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8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ynergistic CO_(2) mineralization using coal fly ash and red mud as a composite system
1
作者 Zhenchao Yao Yugao Wang +3 位作者 Jun Shen Yanxia Niu Jiang Feng Yang Xianyong We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al Science & Technology》 EI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49-158,共10页
CO_(2) mineraliza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of CO_(2).Coal fly ash(CFA)and red mud(RM)are widely utilized as CO_(2) mineralizers.However,the inert calcium species in CFA limit its carbon... CO_(2) mineralization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the storage and utilization of CO_(2).Coal fly ash(CFA)and red mud(RM)are widely utilized as CO_(2) mineralizers.However,the inert calcium species in CFA limit its carbonation capacity,meanwhile the substantial Ca^(2+)releasing of RM is hindered by a covering layer of calcium carbonate.In this study,CO_(2) mineralization in a composite system of CFA and RM was investigated to enhance the carbonation capacity.Multiple analyzers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raw materials and resulting mineralization products.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 synergistic effect existed in the composite system of CFA and RM,resulting in improving CO_(2) mineralization rate and efficiency.The produced calcium carbonate was ectopically attached the surface of CFA in the composite system,thus slowing down its coverage on the surface of RM.This phenomenon facilitated further releasing Ca^(2+)from the internal RM,thereby enhancing CO_(2) mineralization efficiency.Meanwhile,the inclusion of RM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alkalinity of the composite system,which not only promoted the dissolution of Ca^(2+)of the inert CaSO_(4)(H_(2)O)_(2) in CFA,but also accelerated CO_(2) mineralization rate.The investigation would be beneficial to CO_(2) mineralization using industrial solid was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mineralization coal fly ash Red mud Synergistic effect
下载PDF
三河尖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潜力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钱静 易高峰 +4 位作者 周琦忠 汤志刚 彭一轩 王阳 陈尚斌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8,共11页
关闭煤矿煤层CO_(2)地质封存是CO_(2)封存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短期内实现碳减排指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江苏省徐州市三河尖关闭煤矿为例,分析了已采7号煤和9号煤的煤岩煤质特征,统计了剩余煤炭资源储量,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了稳定... 关闭煤矿煤层CO_(2)地质封存是CO_(2)封存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短期内实现碳减排指标的有效手段之一。以江苏省徐州市三河尖关闭煤矿为例,分析了已采7号煤和9号煤的煤岩煤质特征,统计了剩余煤炭资源储量,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选取了稳定系数、上覆岩层性质、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地下水指标、封存煤层压温比、封存煤层深厚比、封存煤层渗透率、采空塌陷程度和其他因素等9个主要影响因素指标对7号煤和9号煤封存CO_(2)稳定性进行评价,建立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评价方法并评估CO_(2)封存潜力。结果表明,三河尖关闭煤矿7号煤和9号煤剩余储量较大,CO_(2)封存稳定性综合评价结果分别为86.209和87.698,评价等级均为较稳定,封存潜力较高。根据建立的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评价方法,计算获得三河尖关闭煤矿7号和9号煤层CO_(2)理论封存量分别为207.6 Mt和80.9 Mt,并据此划分封存有利区为有利区、较有利区和不利区3个等级。研究可为关闭煤矿煤层CO_(2)封存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闭煤矿 煤层CO_(2)封存 稳定性评价 封存潜力 三河尖煤矿 碳封存
下载PDF
SCCO_(2)作用下不同含水性煤孔裂隙结构变化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小东 靳沙沙 +2 位作者 张瑜 张硕 韩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43-3153,共11页
深部煤层封存CO_(2)增产CH_(4)产出过程中,处于超临界状态的CO_(2)(SCCO_(2))与煤中矿物质发生反应,改变煤的孔隙性,进而影响煤层封存CO_(2)的效果和甲烷增产效果。为发现SCCO_(2)–H_(2)O–煤岩作用对煤中孔隙的影响特征,以焦煤为研究... 深部煤层封存CO_(2)增产CH_(4)产出过程中,处于超临界状态的CO_(2)(SCCO_(2))与煤中矿物质发生反应,改变煤的孔隙性,进而影响煤层封存CO_(2)的效果和甲烷增产效果。为发现SCCO_(2)–H_(2)O–煤岩作用对煤中孔隙的影响特征,以焦煤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含水条件下的超临界CO_(2)改造煤实验,基于矿物组成和孔隙性测定结果,对比煤中主要矿物质和不同尺度的孔裂隙变化的差异,探讨了不同含水状态下SCCO_(2)流体对孔裂隙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①SCCO_(2)作用后,煤体表面粗糙、疏松,且由于矿物溶蚀使得一些裂隙得到贯通,微裂隙连通性增强。②SCCO_(2)流体对煤具有“扩孔”作用,表现为微、小孔含量下降,中、大孔占比升高,也即微、小孔隙向大孔隙的转化,且孔隙连通性改善;进一步发现,萃余煤吸附孔的分形维数稍微增加,粗糙度增大,而渗流孔的分形维数显著降低,复杂性和非均质性降低。③SCCO_(2)对煤中碳酸盐类矿物的溶解性最好,其次是黏土矿物,且随着含水率增加,萃余煤中的碳酸盐矿物占比先增加后减小。SCCO_(2)使干燥基态、饱和水态煤样中碳酸盐矿物显著溶解,有效改善了孔隙结构,且对饱和水态煤样作用效果更好。空气干燥基态煤样经SCCO_(2)作用后,新生成的白云石矿物聚集在孔喉中造成堵孔效应,缩小原有大孔隙尺寸,是引起不同含水性煤孔隙差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煤 孔裂隙结构 含水性 超临界状态的CO_(2) CO_(2)封存
下载PDF
宽负荷下切圆燃煤锅炉H_(2)S分布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邓磊 袁茂博 +3 位作者 杨家辉 韩磊 姜家豪 车得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87-2895,共9页
锅炉采用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同时也提高了主燃区H_(2)S体积分数。炉墙壁面过高的H_(2)S体积分数是加剧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保障新能源并网发电,大型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的需求增加,不同负荷下的水冷壁近壁面H_(2)S分布... 锅炉采用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_(x)排放的同时也提高了主燃区H_(2)S体积分数。炉墙壁面过高的H_(2)S体积分数是加剧水冷壁高温腐蚀的重要因素。为保障新能源并网发电,大型燃煤机组灵活调峰的需求增加,不同负荷下的水冷壁近壁面H_(2)S分布特性值得关注。通过正交试验分析了切圆燃煤锅炉运行参数对水冷壁近壁面H_(2)S体积分数分布的影响。选取一台超临界600 MW切圆燃煤锅炉建立数值模型,设计L_(16)(4^(5))正交工况,覆盖100%BMCR、75%THA,50%THA以及35%BMCR四种负荷。建立了自定义SO_(x)生成模型以确定燃料硫的析出和转化路径,模型包含多表面反应子模型以描述焦炭与O_(2)/CO_(2)/H_(2)O等3种气体的异相反应,并确定焦炭气化反应消耗量占总消耗量的比例,进而对炉膛H_(2)S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表明,近壁面高体积分数H_(2)S区域主要位于投运燃烧器层中最下层燃烧器以下以及最上层燃烧器以上至SOFA层之间,烟气切圆沿炉膛高度增加逐渐增大是造成后一区域H_(2)S体积分数较高的重要原因。35%BMCR负荷下水冷壁重点区域的H_(2)S平均体积分数为364μL/L,明显低于其他负荷。锅炉运行参数对重点区域H_(2)S体积分数影响程度的排序为:锅炉负荷>一次风率>主燃区空气过量系数>假想切圆直径>燃烧器竖直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圆燃煤锅炉 宽负荷 H2S分布 正交分析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不同CO_(2)压力下黄铁矿与煤制气耦合机制研究
5
作者 夏大平 廖佳佳 +4 位作者 王心义 李赛赛 顾朋涛 袁筱莹 简阔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6,134,共7页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CO_(2)压力下黄铁矿与煤制气的耦合机制,方法利用压力为1,3,5 MPa的高压罐进行煤和黄铁矿厌氧发酵产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压力1 MPa时产气量较好,最终产气量为1.26 mmol/g;压力增加,罐中产气量减少,压力5 MPa时产...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CO_(2)压力下黄铁矿与煤制气的耦合机制,方法利用压力为1,3,5 MPa的高压罐进行煤和黄铁矿厌氧发酵产气试验。结果结果表明:(1)压力1 MPa时产气量较好,最终产气量为1.26 mmol/g;压力增加,罐中产气量减少,压力5 MPa时产气量仅0.02 mmol/g。(2)随着压力增加,水溶液中HCO-3质量浓度和氧化还原电位(Eh)逐渐上升,pH逐渐下降,5 MPa试验组反应末期pH最低,为4.02,1 MPa压力罐内总铁有消耗,波动较大;反应前期,3,5 MPa压力罐中总铁质量浓度持续增加,说明反应前期3,5 MPa压力下黄铁矿溶解量增加较多;(3)高压条件下,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COD)和短链脂肪酸浓度水平的显著减少反映了厌氧发酵程度的减弱和黄铁矿酸化程度的增强;(4)压力增加,功能菌种丰度和多样性降低,硫杆菌属逐渐处于优势地位,厌氧发酵过程基本停滞。结论适宜的CO_(2)压力条件可促进煤储层条件下的微生物生长代谢,同时添加黄铁矿发生氧化产生的铁离子,可促进菌群酶活,使煤生物产气反应顺利进行。研究结果可为原位条件富集营养液注入后的产气机制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压力 煤生物产气 黄铁矿 总铁 酸化程度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作用下高阶煤微观结构及力学特性-声发射特征研究
6
作者 刘佳佳 许艳之 +3 位作者 聂子硕 张云龙 高建良 王丹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35,共9页
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压裂煤体增透瓦斯技术,明晰其对煤体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推动该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实践工程应用。为准确表征超临界CO_(2)作用下高阶煤的孔裂隙结构及力学特性变化,以焦煤集团中马村矿的高阶煤为试... 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压裂煤体增透瓦斯技术,明晰其对煤体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推动该技术的机理研究和实践工程应用。为准确表征超临界CO_(2)作用下高阶煤的孔裂隙结构及力学特性变化,以焦煤集团中马村矿的高阶煤为试验对象,通过自主搭建的超临界CO_(2)浸泡试验系统,结合全自动物理吸附仪(BET)以及全自动压汞仪(MIP),对超临界CO_(2)处理前后高阶煤的孔裂隙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利用单轴压缩和声发射试验系统对超临界CO_(2)处理前后高阶煤的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和声发射特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_(2)对高阶煤具有良好的扩孔增渗作用。超临界CO_(2)处理后高阶煤的微小孔孔容占比降低,中大孔孔容占比增大,且高阶煤的总孔容增大;超临界CO_(2)对高阶煤的力学特性具有明显的劣化作用。超临界CO_(2)处理后高阶煤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均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70.06%和55.56%,且超临界CO_(2)处理后高阶煤的内部声发射信号活跃度明显下降,高阶煤单轴抗压时间、累计振铃计数以及累计能量分别降低了98.68 s、95.14×10^(3)个、200.30 V·ms,降幅分别为46.65%、37.65%、50.03%,高阶煤累计振铃计数以及累计能量平静期占比均显著增加,缓增期占比均降低,激增期前者占比降低,后者占比小幅度增加。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推动超临界CO_(2)压裂技术的机理研究,对深部高阶煤的煤层气开采和CO_(2)地下封存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_(2) 高阶煤 孔隙结构 力学特性 声发射特性 扩孔增渗
下载PDF
自激振荡脉冲SC-CO_(2)射流冲击频率调制
7
作者 魏建平 李翔 +3 位作者 刘勇 沈荷莲 李海超 高梦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75-2690,共16页
SC-CO_(2)射流钻完井技术能保证煤层气井稳定性、提高钻井速度和破岩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较高的破煤能耗和复杂的系统限制了其工程推广,自激振荡脉冲SC-CO_(2)射流冲击频率和煤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或满足相位关系,能充分发挥谐... SC-CO_(2)射流钻完井技术能保证煤层气井稳定性、提高钻井速度和破岩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较高的破煤能耗和复杂的系统限制了其工程推广,自激振荡脉冲SC-CO_(2)射流冲击频率和煤岩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或满足相位关系,能充分发挥谐振效应,达到更好的破煤效果。喷嘴结构是影响射流冲击频率的关键,现有的自振脉冲水射流频率调制方法并不适用于SC-CO_(2)射流。为实现对SC-CO_(2)射流冲击频率的调制,采用大涡模拟研究不同喷嘴结构对自激振荡脉冲SCCO_(2)射流冲击频率的影响规律,通过权重分析得到不同喷嘴结构参数对射流冲击频率的影响程度。采用射流冲击频率测定实验及破煤实验验证喷嘴结构对射流冲击频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射流冲击频率调制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振荡腔直径、振荡腔长度、碰撞壁角度是影响射流冲击频率的关键因素,可通过调节振荡腔结构实现对射流冲击频率的大幅调制,从而达到谐振效应。调节振荡腔结构使射流冲击频率与煤的固有频率形成谐振时破煤效果显著提升,且谐振倍数越小,射流破煤效果越好,能够有效提高破煤效率。当煤的固有频率是25 Hz时,设置上游和下游喷嘴出口直径为2.5、3.0 mm,调节振荡腔直径、长度、角度分别为10 mm、3 mm、120°,射流冲击频率达到25051.83 Hz,是煤体固有频率的1002.0倍,与煤的固有频率形成谐振效应,有效提高了破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振荡脉冲SC-CO_(2)射流 自激振荡喷嘴 冲击频率调制 谐振破煤 煤层气开采
下载PDF
基于CT扫描的CO_(2)相变致裂煤裂隙演化特征
8
作者 刘高峰 关文博 +3 位作者 张震 李宝林 刘欢 司念 《矿业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2-350,共9页
为进一步揭示CO_(2)相变致裂煤的裂隙改造机理,开展了CO_(2)相变致裂煤体实验,基于CT扫描和三维裂隙重构,分析了CO_(2)相变致裂前后的煤样内部裂隙结构参数,查明了CO_(2)相变致裂煤的三维裂隙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致裂后煤样的裂隙... 为进一步揭示CO_(2)相变致裂煤的裂隙改造机理,开展了CO_(2)相变致裂煤体实验,基于CT扫描和三维裂隙重构,分析了CO_(2)相变致裂前后的煤样内部裂隙结构参数,查明了CO_(2)相变致裂煤的三维裂隙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致裂后煤样的裂隙总数量减少,裂隙总体积和裂隙总表面积增加;CO_(2)相变致裂产生了裂隙扩张转化效应,在致裂压力的扩张作用下,小尺度裂隙转化为更大尺度的裂隙;长度小于1000μm的裂隙数量减少、裂隙体积和表面积明显减小,长度大于1000μm的裂隙体积和表面积明显增大,且裂隙之间扩张贯通而引起其数量减少;CO_(2)相变致裂大幅度改善了煤体三维裂隙的连通性,有利于气体的运移和产出。此研究为CO_(2)相变致裂效果提供新的分析评价方法,也可为其他非常规天然气储层及其改造的裂隙演化特征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相变致裂 CT扫描 煤储层 三维裂隙演化
下载PDF
CoAl-LDH/Bi_(2)MoO_(6)光催化-芬顿工艺高效降解罗丹明B 被引量:1
9
作者 蒋有君 陈燕 +3 位作者 邹晨涛 索心睿 宋新山 王宇晖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6期132-141,151,共11页
文中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CoAl-LDH/Bi_(2)MoO_(6)复合光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工业废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显微成像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CoAl-LDH/Bi_(2)Mo... 文中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CoAl-LDH/Bi_(2)MoO_(6)复合光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工业废水中罗丹明B的去除性能,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显微成像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等对CoAl-LDH/Bi_(2)MoO_(6)催化剂进行一系列表征,考察了不同的pH、掺杂量、H_(2)O_(2)浓度、催化剂投加量对RhB降解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pH值=6、H_(2)O_(2)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mol/L、投加量为0.6 g/L的条件下,质量比为1∶5的CoAl-LDH/Bi_(2)MoO_(6)表现出最优异的光催化芬顿活性,在60 min内对质量浓度为10 mg/L的RhB去除率达到97.8%,比单独的光催化体系和非均相芬顿体系的去除率均有提高,且循环后仍能保持较高的催化性能。这说明光催化与芬顿技术之间存在协同效应,CoAl-LDH/Bi_(2)MoO_(6)异质结促进了类芬顿反应中Co^(2+)、Co^(3+)的循环,同时提高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分离和传输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LDH Bi_(2)MoO_(6) 光催化芬顿 罗丹明B 水热法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作用下无烟煤结构响应特征及高压吸附机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美 梁卫国 +3 位作者 牛栋 陈跃都 王聪伟 贺伟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5-125,共11页
中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将CO_(2)注入深部煤层,在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同时,还可实现CO_(2)地质封存(CO_(2)-ECBM)。通常,深部煤层CO_(2)处于超临界态并显著影响煤体吸附能力,但对于超临界CO_(2)作用下煤体结构演化及吸附机理尚不清晰。为... 中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将CO_(2)注入深部煤层,在提高煤层气采收率同时,还可实现CO_(2)地质封存(CO_(2)-ECBM)。通常,深部煤层CO_(2)处于超临界态并显著影响煤体吸附能力,但对于超临界CO_(2)作用下煤体结构演化及吸附机理尚不清晰。为此,以山西晋城成庄矿二叠系山西组三号煤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无烟煤对超临界CO_(2)的高压吸附实验,结合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光电子能谱(XPS)测试及比表面积(BET)测试,分析了超临界CO_(2)高压吸附引起的无烟煤化学结构与孔隙结构响应特征,最后揭示了无烟煤对超临界CO_(2)的高压吸附特性及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①超临界CO_(2)高压吸附存在突变点,35℃时突变点位于临界压力(8 MPa)附近,在突变点处的吸附能力最小;②超临界CO_(2)可使芳香环枝接官能团、醚氧键、羟基氢键断裂,脂肪结构甲基脱落,可为CO_(2)提供更多的吸附位点,增强了无烟煤表面吸附能力;③超临界CO_(2)改变无烟煤介孔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分形特征,吸附后平均孔径、孔体积、比表面积、分形维数呈增大趋势,孔隙粗糙度增大,对孔隙结构改造作用表现为“增孔、扩孔、粗糙化”,可提供更多吸附空间,增强了无烟煤吸附能力;④在深部煤层中注入CO_(2),应优先选择高孔隙度、高渗透性储层,注入煤层环境应尽可能远离CO_(2)临界点区域,储层对CO_(2)才有最大吸附能力。结论认为,成果认识为深部煤层CO_(2)可注性及封存潜力评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对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ECBM 超临界CO_(2) 高压吸附特性 化学结构 孔隙结构 无烟煤 封存 可注性
下载PDF
多功能CoAl-LDH/CdS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丹琪 阳敏 +3 位作者 朱子 张海燕 李铭 李佑稷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66-7176,共11页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下,开发集能量转化和环境治理于一体的多功能光催化剂是促进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的有效策略。采用正六边形的CoAl-LDH纳米薄片为载体,通过原位生长CdS纳米颗粒的方法,构建了CoAl-LDH/CdS的Ⅱ型异质结。利用...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双重挑战下,开发集能量转化和环境治理于一体的多功能光催化剂是促进太阳能-化学能转化的有效策略。采用正六边形的CoAl-LDH纳米薄片为载体,通过原位生长CdS纳米颗粒的方法,构建了CoAl-LDH/CdS的Ⅱ型异质结。利用CoAl-LDH纳米薄片在可见光区域的宽普吸收性和良好载体的特性,结合CdS的高光量子产率,再通过异质结构的构建,获得了多功能CoAl-LDH/CdS光催化材料。并通过优化CdS的负载量,获得的CoAl-LDH/CdS-2光催剂降解罗丹明B的降解率最大(在光催化降解时间t=60 min时内,降解率=88.48%),分别是CdS和CoAl-LDH单体的1.18倍和8.62倍。其中CoAl-LDH/CdS-1的CO产量最高为39.02 mol/g,分别是纯CoAl-LDH和纯CdS的4.2倍和2.5倍,这主要归功于复合材料中CoAl-LDH纳米片和CdS纳米颗粒间紧密异质结构的构建,丰富的耦合界面大大降低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率,这为多功能光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LDH CDS 异质结 光催化降解 CO 2还原
下载PDF
Integrated vacuum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and Rectisol process for CO_(2) capture from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syngas 被引量:1
12
作者 Jian Wang Yuanhui Shen +2 位作者 Donghui Zhang Zhongli Tang Wenbin L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65-279,共15页
An integrated vacuum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VPSA) and Rectisol process is proposed for CO_(2) capture from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 syngas. A ten-bed VPSA process with silica gel adsorbent is firstly desi... An integrated vacuum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VPSA) and Rectisol process is proposed for CO_(2) capture from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 syngas. A ten-bed VPSA process with silica gel adsorbent is firstly designed to pre-separate and capture 74.57% CO_(2) with a CO_(2) purity of 98.35% from UCG syngas(CH_(4)/CO/CO_(2)/H_(2)/N_(2)= 30.77%/6.15%/44.10%/18.46%/0.52%, mole fraction, from Shaar Lake Mine Field,Xinjiang Province, China) with a feed pressure of 3.5 MPa. Subsequently, the Rectisol process is constructed to furtherly remove and capture the residual CO_(2)remained in light product gas from the VPSA process using cryogenic methanol(233.15 K, 100%(mass)) as absorbent. A final purified gas with CO_(2) concentration lower than 3% and a regenerated CO_(2) product with CO_(2) purity higher than 95% were achieved by using the Rectisol process. Comparisons indicate that the energy consumption is deceased from 2.143 MJ·kg^(-1) of the single Rectisol process to 1.008 MJ·kg^(-1) of the integrated VPSA & Rectisol process, which demonstrated that the deployed VPSA was an energy conservation process for CO_(2) capture from UCG syngas. Additionally, the high-value gas(e.g., CH_(4)) loss can be decreased and the effects of key operating parameters on the process performances were detai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 Vacuum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Rectisol process CO_(2)capture Integrated process
下载PDF
O_(2)/N_(2)和O_(2)/CO_(2)气氛下煤半焦-生物质的混燃特性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锦萍 陈磊 +3 位作者 沈靖淳 徐鲁橹 杜勇博 车得福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12,共10页
为掌握煤半焦与生物质在O_(2)/N_(2)和O_(2)/CO_(2)条件下的混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获得了煤半焦-生物质混合燃料的孔隙结构,采用热重实验分析了两种燃料的混燃特性和反应动力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燃料... 为掌握煤半焦与生物质在O_(2)/N_(2)和O_(2)/CO_(2)条件下的混燃特性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全自动物理化学吸附仪获得了煤半焦-生物质混合燃料的孔隙结构,采用热重实验分析了两种燃料的混燃特性和反应动力学,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法研究了燃料比、比表面积与混燃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O_(2)/N_(2)气氛下,掺混生物质可改善煤半焦的着火、燃尽及综合燃烧特性;O_(2)/CO_(2)气氛下,掺混生物质能改善煤半焦的着火特性,但会延迟其燃尽。混燃的活化能在低温区和高温区有显著差异,生物质掺混比增大,两个温区的活化能都降低;两种气氛下,低温区的活化能相近,但O_(2)/CO_(2)气氛下高温区的活化能显著高于O_(2)/N_(2)气氛下的。O_(2)/N_(2)气氛下孔隙结构对燃烧特性的影响更显著,而O_(2)/CO_(2)气氛下燃料比对燃烧特性的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半焦 生物质 混燃 O_(2)/CO_(2)气氛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内配碳对球团烟气中SO_(2)和NO_(X)排放规律的影响
14
作者 王亚锋 潘建 +3 位作者 杨聪聪 朱德庆 易陆杰 梁海源 《矿业工程》 CAS 2023年第5期37-41,共5页
内配碳是强化高配比赤铁矿球团焙烧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可有效缓解磁铁矿的配比,降低对球团抗压强度产生的不利影响,但是对烟气污染物排放规律的影响仍有待研究。通过小型辅以扩大试验,研究内配碳类型及用量、配矿方案等因素对球团焙烧... 内配碳是强化高配比赤铁矿球团焙烧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可有效缓解磁铁矿的配比,降低对球团抗压强度产生的不利影响,但是对烟气污染物排放规律的影响仍有待研究。通过小型辅以扩大试验,研究内配碳类型及用量、配矿方案等因素对球团焙烧过程烟气中SO_(2)和NO_(X)排放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内配煤在球团生产中会增加烟气NOx和SO_(2)的排放。在固定的内配碳量下,球团内配烟煤相较无烟煤会使烟气中SO_(2)的排放量减少,NO_(X)的排放量增加。鉴于煤种类对球团抗压强度的影响及现阶段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处理成本和难度均要高于SO_(2)的现状,无烟煤较烟煤更适宜作为内配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团 内配碳 配煤种类 SO_(2) no_(X)
下载PDF
CO_(2)和H_(2)O气化反应对富氧气氛煤热解和焦炭燃烧影响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雷鸣 田溪 +2 位作者 洪迪坤 张倩 张磊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113,共9页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燃煤电站CO_(2)减排技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O_(2)和H_(2)O物理性质和气化反应的影响,煤在富氧气氛中的转化过程可能明显异于空气气氛。通过分析已有文献发现,CO_(2)对... 富氧燃烧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燃煤电站CO_(2)减排技术,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CO_(2)和H_(2)O物理性质和气化反应的影响,煤在富氧气氛中的转化过程可能明显异于空气气氛。通过分析已有文献发现,CO_(2)对煤热解过程中挥发分的析出率和焦炭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有一定影响,但较少学者关注CO_(2)和H_(2)O混合气体物性的作用。在煤或焦炭燃烧过程中,CO_(2)的高比热和低氧扩散速率对燃烧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可能是由于H_(2)O浓度差异的原因,目前对CO_(2)和H_(2)O混合气体物性在燃烧过程中的影响机制还有争议,尤其是缺少加压下的数据。对于气化反应的影响,目前研究表明,CO_(2)单气化和CO_(2)/H_(2)O共气化提高了煤热解时挥发分轻质气体的产率,但焦炭产率却有所降低,而压力增加强化了这一影响。此外,气化作用下的煤焦可能由于表面积增加而提高了反应活性,其表面官能团结构也因气化而发生改变。关于煤或焦炭燃烧反应,目前普遍认为CO_(2)气化在温度较高和氧气浓度较低时可促进燃料碳消耗,H_(2)O的加入则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过程。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CO_(2)气化反应在燃料碳消耗中占比逐渐增大,但对于加压下CO_(2)/H_(2)O共气化的影响鲜有涉及。本研究总结了富氧气氛中CO_(2)和H_(2)O气化作用下的煤热解和焦炭燃烧行为,为今后富氧燃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氧燃烧 煤粉 CO_(2) H_(2)O 气化 焦炭 碳消耗
下载PDF
基于CO_(2)水基压裂液的煤体软化及降尘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辉龙 冯俊文 +2 位作者 邓广哲 李红健 李龙龙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29-132,共4页
为解决坚硬煤层条件下,常规煤体注水方式效果不好,回采过程中顶煤可放性差、工作面截煤和放煤过程中粉尘大的难题,根据金川煤矿煤层的具体情况,基于煤体压裂软化-润渗除尘理论,利用CO_(2)活性水耦合液、液相与气相耦合液,代替传统注水... 为解决坚硬煤层条件下,常规煤体注水方式效果不好,回采过程中顶煤可放性差、工作面截煤和放煤过程中粉尘大的难题,根据金川煤矿煤层的具体情况,基于煤体压裂软化-润渗除尘理论,利用CO_(2)活性水耦合液、液相与气相耦合液,代替传统注水和注气技术,在金川煤矿开展了煤体软化及降尘技术应用研究。CO_(2)活性水压裂软化润渗技术,能够使煤体中裂隙和孔隙的容积以及结构发生变化,造成煤体的破裂和松动,降低了煤炭强度,达到对硬煤最佳的软化效果。试验表明:煤层CO_(2)水基压裂后,放煤循环速度提高了5.6%,顶煤破碎块度均衡,顶煤平均采出率提高了3.2%;截割浮尘浓度降低45%,工作面能见度提高,工作面转载运输点煤尘降低23%,润渗作用有效降低了煤体产生浮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硬煤层 压裂软化 CO_(2)耦合 软化性 润湿性
下载PDF
CO_(2)养护煤矸石粗骨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梦媛 于素慧 +3 位作者 袁健 王炜 张少辉 王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51-158,共8页
煤矸石粗骨料存在压碎指标高、吸水率大以及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土木工程的应用,因此,改善煤矸石各方面性能是提高其应用率的前提。CO_(2)养护是利用CO_(2)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反应来改善水泥浆体的结构,可... 煤矸石粗骨料存在压碎指标高、吸水率大以及与混凝土基体界面粘结差等缺点,限制了其在土木工程的应用,因此,改善煤矸石各方面性能是提高其应用率的前提。CO_(2)养护是利用CO_(2)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发生反应来改善水泥浆体的结构,可降低能耗、改善骨料的性能。本工作研究了养护温度(20℃/40℃)、CO_(2)浓度(65%/95%)和养护时间(2 h/4 h/6 h)对水泥基材料包裹的煤矸石粗骨料和水泥+环氧树脂材料包裹的煤矸石粗骨料的表观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和坚固性的影响,对其化学成分和界面过渡区形貌进行了分析,并对CO_(2)养护后的煤矸石粗骨料进行固碳率测定。CO_(2)养护在骨料表面形成了一层强度较高的外壳,骨料性能得到改善,升高养护温度、增大CO_(2)浓度和延长养护时间,骨料表观密度可提升0.04%~3.24%,吸水率可降低6.51%~14.29%,煤矸石骨料的压碎指标和坚固性指数可从Ⅱ级提升到Ⅰ级骨料标准。经CO_(2)养护后,煤矸石骨料的固碳率最高可达20.07%,在提高骨料性能的同时降低了CO_(2)排放量。不同材料包裹的煤矸石骨料中,水泥包裹层中Ca(OH)2含量较高,经CO_(2)养护后界面粘结紧密,微观形貌也更加致密,提升效果最为显著,水泥+5%硅灰次之,水泥+10%粉煤灰和水泥+环氧树脂提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CO_(2)养护 压碎指标 坚固性 界面过渡区 固碳率
下载PDF
基于PROSAIL模型和Sentinel-2数据的陕北煤炭矿区植被叶绿素含量监测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恒谦 李美钰 +4 位作者 吴艳花 高尉 牟泓睿 付含聪 刘泽龙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6,共8页
为满足煤炭矿区植被叶绿素含量高精度动态监测需求,该文以陕北大柳塔矿区为研究区,首先分析PROSAIL模型对矿区典型植被欧李、野樱桃的适用性,然后根据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建立查找表,结合基于正则化的代价函数对欧李、野樱桃叶绿素含量... 为满足煤炭矿区植被叶绿素含量高精度动态监测需求,该文以陕北大柳塔矿区为研究区,首先分析PROSAIL模型对矿区典型植被欧李、野樱桃的适用性,然后根据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建立查找表,结合基于正则化的代价函数对欧李、野樱桃叶绿素含量进行反演,并利用SNAP软件反演结果与地面实测数据对PROSAIL模型反演结果进行验证,最后利用所构建模型反演得到2016—2019年大柳塔矿区植被叶绿素含量空间分布。结果表明:PROSAIL模型模拟光谱与地面实测光谱的绝对偏差平均值最大为0.016,该精度满足植被参数反演;PROSAIL模型反演得到的欧李、野樱桃叶绿素含量与地面实测数据的决定系数、均方根误差和相对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79、1.926和4.625%,优于SNAP软件反演结果,反演得到的大柳塔矿区叶绿素含量时空变化与实际植被生态修复情况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矿区植被叶绿素反演和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矿区 叶绿素含量 PROSAIL模型 Sentinel-2影像
下载PDF
高温低氧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NO生成与还原特性
19
作者 李澜波 周月桂 宋姝丽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4-652,共9页
在Hencken燃烧器平面扩散火焰的煤粉燃烧实验系统上测量了煤粉火焰不同高度处的烟气组分浓度分布,研究了O_(2)/CO_(2)气氛下不同热协流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对NO生成与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协流温度从1873K降低至1473K时,NO产率降低了... 在Hencken燃烧器平面扩散火焰的煤粉燃烧实验系统上测量了煤粉火焰不同高度处的烟气组分浓度分布,研究了O_(2)/CO_(2)气氛下不同热协流温度和氧气体积分数对NO生成与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热协流温度从1873K降低至1473K时,NO产率降低了5%,而当氧气体积分数从20%降低至5%时,NO产率降低了20%.通过NO生成动力学分析得到了挥发分氮氧化反应生成NO的活化能为82.5 kJ/mol,得到的NO生成速率有助于MILD富氧燃烧条件下煤燃烧氮化学模型改进的应用.同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高温低氧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及NO生成进行了数值分析.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通过分离挥发分NO与焦炭NO对不同的NO生成与还原阶段进行分区,有助于了解挥发分氮和焦炭氮生成与还原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定量分离挥发分NO与焦炭NO生成与还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粉燃烧 O_(2)/CO_(2)气氛 no产率 no生成动力学 no生成与还原分区
下载PDF
GC/MS Analysis of Fractional Extraction of Fusain from Tongting Bituminous Coal in CS_2 被引量:10
20
作者 QIN Zhi-hong JIANG Chun SUN Hao ZONG Zhi-min JIANG Bing WEI Xian-yo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1期8-12,共5页
Fusain from Tongting (Huaibei, Anhui Province) bituminous (FTTB) coal was fractionally extracted using Soxhlet extractor with CS2. Then the extracts were analyzed with GC/MS.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data between FT... Fusain from Tongting (Huaibei, Anhui Province) bituminous (FTTB) coal was fractionally extracted using Soxhlet extractor with CS2. Then the extracts were analyzed with GC/MS.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data between FTTB coal and clarain from Tongting bituminous (CTTB) coal wa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inds of small molecule components detected by GC/MS of FTTB are less than those of CTTB. Long-chain alkanes exist mostly in the extracts of fusain. Macromolecular networks are predominant in the FTTB coal mainly composed of inertinite in the coal petrography. The size of micropores in the FTTB coal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pores is relatively low. Thus the content of aromatic compounds with affinity for micropores is relative low in FTTB, while the content of long-chain alkanes with affinity for macromolecule networks is relatively high. Sub-components in exinite deter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long-chain alkanes extracted in the last stage. Odd-numbered carbon distribution appears when resin is most in exinite, while high carbon alkane distribution appears when exinite is dominant in cutinite. Small aromatic molecules are firstly packed in micropores, and exist in a free state after micropores are satu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fusain EXTRACTION fractional sample CS2 GC/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