangbo Grand Canyon
3
《China's Foreign Trade》 1999年第5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canyon grand
下载PDF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 ratios of chert from the Sixtymile Formation in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USA:a warm palaeoclimate,freshwater deposit
4
作者 Ray Kenny 《Acta Geochimica》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New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 ratios of chert from middle, intraformational breccias, and upper breccia members of the Sixtymile Formation(SMF) in eastern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AZ) yield palaeoclimate estimates... New oxygen and hydrogen isotope ratios of chert from middle, intraformational breccias, and upper breccia members of the Sixtymile Formation(SMF) in eastern Grand Canyon National Park(AZ) yield palaeoclimate estimates between 27 and 33 °C. The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cherts define a domain approximately parallel to the meteoric water line when plotted on a δD–δ^(18)O diagram; these data indicate that meteoric water was involved during formation of the chert. In thin section, the absence of interlocking mega quartz(>35 lm) and silicafilled fractures and veins, along with preserved micromorphological silica fabrics, suggest that the chert has not been permeated by later hydrothermal fluids. Petrographic observations in thin section such as cyclic silica precipitation phases and glaebular micromorphologic fabrics lend support to the interpretation that meteoric waters were involved during chert precipitation. The post 742 Ma SMF has been correlated with diamictite(transition) beds of the Kingston Peak Formation(CA), which in turn have been interpreted to have been deposited during the Sturtian Ice Age(~750–700 Ma). Absence of facetted and striated clasts and other diagnostic glaciogenic features in the SMF,an unconformable contact with the stratigraphically older Chuar Group, coupled with warm palaeotemperature data inferred from stable isotope values of chert, tentatively suggest that deposition of sediment in the SMF likely did not take place during the Sturtian Ice Ag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国家公园 氢同位素 大峡谷 燧石 气候 沉积 温暖
下载PDF
Notes on Mysterious Yarlung Zangbo River Grand Canyon
5
《China's Tibet》 1998年第5期47-47,共1页
DOJECEDAINTheauthor,aTibetan,isthegeneralcouncilmemberoftheChinaTibetanStudiesCenter.Prof.YangYichou,withthe... DOJECEDAINTheauthor,aTibetan,isthegeneralcouncilmemberoftheChinaTibetanStudiesCenter.Prof.YangYichou,withtheGeographicalRe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nyon Zangbo Yarlung NOTES RIVER grand Mysterious
下载PDF
THE GRANDEST AMONG GRAND CANYONS IN THE WORLD DISCOVERED IN TIBET
6
作者 Yang Yichou(CAS Institute of Geography)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98年第2期115-120,共6页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Canyon, which encompasses Mount Namjagbarwa in Tibet, is one of the few mystical forbbiden areas remaining on earth and is home to many profound geological and biological mysteries awaiting ex... The Yarlung Zangbo River Canyon, which encompasses Mount Namjagbarwa in Tibet, is one of the few mystical forbbiden areas remaining on earth and is home to many profound geological and biological mysteries awaiting exploration. In recent years, scientists from the CAS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CAS Institute of Biology have climbed Mount Namjagbarwa four times and have ventured into the Canyon area to conduct interd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grandEST AMONG grand canyonS IN THE WORLD DISCOVERED IN TIBET
下载PDF
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7
作者 赵佳敏 关丽雪 +1 位作者 王伟 郑维列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65-79,共15页
为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N、P养分利用特征,该研究在墨脱不同森林植被区选取6个采样点,对每个采样点优势植物进行了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叶片碳含量均值为452 g kg^(-1),在不同采... 为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区域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N、P养分利用特征,该研究在墨脱不同森林植被区选取6个采样点,对每个采样点优势植物进行了植物叶片C、N、P化学计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物叶片碳含量均值为452 g kg^(-1),在不同采样点之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其余指标在部分采样点之间则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生活型看,研究区木本植物叶片碳含量要高于草本植物,氮含量差异不显著,磷含量则低于草本植物;在不同采样点之间木本植物叶片碳氮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木本植物碳氮差异也不显著,但草本植物部分采样点之间磷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植物叶片C与N、C与P相关性均不显著,但N、P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墨脱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叶片C含量略低于我国南方其它常绿阔叶林区植物叶片碳含量,氮含量略高于其他区域,但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的植物叶片P含量,因此C/N,C/P及N/P均较低,N/P的均值为11.4。本研究结果支持植物叶片氮磷在不同生境中均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结合生长速率假说,墨脱常绿阔叶林区的植物生长速率可能远高于我国其他常绿阔叶林区,因此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以及面对全球N沉降背景下的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常绿阔叶林 植物叶片 化学计量特征 生活型
下载PDF
雅鲁藏布大峡谷植被垂直分布格局研究--以多雄河及邻近区域为例
8
作者 陈林 刘猛 +5 位作者 李坤 王伟营 左有璐 栾丽 姜跃良 罗垚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通过对多雄河及邻近区域的现场调查,结合基于3S技术的遥感解译技术,以多雄河及邻近区域为例,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植被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白马西路河3条支流(多雄河、比西日河以及丹戈着河)的植被类型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 通过对多雄河及邻近区域的现场调查,结合基于3S技术的遥感解译技术,以多雄河及邻近区域为例,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植被垂直分布格局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白马西路河3条支流(多雄河、比西日河以及丹戈着河)的植被类型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雄河及邻近区域的植被从江面往上依次为热带季雨林带,亚高山常绿、半常绿阔叶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高山灌草丛带,流石滩植被带以及永久冰雪带共6个垂直分布带;比西日河与多雄河的植被类型相似性比丹戈着河与多雄河的植被类型相似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雅鲁藏布大峡谷 植被 垂直分布 多雄河
下载PDF
水汽输送对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陆—气间水热交换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张强 文军 +4 位作者 杨依婷 贾东于 刘闻慧 陈亚玲 陆宣承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3-618,共16页
藏东南地区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以下简称大峡谷地区)是印度洋暖湿气流输送至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在高原水分与能量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揭示不同水汽输送对陆-气间水热交换通量的影响,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 藏东南地区的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以下简称大峡谷地区)是印度洋暖湿气流输送至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在高原水分与能量循环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为了揭示不同水汽输送对陆-气间水热交换通量的影响,本文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数据产品,根据大气中总水汽含量和水汽水平输送通量将大峡谷地区2013年5月20日至7月9日的水汽强度划分为强/弱/极弱三种级别。并利用第五代公用陆面模式(Community Land Model version 5.0,CLM5.0)模拟了水汽输送对大峡谷-大气间水热交换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峡谷地区的南(东)边界为水汽主要的输入(输出)边界,大峡谷南侧河谷存在水汽强输送带。CLM5.0模拟的大峡谷-大气间水热交换通量与实际相比误差较大,通过优选热力学粗糙度参数化方案和土壤属性替代数据集,提高了CLM5.0模拟大峡谷-大气间水热交换通量的精度。其中Zeng and Dickinson(1998)的方案(以下简称Z98方案)效果最优,较CLM5.0默认参数化方案下模拟的小麦站和草地站近地面感热通量均方根误差分别下降18.2%和10.9%。区域模拟结果显示:大峡谷地区近地面潜热通量区域模拟总体分布为东南高而西北低,近地面感热通量则相反,随水汽水平输送强度的减弱,潜热通量大值区向西北延伸面增大,而感热通量大值区则向东南延伸面增大。冰雪覆盖的高海拔地区近地面感热通量维持低值,而潜热通量则相反。整个试验阶段,大峡谷地区降水时长达59%,不同水汽输送条件下近地面有效能量主要以潜热的方式向大气输送,其中在强水汽水平输送条件下的水汽强输送带的近地面感热输送最弱,Z98方案下的感热通量日均值仅为-1.80 W·m^(-2),潜热通量则大于70.0 W·m^(-2)。对于大峡谷地区,当水汽维持高值范围时,近地面净辐射降低,但近地面净辐射主要被潜热消化,水汽保温大气的效应使得地-气温差降低,近地面感热输送抑制显著。本研究结果对认识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陆面过程及其对水汽水平输送的响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水热交换 水汽输送 CLM5.0 热力学粗糙度
下载PDF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蛇绿混杂岩带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1 位作者 刘宇平 郑来林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8-43,共16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主要有南迦巴瓦群 (Pt1 nj)、大拐弯群 (Mz)和冈底斯群 (Pt1 gd)三个岩石地层单元。其中大拐弯群主要分布在楔入体的东缘 ,主要由变玄武岩 /辉绿岩、辉石岩、镁质橄榄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等组成 ,岩石类型和化学成分...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主要有南迦巴瓦群 (Pt1 nj)、大拐弯群 (Mz)和冈底斯群 (Pt1 gd)三个岩石地层单元。其中大拐弯群主要分布在楔入体的东缘 ,主要由变玄武岩 /辉绿岩、辉石岩、镁质橄榄岩、石英岩和大理岩等组成 ,岩石类型和化学成分特征与蛇绿岩套类似。但其岩石化学性质与典型的大洋中脊蛇绿岩差别较大 ,形成环境为具有陆壳性质的中等—慢速扩张的小型洋盆 ,属陆间海 /弧后盆地。自 4 5Ma以来 ,该地区经历了强烈的褶皱、隆升和剥蚀作用 ,使下部地壳暴露地表并形成无与伦比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钽藏布大峡谷 蛇绿混杂岩带 杂岩 蛇绿岩
下载PDF
论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 被引量:20
11
作者 耿全如 潘桂棠 +4 位作者 郑来林 刘宇平 孙志明 欧春生 王小伟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6-22,共7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部的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可分为若干亚带 ,但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次 ,分别与两次大规模造山活动有关。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在本区形成大量中新世花岗岩体 ,分布在离雅鲁藏布结合带较近部位 ;本区北部大量的早侏罗世至... 雅鲁藏布大峡谷北部的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可分为若干亚带 ,但岩浆活动大致可分为两大期次 ,分别与两次大规模造山活动有关。喜马拉雅造山作用在本区形成大量中新世花岗岩体 ,分布在离雅鲁藏布结合带较近部位 ;本区北部大量的早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花岗岩 ,据其空间展布、岩浆活动时间、成因类型和岩石组合特征分析 ,应与怒江特提斯洋的闭合造山有关 ,同时说明本次造山作用可能是中生代的一次长期的构造 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冈底斯岛弧花岗岩带 造山作用 成因 岩浆活动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 被引量:27
12
作者 陈建军 季建清 +1 位作者 龚俊峰 庆建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1-499,共9页
通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地貌形成响应时间域的定量估算,大峡谷与上游河道特征的对比,以及大峡谷入口处河湖阶地的沉积分析和定年研究,结合构造研究的新进展和数值地貌分析成果,系统论证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现今的... 通过对雅鲁藏布大峡谷流域地貌形成响应时间域的定量估算,大峡谷与上游河道特征的对比,以及大峡谷入口处河湖阶地的沉积分析和定年研究,结合构造研究的新进展和数值地貌分析成果,系统论证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现今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与大峡谷上游的河道在大峡谷形成之前分属不同的河流体系,大约在距今30kaBP前后,原属于帕隆藏布江水系支流的扎曲—直白河段因溯源侵蚀,袭夺了位于现今直白河段上游的古雅鲁藏布江水系,使得此前向南经南伊沟(纳伊普曲)流出高原的古雅鲁藏布江与帕隆藏布江合二为一,雅鲁藏布大峡谷得以贯通和强烈的侵蚀下切,形成现今著名的大峡谷和大拐弯式样的流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河流袭夺 释光定年
下载PDF
关于丹霞地貌概念和分类的探讨 被引量:32
13
作者 赵汀 赵逊 +1 位作者 彭华 侯荣丰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5-382,共8页
现代丹霞地貌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地质学家冯景兰先生和陈国达教授是最早命名并进行丹霞地貌研究的科学家,也是从那时候丹霞地貌这一地貌术语正式由我国地学家首先命名和定义,但是对丹霞地貌概念的理解达数十种之多,各有侧重。... 现代丹霞地貌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地质学家冯景兰先生和陈国达教授是最早命名并进行丹霞地貌研究的科学家,也是从那时候丹霞地貌这一地貌术语正式由我国地学家首先命名和定义,但是对丹霞地貌概念的理解达数十种之多,各有侧重。本文基于大地构造运动和新构造运动的认识提出了典型和扩展丹霞地貌的概念和分类,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丹霞地貌的准确定义和适用范围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公园 丹霞地貌 燕山运动 红层 丹霞山 大峡谷 自然遗产
下载PDF
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楔入及其地质效应 被引量:14
14
作者 刘宇平 潘桂棠 +2 位作者 耿全如 郑来林 刘朝基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2-59,共8页
南迦巴瓦构造结由其核部的喜马拉雅构造单元和周边的冈底斯构造单元、雅鲁藏布构造单元组成。喜马拉雅构造单元为构造楔入体 ,两侧发育有右旋和左旋走滑断层系 ,构成南迦巴瓦楔入构造。由于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楔入作用 ,使雅鲁藏布缝合线... 南迦巴瓦构造结由其核部的喜马拉雅构造单元和周边的冈底斯构造单元、雅鲁藏布构造单元组成。喜马拉雅构造单元为构造楔入体 ,两侧发育有右旋和左旋走滑断层系 ,构成南迦巴瓦楔入构造。由于南迦巴瓦构造结的楔入作用 ,使雅鲁藏布缝合线横推错位 ,形成滇藏涡旋构造 ,并为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南迦巴瓦楔入构造的形成与印度板块连续的向北汇聚推挤作用发生反时针旋转有关 ,并可分为点碰撞 (45Ma前 )、碰撞楔入 (45~ 7Ma)和旋转抬升 (7Ma以来)三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迦巴瓦构造结 楔入 滇藏涡旋构造 地质效应
下载PDF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构造和地震活动特征 被引量:15
15
作者 邵翠茹 尤惠川 +10 位作者 曹忠权 王椿镛 唐方头 张德成 楼海 胥广银 常利军 杨歧焱 美朵 谢平 俞岗 《震灾防御技术》 2008年第4期398-412,共15页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前锋地带,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都十分强烈,两者关系密切。区内发育有北北东-北东向和北西西-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调查研究表明,它们的规模、性质、活动时代、活动强度等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北西... 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区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前锋地带,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都十分强烈,两者关系密切。区内发育有北北东-北东向和北西西-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调查研究表明,它们的规模、性质、活动时代、活动强度等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北西西-北西向断裂规模较大,多为逆冲、逆走滑断层,形成较早;北北东-北东向断裂单条规模相对不大,常集中分布,构成北北东向的剪切拉张断裂构造带,形成较晚,第四纪晚期活动明显。强震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山差异运动强烈地带或地段,如块体周边的深大断裂带及其附近。7级以上地震主要与断裂构造带中规模较大、全新世强烈活动段、断裂几何构造复杂部位或多组方向断裂交汇密切相关。其中,7.5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断裂构造带中走滑分量较大的北西向和北东向断裂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构造 地震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被引量:12
16
作者 邓立斌 陈端吕 邓丽群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6,共6页
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7项Ⅰ级评价指标,部分Ⅰ级评价指标又分别构... 以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7项Ⅰ级评价指标,部分Ⅰ级评价指标又分别构成Ⅱ级和Ⅲ级评价指标层,建立保护区生态评价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生态评价因子进行等级化处理,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结果表明:准则层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制约性最强,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次之,生态旅游价值最弱。从指标层各指标对目标层的贡献来看,多样性最大,稀有性、自然性、代表性次之,适宜性、人类威胁再次之,脆弱性最小。最后,得出雅鲁藏布大峡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CEI)为0.9451,说明该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质量很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生态评价 自然保护区 雅鲁藏布大峡谷
下载PDF
四川邻水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体系及地学意义 被引量:12
17
作者 罗培 秦子晗 孙传敏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8-748,共11页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是以峡谷、构造和岩溶地貌为代表的风景地貌类地质公园。本文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基础,以川东褶皱带构造单元、川东平行岭谷地貌单元和上扬子地层分区的部分地层区域为研究视角,构建华蓥山大...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是以峡谷、构造和岩溶地貌为代表的风景地貌类地质公园。本文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基础,以川东褶皱带构造单元、川东平行岭谷地貌单元和上扬子地层分区的部分地层区域为研究视角,构建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体系——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古生物活动遗迹、地貌景观、水体景观以及环境地质遗迹5个大类、15个类共100多处地质遗迹景点;通过对各类地质遗迹的特征进行分析,对前人研究进行总结,探讨了地质公园地质遗迹重要的地学意义。研究表明,华蓥山大峡谷地质遗迹在地质构造、地层、岩溶学、水文地质学以及地貌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及资源体系 地学意义
下载PDF
基于GIS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景观格局与生态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江荣 卢杰 +3 位作者 郑维列 陈甲瑞 杨文凤 牛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5-203,222,共10页
针对近期高寒山区生态景观急剧变化、严重影响生态敏感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评价和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现象,选取大峡谷为研究区,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确定景观类型,以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聚合度指数等作为... 针对近期高寒山区生态景观急剧变化、严重影响生态敏感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评价和分析这种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现象,选取大峡谷为研究区,利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确定景观类型,以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聚合度指数等作为指标,对研究区的生态敏感性进行评价和分析。采用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最终得到10类景观类型的斑块共1761个,其中林地景观和草地景观的面积占比最大,分别为48.84%和22.68%,冰雪/冰川景观的占比为17.39%。从景观指数来看,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374,优势度指数为0.982,均匀度指数为0.597,聚合度指数为97.374。可以看出,大峡谷研究区拥有较高的多样性,单一景观优势度相对较低,不同景观空间分配情况更好,总体上该区域景观以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和冰川为主,人类活动干扰较小,并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带农田和草地的转换中。综合6类影响因子对大峡谷研究区生态敏感性进行加权分析,生态敏感性主要集中在中度和高度敏感区域,占比合计95.71%。中度敏感区域集中分布于河谷周边低海拔、低坡度区域,以水域、草地、灌木林为主;高度敏感区域集中分布于山地高海拔区域,以林地景观、冰雪/冰川景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大峡谷 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指数 面向对象分类 生态敏感性
下载PDF
社区参与地质公园建设的意愿调查与驱动力分析——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培 雷金蓉 孙传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30-1337,共8页
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应用问卷调查和登门访谈的方法,对地质公园范围内原住居民在资源保护(含环境保护)、规划决策、商业经营、利益分配、社会参与保障等5个方面的参与意愿展开调查和分析。调查表明,在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社区参与... 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应用问卷调查和登门访谈的方法,对地质公园范围内原住居民在资源保护(含环境保护)、规划决策、商业经营、利益分配、社会参与保障等5个方面的参与意愿展开调查和分析。调查表明,在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社区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参与度低,参与机会有限,但他们有强烈的参与决策、规划、商业经营的愿望,并希望在参与中分享资源开发的利益,参与过程得到政府、企业的保障。根据分析的结果,从政府政策驱动、居民意愿被尊重、利益驱动等3个方面,对社区参与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探讨,为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资源 社区参与意愿调查 华蓥山大峡谷 地质公园
下载PDF
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土地景观格局及生态风险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赵芳芳 孙桂丽 +3 位作者 吉小敏 各文婷 李雪 卢航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5-743,共9页
【目的】研究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风险进行分析评价,为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以研究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计算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风险指数,... 【目的】研究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和生态风险进行分析评价,为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建设提供依据。【方法】以研究区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计算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和生态风险指数,进行景观生态风险评价。【结果】1990-2018年,区域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要生态景观类型,占总面积85.5%,草地和未利用地生态景观面积大幅增加(7894.7 hm^(2)和4684.12 hm^(2)),其中耕地、林地、水域面积减少(1556、5898.54和6240.73 hm^(2));区域内景观格局指数中斑块数量、斑块密度、最大斑块指数、蔓延度及聚集度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研究期内低、中低风险区面积增加(59.60和35.72 hm^(2)),中、高和较高风险区面积减少(6.57、32.14和56.62 hm^(2))。【结论】整体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减小,生态环境呈现好的趋势发展;较高和高风险区向东南方向转移,低和较低风险区向南部和东北部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生态风险 天山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