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型折叠颏下皮瓣修复口腔缺损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卢若煌 邓浩斌 +2 位作者 郭新程 戴捷 甘平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278,共6页
目的:口腔中小型缺损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游离皮瓣和远位带蒂组织瓣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传统颏下皮瓣存在供区损伤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V型折叠颏下皮瓣修复口腔中小型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 目的:口腔中小型缺损修复一直是一个难题,游离皮瓣和远位带蒂组织瓣难以满足临床需求,传统颏下皮瓣存在供区损伤风险。本研究旨在探讨V型折叠颏下皮瓣修复口腔中小型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2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口腔科收治的28例口腔黏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颏下皮瓣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V型折叠组(17例)和传统组(11例),V型折叠组采用V型折叠颏下皮瓣进行术后软组织修复,传统组采用传统颏下皮瓣进行修复,患者术后随访6~48个月。比较2组皮瓣存活情况、皮瓣修复时间以及皮瓣修复效果。结果:2组皮瓣存活率、皮瓣大小、制瓣时间、修复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个月,V型折叠组无抬头困难和下唇外翻,无皮肤“猫耳”畸形,疤痕隐藏于下颌骨下缘处,创面美观度、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均P<0.05)。结论:V型折叠颏下皮瓣具有设计灵活、制备简单、血供可靠、保护供区等优点,可以有效维持颏部美观和避免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折叠颏下皮瓣 黏膜缺损 创面修复
下载PDF
不同V型辅助配体构筑的两个镉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荧光性质
2
作者 孙述文 王高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3-620,共8页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基于V型辅助配体(bipmo、bppmo)的镉配位聚合物{[Cd(bipmo)(NDC)]·1.75H_(2)O}_n (1)和{[Cd(bppmo)(NDC)(H_(2)O)]·H_(2)O}_(n) (2),其中H_(2)NDC=2,6-萘二羧酸,bipmo=双(4-(1H-咪唑-1-基)苯基)甲酮,... 在溶剂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基于V型辅助配体(bipmo、bppmo)的镉配位聚合物{[Cd(bipmo)(NDC)]·1.75H_(2)O}_n (1)和{[Cd(bppmo)(NDC)(H_(2)O)]·H_(2)O}_(n) (2),其中H_(2)NDC=2,6-萘二羧酸,bipmo=双(4-(1H-咪唑-1-基)苯基)甲酮,bppmo=双(4-(吡啶-4-基)苯基)甲酮。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键价和分析、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配合物1具有二重互穿的{6~3}拓扑结构。配合物2同样是3-连接的{6~3}拓扑,却存在三重穿插结构。分析表明,V型配体对最终结构的形成有很大影响。此外,对配合物1和2的发光性质也进行了详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键价和 配位聚合物 V型配体 拓扑结构 荧光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型号针刀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扳机指的疗效对比
3
作者 李春叶 张倩 +2 位作者 王华 谢荣 张校瑜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48-253,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型号针刀松解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扳机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诊断为扳机指患者111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简单随机化分为超声引导...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不同型号针刀松解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扳机指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诊断为扳机指患者111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简单随机化分为超声引导+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组(Ⅰ组)36例、超声引导+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平口型针刀组(Ⅱ组)37例、超声引导+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V型针刀组(Ⅲ组)38例,随访为期6个月。记录3组治疗前(T1)、治疗后次日(T2)、治疗后3周(T3)、治疗后6个月(T4)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改良Quinnell分级,记录治疗6个月时整体改善状况(PGII)和复发率,以及手术操作时间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①VAS评分比较:在T2时间点,Ⅱ组和Ⅲ组评分明显高于Ⅰ组(P<0.001),Ⅱ组评分明显高于Ⅲ组(P<0.05);在T3和T4时间点,Ⅱ组和Ⅲ组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和P<0.001),Ⅱ组和Ⅲ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改良Quinnell分级比较:在T2、T3、T4时间点,Ⅱ组和Ⅲ组分级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和P<0.001)、Ⅱ组和Ⅲ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治疗6个月PGII总体改善评分比较:Ⅱ组和Ⅲ组评分均明显高于Ⅰ组(P<0.001),Ⅱ组和Ⅲ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复发率比较:Ⅱ组和Ⅲ组均明显低于Ⅰ组(P<0.05),Ⅱ组和Ⅲ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操作时间比较:Ⅱ组和Ⅲ组均明显长于Ⅰ组(P<0.001),Ⅱ组时间明显长于Ⅲ组(P<0.05)。⑥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治疗扳机指效果优于单纯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V型针刀松解优于平口型针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扳机指 超声引导 平口型针刀 V型针刀 针刀松解术
下载PDF
基于V形记忆曲线的汽车轮毂造型衍生设计方法
4
作者 孙利 陈永亮 +3 位作者 艾雯 孙倩哲 于鸿飞 吴俭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69,共7页
为提高汽车轮毂造型设计的效率,增强品牌造型识别度,提出一种高效的轮毂造型衍生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轮毂V形记忆曲线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总结出两类V形记忆曲线,并根据控制点数量分别进行了定量化表达;以轮毂造型的5个设计要素为基础... 为提高汽车轮毂造型设计的效率,增强品牌造型识别度,提出一种高效的轮毂造型衍生创新设计方法。通过分析轮毂V形记忆曲线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总结出两类V形记忆曲线,并根据控制点数量分别进行了定量化表达;以轮毂造型的5个设计要素为基础,提取轮毂骨骼的特征并建立运算法则,构建基于V形记忆曲线的轮毂造型衍生设计方法;通过参数化实现造型构建方案衍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V形记忆曲线的轮毂造型衍生设计方法提高了轮毂设计效率,实现了轮毂造型创新及提升品牌特征延续的设计目标,为同类型产品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轮毂造型 造型衍生设计 V形记忆曲线 轮毂骨骼 参数化构建
下载PDF
退火工艺对Ti-Ni-V形状记忆合金相变和形变行为的影响
5
作者 张伟 贺志荣 安明宇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0-68,共9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拉伸试验研究了400℃×10~120 min和500℃×10~120 min退火态Ti-50.8Ni-0.5V合金的相变行为、拉伸性能和形状记忆行为。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和时间变化,合金的相变类型、R相变温度T_(R)和热滞ΔT_(R)、马...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拉伸试验研究了400℃×10~120 min和500℃×10~120 min退火态Ti-50.8Ni-0.5V合金的相变行为、拉伸性能和形状记忆行为。结果表明:随退火温度和时间变化,合金的相变类型、R相变温度T_(R)和热滞ΔT_(R)、马氏体相变温度T_(M)和热滞ΔT_(M)、抗拉强度R_(m)、伸长率A、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临界应力σ_(M)、加载-卸载残余应变ε_(R)和能耗W_(D)的变化规律如下:400和500℃退火态Ti-50.8Ni-0.5V合金皆发生B2→R→B19’/B19’→R→B2(B2-母相,CsCl型结构;R-R相,菱方结构;B19’-马氏体相,单斜结构)型相变;T_(R)^(400℃)>T_(R)^(500℃),T_(M)^(500℃)>T_(M)^(400℃),ΔT_(M)^(400℃)>ΔT_(M)^(500℃)≥ΔT_(R)^(400℃)≈ΔT_(R)^(500℃)≈4℃;R_(m)^(400℃)>R_(m)^(500℃),A^(500℃)>A^(400℃);400℃退火态合金的超弹性(SE)稳定性高于500℃退火态合金。随退火时间延长,T_(R)^(400℃)、T_(R)^(500℃)、T_(M)^(400℃)和T_(M)^(500℃)升高,ΔT_(M)^(400℃)和ΔT_(M)^(500℃)减小,ΔT_(R)^(400℃)和ΔT_(R)^(500℃)在3.5~4.6℃之间变化;400℃退火态合金保持SE,500℃退火态合金由SE向SE+SME(形状记忆效应)转变;σ_(M)^(400℃)和σ_(M)^(500℃)降低;W_(D)^(400℃)和W_(D)^(500℃)增加;ε_(R)^(500℃)先降后升;ε_(R)^(400℃)在0.64%~1.36%之间变化。要使Ti-50.8Ni-0.5V合金获得较高的T_(R),可对其进行400℃退火;要使该合金获得较高的T_(M),可对其进行500℃退火;要使该合金在室温下获得超弹性,可对其进行400℃×10~120 min或500℃×10~60 min退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i-V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退火工艺 相变 形变
下载PDF
型钢组合加固震损RC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6
作者 褚云朋 龚寅东 +2 位作者 梁锋 蓝迪 易港鑫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4-132,118,共10页
震损RC框架需在震后得到快速修复,考虑采用加强局部构造及提高整体结构抗震能力的方法,以恢复甚至提高震损框架的抗震能力。结合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先对柱采取外包角钢与缀条的局部加固,后对整体框架分别采取薄壁钢... 震损RC框架需在震后得到快速修复,考虑采用加强局部构造及提高整体结构抗震能力的方法,以恢复甚至提高震损框架的抗震能力。结合框架在地震作用下的受力特性及破坏模式,先对柱采取外包角钢与缀条的局部加固,后对整体框架分别采取薄壁钢板剪力墙、斜支撑、V形屈曲约束支撑方式进行加固,并对加固后试件进行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加固后试件抗震性能改善明显,将原框架的“强梁弱柱”转为符合抗震要求的“强节点弱构件,强柱弱梁”破坏。破坏时支撑及薄壁钢板先破坏,能有效避免主体框架过早破坏。试件加固后承载能力、初始刚度、延性及累积耗能均比未加固试件提高显著,且承载力及刚度退化均较缓慢,最后破坏为累积损伤所致。采用V形屈曲约束支撑加固的试件由于其具有多重耗能能力,其抗震性能及延性均好于其他两种组合加固方式的试件,综合考虑试件加固后的抗震性能及破坏模式,建议选用此种方法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损RC框架 组合加固 V形屈曲约束支撑 抗震性能 破坏模式
下载PDF
典型峡谷Ⅴ型地貌下桥址区风特性
7
作者 张玥 刘子琦 石慧慧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5-586,共12页
为得到山区峡谷典型Ⅴ型地形下的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风特性参数,通过“数值风洞试验”建立模型,以实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地形网格,基于3种典型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桥位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 为得到山区峡谷典型Ⅴ型地形下的桥梁抗风设计的关键风特性参数,通过“数值风洞试验”建立模型,以实桥为工程背景构建三维地形网格,基于3种典型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桥位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选取最优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对该地形桥位处的风场特性进行分析;围绕两个影响桥址区风特性的地形参数(山体高度和夹角),阐明Ⅴ型峡谷地形下风特性参数的变化规律,并与现行规范进行对比,推算桥面设计基准风速。结果表明:该Ⅴ型峡谷地形的最佳湍流模型和流体壁面粗糙度分别为RNG k-ε和20 m;随着山体高度及山体夹角两参数的变化,风速增加幅度分别为2.37%~12.56%和1.24%~6.98%;山体高度及山体夹角两变参数下,梯度风高度分别为700 m和800 m左右;实际湍流强度大于规范中四类地表规范值,在离地高度40 m范围内,湍流强度更接近于D类地表。实际Ⅴ型峡谷桥址区不能简单按规范归为C类或D类地形,在设计风参数计算时应综合考虑规范和经验公式,还可借助模拟手段来提高其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特性 Ⅴ型峡谷 数值风洞试验 湍流模型 地形参数 设计基准风速
下载PDF
纬向V形机织间隔复合材料压缩性能有限元分析
8
作者 刘生杰 邵慧奇 +4 位作者 陈南梁 蒋金华 曾金金 陈骏峰 白一峰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0-68,共9页
探究了纬向V形机织间隔复合材料在平压和侧压载荷下的失效机制及破坏模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复合材料多尺度单胞模型,并设置周期性边界条件。针对纤维束进行弹性性能分析,预测宏观材料弹性常数。利用Fortran语言对UMAT子程序进行二次... 探究了纬向V形机织间隔复合材料在平压和侧压载荷下的失效机制及破坏模式。采用ABAQUS软件建立复合材料多尺度单胞模型,并设置周期性边界条件。针对纤维束进行弹性性能分析,预测宏观材料弹性常数。利用Fortran语言对UMAT子程序进行二次开发,引入三维Hashin损伤判据和Camanho刚度退化方案,实现对纬向V形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的渐进损伤分析。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在平压载荷作用下,弯曲振幅较大的V形绒经组先发生断裂,振幅小的绒经组后断裂,出现二次峰值载荷。绒经与纬纱交织处和绒经屈曲处出现应力集中,断裂位置集中在绒经屈曲最大处和与面板衔接处,面板无明显破损;在侧压载荷作用下,树脂面板与树脂内纱线为承力主体,面层纬纱承压较大,而间隔层绒经承压较小。断裂主要发生在两排V形绒经之间,失效模式为树脂渐进式破损、纤维脱黏与纱线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纬向V形 三维机织间隔复合材料 有限元模拟 压缩性能
下载PDF
弧焊机器人针对V形坡口的焊接路径规划设计与仿真分析
9
作者 刘志诚 康辉民 +3 位作者 刘厚才 欧阳普仁 崔正杰 段良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7-465,共9页
为解决弧焊机器人面向中厚板V形坡口的焊接变形难题,通过分析传统逐层逐道堆积焊接容易引起热量聚集而导致焊接变形的特性,采用V形截面投影轨迹、空间平行往复轨迹及空间轮廓偏置轨迹相结合的方法建立V形焊层,实现焊接过程热量的快速散... 为解决弧焊机器人面向中厚板V形坡口的焊接变形难题,通过分析传统逐层逐道堆积焊接容易引起热量聚集而导致焊接变形的特性,采用V形截面投影轨迹、空间平行往复轨迹及空间轮廓偏置轨迹相结合的方法建立V形焊层,实现焊接过程热量的快速散发。同时,在建立各轨迹方程解析式的基础上,应用Simufact Welding和MATLAB仿真软件对比分析了空间平行往复轨迹和空间轮廓偏置轨迹与传统逐层逐道焊的优缺点。为了进一步验证可行性,采用FANUC工业机器人进行试验。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以零件y、z轴方向的变形量为依据,空间平行往复轨迹和空间轮廓偏置轨迹都优于传统的逐层逐道焊接方法,且后者更优于前者。但空间平行往复轨迹在轨道变换过程中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空间位姿调整相对简单、引入误差少、控制精度高,更适合于坡口较窄、长度较短的情况;而空间轮廓偏置轨迹更适用于坡口较宽,长度较长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坡口 空间平行往复轨迹 空间轮廓偏置轨迹 焊道堆积 路径规划
下载PDF
V型交替极永磁同步电机气隙磁场调制效应研究
10
作者 李亚 周庆林 +3 位作者 丁石川 杭俊 李伟 雷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19-2026,I0030,共9页
与传统V型永磁(V-shaped permanent magnet,VPM)结构相邻N和S极永磁体形成一对极磁场不同,V型交替极永磁(V-shaped consequent-pole permanent magnet,VCPM)结构永磁体与相邻铁心形成一对极磁场。为进一步探究VPM和VCPM电机磁场分布的... 与传统V型永磁(V-shaped permanent magnet,VPM)结构相邻N和S极永磁体形成一对极磁场不同,V型交替极永磁(V-shaped consequent-pole permanent magnet,VCPM)结构永磁体与相邻铁心形成一对极磁场。为进一步探究VPM和VCPM电机磁场分布的不同带来的转矩性能差异,首先通过麦克斯韦应力张量法确认,并量化分析VPM和VCPM电机气隙磁密各次谐波转矩贡献,揭示两种电机主谐波与调制谐波转矩贡献的差异性,进而阐明VCPM电机转矩提升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显著增加的调制谐波贡献的转矩分量。然后,研究关键结构参数对VCPM电机气隙磁场调制效应的影响规律。最后,加工一台VCPM样机并开展试验研究,验证理论分析和有限元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磁场调制效应 交替极 永磁同步电机 V型永磁 转矩量化
下载PDF
局部凸起在V形钝前缘模型中的降热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李帅 姜振华 +2 位作者 张珊 尹同 阎超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5-927,共13页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唇口结构通常存在复杂的激波干扰及严酷的气动热载荷,严重威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性能与安全.在6.0马赫的高超声速流动中,以V形钝前缘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局部凸起的被动流动控制降热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手段,首先研究... 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唇口结构通常存在复杂的激波干扰及严酷的气动热载荷,严重威胁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性能与安全.在6.0马赫的高超声速流动中,以V形钝前缘模型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局部凸起的被动流动控制降热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手段,首先研究了局部凸起方案的降热能力以及降热原理,然后初步优化了局部凸起的位置、高度以及宽度等关键设计参数,最后分析了优化后的局部凸起方案的攻角、侧滑角及马赫数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上游凸起边缘形成的斜激波与主马赫反射结构形成的透射激波发生干扰,能够减弱其冲击壁面的强度,实现降热的目的;驻点凸起通过改变超声速射流的对撞角度,能够降低其对撞的强度,实现降热的目的.原始方案的降热能力约为37.75%,在对局部凸起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初步优化后,优化方案的降热能力将提升至44.60%.设计工况下的优化方案具有良好的攻角适用性,而高度可变的优化方案可以较好地适用于有侧滑角及高马赫数的流动.在研究范围内,高度可变的优化局部凸起方案的降热能力均高于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转式进气道 V形钝前缘 气动热 流动控制 局部凸起
下载PDF
V形截面管充液压制圆角充填行为研究
12
作者 庄永鹏 汪叶杰 +1 位作者 王刚 韩聪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2-139,共8页
基于力学分析,利用有限元模拟和充液压制成形实验研究了V形截面管圆角成形所需内压。在不同内压下对成形管材壁厚的变化进行了充液压制实验研究。并通过理论计算选择合适的实验参数,成形出符合要求的扭力梁结构件。结果表明:圆角半径越... 基于力学分析,利用有限元模拟和充液压制成形实验研究了V形截面管圆角成形所需内压。在不同内压下对成形管材壁厚的变化进行了充液压制实验研究。并通过理论计算选择合适的实验参数,成形出符合要求的扭力梁结构件。结果表明:圆角半径越小,成形所需内压越大;V形截面管内圆角半径随着内压的增加而减小,外圆角半径随着内压的增加而增大;V形截面管壁厚增厚主要发生在上侧圆角区,减薄主要发生下圆角区,并且最大减薄发生在下圆角中心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液压制 V形截面管 圆角填充 内压 壁厚分布
下载PDF
丽香铁路达落双线中桥增设棚洞结构设计
13
作者 李贵民 郭永发 +1 位作者 丁文云 王化武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10期126-129,共4页
该文以在建丽香铁路蒙古哨隧道出口与七达里隧道进口间达落双线中桥为工程依托,根据地形地质、落石重量、坡面高差、结构跨度及防护等级等基本情况,分析常规明洞、柔性钢网棚洞、拱桥棚洞、纵向刚架棚洞及横向刚架棚洞各自适用条件,选... 该文以在建丽香铁路蒙古哨隧道出口与七达里隧道进口间达落双线中桥为工程依托,根据地形地质、落石重量、坡面高差、结构跨度及防护等级等基本情况,分析常规明洞、柔性钢网棚洞、拱桥棚洞、纵向刚架棚洞及横向刚架棚洞各自适用条件,选用合理的棚洞型式及结构尺寸。研究结论表明,对隧道坡面危岩落石重量及高差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是确定采用柔性钢网棚洞还是钢筋砼刚性棚洞的前提。钢筋砼刚性棚洞沿线路方向跨度、冲沟排洪要求及基岩完整程度,是确定刚性棚洞具体类型的关键。落石冲击强度选用路基手册计算法较为合适,落石冲击力按移动荷载考虑,移动步距按2 m考虑为宜。棚洞结构内力及构件尺寸计算时,按落石不同位置的弯矩包络图最不利工况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冲沟 增设棚洞 落石冲击 移动步距 丽香铁路
下载PDF
V形斜缺口薄板结构应力场评估方法研究
14
作者 谌伟 王宇强 +2 位作者 梁贵明 徐双喜 邱屿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24年第3期448-452,共5页
文中对含有复杂V形倾斜角的薄板结构应力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研究.通过建立奇异强度因子as与缺口应力强度因子N-SIF的关系,获得无量纲的N-SIF,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不同几何尺寸、张开角与倾斜角下的有限板宽的斜裂纹切口薄板模型,... 文中对含有复杂V形倾斜角的薄板结构应力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研究.通过建立奇异强度因子as与缺口应力强度因子N-SIF的关系,获得无量纲的N-SIF,在此基础上建立一系列不同几何尺寸、张开角与倾斜角下的有限板宽的斜裂纹切口薄板模型,对切口的应力场进行简化与拟合.通过控制变量法得到奇异强度因子与无量纲N-SIF的关系曲线,拟合得到简易的V形倾斜角的薄板结构应力场和N-SIF评估公式.将拟合出的N-SIF简化计算公式和有限元计算结果与传统文献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拟合出的应力场公式精度较高,可实现复杂倾斜角下V形切口应力场的快速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切口 奇异强度因子“as” 缺口应力强度因子(N-SIF) 倾斜角 应力场评估
下载PDF
纵向V型肋卷边C形不锈钢梁抗弯承载力试验研究
15
作者 裴玉磊 叶彩凤 +2 位作者 陶忠 皇甫双娥 燕钊 《科技通报》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为研究在冷弯薄壁C形不锈钢梁腹板增设纵向加劲肋后对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本文考虑腹板高度、高宽比以及加劲肋尺寸的不同,进行4组试件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卷边C形不锈钢梁腹板进行加肋能良好地抑制腹板鼓曲,有效提高其极... 为研究在冷弯薄壁C形不锈钢梁腹板增设纵向加劲肋后对其极限抗弯承载力的影响,本文考虑腹板高度、高宽比以及加劲肋尺寸的不同,进行4组试件的对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对卷边C形不锈钢梁腹板进行加肋能良好地抑制腹板鼓曲,有效提高其极限抗弯承载力;加大加劲肋的尺寸会略微提高其极限抗弯承载力,但刚度略有降低;增加卷边C形不锈钢梁的腹板高度可有效提升其极限抗弯承载力和抵抗变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锈钢 V型加劲肋 冷弯薄壁卷边C形钢梁 极限抗弯承载力
下载PDF
微织构对V型滑动导轨副摩擦磨损特性影响的研究
16
作者 马岢欣 邓建新 +3 位作者 包一琛 王军燕 田润洲 王明远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V型滑动导轨副具有低成本、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导向性等优点,至今仍应用于很多机械设备中,但同时也存在着摩擦系数大、易磨损和低速稳定性差等缺点。为提高V型滑动导轨副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分别在导轨的接触面上设计并... V型滑动导轨副具有低成本、良好的承载能力和导向性等优点,至今仍应用于很多机械设备中,但同时也存在着摩擦系数大、易磨损和低速稳定性差等缺点。为提高V型滑动导轨副的摩擦学性能,利用激光表面织构化技术分别在导轨的接触面上设计并制备直线和椭圆微织构。通过不同仿真软件对激光制备出的微织构是否产生流体动压效应进行验证,分析微织构对导轨接触面的接触应力的影响。利用自制往复滑动导轨试验平台在混合润滑条件下测试了不同类型织构化导轨副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织构化导轨副均可以产生流体动压效应,且椭圆微织构可以产生更大的流体动压效应。此外,椭圆微织构仅位于下导轨表面可以较大程度降低其接触应力。因此,当椭圆微织构位于下导轨表面时减摩效果最好,具有最低的平均摩擦系数,与无织构导轨副相比下降了3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滑动导轨副 微织构 流体动压效应 接触应力
下载PDF
三维连续-非连续并行计算方法及其在岩爆过程模拟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学滨 杜轩 +3 位作者 薛承宇 陈双印 廖裴彬 余保健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7-185,共9页
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 随着深部岩石工程的发展,岩爆变得越发严重。在岩爆的数值模拟方面,连续方法和非连续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兼具二者优势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更具优势,且正在快速发展。基于CUDA对自主开发的三维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法进行了GPU并行加速。为了探索岩爆的机理和过程,模拟了不同静水压力、侧压系数和单元数目(最多达100×10^(4))条件下圆形洞室围岩V形坑的演化规律和单元弹射现象。考察了洞室围岩中裂纹的定量演化规律。研究表明:当静水压力较大时,基于芬纳公式的支护设计偏于不安全。由于V形坑的位置发生改变,V形坑的平均最大深度随着静水压力的增加先缓慢增加后快速增加。关于洞室围岩V形坑的模拟结果能与有关的实验结果、数值结果和现场观测结果吻合。上述研究很好地体现了岩爆并行计算较串行计算和商业软件计算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 GPU并行计算 三维连续-非连续方法 V形坑 静水压力 侧压系数 洞室
下载PDF
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VBE)用于LDH伴腰椎不稳患者的临床研究
18
作者 胡廷欢 王志华 +6 位作者 赵双林 刘富睿 陈丽琼 袁义文 陈方经 樊云山 杨建义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93-100,共8页
目的以常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为对照,分析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V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LDH伴腰椎不稳患者,以随机... 目的以常规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为对照,分析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V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腰椎不稳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和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LDH伴腰椎不稳患者,以随机分组软件分为TLIF组(予以TLIF术,n=51)、VBE组(予以VBE手术,n=51)。比较2组手术一般情况、围手术期疼痛程度(VAS评分)、手术前后腰痛与下肢痛程度(VAS评分)、腰椎稳定性(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减压效果(硬膜囊横断面积、椎间孔面积)、功能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VBE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LIF组,切口长度、卧床时间、住院时间短于TLIF组(P<0.05);VBE组术后6 h、术后12 h、术后24 h、术后48 h、术后72 h的VAS评分低于TLIF组(P<0.05);术后3、6个月腰痛、下肢痛VAS评分及术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硬膜囊横断面积、椎间孔面积高于术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功能预后优良率(98.04%、94.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BE组无并发症发生,TLIF组1例出现切口渗出。结论VBE与TLIF治疗LDH伴腰椎不稳患者,可增强腰椎稳定性,改善患者腰椎功能,确保安全性,而VBE切口小,可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术后早期疼痛,加快早期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不稳 V形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腰椎稳定性 疼痛程度 减压效果 预后
下载PDF
RedHat Linux V7.1系统的语言设置
19
作者 杨俊志 郭秀莲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08年第6期57-57,59,共2页
目的:解决RedHat Linux V7.1的中文显示和输入问题。方法:安装系统时,手工选择简体中文支持或直接选择定制类型中的"Everything(完全安装)",以保证系统启用RedHat Linux V7.1中内置中文功能。通过设置和修改系统配置和相应参... 目的:解决RedHat Linux V7.1的中文显示和输入问题。方法:安装系统时,手工选择简体中文支持或直接选择定制类型中的"Everything(完全安装)",以保证系统启用RedHat Linux V7.1中内置中文功能。通过设置和修改系统配置和相应参数,并借助第三方的软件支持,达到中文显示和输入的目的。结果:系统使用中,中文显示和输入功能正常,没有发现系统兼容性问题。结论:提高了RedHat Linux V7.1操作系统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DHAT LINUX v7.1 计算机操作系统 语言
下载PDF
基于时间分区和粒子群优化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研究
20
作者 杨海英 孙伟 史梦阳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59,共8页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技术是智能电网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有分解技术对功率相近或小功率负荷辨识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间分区和V型粒子群优化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算法。文章通过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对负荷的功率特...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技术是智能电网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现有分解技术对功率相近或小功率负荷辨识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时间分区和V型粒子群优化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算法。文章通过具有噪声的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对负荷的功率特征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负荷的功率特征模板,并求解负荷典型工作时间区间,得到负荷的时间特征模板;综合考虑功率及时间两种特征,构建V型粒子群算法的目标函数,实现负荷分解;在AMPds2公开数据集上实现仿真,并与隐马尔可夫模型对比,验证了文章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分解 V型粒子群算法 聚类算法 特征提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