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讨八髎穴烧山火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肾虚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陈丽 范正鹏 +1 位作者 夏敏 万丹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5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八髎穴烧山火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肾虚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补中益... 目的:探讨八髎穴烧山火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肾虚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2023年12月重庆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治疗组加用八髎穴烧山火针刺法,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尿失禁评分、临床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安全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漏尿次数、总排尿次数均少于对照组,总排尿量大于对照组,综合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少于对照组,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尿道后角均小于对照组,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及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Brief Scale,QOL-BREF)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脾肾虚型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采用八髎穴烧山火针刺联合补中益气汤治疗疗效显著,有助于增强患者盆底肌力,减轻尿失禁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预后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穴 烧山火针刺法 补中益气汤 压力性尿失禁 脾肾虚型
下载PDF
张虹教授运用针刺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李航宇 张绪赟 +3 位作者 曾伟 牟小文 王思颖 张虹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7期44-47,共4页
针刺运动疗法在临床上运用广泛,不仅可以治疗运动系统疾病,而且可以治疗脏腑疾患、神经系统疾患及其他杂症。针对肩周炎的治疗,张虹教授经过40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在常规刺法的基础上,总结凝练出运动针法联合“烧山火”针刺法治疗肩周炎... 针刺运动疗法在临床上运用广泛,不仅可以治疗运动系统疾病,而且可以治疗脏腑疾患、神经系统疾患及其他杂症。针对肩周炎的治疗,张虹教授经过40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在常规刺法的基础上,总结凝练出运动针法联合“烧山火”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方法,此法可温经散寒、疏调经筋,具有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易于推广等优点。笔者现介绍针刺运动疗法在肩周炎治疗中的发展应用,并将张虹教授运用运动针法治疗肩周炎的经验介绍如下,供各位医者互相交流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针刺运动疗法 烧山火 肩周炎
下载PDF
烧山火针法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寒湿证临床研究
3
作者 朱苏生 虞美华 《新中医》 CAS 2023年第6期140-144,共5页
目的:观察烧山火针法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慢性腹泻寒湿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烧山火针法治疗,2... 目的:观察烧山火针法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寒湿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例慢性腹泻寒湿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以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烧山火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营养学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总蛋白(TP)]水平,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5.51%(P<0.05)。治疗后,2组大便次数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Bristol粪便性状评估表(BSF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BS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Hb、Alb、TP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血清Hb、Alb、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与对照组4.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山火针法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胶囊治疗慢性腹泻寒湿证效果确切,可促进症状缓解,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腹泻 寒湿证 烧山火针法 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大便次数 大便性状 营养学指标
下载PDF
“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下肢痉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旗 田福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6-827,831,共3页
目的探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即泻阴补阳跷脉法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即泻阴补阳跷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8 d。应用Ashworth量表分别于首次治疗前0.5 h、治疗后0.5 h、1 h、2 h、4 h、8 h和28 d测定患者的下肢肌痉挛并观察疗效。结果两组首次治疗后0.5 h Ashworth评分〔(1.84±1.04)分vs.(2.08±0.9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8 d后患者下肢改良Ash-worth评分〔(1.43±0.96)分vs.(1.85±0.9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痉挛改善程度比较:试验组显效15例,有效18例,好转9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好转19例,两组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 "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跷脉法在近、远期内能有效地减少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患侧肌痉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 烧山火 透天凉 跷脉法
下载PDF
烧山火手法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刘轶智 孙晓伟 邹伟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第6期44-46,共3页
目的:观察以传统手法烧山火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传统烧山火针刺手法针刺夹脊穴和单独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4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镇痛效果并对比... 目的:观察以传统手法烧山火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传统烧山火针刺手法针刺夹脊穴和单独针刺腰夹脊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40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镇痛效果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疗效较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山火 腰椎间盘突出症 针刺治疗 手法
下载PDF
浅谈张缙教授烧山火手法操作术式及其精髓 被引量:8
6
作者 邹伟 王珑 +1 位作者 于学平 孙晓伟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9期70-72,共3页
烧山火手法是我国针灸学刺法灸法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复式补泻手法,对顽麻冷痹等虚寒之证疗效显著。本研究主要对我国著名针灸学家张瑨教授,复式补泻手法之烧山火手法作以简要介绍,并结合原文对烧山火手法操作技术的关键环节进行探讨。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张瑨 烧山火 复式补泻 针刺手法
下载PDF
“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蹻脉法对中风恢复期下肢痉挛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旗 樊蕴辉 +1 位作者 田福玲 伊红丽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140-2144,共5页
目的:观察"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蹻脉法对中风恢复期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实验组采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蹻脉法即泻阴补阳蹻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 目的:观察"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蹻脉法对中风恢复期下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实验组采用"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蹻脉法即泻阴补阳蹻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体针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8天,应用Ashworth量表,对首次治疗前0.5 h,治疗后0.5、1、2、4、8 h和28天分别测定患者的下肢肌痉挛,并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实验组82.4%,对照组75.6%;首次治疗后0.5 h痉挛改善最明显(P<0.01或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治疗后1 h痉挛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28天痉挛改善均明显(P<0.01或P<0.05),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烧山火、透天凉"补泻蹻脉法在近、远期内有效的降低中风恢复期患者患侧下肢肌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痉挛 烧山火、透天凉 蹻脉
下载PDF
烧山火与常规针刺治疗肾阳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丛宇 张忠平 张静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0年第3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肾阳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阳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烧山火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各30例。结果烧山火治疗组对肾阳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对照...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肾阳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肾阳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烧山火治疗组和常规针刺对照组各30例。结果烧山火治疗组对肾阳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针刺对照组(P<0.05)。结论烧山火治疗肾阳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山火 肾阳虚型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下载PDF
传统针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热证模型家兔血清GC、ACTH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洁 周海燕 冯跃 《四川中医》 2009年第11期32-34,共3页
目的:在针灸理论指导下,比较研究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热证模型家兔血清糖皮质激素(G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2只,随机分... 目的:在针灸理论指导下,比较研究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热证模型家兔血清糖皮质激素(G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的影响,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阳虚模型组(B组)、阳虚烧山火组(C组)、阳虚透天凉组(D组)、热证模型组(E组)、热证烧山火组(F组)、热证透天凉组(G组)。分别采用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交叉治疗,用ELISA法检测血清GC、ACTH含量。结果:两种手法均可升高阳虚模型家兔血清GC含量(P<0.01,P<0.05)和ACTH含量(P<0.01,P<0.05),且"烧山火"有优于"透天凉"的趋势(P>0.05);均可降低实热模型家兔血清GC含量(P<0.05,P<0.01)并升高ACTH含量(P<0.05),且"透天凉"有优于"烧山火"的趋势(P>0.05)。结论: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证、实热证模型家兔确有治疗效果,其效应上存在一定差异,治疗阳虚证"烧山火"优于"透天凉",治疗实热证"透天凉"优于"烧山火",故临床应用时仍建议辨证论治的选用补泻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山火 透天凉 阳虚证 热证 糖皮质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下载PDF
传统针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 热证模型家兔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影响
10
作者 周海燕 杨洁 +2 位作者 周奇志 刘元华 杨露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10期2235-2237,共3页
目的:在针灸理论指导下,比较研究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热证模型家兔血清溶菌酶(LSZ)含量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阳虚模型组(B组)、阳虚烧山火组(C组)、阳虚透... 目的:在针灸理论指导下,比较研究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热证模型家兔血清溶菌酶(LSZ)含量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阳虚模型组(B组)、阳虚烧山火组(C组)、阳虚透天凉组(D组)、热证模型组(E组)、热证烧山火组(F组)、热证透天凉组(G组)。阳虚组以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造模,热证组以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造模。分别采用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交叉治疗,用比浊法检测血清LSZ含量。结果:两种手法均可增加阳虚模型(P<0.01,P<0.05)和实热模型家兔血清(P<0.01)LSZ含量。对阳虚模型,"烧山火"有优于"透天凉"的趋势(P>0.05),对实热模型,"透天凉"有优于"烧山火"的趋势(P>0.05)。结论: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证、实热证模型家兔血清LSZ确有影响,均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感染力,其效应上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山火 透天凉 阳虚证 热证 溶菌酶
下载PDF
烧山火透天凉机理探讨 被引量:10
11
作者 马永强 徐彦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7期62-63,共2页
目的:整理传统针刺补泻手法的典型代表烧山火和透天凉的治病机理。方法:查阅历代前贤的针灸著作,摘录出与烧山火、透天凉机理相关的文献,整合和合理推论出烧山火和透天凉治病取效的理论依据。结果:烧山火机理概括为"引阳入阴"... 目的:整理传统针刺补泻手法的典型代表烧山火和透天凉的治病机理。方法:查阅历代前贤的针灸著作,摘录出与烧山火、透天凉机理相关的文献,整合和合理推论出烧山火和透天凉治病取效的理论依据。结果:烧山火机理概括为"引阳入阴";透天凉机理概括为"引阳(阳邪)出阴",经络中运行的经气,即营、卫、宗、元四气是烧山火、透天凉发挥治疗作用和取效的关键。结论:完整的理论指导是针刺补泻的使用依据,且能增加针刺手法的适应病症和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山火 透天凉 机理探讨
下载PDF
不同手法针刺通里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丽荣 吕艳丽 +1 位作者 刘兢 姚爱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6期1162-1167,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针刺通里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阳中隐阴组、阴中隐阳组和烧山火组,每组各35例,3组患者均接受语言康复训练,阳中隐阴组给予阳中隐... 【目的】观察不同手法针刺通里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阳中隐阴组、阴中隐阳组和烧山火组,每组各35例,3组患者均接受语言康复训练,阳中隐阴组给予阳中隐阴针刺手法治疗、阴中隐阳组给予阴中隐阳针刺手法治疗,烧山火组给予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3组患者均每周治疗6次,连续治疗6周。治疗6周后,评价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评价神经功能,并采用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检查法(CFCP)评价3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1)阳中隐阴组总有效率为94.29%(33/35),阴中隐阳组为71.43%(25/35),烧山火组为74.29%(26/35)。阳中隐阴组疗效明显优于阴中隐阳组与烧山火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患者的NIHSS、mRS、CFCP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阳中隐阴组在改善NIHSS、mRS、CFCP评分方面明显优于阴中隐阳组与烧山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通里穴呈现虚损状态,阳中隐阴针刺手法刺激通里穴更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语言沟通能力,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里穴 阳中隐阴 阴中隐阳 烧山火法 针刺手法 缺血性脑卒中 运动性失语症
下载PDF
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聪敏 陈奕兆 +1 位作者 唐润东 柴铁劬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512-518,共7页
【目的】观察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胃虚弱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式提插补法针刺治疗。2... 【目的】观察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胃虚弱证IBS-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单式提插补法针刺治疗。2组患者均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周日休息1 d,总疗程4周,共治疗12次。治疗4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IBS严重程度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各个中医证候评分及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大便稀溏、畏寒怕冷、精神疲乏证候评分及证候总积分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后,2组患者IBS严重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IBS严重程度评分的降低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37/40),对照组为75.0%(30/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研究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以及患者脱落等情况。【结论】烧山火复式手法针刺治疗脾胃虚弱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山火复式手法 针刺 脾胃虚弱证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烧山火中“三才引卫”思想探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开发 史光伟 +2 位作者 姚小强 王正婷 梁永林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第6期1078-1081,共4页
烧山火作为复式补泻手法之一,临床广泛应用。通过文献追本溯源对三才本源、次序进行浅议,以“三才引卫”对烧山火热感机理进行探析,指出“三才引卫”是烧山火针刺的得气、守气、热感循经感传现象的关键所在,突出调卫气与导卫气的重要性... 烧山火作为复式补泻手法之一,临床广泛应用。通过文献追本溯源对三才本源、次序进行浅议,以“三才引卫”对烧山火热感机理进行探析,指出“三才引卫”是烧山火针刺的得气、守气、热感循经感传现象的关键所在,突出调卫气与导卫气的重要性,为针灸同仁用之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才思想 烧山火 得气 针刺手法
下载PDF
“烧山火”与“透天凉”针法对热证模型家兔肛温及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海燕 杨洁 +1 位作者 冯跃 杨慎峭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77-280,共4页
目的:比较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热证模型家兔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烧山火组、透天凉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ET)制造热证模型。治疗组动物选取"曲池&qu... 目的:比较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热证模型家兔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烧山火组、透天凉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ET)制造热证模型。治疗组动物选取"曲池"穴,分别施以"烧山火"补法和"透天凉"泻法各1次。用体温计检测各组家兔基础肛温及治疗前后肛温,用鲎试剂检查法检测血清ET含量。结果:造模后家兔肛温和血清ET含量增高(均P<0.01)。治疗两组与模型组相比肛温显著降低(P<0.05,P<0.01),E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透天凉组ET含量较烧山火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烧山火""透天凉"确能降低实热模型家兔血清ET含量,且"透天凉"退热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山火 透天凉 热证 肛温 血清内毒素
原文传递
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阳普 宋爱群 +1 位作者 李帆 郑磊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摇拨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 目的观察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对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肩关节摇拨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更能有效的改善肩关节疼痛及患者的功能评分(P<0.01)。结论烧山火针法配合肩关节摇拨法治疗肩周炎对肩周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关节周围炎 烧山火 摇拨法
原文传递
Effect of heat-producing needling technique on the local skin temperature:A clinical study 被引量:3
17
作者 Zehuan LIAO Yan ZHAO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CSCD 2020年第3期202-206,共5页
Objective:This clin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heat-producing acupuncture(HPA)treatment on the local skin temperature of Zusanli(足三里ST36)acupoint in healthy participants.Methods:30 healthy ... Objective:This clinical study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heat-producing acupuncture(HPA)treatment on the local skin temperature of Zusanli(足三里ST36)acupoint in healthy participants.Methods:30 healthy participants received four successive sessions of heat-producing acupuncture(HPA),non-acupoint HPA(NAHPA),normal stable acupuncture(Norm)and non-invasive sham acupuncture(Sham)on the ST36 acupoint in random order.Within each treatment session,the local skin temperature of ST36 acupoint and basal body temperature of each participant were measured at 1 min before needle insertion(T1 B),just after needle insertion and manipulation(T0),5 min after needle insertion(T5)and 5 min after needle removal(T5 A).Visual Analogue Scale(VAS)scores of the participants’perceived needling and heat sensation felt during the acupuncture treatment period(T0-T5)were also recorded on a scale of 1 to 10.Results:Intra-session group statistical analyses of the different time points in the HPA treatment session group demonstrates that ST36 local skin temperature remained relatively stable between T1 B and T0,increas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0 and T5 an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between T5 and T5 A.For intersession group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all treatment session groups,the increase in local skin temperature of ST36 acupoint between T0 and T5 in the HPA treatment sess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NAHPA treatment session group(P<0.01),Norm treatment session group(P<0.01)and Sham treatment session group(P<0.01).The decrease in local skin temperature of ST36 acupoint between T5 and T5 A in the HPA treatment session group was also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those of NAHPA treatment session group(P<0.05),Norm treatment session group(P<0.01)and Sham treatment session group(P<0.001).Conclusion:Our study provides evidence that HPA treatment performed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other three treatments in elevating the local skin temperature of ST36 acupoint temporarily.Our results also align with those of many previous clinical studies on HPA and related acupuncture mani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puncture shaoshanhuo Heat-producing needling Setting fire on the mounta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ocal skin temperature Nitric oxid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