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杨瑞龙基于“标本中气”理论辨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经验
1
作者 马耀霞 杨瑞龙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8期21-25,共5页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或伴有视物旋转,或伴有耳聋、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容易复发,预后不良,...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以眩晕为主要症状,或伴有视物旋转,或伴有耳聋、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方式多种多样,但容易复发,预后不良,除常规的西医基础治疗之外,亦可通过中医中药及物理疗法等综合治疗,因PCIV的解剖位置、结构较复杂,周围神经、血管分布密集,其病因病机更是复杂多样,虚实夹杂,给临床诊断、鉴别、治疗带来困难。研究以古籍《黄帝内经》为依据,在经典理论的指导下,探讨“标本中气”理论与眩晕的联系,通过现代技术等手段进行相关的检验检查后明确诊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减少复发率。标本中气理论以“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为理论指导,深刻描述三阴三阳之少阳、厥阴二经和六气之风、寒、暑、湿、燥、热(火)之风、火二者,共同导致PCIV的发生、发展。研究还探讨PCIV中医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谴方用药、随症加减等。杨瑞龙主任医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及教学多年,对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预后PCIV有着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为临床从不同角度认识眩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标本中气 少阳 厥阴
下载PDF
“标本、根结”理论指导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张瑞秋 陈英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306-310,共5页
【目的】观察"标本、根结"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标本、根结"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2... 【目的】观察"标本、根结"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标本、根结"理论指导下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明尼苏达满意度调查量表(MSQ)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研究过程中,治疗组失访2例,对照组失访3例。最终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MSQ各维度评分及总体评价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MSQ各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0%(39/43),对照组为73.81%(31/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根结"理论指导针刺治疗偏头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根结 针刺 偏头痛 少阳经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黄帝内经》标本中气理论通析 被引量:8
3
作者 田合禄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238-6245,共8页
文章探析标本中气的脏腑基础,阐明标本中气的生理病理实质,对“从本”的少阳太阴、“从中气”的阳明厥阴、“从本从标”的太阳少阴进行生理病理系统诠释。标本中气理论从脏腑基础说,根源于脾胃土类,而非纯粹思辩的结果。其中,从本的少... 文章探析标本中气的脏腑基础,阐明标本中气的生理病理实质,对“从本”的少阳太阴、“从中气”的阳明厥阴、“从本从标”的太阳少阴进行生理病理系统诠释。标本中气理论从脏腑基础说,根源于脾胃土类,而非纯粹思辩的结果。其中,从本的少阳太阴最为重要,少阳太阴火湿保证了人体的基本温度和湿度,太阴脾湿在少阳三焦相火的主导下主肠胃饮食,生化营卫血气神,是人体生命的根本;其生理功能是主气和饮食的开阖出入以及神的升降出入;在病理上主要为内伤火湿病,以李东垣《脾胃论》“阳虚三联证”为特征。厥阴从中气少阳,风火相值,生发阳气主升,并把少阳太阴土类化生的营卫气血等营养物质从门静脉上奉肝心肺,然后输布全身。阳明从中气太阴,燥湿相济,生发阴气主降;其生理功能是通过天地合气化生胃气、神气和真气;若燥湿互济功能失调,可形成“胃家实”“脾约”以及内伤燥病等。从中的厥阴阳明主左右阴阳升降,体现了“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的自然规律,在病理上则为阴阳反作和阴阳更胜。太阳少阴从本从标,寒热互调,主阴阳盛极转化,不转化则亢害;在生理上阴阳转化,即左阳从春厥阴肝木上升,至夏天太阳心火盛极而转化,右阴从秋阳明肺金下降,至冬天少阴肾水盛极而转化;在病理上可形成二至病,太阳少阴从本从标有寒热之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标本中气理论 少阳太阴从本 厥阴阳明从中气 太阳少阴从本从标 中医基础理论 脏腑 阴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